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五年六月懋功會師後,先後對紅四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第4、9、30、31、33軍進行了整編。上述五軍中,第四軍是紅四方面軍的老牌革命部隊,由第十師、第十一師和第十二師組成,共三個師。現在講一下,當時的第4軍軍長,以及他手下的一個師政委,他們後來都有很大的成就,1955年同時還被授予上將軍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繼續往下看吧。
那時是許世友,他是紅四方面軍第4軍軍長,他是河南新縣許家窪人(此地原屬湖北麻城),生於1905年。童年時代,許世友因家境貧寒,曾到少林寺學習武術,後來毅然走上革命道路。軍旅生涯中,許世友先後參加了紅軍長徵,參加了抗日戰爭,參加了解放戰爭,參加了抗美援朝。許世友在紅軍長徵中,曾任紅四方面軍第4軍軍長,後任紅四方面軍騎兵兵團司令員,是紅四方面軍的著名將領,對紅軍的勝利會師有很大貢獻。
此後,無論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甚至在抗美援朝時期,許世友都是我軍能夠獨樹一幟的大將。抗日戰爭時期,許世友任八路軍386旅副旅長,山東軍區膠東軍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司令員,山東兵團司令員,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第3兵團司令員,在漫長的軍旅生涯中,他戰功卓著。一九五五年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時,曾任總司令的許世友,被封為上將。
這一年,在許世友任紅四方面軍第4軍軍長期間,他手下有一位師政委,後來的成績也可以說和許世友不相上下。這是一名紅四方面軍第4兵團第12兵團政委陳錫聯。湖北紅安人陳錫聯1915年出生,比許世友小整整10歲,14歲時就參加了紅軍。長途跋涉期間,陳錫聯幾乎一直在許世友的手下工作,當許世友擔任紅四方面軍第4軍軍長時,陳錫聯在許世友手下擔任師政委,跟隨部隊到達陝北,取得勝利。
陳錫聯在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第129師第385旅第769團團長,當時是八路軍最年輕的團長,後來又擔任了八路軍385旅副團長、旅長等職。解放戰爭期間,陳錫聯在中原野戰軍任職,任中原野戰軍第3縱隊司令員,後又任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司令員,是當時我軍部隊中最年輕的兵團司令員,戰功卓著。新中國成立後,陳錫聯調任炮兵司令,1955年時,陳錫聯還被任命為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