警惕家長群五大詐騙套路!請老師轉給所有家長|精選

2020-12-25 中國教育報

轉自 | 現代教育報

近期,騙子冒充「班主任」混進家長群收學費、家長被盜號、群裡遭病毒侵襲等各類家長群「危險」頻發,不少家長中招,引發思考。面對家校群這種最常用、最實用的家校溝通手段,大家表示要警惕使用。那麼,家校群到底有哪些隱患、漏洞需要注意,又如何避免?

近期,多地出現了假冒學校領導或班主任的犯罪分子在家校群騙繳費用,亦或是發連結 「學校收集學生家庭信息」,騙取家長的個人信息。

記者從多所學校班主任處了解到,確實有這種情況發生。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網絡交流便利性更為突出的前提下。北京市海澱區星火小學梁曉宇老師告訴記者:「這次疫情期間,我們中小學教師、學生和家長,幾乎是靠著一部手機幾個APP在家足不出戶的完成教學、學習、溝通等工作和任務。」然而,網絡又是一把雙刃劍, 「為了方便起見,有些家長群會將新建群的二維碼張貼在新生家長會等公眾場合,這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騙子亂入的風險,應該要警惕。」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張凱旋老師提醒家長。

小心!這五大「陷阱」請繞行

社交網絡上的隱患、漏洞必須引起各位家長的高度重視。現教姐幫你總結了最易中招的危險套路必須了解。

①地毯式網羅各種群信息:「騙子」大多是規模化撒網式搜索「班級群」「年級」等關鍵詞,鑽了開學季,新生家長和班主任剛建群,彼此不熟悉的「空子」,化名「某某家長」偷偷潛入群。

②渾水摸魚獲取進群二維碼:有些騙子蹲守校園門口,通過與其他家長閒聊、套近乎的方式,向家長索要班級群的二維碼。或者混進新生家長會,趁機掃描張貼的二維碼,很多群聊設置並未開啟「群主確認」功能,騙子就此進群。

③通過私聊進行針對性詐騙:有的騙子會利用QQ群不是好友的兩人可發起臨時會話這一功能實施詐騙。騙子在家長同意後,就會發來收款二維碼。有的家長覺得不好意思,也沒有追根究底去打聽收費詳情,就草草付了錢。

④抓住時間差,發布詐騙信息:通常情況下,老師上課會開啟消息免打擾甚至關機,此時騙子會利用時間差,讓真老師不能及時發現。

⑤更換頭像 藉機下手:騙子進群後,會將備註設置為「xxx學生父親/母親」,成功添加班主任QQ/微信,默默觀察班主任的活動規律,然後趁機將自己頭像換成下載好的班主任頭像,並隨即更改成班主任的備註名。然後在群裡發送相關通知。

教師支招①

家長ID驗證 增加安全雙保險

董靜(北京景山學校遠洋分校):為有效地預防網絡詐騙,在此提出家長群「一審、二查、三監督」的運行方式。

一審,作為班主任老師,在日常或者是開學季建立微信群時,添加進群驗證功能,通過回答驗證問題進群,並按照統一格式更改備註。同時,老師為了避免虛假備註的情況,在家長進群時對家長的ID號(微信號)進行驗證,為保障群安全添加雙保險。

二查,班級群中學生家長應該同學生上課一樣共同維護群秩序。群主應及時發布群公告,將必要的群規矩張貼發布,讓家長在合理的時間段發布合理的消息,如有家長發布任何與班級群交流無關且含有未知隱患的連結,老師應及時警告並立即與學生家長單獨聯繫,在警告家長危險性的同時,對家長的當前狀態進行甄別。

三監督,在班級群中往往老師的上課時間或午休時間會成為隱患的盲區,此時班級群內的家長之間應該相互監督,如有人發布隱患連結、虛假消息或收款二維碼等,不要盲從,首先需自發對其進行警告、記錄其帳號ID並同時@老師。

教師支招②

涉及隱私 家長切忌群發

張凱旋(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家長群管理需要從以下入手:群主可以開啟認證功能,加入其中的家長在驗證身份後才能加入其中;同時,要求群成員謹慎發言,不亂發、亂點連結,不輕易向無關人員轉發其中的重要文件通知等等。作為家長,我們一方面在思想意識上要提高警惕,另一方面在行動上也要注意起來,平時需要密切關注老師、學校發的消息,遇到可疑消息和可疑人員,及時向班主任老師核實,不要貿然輕信;對於涉及個人和孩子隱私的信息,儘量避免發在家長群或者其他公開的網絡平臺,也儘量不要提及孩子具體的姓名、班級等詳細信息;若有新添加的好友,務必核實對方身份後再進行添加。

