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並非僅僅是一條經濟合作之路,更是一條使中華文化同域外文化實現深度交流、溝通、合作的文化傳播之路。
繼2016、2017兩屆即墨古城民謠節之後,4月21日,獨具韻味的即墨古城內又開啟了一場跨越兩月、歷時50天的全民民謠狂歡——2018即墨古城國際民謠季。來自上合組織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中國兩岸三地的30組百位音樂家,將在即墨古城參與音樂家駐留、跨界融合創作、外景錄製、日常演出、大型音樂會、藝術作品出版留存、音樂家親子互動等一系列活動,通過中西文化交流的碰撞與融合,打造一個「民謠無處不在」的充滿生活溫度的即墨古城。
多層次內容設置 培植古城民謠音樂基因
記者了解到,4月21日-6月9日舉辦的2018即墨古城國際民謠季,不同於「兩天演出、一場熱鬧、你演我看」的簡單音樂節模式,不僅在活動的時間上拉長,更在場地上拉寬。一進古城,沿著東、西門裡大街,在莊重的學宮之內,在縣衙廣場上,在鴨綠池戲臺上,名家對話、音樂人工坊、周末戶外音樂會、零距離互動演出,等等一系列有聲有色的活動隨時抓取行者的目光與聽覺,可留連駐足,可隨樂起舞,甚至可能在一轉角處看到正在拍攝MV的民謠音樂人馬條、桂雨濛、曉月老闆……
作為民謠季的首場活動,4月21日在即墨古城學宮舉辦的「民謠與城市性格」名家對話宣告即墨古城進入「節日時間」。這場別出心裁的活動名家雲集:文化名人、《新周刊》雜誌創辦者孫冕,著名詞曲作家、教育家、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主席付林,詩人、資深媒體人、360公司副總裁、北京時間聯席總裁陳朝華,中國唱片總公司總經理樊國賓,曾創作《海闊天空》等膾炙人口的作品的香港著名詞人劉卓輝,百度音樂CEO王磊,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秘書長王炬,著名樂評人黑楠,十三月文化創始人、著名製作人盧中強和來自臺灣的華語樂壇泰鬥級音樂人、在央視《經典詠流傳》中大放異彩的陳彼得,齊聚一堂,為即墨與民謠深度融合獻計獻策。
4月22日晚,在即墨古城戲臺,畫梁雕棟的中式建築、唯美動感的多媒體光影,90後新生代民謠音樂人趙美麗、桂雨濛、曉月老闆、牛牛劉莉旻和當下華語民謠中堅、民謠搖滾音樂家馬條為大家獻上了民謠季的第一場演出。Mademoiselle Quartet作為本次音樂季首支登場的樂隊,也奉獻了30分鐘精彩表演。Mademoiselle Quartet,中文意即「大小姐樂隊」,他們的音樂靈感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吉普賽爵士音樂。這一曲風上世紀30年代誕生於法國,由Django Reinhardt和Stéphane Grappelli創立。大小姐樂隊藉由這一歡快愉悅的曲風,重新演繹了包括Piaf, Brassens, Gainsbourg在內的法國經典歌曲。原創作品部分則帶有樂隊創始人Mademoiselle Marie-Claude LeBel清晰的個人特色,幽默詼諧,如同奇妙的幻想世界。
演出同期,一支來自北京、由著名導演何明聖帶領的拍攝團隊也將進入緊張的前期準備。《民謠在路上,即墨不寂寞》這首由十三月文化為即墨古城傾力打造的民謠歌曲將在古城進行為期三天的實景MV拍攝,為古城展現一部如《LaLaLand》般美妙沉浸的音樂劇般的影音表達。
一帶一路民謠盛事 打造「中國納什維爾」
「即墨古城是一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地方,即墨古城國際民謠季也應該是一個充滿文化自信的文化大事,成就一帶一路的國際民謠盛事。」據即墨古城國際民謠季策劃人、十三月文化創始人盧中強介紹,在大半年的實地考察與多方調研中,如何完成一個充滿生活趣味、培養音樂審美、與青島百姓息息相關的誠懇的音樂活動一直是破題的關鍵。
從4月份開始的國際民謠季,來自哈薩克斯坦的Turan樂隊、來自印度的西塔琴大師Niladri Kumar、來自俄羅斯的DAO Music等上合組織國家的音樂家,和來自波蘭、烏克蘭、法國、加拿大等地的Dagadana、DuOud、Ember Swift等將陸續來到即墨古城,奉獻風格迥異、民族特色與國際表達兼具的精彩演出,用音樂這種全世界通用的語言直觀展示各國風貌。
