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大師講壇|張杰院士:未來已來,唯變不變!

2020-12-16 澎湃新聞

上海交大大師講壇|張杰院士:未來已來,唯變不變!

2018-04-19 14: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大師講壇100期

日前,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原校長張杰做客第100期大師講壇,為交大師生帶來題為「未來已來 唯變不變——對新科技革命的思考」的精彩報告。校黨委書記姜斯憲,副校長徐學敏出席了此次活動。

致辭

姜斯憲書記為本期大師講壇致辭。他對張杰院士做客第100期大師講壇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說,大師講壇由原校長張杰院士推動創立,是學校知名的講壇之一,深受學生喜愛和歡迎。過去六年間,大師講壇舉辦了近百場活動,為繁榮校園學術文化做出了卓越貢獻,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他希望大師講壇可以一如既往地為交大師生打造高水平的學術講座,為「學在交大」貢獻智慧和力量。

之後,姜斯憲書記代表學校向張杰院士贈送了書畫篆刻協會學生為其製作的「講壇百期」紀念印章,並共同為大師講壇精神「研其精者道其深、博其大者致其遠」字畫蓋章留念。

100期的約定

張杰院士與大家深情分享了大師講壇的創辦歷程。他介紹,大師講壇創辦於2012年4月,意在為交大學子提供近距離接觸「大師」、感知「大師」的機會,打造交大學子心目中的「科學殿堂」。應大師講壇組委會學生邀請,在大師講壇創辦之初,他即與大家約定做客大師講壇第100期,轉眼間已成現實。他希望大師講壇能夠不忘初心、將學術精神不斷發揚光大。

報告主題內容

講座中,張杰院士分享了他對即將到來的「新科技革命」的思考。他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闡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機會稍縱即逝,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接下來,他從「科技革命的根本驅動力是什麼?」、「新科技革命的基礎、範式與突破點?」、「如何抓住新科技革命機遇?」等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他指出,現今社會,溫飽、健康、安全需求已經基本得到滿足,科技創新逐漸成為稀缺,人類社會將由物質型社會向知識型社會轉型。歷次科技革命啟示我們:科技革命作為產業革命先導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前一次科技革命為後一次科技革命奠定基礎;世界科學中心每80-120年就會發生一次轉移;新科技/產業革命的發生地均成為世界強國。就「新科技革命的基礎、範式與突破點」,他談到了兩點認識:人類需求的新變化驅動新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的基礎是思維範式的轉換。由於人類需求向「幸福、永生、超能」等方向轉化以及新科技革命以大數據思維為基礎等原因,健康產業、大數據產業將獲得空前發展。就「如何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機遇」,他認為:誰有最好的大數據基礎設施,誰能獲取最多、最全的數據,誰有最高、最快、最好的數據分析能力(計算能力+算法),誰能最有效地利用與開發數據,誰就將成為新科技革命的策源地。通過對中國大數據基礎設施以及知名大數據企業現狀進行分析,他指出,中國已成為新範式發展基礎最好的國家,但是優勢與不足兼具。

張杰院士介紹了中國科學院的初心與使命,中國科學院的歷史、現狀、對中國科研管理體系的貢獻以及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情況。他指出,中國科學院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中國高層次科技人員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開展大科學裝置等一系列基礎性研究,並取得了重大進展。

交流互動

互動環節中,張杰院士和徐學敏教授共同就新科技革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學術生涯規劃等主題,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交流互動。張杰院士還應邀為大師講壇留下大師手印。

百期紀念回顧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大師講壇100期回顧視頻

報告開始前舉辦了大師講壇百期紀念活動。大師講壇百期紀念視頻展示了張杰院士闡述大師講壇理念、往期嘉賓講座、嘉賓百期寄語等內容,把大家帶入到一期期大師講壇講座現場,讓大家對大師講壇的理念、定位和歷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師講壇學生組委會原秘書長陳一麟同學也與大家深情分享了參與大師講壇組織工作的體會。

【嘉賓介紹】

張杰,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兼任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

