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動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關係到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質保障,關係到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關係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這為我們統籌一手嚴抓疫情防控,一手勤抓復工復產提供了根本遵循。
防控疫情是硬任務,發展經濟是硬道理。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有序有效推動復工復產,是當前面臨最緊迫的新課題。
改革創新,是廈門經濟特區的根與魂,先行先試、勇於擔當依然是新時代特區的神聖使命。率先破解這一新課題,既是廈門履行經濟特區神聖使命的應有之義,也是應盡之責。
這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這次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次疫情防控,考驗著各級黨委政府治理智慧和治理能力。
在金尚小區內的夏商民興超市門口,市民展示購買到的口罩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發生以來,市委市政府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上來,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廈門防控疫情,既有責任擔當之勇,又有科學防控之智;既有統籌兼顧之謀,又有組織實施之能。廈門找到兩手抓的最佳結合點,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廈門服從服務全國一盤棋大局,為湖北武漢防控疫情做出了積極貢獻,彰顯了廈門經濟特區的擔當。
市民來到忠侖公園晨練,到處花團錦簇(本報記者 張江毅 攝)
儘管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但是疫情尚未結束,警報還未解除,風險依然存在。這個時候,必須要把「防心」擺在首位。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防疫之心」不可無,不可松。我們要堅決落實分區分級、精準防控舉措,區分不同風險不同情況,制定差異化防控策略;要高度警惕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繼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一天沒有徹底戰勝疫情,就一刻也不能鬆勁。
思明疾控中心在醫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思明區衛健局 供圖)
在打好防控疫情阻擊戰的同時,我們也要打好經濟發展攻堅戰。我們必須適應雙線作戰的新常態,認識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在這一特殊時期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不能把兩者截然分開,不能把完全消除疫情作為發展經濟的絕對條件。對此,我們要秉持「常心」,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一方面,疫情發展有個過程,消除疫情慢不得、但也急不得,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隨著經濟發展摁下重啟鍵,生產生活正在回歸正常化,防控也隨之進入常態化。「過關式上班」和「高考式吃飯」這些非常之舉,我們都要去適應,要習慣「戴著口罩謀發展」。另一方面,城市已經整體轉向「滿血復活」,復工復產正在有力有序全面鋪開,疫情防控就要依法依規,按照分區分級的要求精準防控,不能再以所謂的「超常」手段「硬核」措施一刀切,層層加碼,甚至把企業一關了之,把道路一封了之。
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我們還要堅定必勝信心。行動要果斷迅速,措施要嚴謹細緻,但是心態要打開,眼光要放開,正所謂「不畏浮雲遮望眼」。疫情的「黑天鵝」雖然短期內擾亂了生活衝擊了經濟,但是總的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廈門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心和方向沒有改變。信心比黃金還重要,我們不要被困難和問題嚇倒,被恐懼鎖住「心門」,被疫情隔斷目光綁架生活,要學會辯證看待問題,看到危中有機;要樹立信心,危中轉機,化危為機。
呂厝地鐵站
應該說,疫情發生之後,廈門在舉國抗疫中體現了經濟特區的擔當作為,無論是在提早採取果斷措施防控疫情方面,傾力支持湖北、武漢一線防控,還是在率先復工復產發展經濟方面,都做到了「先一步」「快半拍」。這充分體現了廈門經濟特區幹部群眾對人民領袖的絕對忠誠——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行動認同;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中央、省委決策部署,是廈門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走在全國前列的生動體現。
軌道交通3號線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軌排拼裝作業(本報記者 黃嶸 攝)
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和「十三五」收官的關鍵之年,很多既定的目標任務需要我們去完成。要深刻認識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變化,圍繞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進一步明確現階段的措施和辦法。
農業企業復工,廈門匯盛生物有限公司全自動化發酵車間(本報記者 張奇輝 攝)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我們要繼續發揚敢為人先的特區精神,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在繼續有力有效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狠抓復工復產,堅定不移加快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為疫情防控提供強有力支撐,為接續開創廈門美好未來打下堅實基礎。
我們要緊緊扭住招商引資和項目帶動這一牛鼻子,為廈門長遠發展積蓄強勁動能。一方面要為企業防控疫情和復工復產排憂解難,包括提供防護保障,解決用工、資金等困難,打通生產、供應、銷售鏈條的「中梗阻」,落實落細援企穩崗暖心措施;另一方面推動企業搶抓機遇增資擴產、以商引商,確保招商引資不斷線,推進優質項目落地、開工、投產,以招商促發展,以項目增後勁。
復工以來各項建設正在加緊推進(本報記者 張江毅 攝)
大事難事看擔當。幹部政治上過不過得硬,就要看關鍵時刻靠不靠得住。在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工作中,在深入分析和科學研判的前提下,看準的事情就大膽闖大膽試,不能畏首畏尾,更不能觀望不決,遇到困難就推諉,什麼事情都等著上面部署,不推就不動。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就要把投身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試金石和磨刀石,以兩手抓工作成效來檢驗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我們要順勢而為、聚勇而上,把擔當作為的意識和能力,把提速中奔跑跳起摸高的勁頭,變成抓防控不鬆懈抓發展不動搖的強大動能;我們要繼續迎難而上,頑強拼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總體戰、阻擊戰,堅決打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攻堅戰、決勝戰,努力贏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場大考,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向黨中央交出廈門經濟特區的合格答卷。
我們不能等待奇蹟,我們的使命就是創造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