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學就醫難 親歷者支招:國內帶藥 國外醫保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海外就醫難 學子心裡煩

親歷者開出的良方:在帶足藥品的同時,別忘了參加醫保

特別提示:各國對一些藥物有禁止帶入規定

學子在外留學,奔波勞累是少不了的。日子久了,一些頭疼腦熱不免找上門來。小病可以扛過去,大病、急症就要去醫院了。

由於各國醫療體系不盡相同,學子海外就醫遇到的難題也多種多樣。我們採訪了正在美國、韓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讀書的學子,聽聽他們的經歷和「良方」。

看病慢、看病貴

留學有心病

孫吉鵬正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就讀。他說:「在澳大利亞,就醫體系分為3級,分別是診所、醫療中心和公立、私立醫院。每個人都需要聯繫一位全科醫生作為家庭醫生,由他來負責所有的就醫事情。家庭醫生可以治療一些普通的小病。如果需要去更高一層醫療機構診治,必須由家庭醫生來聯繫,如果沒有他的對接是無法去上一級醫療機構就診的。」

所以,學子首先要了解國外的看病程序。與國內傳統的當天排隊掛號、當天診治不同,大多數國外醫院除了急診都需要提前預約;在有些國家還存在分級就診。

李瑤目前正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讀大三。她說:「在英國,就醫的地方都屬於『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留學生在辦籤證的時候都要交醫療附加費,所以可以免費就診。但一般社區的基礎服務效率非常低,至少要提前3天預約。有一次,我的一個朋友看病前前後後花了一周的時間。」

除了看病慢,在美國、韓國、加拿大等國家,醫療費也很昂貴。根據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預計,未來10年美國的醫療衛生支出平均每年將增長5.5%,到2027年將達到近6萬億美元。以急診為例,學子常常和國內看病費用做比較,覺得在國外看病是「天價」。因此看病慢、看病貴成了大多數留學生的心病。

國內帶藥 國外醫保

省錢、省力有「良方」

留學醫療類保險這些年逐漸為留學生接受。一些國家在提交入學籤證申請時,即強制要求留學生在入學前購買海外學生健康保險(OSHC);有些國家的大學,在新生入學時也會做出相應的規定。但並不是所有國家和地區都會如此。

醫保無疑是解決海外「看病貴」的最直接方式。吳超已經在加拿大苦學了3年。他說:「沒有醫保卡,我連急診都看不起。」他還提到:「留學生醫保卡可以用來支付、報銷醫療費用;如果沒有醫保卡,看病會很貴。」

除了看病費用高,購買藥物也不像國內那樣簡單。「這邊一般的消炎藥是買不到的,必須由醫生開出處方,再去藥房取。」吳超說,「所以通常的辦法是,我們會從國內帶些常用藥,一般的感冒發燒都不會去醫院。」

易思(化名)正在英國讀大三。她說:「在留學之前交200英鎊買醫療保險,之後在英國看病住院是不花錢的;但牙科和眼科不屬於免費醫療範圍。留學生入學後要去學校註冊自己的信息,這樣醫療中心才會有記錄,否則去看病就要自掏腰包了。」

在澳大利亞,國際學生不能參加澳大利亞國民醫療保險。所以學子必須在籤證有效期內購買澳大利亞海外學生醫療保險。孫吉鵬舉例說:「有了這種醫保,學子看病時就診費可以被覆蓋70%左右,一次就診10-20澳元,還是能夠接受的。」

美國的醫療費用普遍昂貴,從國內帶藥備用,成為學子的普遍選擇。瑞娜(化名)在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留學。她說:「我和身邊的同學日常都很小心,儘量不讓自己生病。因為國外就醫挺貴的,有時候口語不好和醫生又說不明白。」她還提到:「許多留學生離家上學時都會從國內帶些藥,比如止疼片、板藍根、紅黴素、止瀉藥等。」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一定要注意不同的國家對攜帶藥物入境的規定。「一些中成藥,像甘草片、牛黃解毒丸就不可以帶,被海關查到了就會沒收。」瑞娜說。

並不是所有海外學子都會買醫保,他們有的寄希望於自己的身體很健康,有的則是不願把時間花在應付國外醫院的繁瑣緩慢程序上。瑞娜說,「我沒有辦醫保,這一年也沒去過醫院,感冒了就喝杯熱的姜水、吃點自己帶的感冒藥或者用熱水泡泡腳。」

