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4億鼻炎、3億哮喘、2.5億食物過敏 原因竟是全球變暖和...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有時候,我的朋友們會開玩笑,如果我想自殺的話,我的選擇是有史以來最美味的「吃巧克力吃死。」她們大聲喊道,「不!吃冰淇淋吃死」 !

-----Sandra Beasley《過敏的人生》

Sandra 是一個患有嚴重過敏症的美國女孩。牛奶、雞蛋、大豆、花生、芒果、花粉,各種過敏原都能讓她產生過敏反應,用她的話說,「每次走進廚房,都能輕易找到不下於 15 種殺死我的食物」。

雖然曾被營養專家斷言她不符合 「適者生存」 原則,但 Sandra 依然堅強地生存了下來,上大學、談戀愛、工作,並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過敏的人生》。

過敏,是一種再常見不過的疾病,全球有數億人正在遭受和 Sandra 一樣的痛苦。根據資料顯示,全球約有 2.5 億人有食物過敏症,有 3 億人患有哮喘,4 億人有鼻炎。美國羅格斯大學新澤西醫學院教授薛敏對DeepTech表示,過敏性疾病未來的發病率恐怕還要繼續上升,並將與人類長期相伴。

在中國,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在 10%-30%,並呈逐年上升趨勢。拿困擾許多人的過敏性鼻炎來說,國內患者超過 2 億。根據相關研究機構的調查顯示,中國兒童過敏性疾病患病率持續上升,嬰幼兒也未能倖免。

圖 | 中國兒童過敏性疾病發病率 (來源:易觀智庫)

其實無需看數據,只要稍微留意身邊的朋友,就會發現過敏無處不在。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過敏性疾病列為 21 世紀重點研究和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此時,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過敏的人越來越多?

過敏頻發與氣候變化有關

過敏是一個宏大的問題,人類對其研究了幾十年,目前尚未有精確的答案。但是近期的相關科學研究,把過敏和氣候變化聯繫到了一起。

沒錯,看似兩個沒有交集的概念,有著本質上的聯繫。

羅格斯大學新澤西醫學院學者 Carly Ray 和薛敏教授經過研究發現:與呼吸道有關的過敏性疾病、免疫系統紊亂、炎症和神經系統疾病,都與氣候變化有關。

該論文發表於《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健康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花粉,人類的主要過敏原之一,直接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溫室氣體二氧化碳,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會直接提高植物的花粉產量,並且延長花粉期。2019 年發布在《柳葉刀 - 星球健康》上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北半球的 17 個花粉監測點中,12 個出現了逐年的花粉濃度和花粉期增加。

更嚴重的是。這些多出來的花粉,在城市裡無處可去。我們的城市越來越多的地表被鋼筋水泥覆蓋,缺少足夠的土壤吸收這些花粉。

圖 | 花粉是重要的過敏源之一 (來源:東方IC)

花粉粒增加已經夠麻煩了,空氣汙染物更是火上澆油。

在薛敏的論文中提到,空氣汙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以結合花粉等過敏原,增加呼吸道黏膜的通透性,直接把過敏原送入人體

說的簡單一些就是,氣候變暖和空氣汙染狼狽為奸,前者製造過敏原,後者把它們 「注入」 人體,完美配合。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像牛奶、花生這種普通食物(理論上不應當是過敏原),也開始有人過敏了?

這才是氣候變化誘發過敏性疾病的重點——它影響了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免疫系統紊亂。

眾所周知,免疫系統是人體防禦病菌攻擊的重要屏障。這個屏障要想發揮正常功能,必須具備分辨致病性抗原和良性抗原的能力:前者要堅決消滅,後者放行

比如花生,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食物,即良性抗原。如果免疫系統把它當致病性抗原,發動猛烈進攻,人體就會出現嚴重過敏症狀,重則死亡。

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免疫系統變得不穩定了,開始敵我不分,大量外界的良性抗原成為其攻擊對象。這種免疫系統紊亂,原因指向了氣候變暖。

氣候變暖至少從兩條路徑影響了人類的免疫系統。

第一,全球氣候變化改變了抗原的自身特性,導致免疫系統無法識別。

舉個例子,隨著環境的變化、汙染以及人為對農作物的改造,現在吃的花生,其成分和 20 年前已經有所不同。

人類經過漫長的進化,免疫系統已經學會了分辨哪種抗原是有害的,哪些是應該放行的。而這種「新型花生」,免疫系統從來沒見過,只能當致病性抗原處理,對其攻擊,產生過敏。

所以現在對食物過敏的人越來越多,這甚至改變了美國一些公立學校的管理方式,比如實施更嚴格的食品管理措施,教室內不能出現堅果等等。

第二,氣候變化導致人體內微生物菌群生態失調,使人體更易過敏。

在人體腸道內,存在 160 多種、大約 100 萬億個微生物。現代醫學已經證明,這些微生物對維持人類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其中就包括識別致病性抗原和良性抗原的能力。

