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靠援助的甘比亞:海岸線48公裡,卻有非洲最大海鮮市場

2020-10-18 行走在陌路

都說非洲人不愛吃海鮮,雖然不能代表全部,但確實有不少非洲人對海鮮缺乏興趣,尤其是越窮越不喜歡。唯獨人均GDP才800多美元的甘比亞,海鮮消費量比非洲人均高出近無數倍,達到月消費25公斤的誇張程度。

甘比亞是聯合國認定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也是糧農組織重點援助的對象,獨立五十多年仍處於糧食都無法自給的狀態中。尤其是2013年腦袋一熱退出大英國協,導致歐盟直接宣布終止經濟援助,日子可謂是越過越難。

有趣的是,甘比亞海鮮市場的規模卻位列非洲第一,甚至因此誕生專門售賣海鮮的小型城市和全球唯一的一座魚類博物館。更奇怪的是,總面積不過10690平方公裡的甘比亞,海岸線也才區區48公裡長。

那麼,國家小人口少、海岸線又短的甘比亞,靠什麼把海鮮市場做到非洲最大呢? 事情需要從1995年開始說起,當時的歐亞洲出現養殖熱,所需飼料量也逐年翻番,三面被塞內加爾包圍的甘比亞隨即加大捕魚量搶佔市場。

在短短三年裡,甘比亞漁民數量暴增近百倍,從兩個漁港變成整條海岸線都泊滿大小漁船,200多萬人口卻擁有各類漁船7萬多艘,平均30人就有一艘。所以,甘比亞很快就被歐亞州養殖大戶選中,風頭一時無兩。

當然,西非各國並沒有放棄這個市場,但相對於「全民捕魚」的甘比亞而言卻沒有絲毫競爭力,因為甘比亞漁民幾乎是連軸轉的出海捕魚、回港卸貨,周而復始。對於急需飼料的養殖業來說,隨時都有原料供應才是王道。

為了加大捕魚量達到搶佔市場的目的,甘比亞漁民往往是三五戶湊錢買船,然後分時段輪流出海捕魚,這麼做就能保證收購商隨時來都有新鮮又便宜的魚等待購買,直至後期所有收購商都只認甘比亞漁民。

不僅如此,甘比亞漁民還別出心裁的表示可「送貨上船」,他們把被選中的海鮮用小鬥車直接送到貨輪傳送帶上。想人所想,甘比亞才能從諸多漁業大國中脫穎而出,導致周邊國家的漁民都把海鮮送到這裡販賣。

其中最大的海鮮交易市場就位於首都班珠爾120公裡處的班加海岸線,從十幾戶漁民發展到現在的常住居民超過3萬人,如果算上流動人口則至少有10萬人。外來者以周邊各國的漁民、攤販和搬運工為主。

雖然班加只是一個鎮級行政單位,但在地位卻遠超一般城市,連甘比亞政府都表示要設立全球唯一的「海鮮國際貿易區」。從漁村到「國際大都市」,班加只用了十幾年,如今還設立海關方便幾十個國家之間的貿易。

漁民和漁船越來越多,人均能分到的收益也越來越低,除了金槍魚等價值較高的魚類外,多數漁民的漁獲都淪為投餵給動物或人工養殖魚的飼料(魚粉),這也是甘比亞人均海鮮消費力遠高於非洲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或許是班加人吃過太多海鮮,他們做魚的方式也很獨特,其中以煙燻魚為主,深受歐美食客的青睞。

哪怕再多的海鮮也不愁銷量,因為2015年一家中國人開的飼料加工廠正式運轉,年處理魚粉可達千萬噸,也就是說,賣不完的海鮮交給中國人就行。這家全球加工能力最強的飼料廠也為甘比亞帶來巨大的市場前景,班加的未來一片光明。

