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24位大藝術家手作書 《書之極》填補空白

2020-12-20 人民網

原標題:集合24位大藝術家手作書 收藏24個訂製「藝術大展」

在近期評選出的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中,一本集合了達利、安迪·沃霍爾、亨利·馬蒂斯、馬克·夏加爾、趙無極、朱德群、常玉等24位大藝術家「手作書」的極致之書——《書之極》脫穎而出,成為矚目焦點。這也是中國第一本全面、系統介紹藝術家手作書的「教科書級別」出版物,它的出版填補了此類圖書的空白。記者近日來到《書之極》作者王驥家中,親眼看到了這本最美的「藝術家手作書珍藏寶典」,還參觀到了王驥收藏的各種手作書藏品,令人大開眼界。

什麼是「藝術家手作書」

「藝術家手作書」的概念,對很多人來說還很陌生。王驥告訴記者,很多藝術大師同時都是「做書達人」,他們會和詩人、設計師、裝訂印刷技師合作,親身參與到書的設計、調色、製版、裝訂等過程中。他們參與製作的書,綜合了版畫、文學、印刷書、紙藝、字體設計、書籍設計等多種工藝,不僅是一間間紙上美術館,更是時間和空間交融的藝術,稱之為書中「極品」也毫不為過。《書之極》的出版人張向東這樣評價「藝術家手作書」:「或是一個畫家和一個詩人聊得興起,或是幾個雕塑家在一起喝了幾杯,也可能是某一個藝術家在庭院裡抽菸鬥,抽著抽著,一個絕妙主意電閃雷鳴般出現,工作室就在隔壁,紙張筆墨優良,工具齊備又就手,動手開幹,做出來大家各留一份自己玩,這些東西就是這一本本藝術家手作書。把這些稱之為『書』,不如說是那些在審美和技術已臻化境的藝術家們,忽然迸發又無處擱置的靈感琥珀。」然而,由於藝術家手作書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成本極高,所以書的數量也極少,藏家惜售,所以不為絕大多數普通讀者所知。在國內也僅在藝術圈、書籍設計圈內流傳。

王驥透露,十幾年前,他在博洛尼亞的藝術展上第一次見到義大利國寶級藝術家阿爾納多·波莫多羅的藝術家手作書,立刻就被其「匠心獨運的裝幀方式,粗糙厚重的毛邊手工紙,書中版畫精美的色彩搭配」所俘獲,當即用超過3000本普通書籍的高價買下,從此入了「藝術家手作書」的坑,一發不可收拾。這十多年來,他以「車子10年沒換,房子14年沒換」為代價,通過拍賣、舊書店、朋友介紹等渠道,先後收藏了200多本藝術家手作書。他邀請朋友來家參觀,觀者無不驚讚。好友張向東攛掇他:「這是書裡金字塔式的存在,一萬個人中也不一定有一個人知道,你應該寫一本書讓更多的愛書人了解。」

「極致之書」怎麼做出來的

在朋友幾次三番的鼓勵之下,王驥2019年初把公司託付給同事,開始閉關寫作《書之極》。他從收藏的200多本藝術家手作書中,選出了常玉、安迪·沃霍爾、亨利·馬蒂斯、薩爾瓦多·達利、君特·格拉斯、馬克·夏加爾、趙無極等24位藝術家的手作書作品,不僅逐一講述它們的故事,講解這些手作書在他們藝術生涯中的坐標,剖析其製作工藝,藝術特色,何以為書之王國中極致的存在;王驥還從收藏家的角度出發,講述他與手作書的接觸和收藏經歷。

為了得到第一手的資料,王驥跑遍圖書館查閱紙質文獻,為一個名詞翻遍維基百科,還找到了多位義大利藝術家、策展人、藝術史教授,從不同方位去了解藝術家不為人知的秘辛。

為了通過圖像最大可能還原藝術家手作書的魅力,王驥前後更換了三位攝影師,最後確定由攝影師閆實負責24本書的拍攝。為了達到最好的拍攝效果,王驥在自家地下車庫搭建了一個專業級攝影棚。為了展示手作書的全貌,他還買了一架4米高的梯子,並製作了許多固定裝置來完成拍攝。王驥還特邀兩次摘得「世界最美的書」、十一次獲得中國「最美的書」獎項的著名設計師潘焰榮,不惜工本從中國臺灣、日本、德國訂製了6種不同類型的紙張,由中國印刷質量最高的機構雅昌負責印製。而潘焰榮之所以參與《書之極》項目,也正是因為他被這些藝術家手作書深深吸引,驚嘆於「書原來還可以這樣設計」,很多創意都是他沒有見過甚至沒有想過的。

