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搶才大戰的武漢曬成績單:半年14萬畢業生落戶

2020-12-11 東方網

  原標題:引爆搶才大戰的武漢曬成績單:半年14萬畢業生落戶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發展靠創新驅動,創新要靠人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武漢時囑託:武漢有80多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學生100多萬人,去年30萬大學生留下工作。這是一筆寶貴資源。要把科教優勢、人才優勢轉化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優勢。

圖片說明:2017年10月16日,武漢全面受理留漢大學畢業生落戶 長江日報記者許魏巍 攝

  2017年2月,武漢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在全國率先提出留下百萬大學生,這個由武漢引爆的「搶才大戰」,隨後在全國多城延燒,西安、成都、杭州、寧波、南京等20多個城市相繼「參戰」。

  今天,武漢使實勁、出實招、幹實事、求實效,全力聚焦、做實讓大學生「早籤約」「快落戶」「好安居」「能就業」「易創業」,留住百萬大學生創業就業的五大承諾,都在逐一兌現。

  早籤約

  14場春季校園巡迴招聘會 有企業開出60萬元年薪留人才

  秋季校園招聘是慣常的「年度大戲」,春季招聘一向被當成「拾遺補缺」。而今年的武漢春季校園巡迴招聘,留才誠意頻頻被刷屏。針對90後、95後大學生的喜好,每場招聘前,主辦單位將倒計時海報、H5、微信推文等在各大平臺上傳播;原創「武漢留下來」MV、飛字小視頻在近期傳播火熱的抖音、騰訊等平臺播放:拳拳攬才誠意,只待留漢大學生前來。

  5月,帶著為大學生提供線上線下6萬個優質高薪崗位的承諾,武漢舉辦了3場大型高校校園巡迴招聘,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開區誠邀在場學子成為逐夢「合伙人」。長江存儲等名企和眾創空間熱情喊話,誠邀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

圖片說明:5月3日,漢陽區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相親會」,提供近2000個高薪優崗 長江日報記者李子云 攝

  5月12日,2018年春季校園巡迴招聘活動舉辦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專場暨大學生就業實習雙選會,提供優質崗位1.2萬個,參會單位提供的薪酬全部達到或超過武漢出臺的大學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60%的崗位年薪薪酬區間在8萬-12萬元,其中年薪12萬以上崗位佔比30%,更有武漢光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60萬年薪招攬人才。

  「武漢的發展潛力大,就業的上升空間也大。」5月22日,從深圳專程打「飛的」來參加武漢理工大學專場招聘會的白領楊芸,喜出望外,「如果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我就留下來不走了」。

  著眼「早籤約」,今年的春季校園巡迴招聘活動還向在校大學生派送留漢「優先入場券」。5月份,武漢數百家知名企業適時推出暑期實習計劃,大批單位更是提前「掐尖」,鎖定2019屆應屆畢業生。

  作為在全國最早打響「搶才大戰」的武漢,戰果令人矚目。2018年,我市「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春季校園巡迴招聘活動共14場,其中本地高校舉辦11場、在外地舉辦3場,累計參與企業2656家,供崗128674個,吸引56820名大學生進場接洽,15436人次達成籤約意向。

  快落戶

  網上交申請民警送證上門 半年14萬大學生成「武漢人」

  29歲的李得順從律師事務所下班,回到位於洪山區紡機路的家中。晚飯後,他和妻子、兒子一起在小區裡散步,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李得順是湖北黃岡人,2015年從華中師範大學碩士畢業,進入武漢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妻子是湖北黃梅人,2016年從武漢大學醫學部碩士畢業,成為一名醫生。

  「對落戶武漢,前幾年確實有些猶豫。近兩年,看到武漢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和妻子打定了主意,留下來。」在武漢生活了10年,將武漢視作第二故鄉的兩口子開始張羅起落戶事宜。

