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道簡單的數學題繞暈,微信群新騙術,有人賠掉200萬!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不收取任何費用,只需一部手機,不囤貨、不推廣,10分鐘一單,最低賺59元,日賺500元到1000元,當天可以提現。」聽到這樣的話,你會心動嗎?

最近,網上出現了一種披著網購外衣、以參加抽獎活動為誘餌實施的網絡詐騙活動,有的受害人,甚至被騙了200多萬……

網上商城購物抽獎 一女子被騙16萬

視頻來源:央視財經

2018年8月,江蘇靖江的邵女士在玩微信時,一個頭像顯示叫李媛的姑娘加了她,說給她推薦一個賺錢的商城:不用囤貨、賣貨,十分鐘一單,一單一收,日賺450+,適合寶寶媽、白領、學生、店主、自由工作者。每十分鐘最低收入59元。

邵女士表示出興趣後,李媛就把她拉入了一個群。


受害人 邵女士:就是買東西,然後開獎,一天可以掙200元到1000元,商城的名字叫和茶商城。


李媛介紹,和茶商城的遊戲規則很簡單,最低投入118元,可以買一份紅茶,然後參加抽獎,押注小哥哥或小姐姐,商城根據重慶時時彩開出尾數的單雙,決定是小哥哥免單還是小姐姐免單。

如果押中,就獲得59元獎勵金,同時可以退回商品,取出自己的118元;如果輸了也沒關係,相當於買了118元的紅茶。李媛介紹,這是穩賺不賠的事。 


受害人 邵女士:第一次我充了300元錢進去,兩單就沒有了,她又叫我充錢,我又充500元,第一天800元全部輸掉了。 


邵女士開有一家店面,手裡有一定積蓄。隨後幾天,她每天投一千元,也贏過兩次,但很快又輸了,一周下來,累計輸了七八千。


面對急於翻本的邵女士,群主說可以給她找一個帶單的老師,這個老師勝算率很高,但最起碼要充5萬塊錢,老師才會帶她做。 

受害人 邵女士:我就信了他了,充了5萬元進去,一天就全部輸光了。 


此時邵女士已經賠進去近6萬元。按照商城的玩法,這6萬塊錢她是購買了同等價值的商品。期間,邵女士也領回過一份價值118元的大紅袍茶葉。 


受害人 邵女士:我還貼10元錢運費,才拿到那個紅茶,就那麼一點點,只有一兩。紅茶品質不好,都是假的、偽劣產品。 

如何翻本成了邵女士此時最關心的問題。李媛說,只要有本金,可以給她推薦更優秀的老師,勝算率幾乎100%,但要投入10萬,這個老師才會帶 。

邵女士又投入10萬,結果再次一天輸掉。虧了近16萬的邵女士一心想翻本,但手裡已經沒錢了。這時,群裡的老師開始支招兒,鼓動她去貸款。

賠率不對等 後臺「止贏不止損」


最終,邵女士的丈夫發現了異常,兩人隨即報案。那麼,邵女士掉入的究竟是怎樣一個騙局呢?


接到邵女士報案後,江蘇靖江警方隨即對此案展開了偵查。調查發現,這家所謂的和茶商城購物平臺位於山東青島。

 
按照商城宣傳,客戶投入118元,首先是購買了同等價值的商品,然後再參加抽獎,押單雙數,理論上有50%中獎機率。

警方分析發現,由於商城裡的商品價格虛高,比如,標價118元的紅茶可能只值幾塊錢,幾百塊錢一瓶的白酒可能就值幾十塊錢,存在賠率不對等的問題。

民警 季文燦:一半的返利,中獎可以獲得59元,不中獎的話,118元等於全部虧掉,因為商品本身不值錢,沒有價值,這其實是賠率不對等。


除了賠率不對等,警方發現,這家公司還在後臺設置了一個止贏不止損的模式。


客戶如果運氣好,贏得超過一定數額,系統就會自動把他封禁,必須等24小時後再玩,但是輸的話,哪怕一天輸幾十萬都可以。

為了騙取受害人投入更多資金,公司還設計了倍投模式。 


民警 季文燦:因為賠率不對等,分析師就引導客戶說,你要來倍投,倍投的話你是有可能翻盤的,比如說這把100元錢,輸了的話,就輸掉100元,下一把買300元錢,我要贏的話,是贏150元錢,這兩把結合起來的話,還能贏50元錢。


