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事業單位的招聘又開始活躍 起來了,在畢業季即將來臨,作為畢業生的你,是不是有些躁動,有些不知道怎麼選擇呢?今天小編就在報考事業單位時候的一些問題向你們做些簡單的介紹。
首先,先講講事業單位的分類。這個在目前來說,都是按照公益一類、公益二類、公益三類這樣劃分的,改革也是按照這樣改的。下邊一次介紹:
公益一類:這種類型的事業單位也就是以前說的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而且基本上都是政府組成部門下設的事業單位,且大多數賦有行政職能,之所有會這樣,是因為這類事業單位在設置的時候本身就是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而設置的,比如各行政機關的下屬執法隊,城管系統內的部分人員,扶貧辦下設的項目管理中心、發改系統的價格認證中心等等,當然,隨著前次行政機構的改革,這些事業單位的行政職能部分已經被收回,這樣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在有的地方,就直接是參公單位。
當然,也有一部分公益一類屬於科教文衛事業單位,比如地方所屬的職業院校,設計院、農科所,皮防站等,這些情況都挺複雜的。
公益二類:這種類型的事業單位就是以前說的差額事業單位,典型的代表就是國有林場、牧場,設計院、縣級以上醫院、房管局、測繪院、人民會場等等,這些單位的特點就是有收入,而且還不少,有的單位待遇極好,當然也有發不起績效的。而且這種事業單位改革的變數最大,有可能改企,比如設計院有的地方就直接改成企業,也有可能直接改成全額撥款,還是設計院。
公益三類:也就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目前這類事業單位已經很少了,比較有代表的就是:國有景區接待中心,職業技能鑑定中心、培訓中心等,這些單位其實還是不錯的,收入都挺高的,有的之所以不願意改企,還是因為事業單位身份退休了和企業職工退休,差別太大。
其次,在講講崗位分類。總的來說,事業單位人員分為管理崗位、技術崗和工勤崗。又根據不同類型的事業單位,分出來的就更複雜。
管理崗位:在事業單位內部從事管理行政工作的,其職級主要是按照管理等級提升的,一般是培養領導的;
技術崗:主要是從事技術類工作,走是職稱升級路線;
工勤類:目前來講,主要就是司機崗位,且在不斷地減少。
但是,上邊這三種類型中,管理崗和專技崗身份是幹部,可以進行互相任職轉化(實際操作中,管理崗轉專技崗可以,但是反過來基本很難操作),而工勤崗則因為身份是工人,基本不能其他兩類進行轉換(工勤崗任職副科,也只是職務身份,本人的工勤身份仍然是沒有改變的)。
最後,由於存在三種類型的事業單位,這些事業單位之間的人員能否自由流通呢?
公益一類、公益二類、公益三類之間的職工一般來說是不能互相流通的,能流通的只能是單位方面的,公益一類可以去二類,二類可以去三類,但是領導是可以互相流通的,這是叫交流任職。
在專技崗、管理崗兩種崗位之間,如果你要進行單位之間的流通,只有管理崗位可以流通,專技崗是不可以的,專技崗要想流通,只能放棄專技崗位身份,以管理崗人員身份進行流動,而且是從頭開始。
以上就是個人對事業單位的一些了解,希望可以幫助新生畢業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