  李得順聽說武漢出臺了普通高校畢業生「零門檻」落戶的優厚政策,但辦理落戶之快,還是超出了他的想像。

  「我到派出所諮詢了一下,按戶籍民警給我出示的告知書內容,我把材料都準備好。那天,上班經過洪山區政務服務中心,我把材料交到窗口,當場就領到了一家三口的準遷證。」

  近一個月,已有萬餘大學畢業生做出了和李得順夫婦同樣的選擇。來自武漢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的數據顯示,4月28日至今,在武漢落戶的大學畢業生達到10608人,其中研究生以上1152人。

  如今,大學畢業生只要登錄「武漢公安」微信公眾號、武漢公安雲端窗口等網上平臺,即可足不出戶,全程網上辦理落戶。

  各公安分局為保障「快落戶」,各顯神通——礄口區公安分局人口大隊的警營品牌「海燕直通車」開進Today今天便利店總部,為員工小張辦理落戶,不久就將準遷證送上門;市民塗女士登錄江岸區公安分局人口大隊開發的「陽光微警務落戶一鍵通」小程序,網上提交申請材料,並通過審核,完成了全部申請流程;登錄「光谷公安」微信公眾號的「光谷落戶直通車」欄目,鄭女士上傳落戶材料,開車去光谷政務服務中心的路上就收到「核准通過」的推送消息。

  記者從武漢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獲悉,自去年武漢打響「搶才大戰」至今,半年來約14萬大學畢業生最終落戶武漢。其中,大學本科畢業生佔一半,高學歷的碩博畢業生落戶約2萬人。另外,非湖北戶籍落戶武漢的畢業生佔比由原10%升至目前的約30%。

  好安居

  買房打八折「真心好便宜」 網友盛讚武漢率先開賣安居房

  「安居」一直是大學生留在大城市的痛點,武漢在全國首開先河,推出大學畢業生八折購房、租房政策。5月21日,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招才局等多個部門,聯合發布《臨空港青年城大學生安居房購房登記公告》,向符合條件的大學畢業生低於市場價20%出售安居房。這一重磅消息立即成為全國熱點,公告發出的12小時後,「武漢首批大學生安居房入市」登上微博熱搜榜單。網友紛紛點讚,每平方米6800元「真心好便宜」。

圖片說明:大學生在臨空港青年城大學生安居房現場看房

  正式接受登記的9個小時內,臨空港青年城迎來700餘位購房諮詢者。來自襄陽的大學生李子垚說,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往往積蓄少,大學生安居房解決了他們的心頭大痛。

  築巢引鳳,不是一個區域在行動,武漢多個城區都已開建「大學生安居房」。記者昨從武漢市大學生安居房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選址江岸區最優質地段之一的「長江金岸青年城」正推進實施,預計年內開工。該項目規劃建設15萬平方米人才公寓,提供3000餘套房源。還規劃建設大規模創客空間,為留漢創業的大學生及青年人才提供獨立、開放的辦公空間。

  昨日,武漢開發區也向大學生發出邀請,徵集長江青年城形象標誌設計方案,以及室內設計方案。這一項目將為留漢大學生提供1000多套安居房和租賃房,目前已開工,今年底明年初預售。

  昨日的發布會上,市招才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已規劃和建設14個「長江青年城」,用地面積達9000畝。以滿足留漢大學畢業生居住和創業就業需要。

  23日,我市再出保障政策,正式出臺《武漢市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供給與管理辦法(試行)》,符合相應條件的情況下,畢業3年內的大學畢業生可申請大學畢業生租賃房,以人均租住面積20平方米為主;畢業5年內可申請購買1套大學畢業生安居房,以60平方米左右的小戶型為主。

  今後,中心城區在商品住房開發項目中,將按照住宅總建築面積扣除就地還建住宅建築面積後的6%—12%的比例,配建大學畢業生租賃房。

  能就業

  「大學畢業生最低薪酬聯盟」 910家企業積極響應作承諾

  留住大學生,關鍵因素之一要提高收入待遇。

  4月24日,市招才局、市人社局、市國資委、市工商聯等部門,組織市屬國有企業及龍頭民營企業,成立「武漢大學畢業生最低薪酬聯盟」,發起最低年薪公約,籤訂最低年薪集體合同。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已承諾落實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的企業達910家。