翻閱《書之極》看到什麼

功夫不負苦心人,《書之極》才剛剛出印廠,就毫無懸念地獲得了2020年中國「最美的書」稱號,評委會對於其設計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給予了極高讚譽,認為其表達出了「極致之書」的概念。擁有這本《書之極》,就相當於擁有了24個私人訂製的頂級「藝術大展」,可以在翻閱的過程中全身心盡情享受。

翻閱這本《書之極》,不僅可以欣賞到藝術大師達利登峰造極的版畫作品,藝術先鋒安迪·沃霍爾作品中的各種標誌性形象和藝術家本人籤名,義大利雕塑巨匠阿爾納多·波莫多羅的凸印銅版畫和紙上雕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格拉斯大膽不羈的繪畫,近年來屢次創造中國藝術家拍賣紀錄的常玉所作的南宋山水構圖版畫作品;還有特意為盲人設計的手作書……

王驥希望《書之極》可以幫助讀者打開藝術家手作書奇妙世界的大門,他說:「藝術家手作書的最終呈現,既是文字的藝術化呈現,又是畫面的文字化表述,所以閱讀藝術家手作書的樂趣,就像是在看伯牙與子期一樣,可以看到藝術家與詩人、文學家的惺惺相惜,可以看到他們那種『琴瑟和鳴』的交融,這種跨越了時空與種族、語言障礙的交流,相對於二維的畫作更能拉近我們與藝術家、詩人的距離,也更有助於我們去讀懂藝術家創作時那種微妙的情緒變化。」

據悉,作為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書之極》還將代表中國參加2021年度「世界最美的書」評選。(記者 王潤)

(責編:蔣波、魯婧)

