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家長 趕緊檢查一下你們的家長群,江都已有人被騙

2020-09-13 江都融媒

昨天,

揚州市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

發布緊急預警。

王女士是江都某小學學生的家長,幾天前,她所在的家長群突然跳出了這樣一則信息:「@所有人:尊敬的家長們,學校通知訂購(黃岡)系列知識習題以供複習使用,各科目都要對應的套卷及需要的資料費,一共200元,請各位家長在群裡以紅包的形式進行繳費,並在群裡備註好學生的名字,我負責統計人數,謝謝配合。」信息的發送人署名為語文老師。

想著孩子學習最重要,王女士在看到信息後,毫不猶豫地發送了200元紅包。讓王女士沒想到的是,兩分鐘後,另外一名群暱稱為「語文老師」的人便跳了出來,讓大家千萬不要發紅包:「我才是真正的老師,我們根本沒有要求買資料,那個人是騙子!」

一個群裡怎麼會有兩個語文老師?王女士趕緊查看兩人的資料信息,發現這兩人的暱稱、頭像都是一模一樣的,但制止他們發紅包的那個人是群主,而要求他們發紅包的那個人則是後加入微信群的。

「他完全複製了老師的暱稱和頭像,就是想用這樣的方式騙錢!」王女士氣憤地說,自己發的紅包,對方幾乎是秒收,儘管真老師很快便發現了異常,但此時,已有5個家長發了紅包。被騙後,家長們氣憤不已,並在老師的建議下向江都警方報警求助。

「這是典型的冒充老師類詐騙。」針對這起案例,江都反詐女警周鵬表示,詐騙分子潛伏在家長群內,冒用班主任的頭像和暱稱實施詐騙,為了能儘可能快地收取紅包,詐騙分子還使用了搶紅包軟體,能第一時間將家長們被騙後發出的紅包收入囊中。

本起案例中,儘管老師反應迅速,但仍有5人上當受騙。

在此提醒廣大家長,轉帳需謹慎,如在家長群內發現有人發布收繳學費的信息,先不要急於交費,可以先在群內搜索全部群成員,查看是否有相同頭像的兩個班主任帳號,如有兩個帳號,則需要進一步核對。如不慎被騙,應第一時間報警求助。此外,老師們也要仔細核對群成員信息,以免詐騙分子潛入,伺機作案。