表面上看,押單、押雙中獎機率50%,倍投計劃貌似確實能翻盤,但事實上,倍投是一個更大的陷阱,公司的目的就是以此引誘受害人投入更多資金,因為他們在後臺再次做了手腳。 

民警 季文燦:系統後臺設定了倍投的最高限額,比如買到2萬元錢,就不能繼續再往下翻了,到了2萬元還是沒贏,又不能再往下翻了,之前所有投入的錢,就全部都被吞掉了。

眾託兒配合 誘導受害人「倍投」


除了賠率不對等、後臺止贏不止損等,詐騙人員還建立一個聊天群,裡面70%到80%的人都是託兒,這些託兒在聊天群裡發送大量輕鬆賺到大錢的聊天信息,誘使受害人投入更多資金。 

民警 季文燦:所謂的活躍客戶,都是嫌疑人自己偽裝的,都是託兒,這個群裡面可能一百人,真正的玩家只有十幾個,其他七八十個全是託兒。


託兒在群裡相互配合圍獵那些真正的受害人,還會適時推出所謂的帶單老師、大神,並在群裡曬出各種截圖,證明這個老師命中率很高,甚至百分之百,但找他帶單,是有資金門檻兒的,最低不能少於3萬、5萬等。


但其實這些都是套路。一份受害人的聊天記錄顯示,當她告訴帶單老師,她一個帳戶10萬,一個帳戶5萬後,帶單老師先是回覆:「根據你目標來做,你說可以,我們就停止做單」。

但隨後就建議她一個帳戶10萬,一個帳戶增加到9萬。

為了逃避公安機關打擊,這家公司的所謂購物、抽獎平臺,還會不定期關閉、更換。受害人一旦徹底沒錢了,就會被詐騙人員直接拉黑、從微信群裡踢出去。 

180人被抓 共涉嫌詐騙5000多人


江蘇靖江警方在掌握了這個詐騙團夥的犯罪套路及相關證據後,隨即對犯罪嫌疑人實施了抓捕。

 
警方偵查發現,涉嫌詐騙的青島泓睿雲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島共設有一家總公司、兩家分公司。

今年年初,江蘇靖江警方出動200餘名警力、在青島警方的配合下,一舉將涉嫌詐騙的180餘名犯罪嫌疑人抓獲。公司裡放眼望去,滿牆都是各種各樣的勵志標語,業務員也被分成不同的團隊,每個隊都立有業績軍令狀。 

數據顯示,這家公司從2018年2、3月份,到2019年1月,共涉嫌詐騙5000多人,金額上億元,其中有一名受害人被騙了200多萬。 

民警 範明棟:目前我們查下來受害人有5000多人,但是有盈利的受害人,也就十幾個人。 


目前,該案已有2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詐騙罪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均被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

警方提示,要對各種打著網絡投資名義,誘使當事人頻繁投入資金的交易高度警惕,所謂的輕鬆賺大錢、穩賺不賠基本都是騙局。

 編輯 | 李淨翰 湯輝(實習)   

溫馨提示:歡迎點擊每經微信菜單欄「每經整點」欄目,掌握最新最熱財經資訊,財經新聞整點報。) 

來源:央視財經(微信號:cctvyscj)

