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九哥財經
來源:Mars的寫字檯
我們讀到以華爾街為背景的小說或者電影的時候,對華爾街精英的描述除了身著不菲的英倫定製西裝,義大利手工皮鞋,出入高檔西餐廳之外,通常都會有在摩根大通或者摩根史坦利工作。
在金融街被稱為大小摩的兩家公司,都為摩根家族所創立,不僅如此,摩根家族在美國和全球金融市場引領風潮200年,摩根財團的歷史幾乎就是一部美國或者是全世界的金融史。
如果說,羅斯柴爾德家族在18世紀崛起,那麼摩根家族便稱霸了20世紀。
「用以推動歷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錢,只是金錢。」——J.P.摩根
三代創業
摩根家族的崛起,花費了三代人的努力,1646年,邁爾斯·摩根在新大陸的淘金潮中帶領族人越過大西洋,從遙遠的英格蘭來到美國。
一直到他的子孫輩——約瑟夫·摩根之前,家族裡都是本分的莊稼人,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
約瑟夫繼承家業後,在農業上做的很出色,有了盈餘開始在畜牧業上進行投資,1808年,28歲的約瑟夫通過自己的才智,成為了當地的富人。
他不滿足於在農業上的成就,通過出租自己的土地與小型房產的投資,盤活了自己的資金,得以從繁忙的農業中脫手。
約瑟夫首先在公路旁買下一家旅館作為自己走出村莊的起點,在旅館中,他經常發貸款給客人,以收取利益,早早的開拓了摩根家族的金融事業。
1816年,他把旅館轉讓,在哈特福德鎮中心買下了一間咖啡屋,通過裝修,讓這個咖啡屋成為了小鎮上流社會的社交場所,甚至還作為過為美國獨立戰爭中英勇作戰的將軍表彰的地點。
通過一系列投資,這位農民出生的約瑟夫,成功變身為一名商人,開始涉足各個領域的投資。
在1835年,華爾街的一場大火導致伊特納保險公司失去民眾新人,導致股價大跌,約瑟夫大膽的回收了民眾們低價拋售的股份,並通過一系列措施,重新建立保險公司與民眾之間的信任,成功控股了第一家保險公司。
約瑟夫的兒子——吉諾斯·摩根的出生,讓摩根家族踏上了通往輝煌的道路,此時的約瑟夫已經是個小有名氣的富商了,但是摩根家族對教育的重視,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吉諾斯小時候過著節儉與辛苦的生活,他十分上進,16歲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基本學業後,便進入波士頓的一家商行當學徒,在學徒期結束後,1834年,吉諾斯入職了紐約莫裡斯銀行。
此後的兩年,美國銀行業迅速發展,通過黃金投資獲得暴利。
但是吉諾斯並沒有為這種投機式的發財感到高興,提出想回鄉,在父親的幫助下,成為了家鄉一家織物貿易公司的合伙人。
年輕的吉諾斯很快就到了成家的時候了,他與一位美麗的牧師女兒朱麗葉結合,1837年4月17日,生下了奠定摩根家族顯赫地位、大名鼎鼎的約翰·皮爾龐特·摩根,也被稱作J.P.摩根。
偉大人物的出生都不平凡,皮爾龐特出生三周後,美國就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的經濟危機,也註定了皮爾龐特與金融危機作戰的命運。
1847年,67歲的老約瑟夫去世了,留下了100萬美元的遺產。
此時吉諾斯34歲,兒子皮爾龐特才11歲,二人接過了這位向著金錢中心地帶前進的接力棒,成為了摩根家族新的領導者。
摩根帝國的創始人,並不是老約瑟夫也不是吉諾斯,而是皮博迪,這位與摩根家族沒有血緣關係的人。