  5月11日,礄口區民營醫院行業協會與礄口區民營醫院工會聯合會籤訂「礄口區民營醫院護士崗位集體合同」2018年版。合同規定初次就業的大學畢業生,試用期滿後的最低年薪,大學專科生不低於4萬元,大學本科生不低於5萬元,碩士研究生不低於6萬元。合同覆蓋35家民營醫院的近1500名護士。

  5月19日,春季校園巡迴招聘湖北工業大學專場現場,臨空港經開區宣布組建最低薪酬聯盟。京東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臨空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帶頭承諾: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最低年薪分別為6萬元、7萬元、8萬元及10萬元。臺下學子報以陣陣掌聲。臨空港經開區共有60家單位自發響應,加入最低薪酬聯盟。

  現場承諾單位之一、中金數據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在迅速建設,知名企業競相入駐,一份有競爭力的薪水,能吸引更多富有創造力的大學生、高素質人才集聚。

  誠意打動了大學生。湖北工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的大四學生程世偉是河北人,他說:「畢業找工作,有各種擔心,最關心工資和住房,武漢的好政策解除了我們的後顧之憂,相信很多畢業生會優先考慮留在武漢。」

  市總工會表示,今年將通過多種形式,發動全市100家企業將武漢市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納入集體合同。

  據了解,今年年中,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信息服務平臺,將升級為「武漢大學生之家」,其中將推出「大學生就業崗位資料庫」,實現線上線下協同供崗;此外,相關部門將探索建立市區校企四方長期合作的校園招聘新模式,為大學生提供更多高薪好崗位。

  易創業

  武漢繪就「大學生創業地圖」 幫著「找人找錢找技術找平臺」

  「5月,我們剛接受泛海揚帆計劃和湖北省科技專項計劃的資金扶持,分別是5萬元。政策支持給力,大學生創業更有動力。」武漢雅格創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錢立權是一名90後,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籌備參加第三屆中國創翼創新創業大賽武漢賽區選拔賽。

  5月以來,為滿足創業大學生需求,市招才局會同市科技局、市人社局等部門製作《武漢市大學生創業地圖》,並組織全市知名創業園區、孵化器等大學生眾創孵化平臺參與招聘,幫創業大學生「找人、找錢、找圈子、找技術、找平臺」。

  19日,在校園巡迴招聘會現場,武漢臨空港經開區舉行了大學生實習(訓)見習基地籤約儀式及大學生創新工位籌集籤約儀式,還聯合中部慧谷、眾海加速器和「E智造眾創空間」,提供上千個創業工位。入駐的創業項目能獲得基礎設施資源,開發、渠道資源,辦公場地支持,還將獲得來自人力、財務、運營等多方位指導。

  為幫助大學生創業,政府與在漢高校共建「校園眾創孵化平臺」,江岸區美廬創新街區,作為全市首個「產城融合」創新街區,武漢財貿學校學生在此運營多個創業項目。

  各區(開發區)設立了天使投資基金或種子基金,幫大學生解決創業融資難。黃陂區創立10億元的青年創新基金,在前端爬坡期為創業項目提供「及時雨」,通過路演後,5個項目已獲4000萬元投資。

  漢陽區推行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服務進街道、進園區(孵化器)、進社區、進企業的「四進」模式,打通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服務工作最後「一公裡」:在街道、社區等地,設立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服務站,區招才局統一製作辦事指南,提供工商註冊、人才安居、辦公用房、創業就業補貼等諮詢和服務。

  礄口區承辦的大學生「網際網路+」創新創業項目大賽,大賽引進大學生創業項目在該區孵化器落戶,落戶數現已達191家。

  為給廣大畢業生提供優秀平臺,武漢市人才服務中心5月開始,在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大學等高校,開展了一系列就業創業指導活動,培訓學生1500餘人。