西塔琴大師Niladri Kumar來華的消息剛一發出就引起了轟動,這位印度國寶級古典音樂和融合音樂家,4歲開始學習西塔琴,6歲登臺,師承在國際上最享盛譽的奧斯卡得主、印度大師Ravi Shankar。他還發明了一種融合吉他特色的改良西塔琴,Zitar,這次在即墨古城也將有精彩展示。
整個民謠季,既有東西方的和鳴,也有中國故事的世界表達。來自各國的音樂家們除了演出,還將走下舞臺,在戶外街區零距離為觀眾演出,甚至在「民謠在路上音樂人工坊」中與報名參與的國內民謠音樂人共同排練、手把手教學。本次民謠季也是「即墨古城新樂府音樂家駐留計劃」的啟動,通過駐留計劃,讓全世界的優秀音樂人有機會深入即墨古城生活、創造,通過駐留期間的作品和音樂這種通用語言,向全世界傳播古城風貌。即墨古城片區規劃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日常滲透的舉措,和三至五年的持續努力,我們有信心把古城打造成一個在民謠音樂人心目中具有充分向心力的地標。」
「民謠在路上」「新樂府」雙品牌聯動新視野新願景
在前兩年成功舉辦民謠音樂節的基礎上,2018即墨古城國際民謠季還有一個突出的變化,即引入了中國民謠第一品牌「民謠在路上」和中國傳統文化第一跨界品牌「新樂府」。
「民謠在路上」2010年啟動即被媒體譽為中國民謠復興運動,近8年間,巡演腳步遍及50餘城市,各類演出活動近500場。近兩年來,在線上,以微信、微博、播客等全媒體矩陣聯動社群運營,成功操盤了瓜洲音樂節、江漢民謠節等大型戶外民謠音樂節,發掘了陳鴻宇、曉月老闆、蘇紫旭等民謠新生代。隨著「民謠在路上」在抖音和快手的入駐,已養成近500萬全平臺垂直粉絲,在2018年徹底實現了媒體化的轉身,並藉此持續為中國民謠音樂的發展助力。
在2018即墨古城國際民謠季,「民謠在路上音樂人工坊」將邀請參與民謠季演出的國內外音樂人作為工坊主人,通過演示、對談、排練、手把手教學等多種方式,與國內民謠音樂人,甚至是大學生音樂人交流切磋。大家可以在「民謠在路上」、「即墨古城」、「即墨古城國際民謠季」官方微信公號後臺報名,通過篩選即可免費加入。
剛剛在今年春節驚豔紐約時代廣場大屏的「新樂府」,從2015年5月2日的首次亮相,就不斷刷新著大眾對於傳統文化的認知,新樂府|崑曲實現600年來崑曲第一次進搖滾音樂節,國粹Remix以電音包裹戲曲逆襲美國電音圈,民樂實驗即興名無虛之《五行》被歐洲樂評人追捧……踐行「越中國越時尚」的音樂理念,將中國傳統音樂的戲曲和民樂部分與最新潮的流行音樂元素進行有效融合,新樂府在短短三年時間已發行了近30張音樂專輯、完成了近百場巡演,通過有效傳播獲得了忠實擁躉。與央視、湖南衛視、安徽衛視、東方衛視等主流平臺的緊密合作,令大量的年輕人透過新樂府的演繹重拾中國傳統音樂的審美,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文化自信。
即墨古城國際民謠季期間,「新樂府」將帶領中外音樂家,完成一帶一路中外音樂家合作計劃的一張專輯的錄製。法國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創新融合烏德琴演奏組合Duoud將會來到即墨古城,以即墨古城的非遺項目戲曲柳腔和盲人大鼓書取材,在古城重現好萊塢經典影片《Begin Again》的街頭實景錄音場面,呈現出一套充滿化學反應的影像產品。作為新樂府品牌的戰略合作夥伴,中國唱片總公司也積極地參與到這張專輯的各項工作中。
此前幾年,新樂府一帶一路中外音樂家合作計劃已經完成了中國打擊樂+馬頭琴與比利時模擬電子音樂家Lynn Cassiers、古箏+阿根廷音樂家Simja Dujov、琵琶+以色列放克電音Shtuby等多個項目。通過這一音樂合作計劃,國外優秀的音樂家充分認識到中國民族音樂的魅力,以及融入世界各民族音樂的可能與驚喜。
來自十餘個不同國家的海外藝術家、20組本土民謠藝術家、10位國內知名音樂專家,將奉獻11場周末音樂會,14場工坊活動,26場街區互動音樂演出,從戶外到室內,從古建到街區,「民謠在路上」和「新樂府」的又一次聯動,讓你在這座充滿生活溫度的古城源源不斷地感受到音樂的各種可能性,隨處有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