教師支招③

預防大於補救 家校群五大公約出爐

梁曉宇(北京市海澱區星火小學):對於班級群中的家長們,學校始終建議——首先,凡是涉及到錢財的問題,一定要謹慎再謹慎。一般使用微信群通知家長繳費時,學校一定會提供印有學校公章的最正式的紙質通知或電子通知書。有任何疑問時,請務必電話詢問班主任,切勿存疑匯款。

其次,對於丟失的微信,要第一時間奪回並修改登錄密碼。如果已無法收回,請及時聯繫群中管理員和班主任,告知所有人「舊號已停用,勿匯款,及時刪」。若見其他人號碼被盜,應馬上提示班主任。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預防大於補救。班主任、管理員以及家委會代表,要在組群後第一時間幫助各位成員修改姓名。

這裡有一份合理的家校群公約具體如下——

第一,請每位家長在進入班級群後將群名片統一修改為「學生姓名+爸爸/媽媽」。既方便班主任溝通,也能清晰地篩查出可疑人員。

第二,禁止在群內發布任何與學習無關的信息。騙子最喜歡在混亂的群聊中伺機行動,而整齊有序的聊天記錄能夠幫助班主任、管理員和其他家長在第一時間發現異常情況。

第三,禁止將非本班家長加入群中。有些騙子會通過「拉群,免費送XX」的手段引誘家長們將其加入班級群,再尋找目標實施犯罪。我們需要從一開始就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第四,未見通知書,請勿向任何人轉帳。小學階段不涉及學雜費等問題,飯費、校服費用也已經可以通過向固定帳戶繳納的方式進行支付。一般情況下,班主任並不擁有收費的權利。所以,當群裡有「老師」貿然要求繳納任何費用時,家長可以要求學校提供帶有公章的通知書,或由家委會代表向班主任電話確認轉帳要求是否正常合理。

第五,最好不要將家庭信息透露給班主任以外的其他人。學校有時候會收集家長信息以便及時聯繫與溝通。如此私人的信息切不可隨意發到群中,若被別有用心的人拿去利用可能會引出很多麻煩。

責任編輯 | 李心卓

教育,要用「廣角」來看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更多優質教育類原創內容;

在這裡,你可以發現有意思的教育類自媒體公號;

在這裡,你可以從不一樣的視角看教育。

優質+原創+教育+自媒體,這是中教君想要在每個周末與您共同分享的精彩,不知道您喜不喜歡呢?

各位老師、家長,如果您在平時發現了這樣的文章,中教君歡迎您分享給我們。各位自媒體朋友,如果您想要在周末出現在中國教育報微信的平臺上,我們也歡迎大家來自薦!