來源:揚州晚報

編輯:阿嬌

相關焦點

  • @全體家長,趕緊檢查一下你們的家長群
    案例一:老師遇上「老師」丁先生是一名高中老師,兒子小丁剛上一年級,作為家長他們有一個和老師溝通交流的微信群這天丁先生看到班主任「李老師」在群裡發了一條信息:「新學期學費4898元,因繳費系統故障,現所有家長將學費轉入此銀行帳戶 6222848xxxxxxxxx」,同時@了所有人。丁先生看到信息時已經陸續有家長將轉帳截圖曬到了群裡,想到自己作為老師平時也會在高中班級群轉發學校通知,沒多想便將4898元轉入對方要求的帳號。
  • 有人冒充班主任誘騙家長轉帳匯款,已有多名家長被騙
    王女士是江都某小學學生的家長,幾天前,她所在的家長群突然跳出了這樣一則信息:「@所有人:尊敬的家長們,學校通知訂購(黃岡)系列知識習題以供複習使用,各科目都要對應的套卷及需要的資料費,一共200元,請各位家長在群裡以紅包的形式進行繳費,並在群裡備註好學生的名字,我負責統計人數,謝謝配合
  • 【緊急提醒】學生家長請注意!復學之際,玉山已有4名家長被騙!
    今天,除已復學的高三初三學生外玉山其他年級也分批返校復學復學返校前後學校班級群(家長群)開始活躍起來對此,玉山公安緊急提醒騙子已看準時機專盯群裡家長實施詐騙玉山已有班級群被侵入目前發現4名家長被騙請廣大家長千萬小心
  • 騙子盯上家長群,南京多名家長中招
    近期,一種冒充老師在家長群裡向家長收費的詐騙手段開始在各地出現。11月8日,南京某高中的一個QQ家長群裡,就有二十多位家長中了招,一共被騙了一萬多元。當天上午10點59分,署名為群主趙老師,QQ頭像也和趙老師一樣的男子,在班級QQ群裡發出了這樣一條信息:「全體家長 ,麻煩各位提前交一下本季度加下一個季度的學習資料費,資料書本費是590元,複印人工10元,合併共600元整,麻煩各位家長掃碼交款,並截圖方便核對登記, 謝謝 。」
  • 三亞4名學生混進家長群假冒老師收費 多人被騙
    看到「班主任」連續發了幾遍收費通知後,共有15名家長往家長群裡發紅包,共3000元。過了一會,大家才知道被騙後,趕緊報警。  據了解,犯罪分子混入班級群或班級家長群,冒用班主任的頭像等信息發假收費通知,許多家長誤以為真的是班主任所發,不加甄別就向犯罪分子指定帳戶轉帳或通過掃碼、發紅包等形式付款。
  • 玉山已有4名家長被騙!
    今天,除已復學的高三初三學生外玉山其他年級也分批返校復學復學返校前後學校班級群(家長群)開始活躍起來對此,玉山公安緊急提醒騙子已看準時機>專盯群裡家長實施詐騙玉山已有班級群被侵入目前發現4名家長被騙請廣大家長千萬小心謹慎!
  • 廈門幼兒園家長群出事了!多名家長被騙!警方緊急預警!
    福州的張女士反映,有人冒充班主任和家長,以收取學費的名義在班級QQ 群裡「唱雙簧」,實施詐騙。張女士的兒子在福建省兒童保育院上學,1月12日上午,她發現班級QQ群裡「班主任」發了一份《預收下學期學費》的通知,讓家長們抓緊時間繳交下學期學費,並稱受疫情影響,教育局特批會退還1900元。
  • 10餘名家長被騙,騙子潛入某校家長群冒充老師詐騙
    在聊天過程中,嫌疑人發現趙同學是一名小學生,便誘騙趙同學發送班級家長群的邀請二維碼,在得到邀請二維碼後,嫌疑人成功進入了趙同學班級的家長群。8月12日16時許,嫌疑人把自己的微信名字和頭像改成老師的微信名字和頭像,並在家長群裡發布了一則消息「請各位家長繳納資料費和複印費共計
  • 家長群組織給感冒老師送禮,有人拒絕,你們怎麼看?
    相信靖江的很多家長也面臨過這種「送與不送」的選擇,看看網上這位家長的回覆——班主任在組織孩子冬遊時感冒,家長委員會商量後決定每人交200塊錢給老師買禮物,這位家長則是因為沒交錢而被找上了門。從聊天記錄裡可以看到,這位家長前幾句回復還十分正經,但最後一句真是諷刺意味十足。
  • 家長群最近成為了焦點,家長群真的是百害無利嗎?
    這時候老師應不應該聯繫家長商討解決辦法?群裡發作業是給需要的家長看的,有些家長想檢查孩子作業完成情況,避免有些孩子騙家長說我寫完作業了,但是實際上作業沒有完成的情況。家長群的作用是方便老師與家長溝通,你以為都不溝通是好事?不溝通的話孩子欺上瞞下,學校一套家裡一套。
  • 中學生冒充班主任,潛伏家長群騙了18個家長8000多元