李瑤的媽媽給她買了很多常備藥。「離家之前,怕在英國生病,於是就從家裡帶了一大袋藥。前兩天生病了,我沒有選擇去看醫生,因為要先預約排隊,可能等排到我,我的病都好了。」李瑤說。

就醫體驗有好有壞

服務、環境、設施最值得誇讚

和國外醫院打交道,學子的感受如何。我們採訪的學子多是在經濟發達的國家留學。他們的評價是「除了貴和慢,沒有其他問題」。

孫夢琪是韓國首爾西江大學的學生,不久前去延世大學醫院接受了疫苗注射。「韓國的這種大學醫院屬於比較好的醫院,裡面有國際診療中心,外國人看病可以通過郵件預約。」孫夢琪說,「不同的醫院價格不同,雖然學校統一給買了醫療保險,但和國內比起來看病仍覺很貴,整體費用折合人民幣是中國的3倍左右。但除了費用貴之外,服務、環境、設施還是很好的。因為國際診療中心有很多外國人前來看病,所以那裡的醫護人員的英語都很流利。」

回憶起這段就醫經歷,孫夢琪最大的感受就是「痛並快樂著」。心疼費用高,但就醫體驗非常舒服。

易思不久前牙髓感染髮炎,由於醫院沒有牙科,她需要自己聯繫牙科診所預約醫生。她說:「因為之前沒有在英國看過牙科,所以不是那裡的會員。在這邊,很多牙科診所是會員優先制,其他的患者來了,不管多難受都得排著。」易思已經牙疼了四五天,但牙醫很難預約到,一般需要排上幾天甚至一個星期。她為了緩解疼痛,吃下了超過限量的止疼藥。

易思告訴筆者:「牙醫預約不到,可以撥打當地的醫療保健服務電話。他們了解到我吃了過量的止疼藥後,告訴我要去醫院驗血之後才能給我預約牙醫。結果,抽完血後發現有些指標不正常,醫生要求我住院24小時,輸液之後再次驗血,指標正常以後才可以出院。」

談到就醫期間的感受,易思說:「醫院給我安排了病床,我就負責躺著。護士很和氣,護工照顧得也很細緻,提供茶、咖啡還有冰淇淋。除了預約牙醫的時候有些糟心,其他的還是挺滿意的。」

