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在思政課教學一線——記海南大學教授張雲閣

2020-08-13 中國教育新聞網

活動名稱:2020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活動

編號:42 姓名:張雲閣

他堅守思政教壇35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道解惑,誨人不倦。他銳意改革、勇於創新,實踐育人、課程育人、品格育人。他是學生學業上的嚴師,是生活上的慈父,更是思想上的引路人。

——題記

每年大學的畢業季,都是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雲閣最忙的時候,學生們都希望在離開學校前,再次得到他的指導。張雲閣總是盡力滿足學生們的要求,白天時間安排不下,就安排在晚上。他與這些即將走上社會的畢業生們談理想、談人生,把自己的人生體悟告訴他們,希望他們少走彎路。

「大學時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利用這個時期給學生們上好思政課很重要,尤其是最後一節『思政課』。」在海南大學,張雲閣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思政課教師之一。

33年裡,張雲閣主講的課程,課堂教學質量測評全部是優秀。他主講的馬克思主義基本概論課程是海南大學學生最受歡迎的課程,更是海南大學思政理論課的一張靚麗名片。

初心不改,35年如一日的堅守

1985年7月,張雲閣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大學期間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當時,大學生是「天之驕子」「時代精英」,在擇業上有著很大的選擇空間。可是張雲閣卻選擇了教師職業,並且在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一線一幹就是35年。

有人曾問他,為什麼選擇教師這個職業?為什麼一幹就是這麼多年?

「老師是學生的築夢人、圓夢人,感到教師這個職業非常神聖與崇高。」回憶起自己想要成為一名老師的職業初心,張雲閣說在當年自己備戰高考的時候,老師們兢兢業業、甘為人梯、燃燒自己、照亮學生前進道路的精神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時起,他就暗暗立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做一名學生喜愛的好老師,幫助更多的學生成長成才。

1981年張雲閣如願進入哈爾濱師範大學政治教育專業學習,開始真正接觸馬克思主義。入學教育時,系裡安排觀看連續劇《卡爾·馬克思的青年時代》。全劇共7集,看到第4集張雲閣就坐不住了,偷偷跑去了圖書館。「因為太興奮了,覺得馬克思這人太偉大,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是真理,看電視不解渴,必須去找原著來看。」

在成為思政課教師的35年裡,張雲閣以其「真學」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態度、「真懂」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功底、「真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覺悟、「真講」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精神,教書育人,立德樹人,贏得了學生的愛戴與信任。

針對當前大學生的疑惑,有一次思政課,張雲閣讓同學們討論「馬克思主義過時了嗎?」同學們爭得面紅耳赤。最後張雲閣一錘定音,並且把大家說得心服口服:「馬克思主義在今天並沒有過時,甚至永遠不會過時。是什麼造成了『東歐劇變』,是什麼造成了蘇聯解體,真正的原因是這些國家並沒有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放棄了社會主義制度,實行政治多元化、經濟私有化。這些國家之所以走到這樣的結局,恰恰是背離馬克思主義的結果,背離社會主義的結果……」

憑藉生動的課堂講授,張雲閣收穫了很多「粉絲」。「張老師的課,我們都爭著坐前排,因為他上課生動有趣,能入腦入心。」已經從海南大學畢業三年的學生林川,說起張雲閣的課至今印象深刻。一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的研究生甚至在第一次上完張雲閣的課後,內心非常激動,下課後追著到他的辦公室說:「張老師,聽了您的課我特別振奮,特別受啟發,開始我對這個專業並不抱太大希望,現在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許多畢業多年的學生,仍然記得當年張雲閣講課的情景和誨人的話語,許多學生畢業後還一直與他保持著聯繫。35年教學生涯,張雲閣育人過萬,許多學生都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之才。

2017年,張雲閣因工作過度勞累,兩次住院。住院期間,他依然牽掛著課程建設情況,牽掛著學生學習情況。在醫院的病床上,他用網絡視頻與課程組的老師們進行集體備課,手術出院後的第二天就又站在了教室的講臺上。

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在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前,教育系統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院長,張雲閣第一時間敏銳地認識到,在這場「戰役」中,思政課教師要積極行動起來,利用理論的武器,在媒體上發聲、視頻中亮相、教學中聚焦,發出正能量。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張雲閣組織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在海南日報、人民網、光明網等主流媒體上共發表文章24篇,被學習強國轉載15篇。張雲閣撰寫的《在戰「疫」中發揮好思政課作用》一文,在人民日報數字海南上發表,並接受中新網和海南日報的採訪發聲。老師們的文章圍繞著黨的堅強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華民族的大愛精神,中國力量、中國速度等方面展開了論述,向社會發出思政課教師的聲音。

