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安徽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5%

2020-12-22 央廣網

省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12.5%,較前一個月加快4個百分點,高於上年同期6.2個百分點,創2014年8月份以來最大增幅。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全省工業經濟運行穩步回升,生產增速明顯加快,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

統計的工業三大門類中,當月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2%,製造業增長12.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0.6%。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9%;股份制企業增長12.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17.4%;私營企業增長6.8%。

當月40個大類行業中,有30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隨著經濟運行活力增強,生產端持續活躍,拉動原材料行業快速增長。

當月原材料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8%,較前一個月加快6.3個百分點。其中,石油加工行業增長262.3%,化工行業增長18.3%,增速均升至今年以來最高,粗鋼、鋼材、電解銅、合成氨保持10%以上較快增長。

裝備製造業持續高位運行,電子信息、汽車業繼續快速增長。11月份,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7%,連續8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繼續發揮支撐工業穩定增長的重要作用。其中,電子信息、汽車、金屬製品、通用設備分別增長34.9%、22.2%、23.6%、11.0%,增速持續居於全部工業大類行業前列。11月份,汽車產量同比增長9.7%,其中新能源汽車受政策利好、消費恢復、新車型入市等因素拉動,增速大幅躍升至99.8%。

內需外需協同拉動,支撐了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當月消費品行業同比增長3.8%,較上月加快3.2個百分點。工業產品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32.6%,其中,鐵路船舶增長153%、有色行業增長111.5%、醫藥行業增長69.6%。受防疫產品海外需求上升、訂單回流以及國內需求回暖等因素拉動,紡織業同比增長14.3%;紡織、化纖、醫藥業保持10%以上增速。

省統計局分析,當前,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對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造成衝擊,加之國內散發性疫情影響,工業生產全面恢復不確定性增多。各地仍須著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消費潛力,支持企業大力拓展國內和國際市場,持續鞏固工業經濟穩定向好態勢。當月原材料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8%,較前一個月加快6.3個百分點。其中,石油加工行業增長262.3%,化工行業增長18.3%,增速均升至今年以來最高,粗鋼、鋼材、電解銅、合成氨保持10%以上較快增長。

裝備製造業持續高位運行,電子信息、汽車業繼續快速增長。11月份,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7%,連續8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繼續發揮支撐工業穩定增長的重要作用。其中,電子信息、汽車、金屬製品、通用設備分別增長34.9%、22.2%、23.6%、11.0%,增速持續居於全部工業大類行業前列。11月份,汽車產量同比增長9.7%,其中新能源汽車受政策利好、消費恢復、新車型入市等因素拉動,增速大幅躍升至99.8%。

內需外需協同拉動,支撐了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當月消費品行業同比增長3.8%,較上月加快3.2個百分點。工業產品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32.6%,其中,鐵路船舶增長153%、有色行業增長111.5%、醫藥行業增長69.6%。受防疫產品海外需求上升、訂單回流以及國內需求回暖等因素拉動,紡織業同比增長14.3%;紡織、化纖、醫藥業保持10%以上增速。

省統計局分析,當前,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對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造成衝擊,加之國內散發性疫情影響,工業生產全面恢復不確定性增多。各地仍須著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消費潛力,支持企業大力拓展國內和國際市場,持續鞏固工業經濟穩定向好態勢。(胡旭)

