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師突然在孩子班級群裡發言,
要求家長發紅包,
請務必當心!
8月20日,張女士在某小學五年級群裡,看到一條微信:此人稱因疫情延遲開學,需要給孩子交納模擬試卷、資料費、複印費共計200元錢。張女士便按照對方要求在群裡發了200元紅包備註上學生姓名,之後群裡陸續有11名學生家長每人也都發了200元紅包,過了一會群裡張老師說發消息的這個人是騙子冒充的,這時,張女士發現被騙了。
經初步了解,犯罪嫌疑人通過掃描群二維碼加入老師家長群中,改成跟老師一樣的頭像和暱稱,以需要交納補習費或者資料費等名義讓家長交款,並發送收款二維碼。目前,已有多名學生家長被騙,遭受損失。
警方提示:
在家長QQ群或微信群中,不要去分享給其他人群二維碼和名片,以免遇到不法分子利用二維碼進群後進行詐騙。遇到有老師要求繳納費用的通知,請廣大家長保持警惕,不要著急轉帳,應當先通過電話或簡訊等方式與老師本人進行核實,確實無誤後再繳費。
我們如何識破這些騙局呢?
跟著小編,
細數這些需要防範的詐騙手段吧!
「課程表」詐騙
詐騙方法:詐騙分子利用家長或學生的信息,發布各種帶有病毒的連結,幫助其竊取銀行卡信息騙錢。
應對方法:看到來源不明簡訊內的連結一律不點。
「學費減免」詐騙
詐騙方法:詐騙分子利用學費減免這個內容,吸引家長的關注,從而發布各種帶有病毒的連結,幫助其竊取銀行卡信息騙錢。
應對方法:接到此類簡訊的家長應該及時聯繫孩子班主任或學校負責人,確認信息的真實性,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連結。
「核對家庭資料」詐騙
詐騙方法:詐騙分子冒充老師或者教育局工作人員,以核對學生信息資料為由,發布各種帶有病毒的連結,幫助其竊取銀行卡信息騙錢。
應對方法:接到此類簡訊的家長應該及時聯繫孩子班主任或學校負責人,確認信息的真實性,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連結。
「致家長們的一封信」詐騙
詐騙方法:詐騙分子冒充老師,利用家長關心小孩的心理,向家長發送帶病病毒連結的「致家長的一封信」,從而助其竊取銀行卡信息騙錢。
應對方法:看到來源不明簡訊內的連結一律不點。
其實騙子的套路並不新奇,
但家長一旦放鬆警惕就容易上當。
希望更多的家長時刻保持警惕
防止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