當然,這讓她付出了額外的痛苦和更多的時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國內專門留學保險稀缺:留學生投保可國內國外兩步走
    國內專門留學保險稀缺,境外旅行險臨時替補,留學生投保可分國內國外「兩步走」  理財周報記者 蔡俊/文  在這個暑假來臨的時間,越來越多的國內學子正謀劃或已經選擇到海外求學。但一朝踏出國門,他們的利益又該由誰來保障?  為此,國內一些保險公司已推出相關的保險計劃。
  • 太平人壽打造「惡性腫瘤特藥保險+海外就醫+住院」全面醫療防護體系
    從國民的實際需求出發,太平人壽新推出的醫療保障方案包括了太平特定惡性腫瘤藥品費用醫療保險、太平附加寰亞惡性腫瘤海外醫療保險、太平超e保2018醫療保險、太平真愛健康2019醫療保險等系列產品,配合醫保構建起"境內境外就醫、醫保內外均保、院內院外均賠"的全面醫療保障,為客戶提供就醫用藥安排及費用直付的高品質服務。
  • 在國外生病了,如何用英語就醫?
    在紐西蘭留學期間,同學們難免會遇到頭疼腦熱,發燒感冒的情況。但最近小英了解到許多小夥伴生病基本靠硬抗。 本次介紹超實用的生活知識,教你如何準確用英語就醫,讓你在紐西蘭也能無障礙地解決健康問題,生病別再總靠扛!
  • 出國留學海外保險 享受國際學生醫保待遇
    國外的醫療費用較高,購買醫療保險可以減少就診時的支出。資料圖片據記者了解,有些國家在辦理留學籤證時就要求出國人員先行購買規定數額的保險,有的則能享受該國針對國際學生的保險方案。專家建議,家長要確認學校是否提供代為辦理保險的服務,優先選擇留學所在國強制或推薦的學生保險計劃。■案例扭傷手腕醫院收千餘元「在美國讀書,辦理學校統一的保險是很重要的。」留學生Kevin在經歷過一次受傷事件後,非常慶幸自己辦了保險。
  • 國內藝考還是海外留學,到底怎麼選?
    海外藝術留學熱度不減,專業怎麼選?怎樣準備「勝算」更大? 業內人士提醒,無論是國內藝考,還是國外留學,藝術都沒有捷徑,學生需要對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充分的判斷,找準定位,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藝考新規解讀:統考、校考更加涇渭分明 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1月,也是組織校考的院校集中發布招生簡章時期。
  • 留學掛科不能畢業怎麼辦?
    據中國教育部統計,我國出國留學人數已連續兩年突破60萬。雖然美國依然是留學熱門國家,但是你知道美國大學的畢業率是多少嗎?順利從美國大學畢業需要滿足什麼條件?是否出國留學真的是傳說中的一場解放之旅?然而,遺憾的是這說明近年來在美留學的人數基本不變,而新入學人數繼續下降。除了美國之外,在澳洲的中國留學生人數也處於比較尷尬的境地。據《澳大利亞人報》9日報導,澳大利亞政府去年取消近1.8萬個學生籤證,其中近4700個是中國學生。這是5年來中國學生被取消籤證最多的一年。可見,留學生在國外遭遇的困難是越來越多了,想要順利畢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俄羅斯留學的醫保和出境情況,你們了解嗎?
    一、 留學人員之醫保醫療保險是每位外國留學生在學習期間必須購買的保險。該保險每年要購買一次,保險期限為一個完整的學年即10個月。如果學生在保險期間就醫看病,在保險規定的範圍定將享受免費治療。如果學生有就醫需求或者發生突發狀況,一定要撥打醫保卡上面的求助電話(上面有中文書寫),不要打03(急救電話)。因為:相同點:醫保和03急救在保險範圍內看病都是免費的;不同點:醫保服務態度和用藥比較好;03服務態度比較差,有時不給用好藥,而且從03轉院到醫保醫院手續非常麻煩。
  • 日本留學生活篇:在日就醫的感受
    其實對於年輕人,赴日留學本身就可以治療一些「病」,像日本大環境講究清潔感和細緻,幾年下來,大家都學會了做家務,打掃和做飯,懶癌可能就不治而愈...言歸正傳!本文要說的,是在日生活時一些健康和就醫方面的經驗和感受啦~由衷期待大家健健康康,但生活中多少都會有點意外,了解醫療方面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
  • 參保者6折低價賣藥給藥販子 北京醫保詐騙刑拘103人
    案例2:參保者一天跑多家醫院集中開藥北京海澱區醫療資源豐富,存在多家知名醫院,藥品種類多。2016年,家住房山的侯某發現,可以用社保卡「低價」開藥,再賣給「藥販子」賺錢。兩年來,他多次使用自己並借用家人朋友的社保卡出入海澱各大醫院套取醫保藥品,再轉賣給「藥販子」。「他一般以藥價的6折甚至更低的價格將藥品賣給藥販子,藥販子再以更高的價格向藥品稀缺的外地銷售。」
  • 親歷在國內撥牙和澳洲拔牙洗牙,國外有多貴?有啥不一樣?