    ,史無前例各中小學門口均可免費觀看各位「神獸飼養員」們想到要把他們交回給老師你們晚上睡覺在家長群內被騙取錢款8892元每人494元接到報案後加格達奇區公安局立即開展工作確定潘某東具有重大作案嫌疑辦案民警隨即南下趕赴廣東茂名實施抓捕打掉詐騙團夥1個,共計抓獲
  • 貴州已有多名家長被騙!在微信家長群裡千萬要注意……
    >但騙子也瞄準了「商機」竟然把手伸進了家長群實施詐騙前不久黃平縣一名男子,冒充老師在家長群行騙,結果栽了!今年的9月份,黃平一小學的很多家長在平時與老師交流的群裡,都收到了老師讓大家交錢的信息。受騙家長:老師的名義,說是要購買資料,每個學生200塊錢,我就發了紅包。
  • 多人被騙!經常用微信「語音」聊天的注意了,趕緊告訴家人朋友!
    ↓↓↓近日,有南安市民收到一教師朋友通過社交軟體發來「借錢」的信息,對方發來「借錢者本人」的語音——「你微信還有2000塊錢嗎,先借我一下,我現在有點事,晚點再還給你」。聽到語音後,有人就信以為真,按要求將錢轉了過去,結果上當受騙。
  • 中學生潛伏家長群騙8000多元,操作手法以假亂真,家長們需警惕
    他們潛伏在家長群,偽裝成班主任,向家長們收取材料費,很多家長也都明白開學了材料費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於是紛紛向「班主任」轉帳。做法可以說是天衣無縫,具體什麼情況?讓我們來看下。圖片來源網絡然後冒充班主任在群裡發布繳費通知,已轉帳的方式收取每個家長書本費494元,在發現之前他已經以此收取了將近8000元的書本費
  • 真正讓家長煩惱的,到底是家長群,還是群裡的某些家長
    所以,再次呼籲,請加入了家長群的家長們自覺遵守秩序,不要在群裡分享你認為對你孩子有用的美文和那些所謂的心靈雞湯,那些連結,留著自己獨樂樂比較好。也請你們不要晨問候暮道安,相信老師們沒有了你的問候,生活工作會更好。再次呼籲家長群裡請不要發任何與學習無關的信息,不要在群裡吹牛拉家長。實在是碰到投緣的人,你們自己可以建個吹牛群,但請不要在家長群裡面聊天。
  • 家長群裡那種經常讓孩子超額上傳作業的家長,你們喜歡嗎?
    家長群裡也傳來了老師的呼籲:「這個假期很長,孩子們可別忘了 複習,希望大家可以多讀課文,並錄音,挑一段自己最滿意的發到群裡,我們將選出最佳發音 獎。自願參加!」想著過節,孩子也該放鬆一下,後面就沒給孩子聽,也沒打算當晚讓孩子讀。後來,手機一直響個不停,一看,原來就是那幾個家長,一直再發,我也沒心思看了。直到晚上十一點多,還在發,我開始有點煩,默默的關了手機。
  • 全國多地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變了味的家長群該如何「適應」
    近日,有人因老師要求家長批改孩子作業怒退家長群,引發討論,而同樣引起關注的還有全國多地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已為人父母的上班族不僅要隨時處理各種工作群的繁雜事務,還要被多個家長群「綁架」。而家長該如何與家長群和平共處?
  • 家長群怎麼變成了「壓力群」?
    因為老師在群裡要求家長幫著批改作業,江蘇一位家長憤而退群,並且發視頻抗議「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位家長的吐槽,在網上得到了眾多家長的共鳴。有人說,家長群已經成了「作業群」和「打卡群」,白天下班以後,不能休息,還要忙群裡老師布置的數不勝數的任務;有人說,家長群成了互相攀比、奉承老師的「誇誇群」,本想做個小透明,但生怕因為少說幾句,讓老師覺得自己不上心,從而忽視自家孩子。
  • 家長群怎麼就成了「壓力群」?
    有人說,家長群已經成了「作業群」和「打卡群」,白天下班以後,不能休息,還要忙群裡老師布置的數不勝數的任務;有人說,家長群成了互相攀比、奉承老師的「誇誇群」,本想做個小透明,但生怕因為少說幾句,讓老師覺得自己不上心,從而忽視自家孩子。本該是加強家校溝通的「家長群」,怎麼就變了味,成了一個「鬧心群」?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群裡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