然而,由於氣候變暖,全球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資料顯示,至少有 100 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宏觀多樣性的喪失,會降低人體內的微觀多樣性,進而誘發微生物菌群生態失調,免疫系統受損。

通俗的說,人類接觸生物多樣性環境的機會越少,人體內的微生物菌群免疫調節能力越低。早在 2005 年的一項研究就支持了這一點:人體接觸富含更多微生物的環境,則患過敏和免疫性疾病概率越小。

圖 | 人體腸道微生物 (來源:東方IC)

在實驗中,對照組被安排生活在農場裡,農場被認為是富含微生物的環境,經過觀察,這一組個體有更低的哮喘和特異性反應發病率(過敏)。

在另一個試驗中,科學家發現,那些具有過敏反應的患者,和健康人相比,往往生活在低生物多樣性地區。進一步發現,他們身上的γ- 保護細菌多樣性處在較低水平,這種細菌能夠參與到人體生化反應裡,具有抗過敏的作用。

但是,這種細菌來自於土壤和地面植被。

這也從側面解釋了,為什麼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更易患過敏症,他們距離大自然更遠了。

了解了這些,人們不免對過敏症的治療感到悲觀。氣候變暖是全球問題,非數十年無法遏制與解決。新的過敏原層出不窮,人類的免疫系統持續受到威脅和擾亂,我們是否真的拿過敏性疾病沒有辦法呢?

也並不是如此。往往存在問題的地方,就會產生需求,需求催生商業機遇。

全球過敏症治療市場格局

總的來說,過敏性疾病治療有 3 種方式。一是通過對患者的教育,避免接觸過敏原,該方法堅持 「打不過躲得過」 的原則,是一種最簡單、最經濟的應對方式。

第二種則是藥物治療。即用藥物控制病情,見效快,但是無法根治過敏性疾病,本質依然是控制症狀。

第三種是脫敏治療。其原理是讓機體對過敏原產生耐受力,根治過敏性疾病。缺點是價格較高,數周后才會見效,整個治療周期持續數年。

從全球市場來看,過敏性疾病的治療呈現出這樣的局面:藥物治療依然是主流,但脫敏治療增速更快,並且得到了政策推廣。

2015 年,美國發布《臨床實踐指南:過敏性鼻炎 2015》,將脫敏治療作為藥物治療無法有效控制下的推薦療法;歐盟在 2017 年表示,強烈推薦花粉導致的過敏性鼻炎患者使用脫敏治療。

在國內,從 2015 年起,脫敏治療作為一線治療方案進行推薦。在過敏性鼻炎 / 哮喘領域,脫敏藥物近 6 年來(2013-2018)保持了 17% 的高速增長。

2018 年,國內脫敏藥物銷售額達到 4.6 億元,但在整個抗過敏藥物中佔比僅有 2.3%。相比於抗過敏藥物已經覆蓋了全國 2 萬多家醫院,脫敏藥只進入了 800-900 家醫院。根據財通證券測算,當前用脫敏藥物治療過敏性鼻炎 / 哮喘,滲透率不足 1%。

可以預見,隨著過敏患者持續增加以及對脫敏治療接受度的提高,脫敏療法正在成為主流治療手段,脫敏藥物當前雖然佔比小,但是潛力巨大。

當前,全球脫敏治療市場呈現寡頭壟斷格局。

丹麥公司 ALK 作為龍頭企業,佔據全球脫敏市場份額 40%,但是其 75% 營業收入來自脫敏治療最發達的歐洲市場。

中國浙江企業我武生物,作為國內最大的脫敏治療企業,2019 年營業收入只有 ALK 的 18%,但是卻佔據國內 80% 的市場份額。

形成這種格局的原因,主要是各個地區政策差異較大。以點刺為例,作為檢測患者過敏原的產品,在中國被認為是診斷試劑,在歐盟是實驗室用品。診斷試劑分類歸醫療類,實驗室用品可能是化學類或者生物試劑類,無論如何,其與醫療類產品有本質差異。這種差異帶來的是註冊和審批程序上的不同。

此外,一位杭州三甲醫院的醫生對 DeepTech 表示,國標和國際標準差異性較大,轉換過程繁複,並且經濟效益也會縮水。

另一方面,不同地區過敏原有很大不同。同樣對花粉過敏,在歐洲,以牧草為主,在北美以豚草為主;而在中國,是蒿草類花粉為主。諸如此類的差異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跨國公司跨區域發展業務。

我武生物如何成為國內脫敏市場霸主?