    以前就聽說,在國外看牙科非常貴,很多中國人都是趁著回國在國內撥牙或看牙科,加上機票都比在國外便宜。很難受的,也沒人給處理,在國外這邊,會有一個護士在旁邊一直用個東西吸口水,讓你嘴裡不存口水,也就沒有那種想吐或想咽的意識,我相信國內可能也有了,我只是說我在國內做的時候沒有經歷過。
  • 就醫購藥不帶卡,就用醫保碼!貴州跨入醫保電子憑證「碼時代」趕快...
    6月12日,貴州省醫保電子憑證在支付寶上線,貴州用戶可通過支付寶APP激活使用。就醫購藥掃一下醫保碼就能支付,無需隨身攜帶醫保卡,方便快捷。目前,全省已有450多萬人激活了醫保電子憑證,共1650餘家定點醫院、7690餘家定點藥店支持醫保電子憑證掃碼就醫、購藥結算。
  • 就醫購藥免帶卡 雲閃付APP醫保電子憑證覆蓋近20省
    截至2020年11月,雲閃付APP醫保電子憑證已覆蓋北京、上海、廣東、福建、寧夏、山西、陝西、海南、雲南、廣西、新疆等近20個省市自治區。參保人可憑雲閃付APP中簽約的醫保電子憑證享受各類在線醫療保障服務,包括就診掛號繳費、醫保藥店購藥和醫保帳戶查詢等,就醫購藥無需帶卡。
  • 複診、購藥足不出戶,享受醫保報銷!
    王濤早在今年1月下旬,京東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就開始面向國內用戶推出免費在線問診服務。3月17日,他們又專門上線了全球免費健康諮詢平臺,目前平臺已有200多位全職醫生,他們每天在這裡進行網絡在線問診、複診以及開處方服務,並依託集團獨有的物流系統送藥到家。
  • 就醫購藥一「碼」搞定,你註冊醫保電子憑證了嗎?(附使用指南)
    再也不用擔心沒帶醫保卡 一部手機就可以輕鬆搞定! 醫保電子憑證由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統一籤發,是基於醫保基礎信息庫為全體參保人員生成的醫保身份識別電子介質,是全國醫保線上業務唯一身份憑證,也就是"一人一碼"的電子憑證!
  • 留學預科成難題?國內留學預科還是國外大學預科
    留學預科課程,指的是為進入海外高校而設立的教授語言或者專業基礎的非學位課程。中國學生因語言和文化,教育制度的差異,沒有直接被國外大學錄取,或者無法馬上適應外國大學的教學模式,於是出國留學預科就成為供中國學生學習並幫助他們達到大學錄取條件的一種基礎訓練課程。
  • 醫保談判「眾生相」,親歷者:結果未出,感覺現在心還在嗓子眼
    對於這裡正在進行的醫保談判,住在附近的「大爺」「大媽」們並不了解。「只覺得最近這門口好像總有人。」68歲的王女士告訴健康時報記者,「談什麼我不懂,我就希望儘可能多的藥、好藥能進醫保,而且價格能真的降下來,讓我們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藥。」參與醫保談判的藥企代表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等待入場,王艾冰\攝。
  • 留學生回國遭遇醫保真空 自購醫保耗時或超假期
    因為出國,女兒沒有在國內參加醫保,全自費的治療費用讓馬爸爸非常發愁。  留學生群體、從畢業後到和企業籤勞動合同前的 「準職場新人」群體,都面臨醫保「真空期」。目前,滬上的現行政策有何彌補之策?對家庭來說,如何高性價比地防範「真空期」帶來的風險?記者日前展開調查。
  • 醫保小知識|您知道如何查詢本人醫保就醫明細嗎?
    01參保人醫保就醫明細查詢渠道 目前參保人可以從三個途徑查詢本人的醫保就醫明細。後,可查詢出在選擇時間段內的所有醫保就醫、購藥的明細;也可按照業務類型(分為:門急診、住院、急觀、大病、家床、藥店購藥、內設機構門急診、退款、報銷、報銷撤銷、改帳、商業險和長護險等十三個類別)進行分類查詢。
  • 去海外代購「救命藥」真的靠譜嗎?
    這個案件的結局是,正版的白血病抗癌藥在2018年順利納入醫保,成為每位患者都吃得起的抗癌藥——《藥神》見證了醫保的進步。「救命藥」需要代購,已經成了中國重病患者無奈的選擇。近年來,國外大量創新藥物的接連獲批,但國內,許多重病患者尤其是癌症病人,為了活命甘願冒險一試,於是催生了到美國、印度、香港等海外國家或地區代購藥品的市場需求。
  • 70萬的天價藥國外僅200元?官方:已納入醫保日程
    (原標題:一針70萬的天價藥國外僅200元?自從2016年在美國上市,S藥先後在歐盟、日韓等國家獲批用於治療SMA。 2019年2月25日,百健和昆泰聯合提交的S藥注射液(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在中國的上市申請(JXHS1800032)獲得國家食藥監局正式批准,在國內的整個審批周期不到六個月,並於4月28日正式上市,成為國內首個能治療SMA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