歡迎大家發送文章連結到我們的郵箱:zgjybwx@163.com。

相關焦點

  • 警惕家長群五大詐騙套路!請老師轉給所有家長​ | 精選
    北京市海澱區星火小學梁曉宇老師告訴記者:「這次疫情期間,我們中小學教師、學生和家長,幾乎是靠著一部手機幾個APP在家足不出戶的完成教學、學習、溝通等工作和任務。」然而,網絡又是一把雙刃劍, 「為了方便起見,有些家長群會將新建群的二維碼張貼在新生家長會等公眾場合,這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騙子亂入的風險,應該要警惕。」
  • 警惕!韶關發生多起冒充老師潛入「家長群」詐騙案件
    9月17日晚,南雄某學校一「家長群」中的班主任「姚老師」突然在群中發布消息,稱因學生成績下降,學校通知要求交學習資料費258元,要求每個家長儘快掃碼付款,並將掃碼截圖發群裡。      事關孩子的學習,可不能耽誤,家長們很快響應起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儘管掃碼後有防範詐騙提示,還是有十多名家長掃碼轉帳。
  • 家長們請注意!這五大詐騙套路聽聽老師們怎麼說
    近期,多地出現了假冒學校領導或班主任的犯罪分子在家校群騙繳費用,亦或是發連結 「學校收集學生家庭信息」,騙取家長的個人信息。
  • 班級群家長們要留心!有騙子冒充身份入群後詐騙
    近日,廣州花都警方依法刑拘一名冒充老師收取家長資料費用、實施詐騙的男子。今年8月29日,遼寧省朝陽市某小學班級群內一名「班主任」發出一條收取學習資料費的信息,要求每人交納200元,隨後陸陸續續有22名家長向此「班主任」轉帳交費,共計4400元。突然,另一個有著相同頭像和暱稱的班主任帳號告訴群內家長「不要轉帳」,稱該帳號是騙子假冒的。家長們才驚醒自己被詐騙了。騙子馬上退出群聊,班主任周某馬上向警方報案。
  • @所有家長!疫情期間,老師找你單聊還要收培訓費?當心是詐騙!
    可等受害人想再聯繫「老師」時,卻發現聯繫不上了,這才覺得不對,馬上給老師打了電話詢問,電話那端的老師卻一頭霧水,這時候受害人才發現被騙。很快,又有很多家長聯繫老師詢問培訓收費事宜,隨後大家在班級群裡發現了一個和老師暱稱、頭像都相同的用戶,這時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班級群裡混進了騙子冒充老師實施詐騙。
  • 這種詐騙再升級,班級群裡除了假老師,連家長可能都是假的...
    這種詐騙再升級,班級群裡除了假老師,連家長可能都是假的...家長群內騙子冒充"老師"詐騙家長的騙術,小編已多次為大家做出預警提醒。2、潛伏觀察 冒充家長申請入群,潛伏在群內觀察老師的活動規律,利用老師上課或者不在線的時間差,實施詐騙。
  • 警惕!有騙子冒充「班主任」進家長群實施詐騙
    近日,安徽銅陵警方偵破了一起利用家長群實施詐騙的案件,嫌疑人冒充班主任身份,非法進入學校家長群中實施詐騙。事情要從今年的11月初說起,銅陵市樅陽縣公安局接到當地學校老師報警。老師稱,在其班級家長微信群內,有人潛入其中盜用班主任頭像和暱稱,並發布收繳資料費的公告,群中共有16名學生家長被騙。樅陽縣公安局刑偵部門隨即迅速對該案件信息展開研判。警方發現,江西修水縣人譚某(男,20歲)、和譚某榮(男,19歲)具有重大作案嫌疑。樅陽警方趕赴江西省修水縣,在當地公安機關支持下,於當天晚上8時左右成功將犯罪嫌疑人譚某、譚某榮抓獲歸案。
  • 短短幾分鐘,一小學家長群8人中招!這些詐騙套路一定得防
    家長群「老師」發通知要收錢十餘名家長被騙無獨有偶,11月9日,瀟湘晨報記者從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公安局了解到,近日,永興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偵破一起詐騙案。10月19日,城關派出所接到報警,有人冒充老師在家長群裡收費詐騙。
  • 混入班級群冒充班主任詐騙!安康多名家長中招
    >實施詐騙近日,漢濱區接連發生多起騙子在學校班級群裡冒充老師,收取資料費詐騙學生家長的情況,已有多名家長被騙。此時,真正的班主任看到繳費信息,オ知有人冒充他在群裡發收資料費之事,便立即在群裡通知所有家長停止繳費,已轉帳的家長請馬上報警。
  • 【教師節特輯】冒充老師的詐騙套路又來了,很多家長集體中招!
    有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這份感情,以各種名義巧設騙局,喬裝成教授、老師、親人,騙取家長的血汗錢:讓人防不勝防。騙子行騙有這5個套路18廣撒網、搜索QQ群現在剛開學尤其是秋季新入學的新生家長和老師、家長和家長之間還不是很熟悉如果沒有設置相應的驗證機制或者班主任驗證不嚴格騙子比較容易趁虛而入