皮博迪是一位在倫敦為美國售賣國債的商人,在英格蘭有著非常深厚的人脈,1837年他在倫敦開設了美國第一家公司——「美國第一商號」,專門為政府與財團提供金融服務。
但是他膝下無子,年紀大了以後開始考慮為自己的財富及事業尋找一位接班人。
在多番了解與接觸之下,他把目光投向了摩根家族的吉諾斯,此時是還是一位外貿公司的小合伙人。
這種好事可不是從天而降的,皮博迪與吉諾斯互相之間早有了解,吉諾斯作為外貿新貴,經常去往倫敦做生意,好名聲就傳入了當時在倫敦地位頗高的皮博迪耳中。
兩個人後來還有了生意上的來往,於是經過多次交往後,皮博迪認定了這是一位能繼承他事業的年輕人,他邀請吉諾斯加入自己的公司,成為合伙人,定下了十年合作協議,吉諾斯合作期間為皮博迪的公司創造了大量的財富。
十五年後的1869年,皮博迪去世,按照他的遺屬把公司交由吉諾斯,這就是倫敦J.S.摩根公司。
摩根之光
此時的皮爾龐特也已經成長了起來,皮爾龐特發揚了摩根家族一貫的精英屬性,成績一直名列前茅,6個月便掌握了德語,大學畢業時因為數學尤其優異,還被教授邀請留校。
當然天生不是池中物的皮爾龐特還是選擇了經商,此時的美國已經從19世紀40年代的經濟蕭條中恢復,商業和交通都得到了大力發展。
皮爾龐特入職了父親客戶所開設的投資公司——鄧肯-舍曼。從最低職位做起,且沒有薪水。
他工作認真,表現出非凡的商業天賦,一次在法國大街上走過,遇到一位希望低價賣出咖啡的船長,皮爾龐特通過調查和研究,認為有利可圖,爽快的買下了這船咖啡。
值得一提的是,這件事遭到了鄧肯投資公司的反對,要求他不得動用公司資金,還好皮爾龐特不是普通人,他給父親發了個電報,很簡單的就解決了資金問題。
皮爾龐特賺手一賣就賺了幾千美金,在這位船長的幫助下,在巴西天氣變化,咖啡減產後,皮爾龐特又做了幾次生意,大賺了一筆。
隨著皮爾龐特的快速成長,已經不太能夠在鄧肯公司工作了,沒多久就離開了這家公司。
不幸突然降臨在了他的身上,離開公司兩年後,1862年,皮爾龐特的妻子因病去世,整個人深受打擊,沉淪了整整一年。
老吉諾斯為了讓兒子走出陰影,同時也相信他的能力,為他在華爾街開設了一家金融公司——JP摩根商行,也就是摩根大通的前身。
這家公司主營業務是代理買賣美國政府的債券與外匯,同時他接過了父親在波士頓的客戶,把他的老東家——鄧肯投資公司的客戶也搶了過來。
在1862-1863年間,皮爾龐特所持公司股份淨利潤從3萬上升到5.8萬美元。
南北戰爭中,北方政府實行的是「赤字政府」政策,即通過大量發行國債來補充軍備,因此黃金價格隨著戰場局勢上下波動,而精通數學的皮爾龐特則很擅長這種遊戲。
皮爾龐特通過將黃金運往父親公司所在地英國來操縱金價獲利。
突然一天,皮爾龐特得到一個消息:美國要求停止英國造船廠為南方造船,但需要賠付100萬英鎊的黃金。於是大肆囤積黃金,在高點拋售,獲取了大量的財富。
但此一筆交易,皮爾龐特獲利超過16萬美元,受到《紐約時報》的強烈譴責,但是因為未觸犯當時的法律,也沒得到什麼懲罰。
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後,皮爾龐特30歲,正式進軍華爾街。
大託拉斯時代
戰後的美國,鐵路得到極大發展,上萬公裡的鐵路在美國鋪開,是的整個北美大陸得到連接。皮爾龐特做的第一筆投資就是,「奧爾巴尼——薩斯奎哈納」的鐵路線,他擊敗了號稱「華爾街之鬼」有著深厚黑幫背景的伊利鐵路公司老闆——古爾德。
在摩根家族加入之前,為了這條鐵路線,古爾德已經與另一名鐵路公司老闆為此事爆發了流血事件,在黑幫鬥毆中,死亡人數達到十幾名。
皮爾龐特在股東大會召開前十分鐘,通過當地警方抓捕了要參加股東大會的黑幫分子,成功獲得經營權,更奇妙的是,得到經營權後,又通過高額租金的方式把經營權回租給古爾德一方。
從此以後,包括古爾德在內的企業家們,對皮爾龐特與摩根家族心服口服。