花粉和塵蟎是人類最廣泛的過敏原,全球各大公司主要針對它們研發脫敏藥物。目前國內上市的脫敏治療藥物只有 3 種,其中,我武生物的 「粉塵蟎滴劑」 是唯一一款舌下含服藥品。

資料顯示,公司產品毛利率常年維持在 90% 以上,淨利率 40% 以上,加之在國內市佔率超過 80%,可謂「暴利」。究其原因,主要是舌下含服產品在國內的稀缺性。

圖 | 國內僅有的 3 種脫敏藥物 (來源:國盛證券)

舌下含服與皮下注射相比,優勢明顯。首先,前者的不良反應率比後者低。嚴重不良反應,皮下注射為 0.1%,而舌下含服僅有百萬分之一。

第二,世界過敏組織(WAO)建議皮下注射方法在 5 歲以上患者中進行,而舌下含服可以降低到 3 歲。也就是說,它更適合對兒童的過敏性疾病治療。

再者,對於患者而言,最直觀的感受是,能吃下去的藥,為什麼要來一針呢?

然而,ALK 並非沒有舌下含服產品。其舌下免疫片劑 ACARIZAX 在全球 18 個地區上市銷售,只是該產品在中國地區還處在臨床階段,最快也要等到 2021 年上市。

圖 | 我武生物脫敏藥物市佔率 (來源:國盛證券)

德國公司 Allergo Pharma 產品銷售波動性很大,對我武生物已經不構成威脅,近年來,兩款海外產品市佔率不斷被擠壓,當前綜合佔比已不足 20%。

對於一家製藥企業而言,研發能力永遠是核心競爭力,我武生物制霸國內脫敏市場並不是偶然。公司通過了 13 項國內發明專利和一項美、日、歐專利,實現了核心技術在國內外的防禦性保護。

核心技術之一:過敏原活性檢測。過敏原活性檢測,是長久以來脫敏治療的技術障礙。老辦法是通過稀釋過敏原,給患者注射皮下,根據腫起來的包判斷,但是由於人體有特異性,該方法很不可靠。

圖 | 過敏性檢測示意圖 (來源:公司公告)

我武生物通過技術研發,以標準血清混合物作為標定蛋白活性的衡量工具,通過定量檢測變應原蛋白與 slgE 的結合程度做判斷,大大提高了檢測準確度。

核心技術之二:變應原製品 「常溫保存技術」。該技術可以讓「粉塵蟎滴劑」 在陰涼處(不超過 20℃)保存兩年以上,利於藥品儲存和運輸。

由於我武生物的舌下含服產品最先上市,後來的產品想要上市必須提供優效性實驗結果,意思就是新藥效果要比老藥更好,但是這些競品企業的技術目前均難以實現。

此外,我武生物具有領先的成本優勢。雖然全球脫敏巨頭 ALK 實力不俗,但即便 ALK 舌下含服產品在未來上市,市場估計,治療年費會在 3000 美元以上,難以與我武生物每年 2500-3000 元人民幣的治療費用競爭。

我武生物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基本反映了其在國內脫敏市場的地位。

圖 | 我武生物股價走勢圖 (來源:谷歌)

對抗過敏等疾病,人類的終極方案是什麼?

全球氣候變暖,在可預見的若干年內不會得到根本性改善。隨著自然環境破壞、陸地海洋汙染,這些變化最終會反饋到人類自己身上。薛敏對 DeepTech 表示,能夠讓我們過敏的東西會越來越多,過敏性疾病將會和人類長期相伴。

脫敏治療可以針對廣泛存在的過敏原如花粉和塵蟎來研發藥品,但是無法針對每一種特定過敏原開發藥品,比如牛奶、冰淇淋、堅果。雖然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群體對它們過敏,但是這些數量還不足以支撐起一個「生意」。