銳意改革,讓思政課入心入腦

「上課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我完全沉浸其中。我這輩子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讓思政課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課程。」張雲閣說道。

他表示,課堂是教書育人的第一場域,學生首先是在課堂上接觸老師、學習知識的。課堂教學搞不好,就失去了教書育人的主陣地。張雲閣是這樣認為的,也是這樣做的。努力提升思政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

他率領《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團隊,充分利用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將其與傳統課程教學有機結合,積極開展線上課程建設,並依據開發的線上課程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他主持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被認定為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他主持的《捍衛馬克思》課程,被海南省教育廳認定為首批精品視頻公開課程……

高校思政課如何實現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是我國高校思政課教學急需破解的一個問題。為此,張雲閣率領海南大學思政理論課教學團隊,歷時11年構建起了以「課堂實踐」教學為主,「校園實踐」教學、「網絡實踐」教學和「社會實踐」教學為輔的思政課「一主三輔」實踐教學模式。

2014年,海南大學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成果入選教育部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擇優推廣計劃,並得到了廣泛推廣和運用,這一實踐教學模式也先後獲得了海南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和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目前,張雲閣主持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線上課程在超星和智慧樹兩大線上運營平臺上開放。截止到本學期共有四川、遼寧、福建、雲南、新疆、寧夏等18個省市95所高校的10萬大學生選課學習,本課程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力,得到了廣大選課學生的一致好評,是海南大學對外宣傳的一張靚麗名片。

「聽張教授的課是一種享受。課堂內容豐富,教學方法多樣,語言詼諧幽默,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在張教授的課堂上,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老師沒有『話語霸權』,張教授講課語出有據,引經據典,說理性強,學生信服」,「張教授的課堂弘揚主旋律、正能量,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都能在第一時間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對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的青年學生有巨大幫助」……這是聽過張雲閣課的學生對他的共同評價。

「在上張教授的思政課之前,一直認為思政課很深奧、很難懂,離現實生活很遠,講的都是一些大道理,所以有些牴觸情緒。開課後,發現不是想像的樣子,張教授講得通熟易懂,還組織我們開展實踐教學活動,讓所學的理論與現實結合起來,讓思政課教學鮮活起來,我現在開始盼著上思政課了。」2014級植物保護專業的朱建國同學說道。

多年的銳意改革,讓海南大學思政理論課課堂「活起來」「火起來」「熱起來」了,呈現出了學生「到課率」高、「抬頭率」高和「點頭率」高的「三高」局面。根據學校教務處課堂教學質量測評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來,思政理論課的課堂教學質量測評優秀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在學校每年組織的課堂教學質量等級測評中,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的優秀比例一直高於全校的平均水平。

疫情期間,張雲閣還積極組織教師錄製抗疫視頻,在第一時間向廣大學生宣傳抗疫知識,給這場疫情阻擊戰助力加油。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先後拍攝了「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黨的領導與制度優勢」「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中國精神」「疫情防控中大學生的心理調適與心理健康」等6個視頻宣傳片,於2020年3月2日在海南大學網絡教學平臺上線開放,供海南大學4萬大學生學習,受到大學生的熱烈歡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張雲閣要求馬院的教師在這學期的思政課教學中要聚焦疫情阻擊戰中的人與事,把疫情阻擊戰中發生的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及時融入課堂教學中去,讓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同頻共振。從學生的調查問卷看,學生對思政課教學非常滿意。2018級生物科學技術專業的張子赫同學說:「網上教學不僅更方便了我們的學習與思考,而且老師還能夠及時將抗疫中的英雄事跡作為案例融到教學中去,使我感到很有說服力。」

行為世範,做學生的引路人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在生活中,張雲閣通過言傳身教,做好學生們的「引路人」。

每年畢業季都是張雲閣最忙的時候,畢業的不舍、初入社會的忐忑,學生們都希望在最後的時光能再和張雲閣談談心。雖然學術、行政事務繁忙,張雲閣仍盡力滿足學生們的要求,白天時間安排不下,那就空出晚上。許多畢業多年的學生,仍然記得當年他講課的情景和誨人的話語,許多學生畢業後還一直與張老師保持著聯繫。35年教學生涯,張雲閣育人過萬,許多學生都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中流砥柱。