相關焦點

  • 這本2020年中國「最美的書」,集合了達利趙無極等大師「手作書」
    在近期評選出的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中,一本集合了達利、安迪·沃霍爾、亨利·馬蒂斯、馬克·夏加爾、趙無極、朱德群、常玉等24位大藝術家「手作書」的極致之書——《書之極》脫穎而出,成為矚目焦點。這也是中國第一本全面、系統介紹藝術家手作書的「教科書級別」出版物,它的出版填補了此類圖書的空白。記者近日來到《書之極》作者王驥家中,親眼看到了這本最美的「藝術家手作書珍藏寶典」,還參觀到了王驥收藏的各種手作書藏品,令人大開眼界。
  • 書之極|詮釋藝術家手作書
    《書之極》,一本藏匿著24本精緻藏書的書,2020年中國最美的書,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出版,作者王驥,潘焰容設計。根據Artron雅昌介紹,書之極「 整本書的裝訂使用的是線裝的騎釘套貼形式,讓書口呈現出自然爬坡的形態,黑白背景下拍攝的書籍就這樣交替呈現,產生了獨特美感。書中多處留有黑白全空頁,讓讀者在閱讀期間得到停頓、回想的機會。
  • 這本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竟然集合24位頂級藝術家作品大展?
    在近期評選出的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中,一本集合了達利、安迪·沃霍爾、亨利·馬蒂斯、馬克·夏加爾、趙無極、朱德群、常玉等24位大藝術家「手作書」的極致之書——《書之極》脫穎而出,成為矚目焦點。這也是中國第一本全面、系統介紹藝術家手作書的「教科書級別」出版物,它的出版填補了此類圖書的空白。記者近日來到《書之極》作者王驥家中,親眼看到了這本最美的「藝術家手作書珍藏寶典」,還參觀到了王驥收藏的各種手作書藏品,令人大開眼界。
  • 24本藝術家手作書的故事
    亨利·馬蒂斯、安迪·沃霍爾、常玉、趙無極等人,都曾製作過藝術家手作書。他們會與詩人、設計師、裝訂印刷技師合作,參與到一本書的設計、調色、製版、裝訂等過程中。換句話說,藝術家手作書是一場獨特的創意實驗。詩集封皮實際上,普通讀者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能接觸到藝術家手作書。一方面,是因為藝術家手作書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成本極高,書的數量很少。另一方面,藝術家手作書大多出現在拍賣市場裡,以極高昂的價格被買走,成為私人收藏,不被公開展示。
  • 常玉、馬蒂斯、達利…大藝術家們的手作書,你見過嗎?
    在2020中國「最美的書」中,就有這麼一本集合了24位大藝術家手作書的書——《書之極》。而這本《書之極》正是中國第一本全面、系統介紹藝術家手制書的出版物,它的出版填補了此類圖書的空白。《書之極》的作者王驥,亦是一位資深收藏家,他從收藏的200多本藝術家手作書中甄選出24本,其中囊括了達利、亨利·馬蒂斯、馬克·夏加爾、趙無極、朱德群等現當代藝術大師的手作書。
  • 24本藝術家手作書的故事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我們平時閱讀的書,大多是平面印刷,批量生產,但藝術家手作書截然不同,它沒有固定的形態,通常由製作者獨立設計整本書,親手排字、繪製、印刷、裝訂。因步驟較多且繁瑣,製作書籍的成本較高,數量較少,故藝術家手作書在市面上並不常見。
  • 集合24位大藝術家手作書 《書之極》填補空白
    原標題:集合24位大藝術家手作書 收藏24個訂制「藝術大展」 在近期評選出的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中,一本集合了達利、安迪·沃霍爾、亨利·馬蒂斯、馬克·夏加爾、趙無極、朱德群、常玉等24位大藝術家「手作書」的極致之書——《書之極》脫穎而出,成為矚目焦點。
  • 《書之極》2020中國「最美的書」
    首先,它讀起來像一本手制書愛與研究者的收藏自傳,用文學性的語言記錄了作者與手制書的邂逅與淵源。把手制書藝術與社會變遷,藝術史脈絡以及創作者性格之關係括展開來談,注釋了藝術家手制書做為藝術活動的核心價值所在。同時,此書具有藝術家手制書教科書的作用。作者從他與手制書接觸的體驗出發,對手制書的某些概念做了獨道的回答與闡釋。
  • 「他」參與編寫的詞典填補了國內法語工具書空白
    原標題:文史大家周退密昨天凌晨逝世,享年107歲他參與編寫的詞典填補了國內法語工具書空白文史大家周退密7月16日凌晨逝世,享年107歲。他是一位學貫中西的長者,曾參與《法漢詞典》編寫工作,填補了國內法語工具書的空白。大凡傳統文人的雅嗜,周退密皆有造詣,他工詩詞、擅翰墨、精碑帖、富收藏,被譽為「報刊補白大王」的作家、文史學家鄭逸梅曾稱他為「海上寓公」。「周老既接受過傳統文化的薰陶,又經歷過西方文化的洗禮,集新和舊、中和西於一身,堪稱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典範。」
  • 手作書專業班也可小班預約了哦~~
    隨著對手作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不少朋友都希望能夠更加系統的學習手作書的製作方法。