相關焦點

  • 引爆「搶才大戰」的武漢曬成績單:半年來約14萬畢業生落戶
    長江日報 圖 2017年2月,武漢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在全國率先提出留下百萬大學生,這個由武漢引爆的「搶才大戰」,隨後在全國多城延燒,西安、成都、杭州、寧波、南京等20多個城市相繼「參戰」。
  • 放寬落戶條件 天津一天搶人30萬!
    (原標題)放寬落戶條件,天津一天搶人30萬!從北京上海到西安武漢石家莊都在喊你去落戶文章來源:券商中國作者成真圖片來源:圖蟲創意各大城市「搶人大戰」升級,天津一天搶人30萬!    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南京、杭州、武漢、西安、青島、成都、合肥、海口、淄博、煙臺、日照等20多個城市已然發起搶人大戰。零門檻落戶在天津成為現實5月16日,天津市在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發布「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大幅放寬落戶天津的條件,力度之大在全國主要大城市中並不多見。
  • 搶人大戰升級!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隨著國內疫情逐漸被控制,武漢解封,發展重心轉向經濟。為了吸引人才,南京、瀋陽近日都出臺了新的落戶政策,搶人大戰再度升級。而且瀋陽的新政還推出了「一人落戶,全家落戶」的福利,凡具有瀋陽市戶籍的居民,其父母、配偶、子女均可在瀋陽投靠落戶。瀋陽落戶門檻本就不高,如今,門檻繼續放開放寬,實際上是釋放一種「海納百川」的低位姿態,吸納人口,廣聚才賢。落戶門檻進一步放開,主要是為了搶人。城市有人才有活力,有活力,經濟局面才有保障。
  • 909萬高校畢業生面臨就業 各大城市「搶企大戰」即刻打響
    ◎ 文 《法人》全媒體記者 姚瑤 近日,教育部推出「組合拳」促就業,全國各大城市為了留住人才「卯足了勁」,一場轟轟烈烈的「搶企大戰」悄然上演——城市發展的活力需要人才,而讓人才發揮最大效能的,則是一個又一個充滿活力的企業。
  • 2020年「搶人大戰」,戰果如何?
    「搶人大戰」從2017年被武漢點燃導火索,2018年開始興起,2019年不斷升級,今年已經進入「白熱化」爭奪階段。 在今年這個比較特殊的年份,全國各地人才政策空前井噴。如今,2020年年末將至,你們覺得今年這場「搶人大戰」戰果如何?
  • 任澤平:城市「搶人」大戰也是存量博弈 接下來可能鼓勵「造人」
    2017年初以來,一二三四線的約60城先後掀起 「搶人大戰」,城市的人才競爭剛剛開始。「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1城市「搶人」大戰:搶人才,搶年輕人口2017年初以來,武漢、西安、長沙、成都、鄭州、濟南等先後掀起「搶人」大戰。總的來看,本輪城市「搶人」大戰主要有如下特點:1)搶人區域:一二三四線城市均有涉及,海南等省也參與其中。
  • 無房、投靠親屬也能落戶!多地搶人大戰白熱化
    這句經典的電影臺詞,無疑是當下國內各大城市「搶人大戰」的真實寫照。  今年以來,國內多城密集出臺落戶新政,門檻一降再降。而在此背景下,流入人口如何由「量變」轉為「質變」,成為擺在各大城市面前的一道考題。  無房也能落戶!
  • 武漢落戶新政時間劃定 40歲「大學畢業生」落戶
    原標題:武漢大學生新政精確落戶時間劃定 40歲「大學畢業生」落戶武晚傳媒·武漢晚報訊 記者昨天從武漢市公安治安管理局獲悉,武漢大學生新政精確落戶時間劃定,符合辦理落戶人群的年齡40周歲為1977年10月15日以後的人群。
  • 碩士補貼30萬!符合條件直接落戶!各城市「搶人大戰」再升級!
    這兩天有同學在問研究生畢業的落戶政策,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下各地區的「搶人」政策! 1 上海落戶政策 眾所周知,上海戶口十分難得,想要在這裡紮根,戶口兩個字成了不少人心中的一個坎。
  • 大專學歷參保半年即可落戶!合肥7類人才可落戶買房,無需一年社保!
    南京落戶門檻再放鬆 大專學歷參保半年即可落戶 本科生年齡放寬至45周歲 放鬆落戶、買房最高補貼800萬元 全國多城開啟「搶人」大戰 合肥人才購房新政細則一覽 7類人才可落戶買房,無需一年社保
  • 城市搶人大戰︱桌面上,不便說的虛虛實實
    前幾日,上海公布了今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落戶評分辦法,標誌著落戶條件極為苛刻的上海,正式加入城市「搶人」戰局,這說明城市人才大戰蔓延到一線城市,進入到「白熱化」階段。「十三五」規劃,為防「大城市病」,明確了到2020年人口控制的目標,北京2300萬,上海2500萬,廣州1550萬,深圳1480萬。在嚴控的目標下,上海加入搶人戰局到底是出於什麼壓力?
