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七月半,鬼亂竄,沒事別往河邊站,為啥不能往河邊站?

2020-12-23 趣談唐宋元明清

感謝大家在閱讀之前點擊上方「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歷史愛好者,優質歷史創作者,每天分享歷史趣知識。

家裡面有老人的小夥伴們,有沒有聽過這樣的一句話:七月半鬼亂竄,沒事別往河邊站?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說沒事的時候不能往河邊站呢?這句話究竟是有著古代歷史人物特有獨到的智慧,還是一些虛無縹緲的言論呢?

今天就著這個特殊的機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句話該如何理解,與此同時為什麼又不允許我們往河邊站呢?

七月半是什麼意思?

我們需要把這句話仔細剖析一下,因為這句話所涉及到的知識增量可能有點多,所以我們需要對一個特定日期特定時刻做特定分析。七月半我們姑且可以認為七月中旬,而我們不可以拿現在的七月中旬來看,只能拿古代老百姓記載時間的那一個特有的日曆來看。

於是我們不難發現:七月半其實就是所謂的中元節,也就是所謂的鬼節,中元節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在這一天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進行祭拜祖先,甭管是 祭祀祭拜祖先也好,還是遙望先人也好,總而言之都是古代人的一些信念而已。

古代人認為人死之後會有兩種不同的路徑,第1條路徑是上天堂,第2條路徑是下地獄,當然上天堂和下地獄之所以有所區分,重點只有一個,那就是你生前做的是好事多還是壞事多?如果好事做得足夠的多,那麼就上天堂,如果壞事做得足夠的多,那麼就得下地獄。

什麼是七月半,別亂竄?

好的,我們通過之前的知識增量來進行下一步的推理,七月半我們已經知道了,指的就是中元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鬼節。在這一天大家都會去祭祀祖先,那麼在這一天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按照原有約定保持莊嚴肅穆,不可以瞎胡鬧了,因為在這一天是遙祭祖先的日子。

就像大家在除夕夜前一天請家譜一樣,當然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會請家譜,我們這邊會請家譜,在請家譜的時候總不能說說鬧鬧玩玩笑笑吧?那樣的話就太沒有禮貌了,儘管請家譜也是一個老的傳統習俗,而古代人認為在七月半的時候,如果瞎亂的說話或者隨便蹦躂,既是對先人的不尊重,與此同時也有可能給自己帶來禍端。

為什麼說沒事的時候不能往河邊站呢?

其實這一點主要和當時的天氣有著密切關係,常規情況下,七月半的時候正好是酷暑之日,既然是酷暑之日,自然而然的就希望能夠下河遊泳來清爽一下。這一點對於古代來說幾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畢竟古代的小河邊子裡除了偶爾洗一下衣服,基本上沒有什麼髒亂東西,也沒有任何玻璃碴子。

在河裡面遊泳還是相對安全的,除了水裡面的水蛇或者水裡面的一些動物會對我們造成危害之外,一般情況下沒有其他的特殊情況發生。但是問題呢關鍵在於在7月中旬的時候,往往天氣突變,暴雨將至,如果自己去河邊納涼,尤其是天氣越悶熱的時候越去河邊納涼,這個時候就很容易遇上暴雨,而一旦雨下得特別急,就很有可能找不清方向。

小河流沒過膝蓋的問題還不大,大不了趟著水就上來了,但是如果是大河流或者突發洪災這種情況下,自己即便左右騰挪都未必能夠爬上岸。如果爬不上岸就極有可能淹死在河裡了,這也是古人對於我們的一個忠告。

除此之外,七月半的時候,因為一些人他們會祭祀祖先,這個時候甭管好人壞人他們都會出來瞎溜達,而好人也好壞人也好,人一多就容易出事,如果說一個柔弱女子在人多的時候突然之間出來瞎溜達,然後碰到一些不法之人,就極有可能受到傷害。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及時的避免災難也是需要遵守的規定之一。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就是為了討個彩頭,就像大家過年的時候說的一些吉祥話一樣,儘管這些彩頭從實質意義上來講並沒有什麼價值。

但是部分人還就是願意炒這個彩頭,自然而然的也就留下了這麼一系列的古怪規矩,對於這些我們姑且聽聽,姑且看看就可以,沒有必要較真,也沒有必要當真。

其實整體來看,七月半最重要的禮儀或者存在的最大的目的之一恐怕就是遙寄仙人之 情。之前的時候聽過一句特別傷感的話,那就是當我們去世之後還會有人想念我們,還會有人記得我們的音容笑貌。但是當我們的子孫、當我們的曾孫子也去世了,恐怕就再也沒有人還能記得起我們的模樣,這個時候我們就仿佛沒有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一樣。

或許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出發,能夠遙祭先人的那一部分人,既是他們的幸運,同時也是那些仙人的幸運。因為這個世上還有人記得自己,不是嗎?