1988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1989年至1998年期間在英國牛津大學等教學、科研機構工作,1999年至2003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光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副所長,2003年至2006年任中國科學院基礎科學局局長,2006年11月至2017年2月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主要從事X射線雷射和強場物理領域研究,曾獲雷射聚變領域愛德華·泰勒獎等多個國內外重要科技獎項。

大師講壇

大師講壇自2011年成立至今,為交大學子帶來了百期高質量的學術講座,更有百位大師登上講壇,不僅有12位諾貝爾獎得主、3位圖靈獎得主、4位菲爾茲獎得主,還有眾多的中外院士。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大師們吸引著無數交大學子追尋他們的足跡,成就屬於自己的輝煌。

來源:研究生院

攝影:梅秋武

責任編輯:金雪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院院士程津培做客第153期大師講壇帶領交大師生走近「化學鍵能...
    2020年10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大師講壇迎來了第153期活動,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程津培給廣大師生帶來了精彩的學術分享。之後,程院士也介紹了自己團隊在離子液體方面化學鍵能學研究的近期成果。例如:以pKa為基準設計出了目前為止最好的計算模型,可以達到MUE均小於1 pKa。同時也成功預測了在離子液體中氫質子自由能的數值,與實驗數值非常接近。程津培再次強調化學鍵能學作為肥沃的土壤能夠為我們的化學之樹更有信心地來應對未來的挑戰,並鼓舞廣大師生一起努力,讓我們的化學之樹越來越茁壯。
  • 上海交大校長張杰寄語研究生:創新引領未來—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3月26日上海訊(記者黃辛)今天,上海交通大學2016年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隆重舉行,又一批交大學子告別母校,重新起航。
  • 張杰院士做客科大論壇暢談「交大之道」
    4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應邀做客中國科大論壇,作了題為「上海交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報告。報告會由中國科技大學侯建國主持,在校的校領導出席了報告會。在報告中,張杰分別從上海交大的歷史和現狀、一流大學的基礎和通向一流之路等幾個方面,闡述了「交大之道」。
  • 上海交大換帥 林忠欽接替張杰任職校長
    中共中央組織部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的任免決定,由6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不再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職務,此前林忠欽任上海交大常務副校長,而今年59歲的張杰已經擔任上海交大校長近11年。
  • 諾獎得主維爾切克做客上海交大大師講壇 科普量子粒子呼籲疫情期...
    圖說:上海交大大師講壇雲開講 李政道研究所供圖(下同)在微觀量子的世界,也可以用類似結繩計數的方法來記錄及操控量子信息。昨晚,第150期上海交通大學大師講壇首次嘗試「網絡直播」模式,邀請維爾切克教授在線做客,他通過大量的圖片與通俗的概念向大家講述任意子的「前世今生」。
  • 張杰帶隊赴上海交大做研究生招生宣講
    2017年6月9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張杰院士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王豔芬的陪同下,來到上海交通大學做研究生招生宣講。這是張杰院士在卸任上海交大校長100天後首次代表國科大走進上海交大做研究生招生宣講,體現了中科院和國科大領導對研究生生源質量的高度重視。
  • 上海交通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杰在「國資大講壇...
    5月6日,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指導,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和中國金融信息中心共同主辦,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聯合主辦,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寧波銀行上海分行全程戰略合作支持的「國資大講壇」第十期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行,特邀上海交通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張杰院士,作題為「未來已來 唯變不變——對新科技革命的思考
  • 最新|帶著物理的基因,張杰院士告別了治校十餘年的上海交通大學
    今年,上海交通大學數千名畢業生聽不到他們「傑哥」的畢業致辭了。這個「校長保留節目」已持續了整整10個學年。 23日上午,隨著中組部任免決定的宣布,張杰院士不再擔任上海交大校長,由常務副校長林忠欽院士接任。 2006年11月27日,張杰由中科院基礎科學局局長正式當校長,成為新中國成立後上海交大最年輕的校長。
  • 上海交大校長張杰院士給本科生上思政課—資訊—科學網
    4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1+4」思想政治理論課——這個旨在為「95後」大學生「量身定製」的思修課大餐,迎來了一位特別教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
  • 中科院院士張杰出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附簡歷)