  • 有微信群的快看!山東多名家長被騙
    如果老師突然在孩子班級群裡發言,要求家長發紅包,請務必當心!張女士便按照對方要求在群裡發了200元紅包備註上學生姓名,之後群裡陸續有11名學生家長每人也都發了200元紅包,過了一會群裡張老師說發消息的這個人是騙子冒充的,這時,張女士發現被騙了。
  • 警惕!一天內平湖一班級群4名家長被騙!
    王先生馬上就把錢轉到了群裡,這筆錢也很快被對方收取。但安心了沒多久,老師的又一則消息讓王先生更鬧心了:剛剛的是騙子!大家不要相信!而在這個時候,有四位家長都已經將所謂的「體檢費」轉給了騙子。發現這一情況後,我局迅速行動發布預警,當天通過學校在全市各個家長群內進行提醒。
  • 融水師生、家長請注意!警惕網絡詐騙,不可盲目轉帳
    3月9日下午,辦案民警在柳城縣大埔鎮白陽廣場將涉嫌詐騙的韋某雙,周某龍抓獲,繳獲作案手機5臺。經審訊,兩人供述了作案經過。他們發現學生疫情期間都是在家上網課,學生、家長無法與老師見面,於是產生了詐騙念頭。
  • 老師家長請注意,近期全國各地已發生多起此類案件
    騙子潛入班級群內以班主任之名進行詐騙令家長防不勝防案例一新餘某學校老師袁某點進自己班級群時,發現好多家長在群裡面發紅包,就翻看聊天記錄,發現一個微信頭像名字跟其一模一樣的人,在班級群冒充她在裡面要求家長交季度資料、書籍、試卷等費用
  • 雲南老師家長注意!5個騙子潛入班級群,13名家長被騙4400元
    請以紅包的方式發送到群裡,備註好小孩的名稱。」此時,她一看已經有4個家長(3個是騙子拉進來的同夥)在群裡發了紅包。之後,真正的王老師將騙子踢出群去,騙子也將私下加的家長微信拉黑刪除。13個家長被騙發紅包,還有一部分家長中了騙子私信的套路轉了錢,一共被騙4400元。
  • 警惕!通州一小學家長群,突然多出個「班主任」,還要給孩子打疫苗!
    「我是群聊『XX班停課不停學』的王老師,這是我的新微信號」 「曉彤媽媽(化名)您好,剛剛學校通知給孩子接種新冠疫苗……」 昨日(1月13日)晚上9點,通州一小學家長群內突然多了位「班主任」,該「班主任」進群後迅速加學生家長私信,聲稱「學校通知接種新冠疫苗,
  • 大學生加入「英語角」被騙6000元,警惕「群」詐騙!
    小麗先後轉給對方6000餘元,所謂的返利卻一分都沒有兌現。案件正在調查。「班主任」發信息,10多位家長被騙20餘萬除高校「新生群」潛在的詐騙手段外,家長收到學校「班主任」的信息也要警惕。2017年7月30日,浙江溫州陳女士收到簡訊,「××家長您好,我是您孩子的班主任,請點擊hexiaoyuan.cn查看下學期開學所需要提交的資料。」她一看是孩子的名字,沒多想就點了連結,隨後按要求下載了APP。結果APP下載後,陳女士手機突然死機。等她再次打開手機時,竟發現銀行卡共被盜刷了14.2萬元。
  • 龍巖近期發生冒充班主任詐騙學生案件!12名家長被騙!
    連城警方特別提醒:開學季,學生、家長和老師們要警惕該類詐騙,提高防範意識,以免造成不必要損失。套路分析:詐騙分子通常會以「班主任」的身份混入班級群或班級家長群內發布開學繳費通知,在此基礎上可能還會有同夥冒充其他學科的老師在一旁當「捧哏」,進行配合以博取學生、家長信任,學生和家長看到通知後會出於對老師的信任而不加甄別向犯罪分子指定的帳戶轉帳或通過掃碼、發紅包等形式付款。
  • 警惕!電信詐騙新手段:冒充中學老師向學生收取網課費用
    騙術揭秘套路①:廣撒網、搜索QQ群詐騙分子會直接在QQ內搜索班級群的群聊關鍵字,即可出現大量公開的群聊信息。如果該群沒有設置相應的驗證機制,或者班主任驗證不嚴格,冒充學生家長申請後可進入。然後在群裡發送相關通知,稱因疫情影響要做好相關開學準備工作,要求繳納學費、培訓費等各項費用。套路③:利用時間差,發布詐騙信息由於職業的特殊性,很多老師都開了消息免打擾功能,或者在上課期間關閉手機。不法分子藉機下手,利用時間差,讓真老師不能及時發現。
  • 有騙子冒充「班主任」進家長群實施詐騙
    近日,安徽銅陵警方偵破了一起利用家長群實施詐騙的案件,嫌疑人冒充班主任身份,非法進入學校家長群中實施詐騙。事情要從今年的11月初說起,銅陵市樅陽縣公安局接到當地學校老師報警。老師稱,在其班級家長微信群內,有人潛入其中盜用班主任頭像和暱稱,並發布收繳資料費的公告,群中共有16名學生家長被騙。樅陽縣公安局刑偵部門隨即迅速對該案件信息展開研判。警方發現,江西修水縣人譚某(男,20歲)、和譚某榮(男,19歲)具有重大作案嫌疑。樅陽警方趕赴江西省修水縣,在當地公安機關支持下,於當天晚上8時左右成功將犯罪嫌疑人譚某、譚某榮抓獲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