  • 武漢樓市傳來幾個大消息!落戶政策再次放寬!
    4.2019城市購房動能排行榜:武漢改善轉化力最強! 01 重磅!武漢落戶政策再度放寬! 近日,武漢市委市政府推出了「10項重點舉措」其中對大學生落戶政策再次進行調整。
  • 最牛地級市也放寬落戶!城市「搶人大戰」再掀高潮
    時至歲末,城市「搶人大戰」又掀高潮!近兩年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都在敦促各地城市放鬆落戶,除了個別超大城市,基本都要求放開。 當然這同樣也是很多城市的內在需要。自2017年以來,加入「搶人大戰」的城市越來越多,背後的原因是許多城市及區域舊的經濟增長方式日漸乏力,而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尚在成長之中。如何捱過這個艱難的過渡時期,新增外來人口帶來的消費就成為關鍵。
  • 新增復旦、交大等4所高校畢業生直接落戶 上海為何也要搶人?
    9月23日,上海發布《2020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之前只有試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畢業生才有的落戶福利,現在擴大到了在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這意味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直接落戶上海。
  • 各地落戶條件放寬,『搶人』大戰拉開帷幕!廣州更狠
    隨著近年來,人口老齡化,而且人口出現下降趨勢,那麼將來人口紅利消失之後,勞動力可能會出現匱乏的情況,全國上下,各個城市都在開展人才落戶的政策,早在2017年,成都,天津,西安等地開始加入搶人大戰,充分表現出對人才的渴望,發布了很多關於人才落戶的優厚政策,到2018年第一季度,根據數據顯示
  • 「搶人」大戰,交大復旦同濟華師大應屆畢業生可直接落戶上海
    來源:地產情報站9月23日,《2020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正式發布。在辦法中明確提出,將之前「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試點,探索建立對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平大學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範圍擴大至在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在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因此四校應屆本科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直接落戶。
  • 10天內5城加入「搶人大戰」 「最強地級市」蘇州租房即可落戶
    據不完全統計,自12月14日至今,無錫、福州、廣州、青島、蘇州在內的5個城市先後調整戶籍政策,降低落戶門檻。 租房即可落戶 在蘇州這份剛剛印發的文件中,最受關注的便是新增了「租房落戶」的方式。
  • 搶人大戰背後:全新的人口格局正在形成!
    京滬這樣的城市自不待言,連一個四五線城市,落戶都是何其艱難。可2017以來,隨著南京、長沙、鄭州、西安、武漢紛紛「搶人」,特別是現在,京滬加入戰局後,突然發現,那堵聳立了幾十年的高牆,就要灰飛煙滅了。這幾天,從去年興起的中國城市的搶人大戰,突然進入了2.0版!
  • 清北本科畢業生:我可落戶上海;復旦交大畢業生:你來我們不哭
    上海《2018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提出北大、清華的本科生可以在傳統的打分機制之外,直接落戶。這下,上海復旦,交大的畢業生不願意了,你們清華北大的本科生來大上海了會水土不服。
  • 畢業生武漢落戶新政2017解讀:最低年薪標準 申請安居房條件
    讓留漢大學畢業生能就業、易創業、快落戶、好安居。經過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多次研究決定,11日,武漢正式發布留漢大學生畢業落戶、住房、收入新政。《關於加強大學畢業生安居保障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放寬留漢大學畢業生落戶試行政策》《武漢市大學畢業生在漢工作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3份重磅文件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