    (圖片來源:上海交大官方網站)    中新網11月28日電 上海交通大學27日召開全校教師幹部大會,宣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的任免決定,由張杰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謝繩武因過任職年齡界限,不再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職務。
  • 諾獎得主做客交大大師講壇,網絡直播揭秘第三類量子——任意子
    5月14日20點,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研究所所長Frank Wilczek教授以「網絡直播」的模式做客第150期上海交通大學大師講壇,在線帶領大家經「任意門」來到任意子的世界,通過大量的圖片與通俗的概念向大家講述任意子的「前世今生」。
  • 張杰院士:上海交大將實現三個轉變—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 黃辛報導)4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學迎來118周年華誕,海內外交大校友相聚母校校園。上海交通大創始人盛宣懷的後人向學校捐贈了《龍溪盛氏宗譜》。 校慶大會上,徐芑南院士、趙連城院士、楊槱院士、徐祖耀院士等獲得母校頒發的思源校友年度獎。上海交大第十一任校長、工學先驅、國學大師唐文治銅像同日揭幕。
  • 諾獎得主做客上海交大:喜愛中國文化、認可家族觀念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和藝術及科學院雙院士卡爾?巴裡?夏普萊斯教授做客上海交通大學大師講壇。 供圖 攝中新網上海4月22日電 (記者 許婧)點擊化學是一種實用的哲學概念在合成化學上的映射,已被廣泛應用於有機化學、聚合物材料合成、生物分子標記、抗體修飾、藥物開發等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和生產領域。
  • 張杰院士不再擔任上海交大校長 副校長林忠欽接任
    今年,上海交通大學數千名畢業生聽不到他們「傑哥」的畢業致辭了。這個「校長保留節目」已持續了整整10個學年。  2月23日上午,隨著中組部任免決定的宣布,張杰院士不再擔任上海交大校長,由常務副校長林忠欽院士接任。  2006年11月27日,張杰由中科院基礎科學局局長正式當校長,成為新中國成立後上海交大最年輕的校長。
  • 張杰會見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一行
    3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學(以下簡稱「上海交大」) 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院士一行23人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參觀「率先行動 砥礪奮進—『十八大』以來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黨委書記張杰院士陪同參觀並與來賓座談。
  • 交通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張杰:大學引領社會的創新
    張杰 中國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共產黨第17屆、18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上海交通大學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探索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之路,各項改革措施都圍繞著「創新」——不論是人事制度改革還是教育綜合改革,無一不是率先進行。因為,上海交大的發展目標就是成為創新型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張杰是一位物理學家,對於科技創新的重大意義以及創新型大學的建設,有著深刻的認識。
  • 國務院任命上海交通大學原校長張杰任中科院副院長
    其中,任命張杰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任命林忠欽為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副部長級)。同時,免去張杰的上海交通大學校長職務。  此前,23日上海交通大學已舉行全校教師幹部大會,中共中央組織部在會上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任免決定:張杰院士因另有任用,不再擔任上海交大校長,由常務副校長林忠欽院士接任。
  • 上海交大校長開學致新生:從「習慣被安排」到喚醒內心夢想
    上海交大學生聯合會和大師講壇組委會的十幾名學長同學組成工作團隊,提前一個月就開始聯繫師長、校友和新生代表,希望與2014級新同學分享「人生故事」。學生團隊還利用暑假時間,拍攝了微電影《爸媽》、《三代交大人的故事》和學長祝福視頻,現場反響熱烈,很多新生和家長感動落淚。
  • 上海交大校長張杰畢業典禮致辭:堅守大學精神,思源致遠
  • 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自然科學研究院建院十周年紀念大會舉辦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上海交通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致遠學院名譽院長、上海交通大學原校長張杰,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偉明,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仰頤,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衛剛,上海交通大學副教務長吳靜怡,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鄂維南,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吳堅,上海中學校長馮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