相關焦點

  • 小學一年級數學題,「繞」暈一群家長:太難了
    這不,昨天的數學家庭,就出現了一道數學難題,「繞」暈了一群家長,家長們都驚呼:怎麼這麼難呢? 先來看看,是一道什麼樣的數學題呢? 這是一道看圖列式題,在小學一年級的數學學習中,這類題目非常常見,就是給一張圖,讓一年級孩子來判斷,到底是增加,還是減少,然後列出準確的算式。
  • 小學生數學題,難倒名校畢業家長,直言被題目繞暈,看看你會幾個
    不少高校畢業,甚至985的高校父母都直呼「被題目繞暈了」。那麼,小學生的數學題到底有多難呢?如果不信的話,不妨看看下面幾道數學題,你能解答出幾個?第一道:這是很常見的一道「看圖算數」題目,前兩問孩子們都很輕鬆的解答出來了,但是第三問卻難倒了很多家長,怎麼結合也加不出100呀!老師給出的答案卻是兩個(3),也就是說買兩個50元的書包剛好就是100元了,看完答案家長們直呼「數學題更像是腦筋急轉彎」。
  • 騙局揭秘:專挑老年人下手 話術把人繞暈
    騙術其實就是將當事人繞蒙,使其上當。這個發生在農貿市場的騙局即是平谷檢察院辦理的真實案例:騙子給了大媽100元,大媽找零93元,大媽又被忽悠「歸還」騙子100元,騙子實際給了大媽7元,大媽總計損失86元和7元錢的黃瓜。目前,相關人員已經被追究責任。為此,北京市平谷區檢察院檢察官傳授大家防騙技巧。
  • 街頭出現一種百元找零騙局,幾句話把老人繞暈
    騙術其實就是利用加減法將當事人繞蒙,使其上當。這個發生在農貿市場的騙局即是平谷檢察院辦理的真實案例:騙子給了大媽100元,大媽找零93元,大媽又被忽悠「歸還」騙子100元,騙子實際給了大媽7元,大媽總計損失86元和7元錢的黃瓜。目前,相關人員已經被追究責任。為此,平谷檢察院檢察官傳授大家防騙技巧。
  • 一道簡單的小學數學題,這個孩子的答案,有人給零分,有人卻給滿分
    昨天,一道小學生的數學題答案火了起來。
  • 微信群裡一道六年級數學題,求陰影面積,那我只能用Python代碼了
    微信群裡一道六年級數學題,求陰影面積,那我只能用Python代碼了 今天看到微信群裡一道六年級數學題,看起來似乎並不是很難,可是博主添加各種輔助線,寫各種方法都沒出來,不得已而改用寫Python代碼來求面積了。
  • 太原一女子加入微信炒股群賠50萬!群裡除了她都是騙子
    賺了不少錢愛好炒股的馬女士覺得自己終於等到了發財的好機會可誰知結果卻賠了個精光馬女士是個炒股老手了,但一直苦於沒有志同道合的股友和她一道炒股。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加入了一個微信炒股群,對她而言簡直就是雪中送炭,看著這個炒股群中老師和學員們曬出的盈利後的截圖,馬女士頗為心動。在老師的帶領下,大家紛紛投資一個名叫「中金期貨」的app投資平臺,群裡的好友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一路飄紅,馬女士也開始跟著投資。
  • 新騙術又來了:領紅包卻破產 這種群裡10個人9個託
    這種群裡10個人9個託…小心!新騙術又來了網絡電信詐騙又有了新花樣。我們梳理了近期幾種最新騙術,期望能減少類似騙局。騙局一撿到彩票刮出「特等獎」在路上走著,忽然撿到一張「特等獎彩票」,是不是天上掉下了餡餅?
  • 一道古老又有趣的數學題,有的中學生摸不著頭腦,看完答案也很暈
    生活中,數學題無處不在,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我們的生活。生活中流傳著很多古老的數學題,非常有意思,這些題目既接地氣,又很考驗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如果中小學生在平時多留意這些數學題,對提升分析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都非常有幫助。
  • 讓一道數學題,引發財務人員的發散思維
    下面以一道數學題為例,試談下企業財務人員如何進行發散思維。王師傅賣鞋,一隻鞋進價45元,虧本甩賣。顧客給35元買了一雙鞋,給了王師傅100元假幣。王師傅沒零錢,找鄰居換了100元。鄰居後來發現錢是假幣,王師傅賠了鄰居100元。請問:王師傅一共虧了多少?貌似簡單的一道題,運用不同的思維方法與角度,可以帶給我們不同的啟發。
  • 山東路快餐店倆男子組團上演「找零錢」騙術
    為了尋找真相,店員查看了當天店內的監控錄像,意外的發現了這樣一幕——當天中午,有兩名中年男子先後來到快餐店,其中一名男子在買包子時,以「找零錢」為由將收銀員繞暈。監控視頻中,男子的作案手法堪稱變魔術。3點多,陶先生在自家經營的連鎖快餐店員工微信交流群裡,看到來自山東路店員工發來的一條消息,「今天中午正是飯口時,我們店裡來了一位男顧客買鴨蛋。