1870年,老摩根的一筆投資,對後面摩根家族的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他會見了打算建造「伊利諾斯——聖路易斯大橋」的安德魯·卡內基。
通過幫助發行和銷售大橋債券,卡內基完成了大橋的建造,並獲得原始積累的資本,成功使他成為美國的鋼鐵大王,作為合作夥伴的摩根家族,也將影響力深入了鋼鐵行業。
與此同時皮爾龐特似乎熱衷與發戰爭財:
在南北戰爭時期,皮爾龐特就有為美國政府發行銷售2億美元的國債;
緊接著,在普法戰爭時期,為法國發行2.5億法郎國債;
美西戰爭,為墨西哥發行1.1億美元國債;
巴拉圭戰爭,7500萬美元;布爾戰爭,1.8億美元。
一連串的戰爭與政府公債,讓摩根家族一躍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機構,雖然摩根家族不是真正債權方,但是沒有摩根家族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戰爭中的政府拿不到資金,便會左右戰場局勢。
可以說,此時的摩根家族,雖然不是刻意的,但是實際上掌握了世界局勢。
20世紀初,摩根家族直接控制的金融資本佔美國的38%,保險業佔65%,總值超過300億美元,在包括美國鋼鐵、通用汽車、德州海灣、大陸石油公司等等35家美國主要公司中,有著摩根家族的47名董事成員,間接控制資產超過510億美元。
直截了當的說,在1907年之前,摩根家族控制四分之一的美國企業。
1890年,美國通過了《謝爾曼反託拉斯法》(即反壟斷法),摩根家族為了規避該方案,選擇間接控股(即通過子公司以及更下屬的公司持股)的方式組建公司。
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投資愛迪生,摩根父子倆在愛迪生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吉諾斯並不看好愛迪生的白熾燈發明,而皮爾龐特則堅持要為愛迪生提供資金。
在愛迪生創業初期,皮爾龐特便出資100萬美元為愛迪生組建「愛迪生照明公司」,經過四年愛迪生的白熾燈才投入市場,期間皮爾龐特堅定不移的以大量資金支持。
雖然愛迪生並非「發明」了白熾燈,但是在皮爾龐特的支持下,白熾燈才能真正走進千家萬戶。
在此期間,因為愛迪生支持直流電而特斯拉支持交流電,兩人還產生了很大的爭執,為此愛迪生還使用了很多被特斯拉形容為「卑鄙無恥」的手段。
愛迪生在直流電上的固執,也導致了公司經營情況的惡化,在皮爾龐特的推動下,將愛迪生通用電氣和湯姆森通用電氣合併成立了「通用電氣公司」,最終也把愛迪生踢出了公司。
1879年,吉諾斯已經慢慢退居二線,由皮爾龐特主持大局。
吉諾斯當初的一筆對卡內基鋼鐵實業的投資也為他們找到了新的方向,皮爾龐特先是承接了紐約中央鐵路公司的股票銷售,他組建了銀行辛迪加(壟斷組織名稱),以雄厚的財力消化了中央鐵路15萬股的股票。
1892年,花費4.6億美元收購了無意繼續經營的卡內基的鋼鐵公司。
1901年注資10億美元成立美國鋼鐵公司,通過收購、併購等手段吞併美國700多家鋼鐵公司,這也是全球第一個十億美元級的公司。
到了1910年,美國鐵路合併為六大系統,其中四個都在摩根家族的控制下。
隨著吉諾斯的去世,皮爾龐特逐漸成為了摩根家族的獨裁者,雖然摩根家族有著大量的合伙人,但是這些合伙人無人能影響他的決策,皆以他馬首是瞻。
對抗金融危機
如果沒有對抗金融危機,摩根家族只是一個大型託拉斯企業而已。
皮爾龐特多次在美國財務和經濟危機出現時伸出援手,從1890年開始,為了減少黃金外流,美國就試圖通過白銀代替金本位,但是無法得到歐洲人的認同。
