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亂窩子」建成「和諧大家庭」

2020-12-14 中國青年報

把「亂窩子」建成「和諧大家庭」

——記全國模範軍轉幹部、河南新鄉市新興社區居委會主任王挺軍

菅建敏 翟耀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7-29    [

列印

] [

關閉

]

    7月24日,在河南省軍轉幹部座談會上,掌聲陣陣。一位副團職軍官自主擇業紮根社區8年的人生經歷,引起與會者的共鳴。這位軍轉幹部在最基層社區這個舞臺上,用行動書寫著他「為黨分憂,為民解愁」的錚錚誓言,數百名軍轉幹部深受啟發。

    他就是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洪門辦事處新興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王挺軍。

    2001年,已在甘肅艱苦地區服役23年、副團位置上工作5年的王挺軍,被組織確定轉業了。按照常理,王挺軍曾擔任過指導員、教導員、政治教員,並多次榮立三等功,被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安排個像樣的工作沒問題。

    但王挺軍抱著「為黨分憂」的思想,謝絕了組織安排,毅然選擇自主擇業,成為我軍第一批自主擇業的軍轉幹部。

    王挺軍選擇了自主擇業的道路後,許多親友也為他介紹工作,教師、企業管理幹部都有,但他就是想從社會最基層做起,選擇一個能直接服務群眾的崗位。2001年5月,新鄉市紅旗區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2名社區居委會幹部。他就主動去報名應聘。沒想到競爭很激烈,有500多人參加,其中還有幾名碩士研究生。經過嚴格的政治理論考試、面試和答辯,他以明顯優勢被區委推薦為春夏社區居委會主任候選人。

    2001年7月11日,春夏社區召開社區成員大會,王挺軍穿著那身舊軍服,面對著48名代表,真誠地說:「我在外當了20多年兵,現在回來為大家服務了。」居民代表看著眼前這位憨厚樸實的轉業軍人,雙手高舉表示肯定。最後,王挺軍以全票當選春夏社區居委會主任。

    春夏社區是新鄉市的老居民區,居住環境差,汙水橫流。由於水管損壞,許多居民用不上自來水,居委會辦公地點也僅有5平方米。為了改變居民生活環境和社區面貌,王挺軍先是為轄區2300多戶家庭建立了家庭檔案和聯繫卡片,然後自費到上海、廣州學習考察,學習他們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服務理念。

    他還拿出了兩萬多元轉業費,在紅旗區、辦事處的支持下,籌集了10多萬元資金,改造社區廢掉的自來水和汙水管道,增設了4臺變壓器,解決了轄區居民吃水難、排水難、用電難的問題。

    1年後,他又帶領居民鋪設了3000多平方米的水泥路面和樓間空地,建成了280平方米的標準化社區服務樓,設立了居民學校、室內健身房、圖書閱覽室等,成為新鄉市乃至河南省第一批花園式現代化社區。

    2005年,正當春夏社區建設如火如荼之時,新興社區的狀況牽動著王挺軍的心。該社區地處城鄉接合部,是一家國有大型企業下屬單位所在地,因企業實施「減員增效」,居民生產生活面臨困難較多,有1400多人失業,居民連年到北京、鄭州上訪,是新鄉市有名的「亂窩子」,省、市兩級維穩人員已進駐社區8個多月,想辦法做居民的穩定工作。很明顯,這是一個情況複雜的社區。

    王挺軍聽到這個消息後,主動請纓去這個社區工作,並很快得到了批准。

    王挺軍到任後,提出了「和諧社區,和美家庭」的建設理念。為了解決居民下崗這個「老大難」問題,他一個一個地與黨員、失業居民談心交流,徵求他們對解決問題的意見,並把180名黨員組織起來,成立了5個黨支部、16個黨小組,開展了「為政府分憂,為黨旗增輝」活動,黨員分片包幹,結對幫帶,做好失業人員的思想工作。

    他還圍繞居民普遍關注的再就業問題,先後在轄區內5家企業跑了110多趟,進行反覆協商,最終安排1000多人走上了企業安全保衛、衛生保潔和一些公益性崗位,讓他們「日常有工作、生活有保障」。

    近幾年,他先後幫助過兩個社區100多個特困戶申請了「低保」,幫助1800多名失業人員上崗,實現了社區失業人員100%再就業,成為新鄉市第一批「充分就業型社區」。

    現在的新興社區,鄰裡糾紛少了,助人為樂的多了,社區穩定了,真正成了和美和諧的「大家庭」。

    

