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揚州市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
發布緊急預警。
王女士是江都某小學學生的家長,幾天前,她所在的家長群突然跳出了這樣一則信息:「@所有人:尊敬的家長們,學校通知訂購(黃岡)系列知識習題以供複習使用,各科目都要對應的套卷及需要的資料費,一共200元,請各位家長在群裡以紅包的形式進行繳費,並在群裡備註好學生的名字,我負責統計人數,謝謝配合。」信息的發送人署名為語文老師。
想著孩子學習最重要,王女士在看到信息後,毫不猶豫地發送了200元紅包。讓王女士沒想到的是,兩分鐘後,另外一名群暱稱為「語文老師」的人便跳了出來,讓大家千萬不要發紅包:「我才是真正的老師,我們根本沒有要求買資料,那個人是騙子!」
一個群裡怎麼會有兩個語文老師?王女士趕緊查看兩人的資料信息,發現這兩人的暱稱、頭像都是一模一樣的,但制止他們發紅包的那個人是群主,而要求他們發紅包的那個人則是後加入微信群的。
「他完全複製了老師的暱稱和頭像,就是想用這樣的方式騙錢!」王女士氣憤地說,自己發的紅包,對方幾乎是秒收,儘管真老師很快便發現了異常,但此時,已有5個家長發了紅包。被騙後,家長們氣憤不已,並在老師的建議下向江都警方報警求助。
「這是典型的冒充老師類詐騙。」針對這起案例,江都反詐女警周鵬表示,詐騙分子潛伏在家長群內,冒用班主任的頭像和暱稱實施詐騙,為了能儘可能快地收取紅包,詐騙分子還使用了搶紅包軟體,能第一時間將家長們被騙後發出的紅包收入囊中。
本起案例中,儘管老師反應迅速,但仍有5人上當受騙。
在此提醒廣大家長,轉帳需謹慎,如在家長群內發現有人發布收繳學費的信息,先不要急於交費,可以先在群內搜索全部群成員,查看是否有相同頭像的兩個班主任帳號,如有兩個帳號,則需要進一步核對。如不慎被騙,應第一時間報警求助。此外,老師們也要仔細核對群成員信息,以免詐騙分子潛入,伺機作案。
來源:揚州晚報
編輯:阿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