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
微信、QQ深入到
我們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
學校老師也利用微信建起了家長群
雖然老師與家長的溝通方便了
但騙子也瞄準了「商機」
竟然把手伸進了家長群實施詐騙
前不久
黃平縣一名男子,
冒充老師在家長群行騙,
結果栽了!
今年的9月份,黃平一小學的很多家長在平時與老師交流的群裡,都收到了老師讓大家交錢的信息。
受騙家長:老師的名義,說是要購買資料,每個學生200塊錢,我就發了紅包。
因為看到頭像就是經常聊天的老師,
家長們也沒多想,
陸續把紅包發到了群裡。
直到班主任下課後,
才發現情況不對勁。
班主任 吳老師:我一翻手機的時候嚇了一跳,我說我們班級群裡面怎麼發了這麼多紅包,我一往上翻,發現(發紅包的家長)已經差不多有二十個了。
雖然老師進行了阻止,但仍有23名學生家長被騙,損失了4600元。民警調查發現,嫌疑人是通過一名學生進入家長群的。
黃平縣公安局刑偵大隊 民警 歐啟輝:這名學生長期沉迷手機網路遊戲,在某社交平臺上結識了犯罪嫌疑人,經過誘騙,該名女生給嫌疑人發送了其班級微信群的二維碼。
很快,民警栽廣東茂名將犯罪嫌疑人黃某抓獲。
犯罪嫌疑人 黃某:我知道錯了,我不該用微信去欺騙別人,我跟那些受害者說聲對不起。
11月25日,黃平縣公安局舉行「集中返還電信詐騙受害人資金儀式」,將追回的4600元詐騙所得返還到23名受騙人手中。
學生家長:我很感謝公安局的這些領導同志們,打擊了這些詐騙集團,我很謝謝他們。
警方提醒廣大家長老師
1.看身份:
老師要加強群聊管理,開啟入群驗證功能,並實行實名制,對每一位入群的成員身份進行審核,避免陌生人加入家長QQ、微信群。
2.查信息:
家長們在班級群內發現有人發布收繳費用的信息時,先不要急於在群裡交費,可以先在群內搜索全部群成員,查看是否有相同頭像圖片的兩個班主任帳號,如有兩個帳號,則需要進一步核對。
3.問清楚:
群內收到」老師「發布的」交費「信息時,可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與學生、老師多方核實,不要急於轉帳、匯款,確認無誤後在進行操作。
4. 請報警:
家長如遇到詐騙產生資金損失,請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警。
記者:姚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貴州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