1894年,美國黃金儲備減少到1億美元一下,無奈之下,美國總統克利夫蘭向皮爾龐特尋求幫助。
會談時,皮爾龐特提醒總統,1862年時,法律就規定財務部長可以為公眾利益購買黃金。
在摩根龐大的銀行辛迪加的幫助下,美國成功使黃金儲備恢復增長。
與此相對的,在摩根控制下企業爆發大罷工事件的時候,總統居然允許軍隊介入,平息了罷工,讓全國上下一片譁然。
1896年,美國參議院對皮爾龐特進行問詢:「如果你真的只是為了美國避免金融危機,為什麼不讓別的公司來做。」
身著華服,抽著雪茄的皮爾龐特,淡淡的回覆道:「他們不會,唯有我。」
皮爾龐特的想法正如《蜘蛛俠》的臺詞所說:
With great power,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1907年3月25日,華爾街23號證券交易所就如人間煉獄,股票一路狂跌,300多家銀行和信貸機構破產,30多家鐵路公司倒閉,2萬多家企業破產,這次金融危機成為美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並且波及到全世界。
70歲的皮爾龐特應美國政府的求助,加入了拯救這場危機的工作中,他每天工作19個小時,通過不斷抽雪茄保持清醒,甚至在通宵會議上睡著。
他先是通過為紐約市長調動3000萬美元拯救紐交所,同時調動自己的銀行辛迪加以及市面上他有影響力的銀行和信託機構,籌建了14億美元的救市資金。
在危機得到緩解口,在皮爾龐特的提議下,由12家儲備銀行著稱的美聯儲成立了,關閉潘多拉魔盒的鑰匙回到了政府手中。
1912年,舉世聞名的由摩根家族打造的豪華遊輪「鐵達尼號」沉沒,皮爾龐特僥倖因為身體抱恙,未能上船,但是此時在進步運動的大潮下,報紙上連續9年報導揭露摩根家族的壟斷醜聞。
似乎這位老人,一夜之間成了眾矢之的,當然皮爾龐特也不太在意,一心推動美聯儲成立事宜。
同年12月,皮爾龐特再次因反託拉斯被傳喚問詢,此時他已經75歲高齡,其他的巨鱷們如洛克菲勒乾脆裝病都不去參加。
但是年邁的皮爾龐特堅持自己奉公守法,還是要去面對問詢。
問詢:商業信貸發的基礎是對方的財力嗎?
皮爾龐特:不,先生,是人格。
問詢:那麼財力是其次的?
皮爾龐特:當然,如果我不信賴的人,就是全世界來擔保都沒有用,錢買不來人格。
——1912皮爾龐特問詢
結語
在1913年,皮爾龐特去世後,個人財產只有6830萬美元,連當時的華爾街的二流金融家的都不如,其中還有5000萬美元的藝術品收藏,但是他留給兒子傑克·摩根的是一整座金融帝國,摩根家族秉持著一貫的消費適度,不為欲望所奴役。
傑克雖然比不上父輩們的光芒,但是也很好的完成了家族的延續,1929年摩根與杜邦聯合收購通用汽車60%股份。
同年,美國再次爆發股災,摩根家族參與構建的美聯儲救市成功。
1935年美國頒布《格拉斯-斯蒂格爾發展》再次對託拉斯進行限制,摩根公司被拆分為摩根大通(商業銀行)與摩根史坦利(投資銀行)。
摩根家族的影響雖被削弱,但依然持續影響著這個世界。
摩根家族在崛起的過程,秉承的明確的商業理念,首先他是一個商業團體,其次再去評判這個團體的正面與負面。
摩根家族文化中不鼓勵冒進和投機,吉諾斯多次阻止自己的兒子進行黃金投機,認為這會誘發人性黑暗的一面。
同時,摩根家族發家的合伙人制度,使他們在選拔任用人才上獲得先機,在合伙人時代,他們堅持選拔思維與品格俱佳的人才,而不是本身能有多少的人脈資源。
最後,在皮爾龐特去世前一年,還在堅持為自己申辯,皮爾龐特說:
我多次與美國同舟共濟,這就是愛國。
摩根家族相信金錢之外,有著自己的社會責任感,皮爾龐特那句話至今在還在我腦中迴響:
「他們不會,唯有我,才能解決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