相關焦點

  • 11月安慶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1% 增幅居全省第一
    12月21日,記者從市經信局獲悉,1-11月份,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2%,增幅均居全省第5位。其中,11月當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1%,增幅居全省第1位。
  • 前11月,德州1391家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
    1-11月份,全市139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6個百分點,位列全省第8位。據了解,在工業生產運行中的積極變化共有七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明顯上升。11月份,製造業PMI為52.1%,且各項分類指數普遍改善,製造業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恢復性增長明顯加快。
  • 今年1至11月 全市規上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
    重慶日報記者12月23日從市統計局獲悉,今年1-11月,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 )同比增長3.9%,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97.26億元。統計數據顯示,從經濟類型來看,1-11月全市國有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股份制企業增長4%,外資企業增長14.1%,民營企業增長3.2%;從行業看,全市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7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其中八大支柱產業裡,汽車增長10.2%,電子增長13.4%,裝備製造增長2.3%,醫藥增長 4.3%,材料增長6.4%,消費品增長0.8%,能源增長1.1%,
  • 一季度新疆阿克蘇地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
    4月30日,記者從地區工信局了解到,一季度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2家應復工企業全部復工復產。其中復工已正常生產的企業231家,達產率99.6%;滿負荷生產的企業185家,達效率81%。前三個月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51.69億元,同比增長2.5%。
  • 廣東11月經濟數據出爐:出口額同比增超10%,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1月份,廣東大部分主要經濟指標當月增速均比10月加快,包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超過8%,達今年以來最高當月增速,以及當月出口額同比增長超過10%。1-11月,廣東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3萬億元,同比增長0.7%,增速由負轉正。
  • 1-11月廣東規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0.7%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廣州12月24日訊 據廣東統計信息網消息,1-11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2.93萬億元,同比增長0.7%,增幅比1-10月提高1.0個百分點,實現累計增速年內首次正增長。
  • 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 較6月回落1.5個百分點
    中證網訊(記者 趙白執南)國家統計局14日公布數據顯示,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4.8%(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比6月份回落1.5個百分點。從環比看,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19%。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
  • 我縣規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增速居全市第二
    12月23日,記者從縣經開區獲悉,我縣1-11月完成工業總產值58.2億元,同比增長13.3%,增加值增速完成11.5%,除臨港經開區外,排名全市第二。1-11月,縣經開區完成工業總產值51.47億元,同比增長17%,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88.4%。 據統計,我縣今年1-11月完成工業投資25.2億元,其中技改投資12.4億元;新籤訂投資協議13個,總投資49.38億元,其中投資5億元以上的項目3個,新增規上工業6戶。
  • 2020年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9%
    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9%(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增速與9月份持平。從環比看,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78%。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
  • 5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5%,較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固投增速探年內新低
    數據顯示,2019年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0%,比4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2019年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17555億元,同比增長5.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
  • 工信部:4月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由負轉正 二季度工業經濟運行有望...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目前,隨著企業復工後產能加快釋放,市場需求逐步回暖,1-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4.9%,這是我們多年沒見的負增長。但是4月當月由上月下降1.1%轉為增長3.9%。由負轉正,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 2018年天津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央廣網天津2月1日消息(記者賈立梁)記者從天津市統計局獲悉,2018年,天津市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企業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工業運行穩中有進。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同期增長2.6%,增速較上年加快0.3個百分點。
  • 前11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0.7%
    ●南方日報記者 王彪 實習生 李媛 通訊員 徐可12月24日,省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11月,廣東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3萬億元,同比增長0.7%,增速由負轉正。這是繼前三季度廣東GDP同比增速由負轉正後,又一重要經濟指標的累計數額實現同比正增長。
  • 去年北京GDP同比增長6.6% 新經濟增加值佔比約三分之一
    中新網北京1月23日電 (記者 杜燕)2018年北京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0320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6%,高出6.5%左右的年度預期目標。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18.7億元,下降2.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647.7億元,增長4.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4553.6億元,增長7.3%。  北京全年新經濟實現增加值10057.4億元,按現價計算,增長9.3%,佔全市經濟的比重為33.2%,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 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4.4% 比7月回落0.4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9月16日,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19年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4.4%(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比7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從環比看,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32%。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
  • 2018年中國經濟運行情況分析:GDP同比增長6.6%(附圖表)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4734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66001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469575億元,增長7.6%。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2.3%,製造業增長6.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9%。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1.7%、8.9%和8.1%,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5、2.7和1.9個百分點。
  • 2019年中國GDP同比增長6.1% 總量逼近100萬億元
    初步核算,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四季度增長6.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比上年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
  • 工業能耗降幅逐月收窄 全年節能工作不能放鬆 ——2016年上半年規...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南寧市上半年規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0.30%,但其降幅呈現逐月收窄之勢,若下半年工業能耗降幅繼續收窄,將會給全市全社會節能降耗帶來較大壓力,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 萬元規上工業增加值能耗0.4883噸標準煤,同比下降10.30%,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8.27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收窄4.68個百分點。
  • 國家統計局: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8123億元,同比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274267億元,增長0.9%;第三產業增加值400397億元,增長0.4%。從環比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7%。
  • 5月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丨科技熱度TOP10榜單
    5月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丨科技熱度TOP10榜單 2020-06-18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