相關焦點

  • 非洲最大的海鮮市場,賣不完就交給中國人,糧食卻靠國際組織援助
    不過有這麼一個國家,他們當初「頭腦發熱」離開大英國協組織,以至於長期處於斷糧情況,但讓人有些意外的,這個小國家的#消費量在整個非洲地區排名第一,月消費25公斤算不上稀奇事兒。這個國家的名字叫做甘比亞,是一個國土面積非常小的國家,這些年經歷沒見發展,還被國際組織列為重點援助對象。不過這個國家生活的確實很佛系,沒有大英國協的幫助他們就把核心放在其他行業,這麼多行業裡就包括海鮮業。目前甘比亞200多萬人口,擁有多達7萬艘船,平均算下來每30個人就有一輛船,是很高的一個比例了。
  • 「沿河之國」甘比亞:非洲大陸面積最小的國家,國土形態十分狹長
    今天我們把目光從歐洲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向南橫跨地中海,來到世界第二大洲非洲,來到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來介紹第33個國家,「沿河之國」甘比亞:非洲大陸面積最小的國家,國土形態十分狹長。從地圖上來看,甘比亞的國土形態十分狹長,呈現南北窄東西長的橫條形態,甘比亞的西部大西洋海岸線南北長度僅為約48千米,而國土的東西長度約為300多千米,甘比亞的國土面積約為1.07萬平方千米,和我國天津市的面積相當,是非洲大陸面積最小的國家。
  • 望岡中關係樹立一個小國與大國間關係的典範——訪甘比亞總統...
    「許多非洲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都離不開中國的幫助。中國為了非洲的獨立花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也付出了汗水和鮮血的代價。甘比亞和中國的友好關係將會持久,我們一旦成了朋友,就會是永遠的朋友,」賈梅說。  賈梅著重談到中國維和力量在維護非洲地區和平所作出的貢獻。他說,中國在南蘇丹和其他許多地區的維和行動往往是救當地民眾於水火之中,為他們的健康和安全作出了貢獻。「感謝中國!」
  • 中國1.8萬公裡的海岸線,藏著哪些美味的小海鮮?
    最鮮的海鮮,總是更簡單的烹飪方法、更少的食材碰撞,才能更大程度激發出海鮮本身的味道。水煮,清蒸,清燉,素炒,鹽焗,都是小海鮮最常見的烹飪方法。中國的海岸線蜿蜒綿長,足足有1.8萬公裡。每一處海域中,都有著屬於自己當地的獨特驚喜——大海的饋贈,美味的小海鮮。儘管如今的冷凍保鮮技術已經有了長足進步,物流運輸速度也今非昔比,可惜小海鮮的鮮味,用快遞收到的總遜色於沿海當地人吃到的,沿海當地人吃到的又遜色於漁民在船上嘗到的滋味。
  • 世界遺產之甘比亞篇(2個)
    島上有詹姆斯要塞的遺址,它先是成為英國的象牙和黃金貿易據點,後來又成為奴隸貿易的據點。詹姆斯島及附近區域位於甘比亞河(the River Gambia)沿岸,為非洲與歐洲關係發展史提供了證據,其歷史從前殖民地時代開始延續到前奴隸貿易時代,一直到甘比亞獨立。這裡與奴隸貿易的興起及廢除有著密切關係,同時還記錄了早期伸向非洲大陸內陸的重要通道。
  • 非洲的援助與人道難題
    它們的封面標題——《廉價食物的終結》以及《貪婪能否拯救非洲》——和我這次旅行的目的密切相關。2007年底,中國政府通過世界糧食計劃署向衣索比亞捐獻了價值25萬美元的糧食,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因此邀請中國記者團參觀當地的糧食發放和其他援助項目。一路上,我一直試圖阻止自己做這樣一道數學題:一張機票等於多少非洲人一日的口糧?這是把問題太簡單化了。
  • 從杭州到漢堡:G20長期機制化建設支持非洲發展
    2007至2008年席捲36個國家的世界糧食危機中,喀麥隆有24名民眾在糧食暴動中死亡,索馬利亞有兩人死亡,號稱沒有人會死於飢餓的埃及,一個普通家庭一天只能吃一頓飯。非洲目前人口已達10億,30年後將達到20億。糧食問題將是生存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其他發展問題都是一句空話。
  • 抗疫無國界 中國援外短期抗疫醫療隊集結出發甘比亞
    2020年11月8日,應甘比亞共和國政府邀請,由遼寧省承派的中國援外短期抗疫醫療隊在瀋陽隆重舉行出徵儀式,正式啟程赴非洲甘比亞執行為期3個月的國際抗疫醫療任務,這是我國在前期向多國派出抗疫專家組基礎上再次派出短期抗疫醫療隊,也是落實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的首批派隊。
  • 關注丨中國在非洲債務有多少?如何解決債務問題?中國大使詳解→
    2020年10月28日,駐甘比亞大使馬建春在甘比亞《觀點報》、《聲音報》等主要報紙發表題為《中國積極支持非洲國家解決債務問題》的署名文章,全面介紹中國積極幫助非洲國家緩解債務問題,支持非洲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等有關情況,全文如下:也不知是自何時起,一些謠言開始傳播,說中國給非洲製造了債務陷阱,中國造成了非洲國家的債務負擔
  • 洪水乾旱蝗災加疫情 非洲面臨糧食和經濟雙重考驗
