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祗提供「送貨上門」服務。通訊員供圖
陳思祗的朋友圈「廣告」截圖。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成炫樂 、成敏韜)「我為扶貧駐點村帶貨,買貨就是扶貧!」6月24日,筆者從陽新縣中醫醫院了解到,連日來,該院駐黃石市陽新縣龍港鎮林上村工作隊隊長陳思祗,在微信朋友圈頻頻發布銷貨消息,為農產品「代言」,為村裡合作社「帶貨」,一時間引起很多人關注,圈粉無數。
據悉,林上村於2018年12月退出貧困村,貧困戶已全部脫貧出列。該村此前採取「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引進實體企業,按照「合作社+貧困戶」模式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通過訂單種養、產品回購等方式,幫助貧困戶增收,形成循環式產業助力脫貧,逐步擴大養殖規模,最終形成增收產業。通過有針對性的「造血」,激發貧困戶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助力脫貧攻堅。
近期,駐村工作隊在入戶走訪時了解到,今年林上村益恆養殖合作社共養殖鴨4000隻、豚1000隻,產出鹽蛋、皮蛋共計十萬餘枚。原本以為可以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但受疫情影響,蛋類產品成了滯銷品,一時間鴨、豚及蛋類的銷售問題成為擺在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面前的一大難題。
作為駐村工作隊長,陳思祗急在心頭,愁在眉梢,思考再三,決定在朋友圈發布銷售「廣告」,動員身邊的人購買。「既能讓身邊的朋友吃上放心的高品質綠色農產品,又能幫助村民解決銷售難題,真是一舉兩得!」陳思祗激動地說。
駐村工作隊員們與村幹部商議後,立即到合作社拍了一些精美的圖片及小視頻,配上文字介紹,發到朋友圈。
一時之間,朋友圈的同事、朋友及親戚看到消息後紛紛點讚轉發,陸陸續續有許多人聯繫下單。陳思祗在打出「廣告」的同時,把農產品售後服務也包了。在接到訂單後,他主動到村合作社幫忙運載,並利用周末時間提供城區「送貨上門」服務。
此次愛心認購得到了陽新縣中醫醫院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該院共計認購20000枚皮蛋。
陽新縣中醫院總支書記、院長柯於麟說:「發揮消費扶貧作用,舉辦此次愛心認購行動,不僅拓寬了合作社和貧困戶的產品銷路,還給認購的醫務人員提供了一個綠色純天然農產品的購物平臺,積極與扶貧產品產銷對接,暢通銷售渠道,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築牢產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