相關焦點

  • 別讓小爭吵損害和諧大家庭(圖)
    開欄語  構建和諧社會  社區要和諧,就要消除種種不和諧音符,諸如鄰裡糾紛、物管與業主矛盾、各種公德缺失和擾民煩惱、各公共管理部門的辦事效率和服務存在的不足等與社會飛速發展相伴生的諸多民生新課題。而消除不和諧音符,需要社區這個大家庭全體成員的共同參與和努力。社區好比一個大型交響樂團,每個成員都是一名不可缺少的樂手,要將和諧這首樂曲演奏得悠揚悅耳,不容許任何一個樂手摻入雜音。
  • 【海南州】共建和諧大家庭
    如同上合樂寺村的氛圍一樣,在位於興海縣城環城東路北側的一所敬老院裡,藏族、漢族等民族的近80位老人和殘疾人在這裡享受著民族團結帶來的和諧與美好。  這所敬老院建於10年前,具有濃厚的藏式建築風格,該縣先後給敬老院投入資金達800餘萬元,良好的設施條件、豐富的文化活動、團結友愛的氛圍,讓這裡的老人們再無「空巢」之憂。
  • 家是小家庭,國是大家庭,希望大家庭,小家庭都充滿和諧、充滿愛
    家是小家庭,國是大家庭,希望大家庭,小家庭都充滿和諧、充滿愛到了年根,我減少外出,每天的活動範圍特別小,小到不超過方圓兩公裡。內心的第一要務就是經營家庭。與家有關的事才是要緊事,責任感才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基本指導,主次要分明,輕重要懂得。
  • 濃濃鄰裡情和諧大家庭
    但是在通北林業局,興林家園24棟樓裡卻演繹著濃濃鄰裡情、和諧大家庭的美好佳話。 冬天到了,24棟樓的上下樓梯在室外,下雪後樓梯滑,居住在這個樓裡的王愛英、張孝琴、宮淑珍等幾位大娘,找尋些電熱毯、包裝氈布鋪墊在樓梯上。王愛英老人的兒子看到後,買來氈布,把樓梯鋪墊一層。從此,每年上凍前,這個樓的居民們相互招呼一起用氈布鋪墊樓梯。
  • 大唐雅安公司工會打造活力和諧幸福大家庭
    大唐雅安公司工會打造活力和諧幸福大家庭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20
  • 促進合作共贏 建設和諧大家庭
    習近平在講話中尤其強調了促進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倡導實現合作共贏的「更大團結」和「國際大家庭」。習近平指出,促進國際合作是聯合國成立的初衷,也是《聯合國憲章》的基本原則。在人類共同挑戰面前,要反對冷戰思維,反對以意識形態劃線,反對搞零和遊戲,要以對話代替衝突,以協商代替脅迫,以共贏代替零和。
  • 盈北社區:共築民族團結和諧大家庭
    作為自治區第八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模範集體,該社區以黨建為引領,將民族工作納入創建和諧社區各環節,各民族群眾和諧相處,生活安寧,身心歡愉,譜寫出民族大家庭共同團結髮展的讚歌。解決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放學後無人照顧難題;堅持團結、教育、疏導、化解為主的原則,法律援助讓各族居民間的矛盾在源頭化解;「道德講堂」加「紅色影院」,提升了居民的道德修養和愛國意識……近年來,盈北社區以「社區黨建強堡壘,民族之家促團結」為核心,把建設民族之家、促進民族團結作為黨建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以「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為主線,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鞏固和發展轄區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
  • 康莊美地一社區開展「和諧鄰裡情,文明大家庭」曬家風公益攝影活動
    原來,康莊美地一社區邀請到了社區的攝影愛好志願者,為社區居民開展「和諧鄰裡情,文明大家庭」曬家風公益攝影活動。現場除了有攝影,還有徵集的居民手工作品展示,以及書法愛好者為大家書寫家風送家風,共220餘名居民參加了活動。
  • ​城中村「逆襲」廣州最高「顏值」社區:幸福和諧大家庭
    此外,黨建文化長廊、家風家訓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圍牆的設立,讓整個社區的文化氛圍更為和諧統一。「社區就相當於一個大家庭,我們希望大家都來為這個家庭出力,共同愛護這個家」。自2016年起,白雲區持續推進創建容貌示範社區工作,每年建成22個區級容貌示範社區,容貌示範社區創建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日前,廣州市發布了《廣州市創建容貌示範社區工作方案(2020-2022年)》,接下來三年,廣州市每年將創建30個容貌示範社區。
  • 「好妯娌」林春治、周美星、郭秀琴:齊心協力共建和諧美滿大家庭
    泉州市「好婆媳、好妯娌、好鄰居」事跡系列報導(二)「好妯娌」林春治、周美星、郭秀琴:齊心協力共建和諧美滿大家庭林春治、周美星、郭秀琴三妯娌一起照顧婆婆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妯娌三人同心協力地照顧大家庭,待家庭其他同輩成員如同胞兄弟姐妹,做到了尊老愛幼,夫妻平等,關心兒女成長,遵紀守法。每年農活最忙的時候,大嫂家農活最多,每天都是起早貪黑,老二、老三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回來都會主動到田裡去幫忙,直到田裡的農活做完才一起有說有笑的回家。
