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快遞包裝盒。
新安晚報 安徽網(www.ahwang.cn)訊 近日,合肥市民吳女士準備將家裡堆積的快遞包裝盒當廢品賣掉,卻被告知包裝盒上膠帶太多,廢品站已不願回收。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了解獲悉,隨著電商的日益發達,快遞量也逐漸增加,每天產生了大量快遞包裝垃圾。這些垃圾該如何處理,我省暫時還沒有相關政策。
探訪>>>
收廢品的人說:清理膠帶太費時間
王大姐在合肥翡翠路上開了一家廢品回收站,廢紙、空瓶子、銅鐵她都要,唯獨不收的就是裹滿膠帶的快遞包裝盒。「快遞盒上的膠帶太多不值錢,利潤也低。」
在淠河路上,記者又找到了一家廢品回收站,回收站的李大姐表示,快遞盒上的膠帶太多,確實不好賣,「乾淨的快遞盒回收價是3 毛錢1 斤,如果有膠帶頂多1毛錢1 斤。」李大姐說,要是快遞盒上的膠帶、面單特別多,她一般都拒絕回收。「我的這個回收站比較小,包裝盒膠帶太多,清理起來太費時間,不太划算。」
「我一天最多能收200 到300 斤的快遞紙盒、包裝袋。」陳師傅在合巢路上經營了一家回收站,他並不排斥回收纏滿膠帶的快遞盒,「現在回收站回收到的紙盒和包裝袋大多流向造紙廠,一般需要自己先處理好外面的膠帶,再送過去。」
做快遞的人說:有的只能當垃圾扔
家住合肥經開區的小胡利用業餘時間做代購,為了給買家發貨,她專門買了很多紙箱和塑料膜。「化妝品怕運輸的時候碎了,都要包嚴實了。」
「包裝太多了,處理起來的確比較麻煩。」合肥政務區一個小區的快遞代理點內,工作人員張先生專門收拾出一間屋子堆放舊的快遞盒。「好多住戶來取快遞時就會拆開,盒子基本就扔我這了。」張先生說,一般沒有爛的盒子他都會留下來,還能再次利用。僅他這一個代理點,一天就要收發300 多件快遞。「只有紙箱和泡沫能當廢品賣,其他的塑膠袋、塑料膜就只能當垃圾扔了,也沒有專門回收這個的。」
而在某快遞公司的政務區分部,負責人沈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每月派件量在4~5 萬件,發件量每月至少也有2 萬件,包裝類產品的用量可想而知。不過,他們平時基本不會回收舊包裝。
回應>>>
合肥市城市管理局:混入生活垃圾難分解
據悉,這麼多的快遞包裝垃圾,被回收的只是一部分,大量的包裝混入了生活垃圾中。合肥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無法統計快遞包裝垃圾在生活垃圾中的具體比重,但從整體數據來看,合肥每日垃圾增長量已經超過正常的增長速率,這其中有很多垃圾是可回收再利用的。
目前,合肥的垃圾處理分為餐廚垃圾和生活垃圾兩大類。這些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快遞包裝垃圾,或是被填埋,或是被焚燒發電。「雖然都是經過無害化處理,但像聚乙烯等材料做的垃圾袋,短期無法分解,完全分解可能需要200年時間。」
該負責人表示,對於快遞包裝來說,都應可以回收再利用,這樣才能實現減量化和資源化,但這需要一個很長的發展過程。
合肥市郵政管理局:需要一種新回收模式
「對於快遞垃圾應該怎麼回收處理,安徽省、合肥市都沒有相關規定,這還需要先從國家層面統一出臺政策。」合肥市郵政管理局市場處的工作人員介紹說,他們也在針對「綠色包裹」進行調研,不過還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據了解,國家郵政局出臺的《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範》對不同規格的快遞應當怎樣包裝提出了要求,但這一規範並不具有強制性。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包裝盒上膠帶過多,也是快遞企業出於運輸安全方面的考慮。「目前也有部分快遞公司在自己回收包裝盒。像一些電器公司的快遞在送貨上門之後,如果用戶不要包裝盒,他們會直接帶走處理。」該工作人員也表示,這種模式並不適用所有快遞企業。其同時稱,快遞垃圾涉及面廣,確實需要一種新的回收模式,同時也呼籲垃圾分類可以儘快推行。
陸文靜 吳媛媛 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 姚一鳴 、吳碧琦/文 劉玉才/圖
□延伸閱讀
小編了解獲悉,關於回收利用快遞包裝盒,物流公司及各大電商也進行了相關探索,結果不盡如人意。今年7 月起,北京郵政EMS 同城快遞推出可復用、可回收的環保包裝容器,包裝箱回收能攢積分換禮物。不過,用戶需要先下載註冊「EMS 北京手機客戶端」,包裝箱首次回收成功後一次性獎勵50 個積分,此後每回收一個獲取10 個積分。不過,很多市民對繁瑣的攢積分過程興趣不大,認為太麻煩。
2014 年,1 號店通過獎勵積分形式倡導用戶參與「紙箱回收」,這在電商業尚屬首次。用戶籤收1 號店自營訂單包裹後並將空紙箱交給快遞員,可獲20 個積分用於兌換商品。根據1 號店的回收規定,快遞員上門配送包裹時,應主動告知用戶紙箱可回收。然而,不光消費者參與不積極,快遞員也沒有積極性。
去年蘇寧易購推行「回收包裝送雲鑽」活動,一個訂單獎勵10 雲鑽用於抵現,回收包裝經處理可二次使用。但客服坦言,需不需要回收由用戶主動提出,快遞員不會告知,也很少有人向客服諮詢回收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