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懸鈴木」這三個字,筆者就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顧名思義,這植物的枝頭上,肯定懸掛著一種,類似鈴鐺的東西。
它長什麼樣?是鈴鐺一樣的形狀嗎?
還別說,這種叫做懸鈴木的植物,它枝頭懸掛的「鈴鐺」,大有意思!
1.「球與鈴」
鈴鐺是一種圓形的,能發出悅耳聲音的東西。
懸鈴木枝頭上懸掛的,也是一種圓球的東西,但是很可惜……
它不能發出聲音!
那是懸鈴木的果實,看來它只是徒具鈴鐺的外形,而沒有鈴鐺的功能。
但是這小小的果子身上,有意思的地方還真不少。
而人們對它的感情非常複雜,既喜愛,又惱恨!
這又是為啥呢?
2.「1+3=2」
首先筆者的智商沒問題,我知道「1+3=4」。
但是在懸鈴木的世界裡,它們做到了「1+3=2」。
懸鈴木科的植物比較少,屬下只有十幾個品種。
最常見的有三種,而它們的名字非常有意思:
一球懸鈴木、二球懸鈴木、三球懸鈴木!
聰明的讀者也猜到了,一球懸鈴木指的是,枝頭上掛著的果實只有1顆。
以此類推,二球有兩顆,三球有三顆。
但凡是無絕對,二球懸鈴木大部分是兩顆果實,但有的也只有1顆的。
這不必深究,有意思的是,二球懸鈴木是一球和三球懸鈴木雜交而來!
按照某個傳統思維,一球和三球懸鈴木雜交,理應產出「四球懸鈴木」嘛。
怎麼就成了二球懸鈴木呢?這不是「1+3=2」了嗎?
這只能歸咎於神奇的生物遺傳和變異了。
千萬不要在生物學裡,死磕數學!
3.「既愛又恨」
懸鈴木不是我國的本土物種,它原產於歐洲、美洲等地。
但它的一個外號,讓我們非常欣喜的將其引種過來,
這個外號叫做「行道樹之王」!
能得這個外號,鈴木的本事可不是吹的。
它的優勢在於,適應性強、繁殖快、生長迅速、葉大蔭濃,
它的葉子尤為有用,可以吸收有害氣體,抵抗煙塵,有淨化空氣的作用。
這麼好的樹木,在工業汙染嚴重的現今,誰不喜歡呢?
可惜,它身上有個「汙點」!而這唯一的問題,就出在那圓圓的「鈴鐺」上面。
每到4月,空氣中瀰漫的楊絮、柳絮,讓很多過敏的人,非常討厭。
偏偏,懸鈴木在這個時候,也要來湊個熱鬧!
4~6月,是懸鈴木果實成熟的時間。
此時它們的果實會脫落,裡面的毛絮會隨風飄散四周。
我們知道,植物纖毛這種東西,具有吸附性。
隨風飛舞的懸鈴木毛絮,好看……
但在這過程中,也會吸附花粉、病菌、汙染物顆粒等物質。
這些東西如果鑽入過敏性人群的口、鼻之中,那就慘不堪言了。
即便不過敏的人,也會造成嚴重不適,甚至誘發哮喘。
而且成堆成堆的毛絮堆在街道上,哪個素質不高的人一個菸頭……
於是,人們對懸鈴木的「鈴鐺」出手了!
在大量栽培懸鈴木的城市裡,人們會直接在其果實成熟前,就將其剪掉。
這樣比較費事,是較早以前的做法。
後來科技發展,直接利用生物知識,培育不結果的品種。
另外一種方法是在其開花時,就噴灑催熟藥劑,讓其花朵和幼果直接萎縮掉。
這手段……
筆者不禁唏噓感嘆:懸鈴木,還真是讓人們又愛又恨呢!
信息紛擾,不如學點知識!關注帳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