  • 大慶男進個微信群,沒了200萬元!市公安局破獲特大跨境詐騙案
    萬「我在野村東方證券投資200萬元炒股,現在平臺登錄不了。」大志沒有多想,帶著試試看的態度,加了對方的微信。隨後,對方開始向大志推送一直播間。裡面有人專門講解炒股知識,還免費分享股票經驗和預測走勢。去年12月,對方將大志拉入名為「馬老師股票分享交流群」的微信群,裡面有數十人,每天都在交流「馬老師」給他們推薦的股票,並都稱賺了錢。經20多天的推薦分享,大志已經十分信任對方。
  • 這種群裡10個人9個託…小心!新騙術又來了
    網絡電信詐騙又有了新花樣。我們梳理了近期幾種最新騙術,期望能減少類似騙局。在路上走著,忽然撿到一張「特等獎彩票」,是不是天上掉下了餡餅?騙局三「借錢」新騙術好友微信借錢發語音「是我是我」……各種誇張標題的「微信紅包」在微信群中流行開來。這種紅包與普通紅包不同,打開後並非是現金紅包,而是一個網頁連結。網頁顯示要收紅包首先需要在多個微信群中分享該紅包連結,為了顯示紅包的「真實性」,網頁下方還往往附帶著「某某網友已成功提現××元」的字樣。
  • 一道小學數學題,難倒了不少大學生,很多人都答錯了!
    在我們的普遍認識當中,小學生的題目都非常簡單,幾乎不用怎麼思考,只需要看一下題幹,幾秒鐘就可以得出答案。尤其是對於大學生來說,去做小學生的試卷,十有八九都會考滿分。因為小學生的題目非常基礎,也非常簡單,尤其是小學生數學題目,都是一些簡單的數學運算,不會運用到數學的代數和幾何知識,考100分也是挺普遍的事情。但是有這樣一道小學數學題,可難倒了不少大學生,很多人都答錯了,包括一些大學生學霸,他們做這道題的時候都非常吃力,那麼這道小學數學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一道普通小學數學題,難倒150萬網友?你們數學是語文老師教的嗎
    一般初、高中的數學題難,大家還可以理解,但要是連一道小學數學題都不會的話,那就很尷尬了!近日網友有一道普通的數學題,難倒一大片網友,為此差點打起來。大家來看看這一道數學題,題目非常的簡單:6÷2(1+2)=?很多網友紛紛表示不屑,這不就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嗎?有那麼難嗎?沒錯,就是這麼簡單的一道加減乘除題,但是卻讓網友們吵翻了!
  • 一道簡單的小學數學題,有人給零分,有人給滿分,你會給幾分?
    昨天,一道小學生的數學題答案火了起來。
  • 又一名大學生被簡單騙術騙光生活費!警示:防騙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關鍵,騙術極其簡單,一般人都不會上當,更何況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一個大學生,還是重點大學的,沒想到這點騙術都能上當,我太失望了,真的太失望了……我家親戚發出如此感慨。聽了整個受騙過程後,雖然我在安慰親戚,可心底裡也覺得「這都能上當,太誇張,太不可思議了」。
  • 海口多家店主被繞暈:稀裡糊塗就中招了(視頻)
    海口多家店主被繞暈:稀裡糊塗就中招了(視頻) 2020-12-23 2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出租微信號一天能掙七八十元?這個新騙術有人已中招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出租微信號一天能掙七八十元?這個新騙術有人已中招 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雅)3月4日,浙江警方發布消息,稱近日浙江省出現一種新的詐騙方式:「出租微信號,定期收租金」,嫌疑人假稱租用事主微信號,實則拿來借錢或者詐騙,已有人上當。警方提示,不要向陌生人透露社交帳號的密碼等信息,一旦發現被騙,要及時報警求助止損。
  • 微信群200多人都是「託兒」 女子炒期貨一個月被騙8萬元
    「我在家買了點兒股票,想著賺點利息和零花錢,即使略微賠一點,也在可承受的範圍內。」趙女士告訴記者,在3月初,她總是接到推銷股票的電話,有一次沒禁住誘惑就被推薦股票的「老師」拉進了一個微信群。群裡面有200多人,每天早中晚固定時間講解股票知識,推薦股票。當時,「老師」還許諾說要帶著大家去做「莊家」,一起體驗建倉拉升的感覺,讓大家的利潤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