  • 「國際藝術家手制書聯盟」專家參觀雅昌藝術中心 共推藝術家手制書...
    雅昌文化集團總裁彭幹為國外專家講解雅昌藝術大書眾嘉賓參觀雅昌手制書隨後,聯盟專家一行也對正在雅昌藝術中心手制書創作中心舉辦的「2019藝術家手制書國際研討會—當代中國手制書藝術展」進行了參觀。該展覽集合了近50件,來自中央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等多所國內藝術類院校書籍專業的優秀學生作品,以及多位藝術家的手制書作品,試圖從一個局部,展現當下中國手制書創作的面貌和活力。專家們仔細觀看了展覽中的中國藝術家手制書作品,也與部分到場的作品作者本人針對參展作品進行了較為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 薦書 | 胡壯麟:《英語散文史略》填補我國英語語言文學史料空白
    其學術價值首先在於它填補了我國英語語言文學史料的一個空白。就我所知,我國出版界在改革開放後先後出版過李賦寧的《英語史》(商務印書館,1991 年)、諾爾斯的《英語語言文化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芬內爾的《英語語言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年)和張勇先的《英語發展史》(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 年)。
  • 手作書專業班開課,招生持續進行中!
  • 一本「空白」的魔法書
    聽說新華書店剛到了一批「空白」書,人人都搶著想買來看看,英英非常好奇也很想去買一本回來。這天,英英興高採烈的跟著媽媽來到了新華書店,可能是運氣太好了,剛到那裡就看到了售貨阿姨正在整理一批新的空白書。她激動得差點跳起來,還沒有等阿姨將書上架,就迫不及待的拿起書翻了起來。「咦?這都是空白的到底有什麼魔力呢?為什麼別人都搶著要來買?」她想了想,對媽媽說。
  • 大咖小作:49位頂級藝術家的手作小物件
    本文摘自《大咖小作:49位頂級藝術家的手作小物件》,[德] 託馬斯·巴特拉 著,中國畫報出版社,2017年11月40年之後,恩佐·馬裡(Enzo Mari)發表了《自行組裝》(Autoprogettazione)一書,其中包括了幾十種各類木製家具的製作藍圖。馬裡和森尼特(Sennett)一樣,也在其中寄託了一種哲學上的信心:「那些受到鼓勵自己動手做餐桌的人,能夠理解這背後的想法。」
  • 魯迅逝世80年︱今年出了哪些大先生的書
    另外推薦兩本我最喜歡的關於魯迅的作品,來自評論家李靜和藝術家陳丹青,他們用更別樣的角度,講述不再是橫眉冷對的大先生。新書1.《魯迅藏書志》(古籍之部)北京魯迅博物館/編 韋力/撰 中華書局 2016年9月由北京魯迅博物館主編,著名藏書家韋力撰寫,內容以魯迅藏書的古籍、線裝部分為對象,逐一撰寫書志,並附書影,力求深入反映魯迅的收藏情況,同時揭示這些藏書自身的價值。既是一部版本目錄學力作,亦是魯迅研究的創新之作。
  • 獨家|鼴書:藝術,一件與書共存的事
    由大展「撞進」視野的藝術家書2012年9月,藝術家徐冰及美國布克林藝術家聯盟負責人馬歇爾韋伯共同策劃的「鑽石之葉——全球藝術家手制書」展在中央美院美術館舉行,這是國內首次舉辦大規模的國際藝術家手制書展覽。彼時,Pigao剛剛離開家鄉杭州來到北京,這次觀展經歷可以說是藝術家書進入鼴書視野的源起。
  • 免費 | 魔都上海 原來手作書這麼美
    目的地聯合手星人(微信公眾號:handstarman)聯合發起了:發現手作書之美。手星人熱愛手工創作,有自己的堅持,通過創造帶來一些有趣和快樂的事情,並想將這些有趣和快樂,傳遞給更多的人。只要是熱愛手工創作的人都可以來參與,不分年齡,不分是否有手工基礎。
  • 著名書畫藝術家張震玉先生「八十回眸書畫展」在太和書畫院啟幕
    2019年4月13日上午,太和縣著名書畫藝術家張震玉先生「八十回眸書畫展」在太和書畫院盛大啟幕。太和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秀劍;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閃旭;縣政協副主席張亞軍等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太和縣文廣新體局長陳玉建主持。本次展出的作品從不同的方面表達出張震玉老人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真情實感,也展現了張震玉老人對藝術及美好人生不懈追求。
  • 首部潮汕人物辭典工具書首發 填補潮學研究空白
    首部潮汕人物辭典工具書首發  「四年磨一劍」填補潮學研究空白  據了解,《潮汕人物辭典(古代卷)》填補了潮汕地區「長期以來缺乏一部比較完整、比較系統全面的潮汕歷代人物誌書」的歷史空白。隨著它的成功面世,陳荊淮與該書編委會成員肩上的擔子終於輕了一些。  然而,陳荊淮並不打算就此閒下來。據他介紹,潮汕人物辭典的近現代卷不日也將列入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的重點計劃,待編委會成立後,陳荊淮等人將開啟新的徵程,投入到新一輪的編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