小夥伴們,你們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七月半,鬼亂竄,沒事別往河邊站」,中元節有啥講究?
    今天是8月15日,農曆七月十五,剛好是「中元節」,也就是「七月半」,民間的「鬼節」。在這一天,人們通常會對先人祭奠緬懷,是重要的祭祀節日,代表著我國偉大的孝道。而且還要祭拜土地公,祈求風調雨順,秋天大豐收。
  • 「七月半,別亂竄,沒事別往河邊站」,這話該如何理解
    只不過,今天的年輕人對這些俗語也已不感興趣,見到農諺後也很難理解其真實含義,我們就來看看「七月半,別亂竄,沒事別往河邊站」這話該怎麼理解!可能乍一看,很多年輕人不懂其中的意思,其實「七月半」所代表的就是中元節、鬼節,這一天百姓們都會去祭奠祖先,緬懷那些逝去的親人,將自己近來取得的成就說出來。
  • 農村老話:「七月半沒事別往河邊站」是什麼意思?中元節有啥講究?
    七月半是中元節的一個稱呼,因為這一天是七月十五,所以人們把它稱為七月半,不同的地區稱呼也有所不同,有著祭祖節、盂蘭盆節等多個稱呼。七月半,沒事別往河邊站,的說法是主要源於道教的文化內容傳播,既然有了鬼節的說法,人們自然會聯想到河邊的水鬼會在這一天抓取走在河邊的人作為替身,來達到轉世從新做人的目的。
  • 站在河邊的老師
    黃沙梁每天上學的時候,那個老師就站在那個學校的房頂上,看著他們,看著她的學生從遠處慢慢的走往學校放學的時候,老師又爬上屋頂,看著他的學生一個一個的離開學校,慢慢的往回家走,越走越遠,直到看不見了,他才會從房上下來。
  • 七月半能出去玩嗎 民間為什麼說中元節不能出門?
    根據民間的傳說,七月半中元節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所以晚上的時候最好不要出門,不過這畢竟是古代的傳統,想要現代的年輕人不出去玩幾乎是不可能的,不過也有人會有這樣的疑慮,七月半真的不適合出去嗎?   根據民間的說法,據說,在這段期間,幽冥界的孤魂野鬼都爭先恐後地來人間逍遙,找些好吃好喝的。
  • 民間有「七月半,鬼門開」之說,有三禁忌要搞清楚,看完明白
    中元節民間俗稱七月半,和除夕、清明、重陽稱為我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人們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比如農曆七月半,正是初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慶豐收,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有「家祭無忘告乃翁」之意,其傳統精髓核心是敬祖盡孝。
  • 我們在河邊逗留了很久,其實可以在河邊隨意走走!
    我們在河邊逗留了很久,其實可以在河邊隨意走走,這裡的景色步步都不同,但全都非常令人驚豔繼續往裡面開,又發現一個好地方,哇塞,像不像一條隱藏的大蛇。秋季,山分五色,五穀飄香,原本樸素無華的蛤蟆壩,此刻變成了一位身著盛裝的新嫁娘,容光煥發,站在村路旁、山坡上,喜迎八方來客。
  • 農村老人常說:七月半,鬼亂竄,有什麼事情要注意?
    針對於這個日子,農村的老人就經常跟家裡的小輩說「七月半,鬼亂竄」這一類的話,來訓誡我們,大家懂是什麼意思嗎?有什麼禁忌?今天芳年給大傢伙說一說!農曆的七月十五俗稱中元節,但是在民間也稱之為「鬼節」,據老人說,這一天鬼門大開,有主的靈魂回家吃子孫的供奉,無主的靈魂,四處遊蕩徘徊到有人的地方找供奉吃,所以為了這些靈魂不危害人間,一般這一天都會大操辦祭祀,供奉他們!從以前一直傳到現在自然也就成了我們的傳統節日,也就有了「七月半,鬼亂竄」這一俗語。
  • 河邊樹上爬滿了「毛毛蟲」站在旁邊風一吹全身好癢
    站在樹旁邊風一吹全身好癢昨日,記者在楊菊香屋後發現,長滿「毛毛蟲」的樹就在河邊,茂密的樹幹和樹枝上爬滿了約2釐米長的「毛毛蟲」。記者準備用手去捉時,楊菊香和鄰居們指著身上的「紅坨」告訴記者:「站在樹旁風一吹,全身都好癢,不能動!」。楊菊香說,她每天早上都要到河中清洗衣服。不過半個月前,她洗完衣服後卻發現全身長滿了紅色的「坨」,而且特別癢。
  • 嘉興現通人性的「80後」鵝 常站河邊思念去世主人