一些學生因為聽了張雲閣講授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和《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等課程喜愛上了哲學、喜愛上了馬克思主義。2013級法學專業程湘雅,在上完張雲閣的課程後開始喜歡上了馬克思,喜歡上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學畢業時成功考取了一所211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2005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陳婷婷同學、2009級的李影同學也是張雲閣的忠實「粉絲」,保送本校研究生後,均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方向,跟隨張雲閣攻讀碩士學位;2006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王鑫鑫同學,在張雲閣的影響和指導下,考取了北京師範大學的西方哲學研究生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博士研究生,現在又回到海南大學馬院,以同事的新身份和張雲閣再次「並肩」。

學生們不僅在學術上敬仰張雲閣,還在生活中信任著他。面對生活上、甚至情感上的一些困惑和難題,張雲閣是他們的傾聽者和解答者。每到逢年過節,他還會邀請同學們到家中小聚。一些畢業多年的學生,至今還對當年在張雲閣家中的聚會記憶猶新。

馬克思主義學院丁豔平老師,是一位青年教師,也是教育部首屆思政理論課教學能手,粵桂瓊三省區思政理論課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的獲得者,談到這些榮譽,她說:「我要感謝張雲閣教授,正是張老師細緻耐心的指導,才使我迅速成長起來,為了指導我的教學,張老師甚至犧牲節日度假時間給我輔導,他不僅是學生的引路人,也是我的引路人」。