    肯亞農民在街頭出售白菜(圖源:美聯社)【海外網4月15日|戰疫全時區】根據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數據,非洲大約有2.5億人,即五分之一的人口,在新冠病毒暴發前就已經沒有足夠的食物。如今,新冠疫情的蔓延加重了非洲的糧食危機,並可能對非洲的經濟發展造成不小的影響。據美聯社15日報導,受疫情影響,非洲多國採取了封鎖措施以遏制病毒的傳播。在非洲54個國家中,至少有33個國家的封鎖行動使農民無法將糧食推向市場,並威脅著對農村人口提供的糧食援助。
  • 非洲蝗災與糧食安全
    東非及撒赫勒地區原本就是地球上最嚴重的「糧食不安全區域」之一,農業基礎薄弱,人口密度卻並不低,農業生產在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飯。自2017年至2019年,東部非洲廣大地區連續3年大旱,本已造成巨大的糧食短缺壓力。
  • 遼寧再派19名醫療隊員支援甘比亞
    11月8日,由遼寧省承派的中國援外短期抗疫醫療隊在瀋陽舉行出徵儀式,正式啟程赴非洲甘比亞,執行為期3個月的國際抗疫醫療任務,這是我國在前期向多國派出抗疫專家組基礎上再次派出短期抗疫醫療隊,也是落實,執行為期一年的醫療援助工作。
  • 中國三萬公里海岸線能創造多少美味?一個一個吃過去才知道!
    自中朝交界的鴨綠江口開始,到中越交界的北崙河邊結束,中國大陸擁有一萬八千公裡的海岸線,加上海島海岸線達到三萬公裡。雖然能達到「沙幼水清」水準的漂亮海灘只有海南之南的極小部分,但「食無畏」的勇敢中國人,還是在這略顯粗糙的海岸創造了最豐富的海鮮烹飪,讓人行之有味。
  • 撒哈拉以南眾多的高原和斷裂帶,使黑非洲的河流形成多呈輻射狀
    撒哈拉以南眾多的高原和斷裂帶,使黑非洲的河流形成多呈輻射狀撒哈拉以南眾多的高原和斷裂帶,使黑非洲的河流形成多呈輻射狀、多激流和瀑布的特點。河流發源的中心是東非高原和西非的富塔賈隆高原。東非高原地勢高、範圍廣大,是非洲最大的起源地。著名的尼羅河、剛果河贊比西河均發源於此,三條河流分別向北、向西和向南蜿蜒流去。
  • 守望相助 風雨同舟 幸福西餅向非洲捐贈20000個口罩
    幸福西餅捐給甘比亞班珠爾市的口罩等待發出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時,非洲的防疫情況尤為嚴峻,據非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稱,截至6月29日,非洲大陸已報告383747例確診病例和9 691例死亡,其中74036例病例和1276例死亡發生在西非,該地區在疫情爆發前就飽受衝突和糧食安全危機的困擾。
  • 中國援建的巴塞大橋明年8月將完工,甘比亞總統:無愧於任期
    在我的五年任期內,即使這是我唯一的項目,我認為我們已經在讓甘比亞人民感到自豪這一方面做了足夠的工作……我們不會忘記中國人們的慷慨,再次代表甘比亞人民感謝你們的支持。那些以前懷疑我們的人今天不會再懷疑我們了,這不是夢想,這一切已成現實。」
  • 唐麗霞:此次國際糧食危機有一些特殊之處
    在國際糧食貿易中,很多低收入國家反而是糧食淨進口國,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根據世界銀行的一項研究,非洲有35個國家是糧食淨進口國,這些國家的糧食安全依賴於國際糧食供給和價格。哪些群體無錢買糧另一方面,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全球大約有20億勞動力屬於非正式就業,其中93%分布在發展中國家,非洲國家的非正式就業比例是85.8%,亞太地區為68.2%,這些非正式就業勞動者主要是靠日薪維持生活。
  • 非洲最安逸的島國:收入不高卻日子悠閒,海鮮龍蝦白菜價
    維德角,一個距離最近非洲大陸也要570公裡的島國,由十個火山形成的群島組成,4033平方公裡生活著54萬人口。2016年人均GDP6800美元,人均年收入僅3200美元,卻依靠長期穩定的治安和嚴苛的旅遊業法規,被列為非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更聰明的是,維德角奉行永不結盟制度,與歐亞非國家包括中國在內,都十分友好。
  • 山東等地海鮮市場靠南方魚撐門面
    山東等地海鮮市場靠南方魚撐門面2014-03-17 08:1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半島晨報        相關新聞海鮮攤主用上了小冷庫&nbsp&nbsp&nbsp&nbsp3月15日早上,本市乃至東北地區最大的水產品集散地――大商盛興水產品交易市場冷庫竣工啟動儀式熱鬧開場,48個容量在20噸的新型冷庫正式投入使用。
  • 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十個國家
    加拿大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海岸線約長24萬多公裡,國境邊界長達8892公裡,為全世界最長不設防疆界線。全國共設10省3地區,首都為渥太華。截至2018年末,加拿大人口為3705.7765萬人。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裡,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多個,其中臺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