  • 「好妯娌」黃麗花、吳寶琴、陳瑞美:團結友愛共築和諧幸福大家庭
    泉州「好婆媳、好妯娌、好鄰居」事跡系列報導(十一)「好妯娌」黃麗花、吳寶琴、陳瑞美:團結友愛共築和諧幸福大家庭「好妯娌」黃麗花與吳寶琴 徐佩玲 攝自古以來有句俗語在這個大家庭,早前就樹起了孝敬長輩、勤勞樸實、善待鄰裡的好家風。俗話說「家有十五口,七嘴八舌頭」,但在他們家,任何事情她們總是不分你我搶著幹,從不斤斤計較。公婆對她們也像親女兒一樣,買什麼東西,都是家家有份,從不偏頗。大媳婦黃麗花勤快心善,處處都是帶頭作榜樣。
  • 提升「小家庭」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助力社會「大家庭」的和諧穩定
    開啟經營婚姻關係的探索之旅,提升婚姻幸福智慧,使其對如何經營好幸福美滿的婚姻家庭有了更加理性的認識,通過提升「小家庭」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助力社會「大家庭」的和諧穩定。講座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相關內容為基礎,從婚姻家庭現實入手,講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就如何發揚優良家風家教、如何保持家庭婚姻和諧幸福、如何經營好家庭關係,釋放心中的壓力,構建和諧婚姻家庭關係,營造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家庭文明的良好氛圍等內容進行典型例舉分析和提出解決意見。
  • 維揚實小:和諧大家庭 喜迎教師節
    這一張集體照,是我校多年來第一次大家庭的合影。在那一瞬間,老師們心與心連得更緊了,情與情結得更密了。
  • 小網格與「大家庭」
    「社區是一個大家庭, 只有每個小家庭都能和睦相處,大家庭才會和諧美好。」李瑩說。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雞毛蒜皮」,日積月累就會成為影響社區和諧發展的絆腳石。其實,網格員每一次的「春風化雨」,都是一場社區和諧文明的「及時雨」。
  • 發揮工會組織作用 共創和諧大家庭
    此次暑期之旅不僅增長職工們的所見所聞,還進一步拉近彼此之間的感情,感受到貴族大家庭的溫暖。還未加入我們這個大家庭的寶貝們,還在等待什麼呢???——快點行動起來吧,心動不如行動,學位有限!預約中.
  • 「和諧家園,我愛你!」
    多年來,該部一直注重打造以和諧為本的「家園文化」,著力營造溫馨、團結、關愛、祥和的氛圍,不斷提高員工在工行大家庭裡工作生活的幸福指數,有效地增強了團隊凝聚力和戰鬥力,優化了促進業務發展的內部環境。  「和諧家園,誠信致遠」  在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副行長、營業部總經理王躍民的辦公室裡,高懸著一幅書法作品,上面 「和為貴」三個大字寫得既有力又溫潤,分外吸引眼球。  「『和諧家園,誠信致遠』,是我部近年來在建設『家園文化』中所牢牢把握的主題詞,其核心正是一個『和』字。」
  • 大連1500個「小家庭」變成500多個「大家庭」
    鄰裡陌生冷漠、獨生子女問題、空巢老人孤獨……隨著現代家庭規模的縮小,城市生活的相對獨立,這些城市發展的家庭生活的深層次問題,一步步侵蝕著城市人的情感世界,導致人際交流困難、信任感缺失等社會問題,間接影響了生活幸福和社會和諧。
  • 無論大家庭關係有多融洽,也要防止親戚的這些異常「陷阱」!
    文|木子銀家庭,也分為小家庭和大家庭,自己丈夫和孩子,便是屬於自己的小家庭。親戚朋友,妯娌表親,便是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大家庭,有人天天夾在大家庭當中為難,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但也有一些比較幸福的,生活在一個溫馨和諧的大家庭,連帶著自己的小家,也是過得十分融洽。其實家庭就是個圈,關係再好,也得避開親戚朋友之間的一些「異常陷阱」,大家庭處的再好,我們也得凡事多留一個心眼。「嫂子,明天我去你們家做客,有空嗎?順便在青海帶來了幾個特產,讓你和我哥嘗嘗」。
  • 聽原聲 · 學報告: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分哪兩步走?
    今天的主題是——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分哪兩步走?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從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 小社區「大家庭」唱響和諧歌——民族團結海東行③
    對社區管轄內的各族居民來說,社區就像自己的第二個家,這個家就在他們的身邊,是個多民族大家庭。父母下午六點才下班,小學生四點半放學後無人照管,是困擾很多家長的難題。「我兒子今年上四年級,以前他就獨自待在家裡,有一次弄丟了鑰匙就在樓道裡等了兩個多小時。」居民張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