薛敏在她的論文結尾呼籲:人類應該停止破壞環境而採取更綠色的生活方式;同時要回歸自然,更多地接觸自然而不是遠離它們。這才是遏制過敏性疾病的治本之道。

相關焦點

  • 過敏性鼻炎全球患者超10億,我國患者6年增1億
    2016年5月,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張羅教授帶領來自全國19家醫院(單位)的47位鼻過敏科學基礎和臨床領域的專家撰寫,2018年完成發表在《過敏科學、哮喘與免疫學研究》雜誌上的我國首部英文版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基於中國臨床數據,系統闡述了過敏性鼻炎的診療現狀,包括流行病學、致病過敏原、社會經濟負擔、分類、發病機制、診斷、治療、臨床療效評估、患者教育及前景共
  • 10億過敏性鼻炎患者的哀傷,鼻炎益生菌能否成良方?
    10億過敏性鼻炎患者的哀傷,鼻炎益生菌能否成良方? 過敏性鼻炎是目前最常見的鼻科過敏性疾病,近年來患病率明顯上升。流行病學數據顯示,過去6年,我國過敏性鼻炎患病率從11.1%升高到17.6%,患病人數增加了1億,不同城市中過敏性鼻炎的患病率為10%-24%(平均11.3%),也就是說,我國擁有3億左右的患過敏性鼻炎的人口。此外,有學者保守估計,全球過敏性鼻炎患者已超過10億。這樣龐大的患者群體使人們健康和生活質量受到巨大影響,並造成沉重的醫療和社會經濟負擔。
  • 我國過敏性鼻炎患者6年增1億
    由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張羅教授牽頭完成的我國首部英文版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近日發表在最新一期《過敏科學、哮喘與免疫學研究》雜誌上。過敏性鼻炎是鼻科最常見的慢性難治性疾病,且近年來患病率明顯上升。
  • 溼疹-食物過敏-過敏性鼻炎-哮喘,這個孩子的病例值得深思
    最近,一位寶媽分享了她孩子是如何從溼疹-食物過敏-過敏性鼻炎-哮喘一步步發展的病案故事:孩子出生後,每天都起碼打10幾個噴嚏以上。半個月大時,孩子長了滿身的溼疹。自此,對於食物過敏原,寶媽儘量做到隔離。
  • 我國過敏性鼻炎患者6年增1億 英文版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發布
    由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張羅教授牽頭完成的我國首部英文版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近日發表在最新一期《過敏科學、哮喘與免疫學研究》雜誌上。過敏性鼻炎是鼻科最常見的慢性難治性疾病,且近年來患病率明顯上升。流行病學數據顯示,過去6年,我國過敏性鼻炎患病率從11.1%升高到17.6%,患病人數增加了1億。
  • 我國過敏性鼻炎患者6年增1億英文版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發布
    由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張羅教授牽頭完成的我國首部英文版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近日發表在最新一期《過敏科學、哮喘與免疫學研究》雜誌上。 過敏性鼻炎是鼻科最常見的慢性難治性疾病,且近年來患病率明顯上升。流行病學數據顯示,過去6年,我國過敏性鼻炎患病率從11.1%升高到17.6%,患病人數增加了1億。張羅介紹,保守估計,全球過敏性鼻炎患者已超過10億。
  • 全球抗過敏藥物市場疲軟,誰將提供新的動力?
    又到一年季節性過敏疾病發作的高峰期,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秋冬季花粉症患者隨處可見。加之霧霾天氣加重了病情的發展。近年來,全球抗過敏藥物市場疲軟。來自Evaluatepharm數據顯示,全球抗過敏藥TOP 20近有八成產品的銷售額處於增長停滯或下滑。來自Evaluatepharm的數據顯示,2016年尚無一款抗過敏藥銷售額過10億美元。
  • 美國人口僅3.3億,為何卻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
    美國是世界上經濟總量最高的國家,人口達到了3.3億人。2019年美國GDP實現了21.48萬億美元,人均GDP達到了6.5萬美元。中國GDP大概實現了14.17萬億美元,距離美國還有7.31萬億美元的差距。美國一家的經濟總量基本上相當於日本+德國+印度+英國+法國+義大利+巴西的經濟總量之和。
  • 事關全球3億哮喘患者,受FDA黑框警告的孟魯司特鈉還能吃嗎?
    得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針對哮喘和過敏藥物孟魯司特鈉的安全警告之後,上海一位呼吸科醫師這樣說道。3月4日,美國FDA發布通告,要求在孟魯司特鈉的說明書中增加黑框警告,以強調其可能帶來的嚴重神經/精神事件風險,包括興奮、抑鬱、自殺傾向,並對醫生提出限制過敏性鼻炎患者用藥的建議。
  • 鼻炎治不好?我國近3億人患病,防治方法看這裡