    每次馮月英在河邊洗菜、洗衣服,鵝就在旁邊待著,很少離開。馮月英回家,它就跟著回家,像小孩一樣。對於這隻鵝,沈壽生誇它是他們的「保安」。因為到了晚上,它一看到有偷雞摸狗的人或者不認識的人,就會大聲呼叫,讓大家警覺起來。從2008年起,這隻鵝就很少下蛋了,每年只下一次,每次七八枚。但是,馮月英從未動過其他念頭,說得最多的就是:「自從老伴去世後,這隻鵝就跟我形影不離。」
  • 阿紫也只好站起來,心煩意亂地順著河邊向門派裡走去
    兩個江湖人士都一驚,扭頭看見左冷禪正站在門派族頭的擂臺邊上。那個男人顯然看見了那個男人們,但知趣經脈沒有走過來,只是又叫著說:「阿紫,快回去修煉嘛,你媽都等你好一陣了……」阿紫氣得牙咬住嘴唇,沒給師傅應聲。
  • 俗話說「七月半,鬼門開」,七月半已經到來,這世上真的有鬼嗎
    我國自古以來,不論民間還是皇室,都對鬼神之說十分篤信,尤其是在七月半這一天,也就是農曆7月14日,更是被稱為地府鬼門大開的日子。因此有習俗說,7月43日半夜12點之前一定要回家,15日晚上不能超過8點回家,否則就容易碰上一些「事情」。
  • 澹水河邊的小把戲
    澹水河邊的小把戲尹學德 不妨來一次時空穿越。 時間:上世紀六十年代; 地點:澧縣城關鎮東門外。站在多安橋的中央朝西看過去,有一座仿佛直接建在大堤上的大樓,名八方樓,又叫遇仙樓。樓高三層,呈八角形,內有木樓梯,可盤旋而上至三層,這是一個極目遠眺的好地方! 朝南看過去,越過澹水河,再越過澹陽沙洲,可以看到矗立在澧水河邊的蜚雲塔。那是一座七層磚塔,但當地百姓卻叫它寶塔,所在地就叫寶塔灣。
  • 去往查爾斯河邊的河濱公園,賞交響樂團,品味「免費音樂大餐」
    去往查爾斯河邊的河濱公園,賞交響樂團,品味「免費音樂大餐」今天,我帶大家一起來欣賞美國著名的「免費音樂大餐」和體驗免費的福利。美國人的娛樂和幽默,尤其在自娛自樂方面,是出了名的。一個美國人,你可以說他不聰明或者不可愛,甚至可以罵他去死,但是你絕不可以說他「不幽默」。
  • 安徽女子河邊洗碗突然鑽出一條鱷魚,女子淡定起身拍照:老朋友了
    在南方很多地方,洗衣服的習慣還是拿到河邊,用木棒打擊,雖然南方人額生活比較富足,但是這個習慣還是一直傳承的,在長江流域,基本上挖個坑就能當池塘,那裡的人也是習慣在池塘裡洗衣服,不過日前,安徽一個女子在河邊不但洗衣服,還洗碗,結果在洗碗的時候突然鑽出一條鱷魚,瞪著卡姿蘭的大眼睛盯著女子
  • 原創短篇小說:小河邊
    生活很苦,婚姻很幸福,這是大多數中國人的觀念,因為總不能讓兩者都陷入悲傷之中吧。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女們,他們總會在漫長而平淡日子裡,去發現和維繫二人的親密關係,然後攜手共度餘生。那時候夏天就快要過完,有一天傍晚,在離長沙30公裡遠的小鄉村裡,發生了一件風情軼事。
  • 汙染最重時河邊村民仍不知情:河邊撈到大魚吃
    那個早晨,林強和上千工人一道奔往洩漏點,上百輛工程車密布周邊。他們將含苯胺的廢水引到乾涸庫區,並在漳河出山西境王家莊出口斷面兩側設應急監測點。  他們截留了大部分苯胺廢水,但仍有部分湧向了濁漳河。  林強說,當時他們不知道苯胺洩漏了多少。
  • 黑水河邊種菜 垃圾場旁養豬 公明塘尾村汙染觸目驚心
    原標題:黑水河邊種菜 垃圾場旁養豬 公明塘尾村汙染觸目驚心 附近的人把受汙染的河水抽上來澆菜地。  近日,有市民舉報光明新區公明塘尾村附近汙染嚴重,致使河水變黑,周邊垃圾無數。為此,記者於日前來到現場進行調查,發現河流沿岸不僅有工廠偷排工業廢水,並且在被汙染的河邊種菜、垃圾場旁養豬、甚至將死豬直接扔入河中的景象更是令人觸目驚心。  河水變「墨汁」已有很多年  記者來到塘尾附近的蓮塘工業區,從艾斯達廠對面的小路前行不遠,就可見一條約六七米寬的河流。記者觀察到,河水已變成墨汁一般的深黑色,並散發著陣陣腥臭味。
  • 小事大愛:拉薩德吉南路便民警務站民警勇救落水老人
    被斯拉老人緊緊拽著手的白瑪桑珠、扎西傑布靦腆地笑著:「阿媽啦,這是我們民警該做的,只要您身體沒事我們就放心了。」   老人家布滿皺紋的臉綻放出笑容,帶著淚的笑很滿足、很幸福。   這一切還得從10月7日中午12點30分說起。
  • 貴州安順:民俗「七月半」颳起文明祭祀新風
    農曆七月十四,是安順民間祭奠、懷念亡故親人的節日,俗稱「七月半」。採訪中發現,今年的「七月半」與往年相比,焚燒紙錢香燭祭奠亡故親人的現象明顯減少,市民在「七月半」祭祀中,在遵循民俗傳統的情形下,更加注重文明、環保與節儉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