學業上的嚴父,生活裡的慈父,事業上的引路人,這就是海南大學裡的年輕人對張雲閣的畫像。

相關焦點

  • 海南大學這位教授的思政課很火!
    1981年,張雲閣如願進入哈爾濱師範大學政治教育專業學習,開始真正接觸馬克思主義。入學教育時,系裡安排觀看連續劇《卡爾·馬克思的青年時代》。全劇共7集,看到第4集時,張雲閣坐不住了,他偷偷跑去圖書館。「因為太興奮,覺得馬克思太偉大,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是真理,看電視不解渴,必須去找原著來看。」大學畢業後,張雲閣回到老家綏化師專當了一名思政課老師。
  • 如何讓思政課「活」起來?來聽聽「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雲閣背後的故事
    海大教授張雲閣入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任教35年「自帶流量」 用心備課 課堂座無虛席他把思政課講「活」了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4日訊(記者 黃婷)9月4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科大學教授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內的12位教師入選。其中,海南大學教授張雲閣也赫然在列。
  • 弘揚師德守初心 海南大學表彰深耕教學一線教育工作者
    9日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海南大學舉行2020年教師節慶祝大會。會議表彰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以及深耕在教學工作一線數十載的榮休教師和先進典範,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摯的祝福。陳家煜 攝大會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雲閣頒發榮譽證書、送上鮮花。9月4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鍾南山院士等12人獲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海南大學教授張雲閣入選。
  • 鍾南山等12人獲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海大教授張雲閣入選
    其中,海南大學教授張雲閣入選。據教育部網站消息,2020年共計推出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其中既包括抗疫中表現突出的鐘南山、張伯禮,也有各級各類教育行業的教師。按照人選要求,經前期各地推薦,共產生66名候選人。
  • 鍾南山等12人獲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海大教授張雲閣入選!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2020年共計推出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其中既包括抗疫中表現突出的鐘南山、張伯禮,也有各級各類教育行業的教師,海南大學教授張雲閣入選。張雲閣教授簡歷張雲閣,男,漢族,1963年4月生,中共黨員,海南大學教授。
  • 事件| 海南大學一周要聞回顧
    大學畢業後,張雲閣回到家鄉,在一所師範院校當思政課教師,其間17年,他仍對探究馬克思複雜的思想世界念茲在茲。2002年,他攜妻兒來到吉林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一門心思研究馬克思。「讀博3年,是最辛苦的時期,也是收穫最大的時期。」張雲閣回憶起那段時光,妻子讀研,孩子上初中,全家沒有收入,生活清貧,每天家庭、教室兩點一線。
  • 他的思政課,學生來晚了「站票」都沒了
    2020全國教書育人楷模⑩他是一名高校思政課教師在他的課堂上「座無虛席」「掌聲起伏」「營養有味」是主旋律他用內心的真正熱愛讓思政課往心裡走、往深裡走他就是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海南大學教授張雲閣教育小微帶你走近他的教育故事↓↓↓一生一心 為學生引路——記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海南大學教授張雲閣個頭不高,但講起話來字字鏗鏘
  • 他的思政課,學生來晚了「站票」都沒了|感念師恩·楷模⑩
    他是一名高校思政課教師在他的課堂上「座無虛席」「掌聲起伏」「營養有味」是主旋律他用內心的真正熱愛讓思政課往心裡走、往深裡走他就是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海南大學教授張雲閣教育小微帶你走近他的教育故事↓↓↓
  • 他把思政課講成「網紅課」
    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葛士華說,「張老師的課來晚了可能連『站票』都搶不到,只能守在門口甚至走廊『蹭課』。」葛士華口中人氣超旺的「張老師」,是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張雲閣。日前,中宣部、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中,他的名字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張伯禮並列出現。
  • 一線思政課教師有了「百寶箱」
    面對兒子河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竇豆父親並不開心。打工湊夠了學費的竇豆,入學後面對學習和生活的種種不如意,找到了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柴素芳。柴素芳給他舉了個例子——唐山市灤南縣窪裡村高淑珍,用自己15年的堅守圓了幾十個殘疾孩子的求學夢。「真正的幸福,不是擁有得多,而是計較得少。」柴素芳語重心長地說。
  • 創新課堂教學方式 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
    趙老師走下講臺,走進學生中,同學們熱烈討論起來……「本堂課我們就一起來回答這個問題」,趙老師將學生的眼球聚焦到了本堂課的教學內容。課後,思政部主任蔣超教授告訴我,課前收集、梳理、分類學生關注的問題和網絡熱點問題,已成為老師們的「規定動作」。從學生關注的問題入手,解答學生的思想困惑,既是思政課的首要任務,更是提升思政課針對性的「試金石」。「思」的目標追求是價值引領。
  • 北京4位思政課教授領銜「雲上備課」 將疫情防控實踐帶入思政課堂
    「全國同行大家好,作為一位湖北黃岡籍的思政課教師,我要向家鄉人民表達敬意,向奮戰在教育一線的思政課教師表達敬意。」  坐在艾四林身旁的還有3位「大咖級」思政課教師——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孫蚌珠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黨史黨建研究院副院長何虎生教授、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馮秀軍教授,他們也在此間依次就《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3門本科生課程進行示範講解和專題備課指導。
  • 上海師大新聘七位中學特級教師為兼職教授 共同參與未來思政課教師...
    這些兼職教授將結合一線教學中的豐富經驗和教學實踐中的學理研究,參與學校未來思政課教師隊伍培養工作。上海師大每年為上海基礎教育培養近百人的思政課教師隊伍,這些年輕教師大多活躍在上海高中、初中和小學不同學段的教學、科研一線。
  • 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守正與創新(人民觀察)
    堅守思政課教學的價值追求  記者: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思政課教學守正的關鍵就是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始終堅守思政課教學的價值追求。在實際教學中,怎樣更好做到這一點?  黃嶺峻:好的思政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 辦好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經驗篇:一線思政課教師有了「百寶箱」
    兩年多以來,平臺以共建共享的教學資源、便捷的備課工具、有效的研討平臺、即時的互動媒介、強大的線下支持為核心競爭力,在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平臺是「加油站」「上大學有什麼用?打工4年掙8萬元,上大學花8萬元,一加一減16萬元都夠買房首付了,要上大學你自己掙學費。」面對兒子河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竇豆父親並不開心。
  • 海澱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研組」成立
    頒發聘書首期海澱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研組」 有16位教研員,由來自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清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四所高校的教授,七所中小學的一線教師與海澱進校教研員共同組成。與會領導為海澱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研組」教研員頒發聘書,8位教研員代表接受聘書。
  • 「四史」融入思政課教學研討會在恩施舉行
    「四史」融入思政課教學研討會在恩施舉行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5日 17:39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5日電 (崔蕤)12月12日,「四史」融入思政課教學研討會暨第十八屆湖北省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及相關學科專業年會在恩施召開,本屆學術研討會由湖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
  • 內蒙古思政課教學資源平臺上線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 ━ ━ ━12月12日,自治區教育廳在內蒙古大學舉行了「內蒙古思政課資源平臺」上線儀式。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高校社會科學》總編、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炳林,自治區教育廳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處處長、二級巡視員石駿和內蒙古大學黨委書記朱炳文共同參與啟動儀式。
  • 西安交通大學後備教學名師及思政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培訓班在井岡...
    11月1日,由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組織的西安交通大學後備教學名師及思政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培訓班在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正式開班。 此次培訓為期4天,來自理學院、電氣學院、電信學部、醫學部、人文學院等11個學院的37名後備教學名師及思政課教師參加活動,開班儀式由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副主任張健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