    然而,這詩意的秋日,卻是3億中國人噩夢的開始。據統計,我國約有3億人患有過敏性鼻炎,相當於每6個人中就有1個是鼻炎患者。其中,還有6800多萬青少年患者!為什麼一換季就過敏?引起過敏性鼻炎的首要原因是花粉,各季空氣中有各種不同的花粉,都有可能引發過敏性鼻炎。北方地區引起秋季花粉症為菊科植物,中國上海地區春季花粉症主要為楊樹,桑樹,法國梧桐等。
  • 過敏性鼻炎久治不愈會引發哮喘?聽聽保定民眾耳鼻喉怎麼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3億人患有哮喘,約5億患過敏性鼻炎,並且全球哮喘、鼻炎等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正以每10年2-3倍的速度迅猛增長。在中國,過敏性鼻炎患者已經超過1億,哮喘患者近3000萬。
  • 研究預計全球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97.3億
    研究預計全球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97.3億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5 14:48:15 美國華盛頓大學Christopher J L Murray團隊對2017-2100年195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生育率
  • 過敏性鼻炎久治不愈引發哮喘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3億人患有哮喘,約5億患過敏性鼻炎,並且全球哮喘、鼻炎等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正以每10年2-3倍的速度迅猛增長。在中國,過敏性鼻炎患者已經超過1億,哮喘患者近3000萬。  世界衛生組織也強調,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同一氣道,同一個疾病」。
  • 聯合國: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109億
    對不起,世界上的人口還會更多。聯合國最新報告稱,儘管全球生育率持續下降,人口增速與兩年前的預期相比有所放緩,但到2050年總人口預計會從當前的77億增加到97億,並將在本世紀末前後達到109億。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市區參加長跑的人群。
  • 錯把鼻炎當感冒,這兩者如何區分?3個方法或能緩解過敏性鼻炎
    這過敏性鼻炎又犯了,可真是難受!身邊有過敏性疾病的朋友好像越來越多了,據WHO調查全世界患有過敏性疾病人數超過人口的 1/5,我國過敏症發病率高達37.3%,變應性鼻炎(又稱過敏性鼻炎)的全球發病率17%,我國患者已經超過1億,15%-38%的哮喘患者伴有過敏性鼻炎。並且現在兒童過敏症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據統計3-5歲兒童過敏症發病率40%-50%。
  • 全球人口將達80億 2019年世界人口總數統計數據
    近日,德國全球人口基金會發布統計數據:至2019年底,全球人口總數將達77.5億,至2023年全球人口將達80億。聯合國人口預期報告估算稱,2050年世界一半人口將聚集在印度及非洲等國,2027年印度人口或超中國(中國人口數量 全國總人口各省人口排名)。
  • 這個冬天,呼吸道化藥市場500億,抗過敏藥佔有率激增
    據國外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500強暢銷藥物中抗過敏市場規模為52.15億美元,同比上一年下滑了1.79%;主要原因是原研藥專利到期,抗過敏的口服新藥貧乏。其中全身性抗組胺藥物市場佔據整個抗過敏市場的46%。
  • 嚴重過敏會危及生命!全球食物過敏患者猛增,缺乏維他命D或是原因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近幾十年來,全球食物過敏案例明顯增加,目前英國有7%兒童受食物過敏影響,澳大利亞有9%。全歐洲有2%的成年人對特定食物過敏。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正努力尋找對抗這種現象的方法。據報導,過敏是人體免疫系統對抗外界的某種物質造成的。
  • 秋冬過敏高發季,鼻炎咳嗽過敏全面分析
    過敏引發的疾病高達幾十種,主要分為三大類:皮膚類、過敏性鼻炎和哮喘。過敏性疾病在發 達國家的發病率比發展中國家高,歐美的發病率達50%-60%,我國的發病率每年正以20%-30% 的速度遞增。 過敏性鼻炎是最常見的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我國發病人口超1.4 億,且有逐年上 升趨勢。
  • 寶寶哮喘、鼻炎總愛犯?多是家裡這個小東西搞的鬼
    …… 哮喘,這個疾病困擾著全球約3億人,在中國,約有3000萬的哮喘患者。它也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病。 根據全國兒科哮喘協作組的三次調查,我國兒童哮喘的患病率上升趨勢明顯,10年間就增長了近50%,但漏診率高達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