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價格,50萬級配置,100萬級油耗!優秀如我也撐不住了!

2020-12-11 玩車教授

20萬級的售價,50萬級的配置,100萬級的油耗,究竟是哪個品牌的車才能有如此「越級」的用戶口碑?沒錯,就是你想的一樣。

納智捷在大陸市場可謂神一般存在,路上見得不多,網上衝浪卻聽不少。由於此前一些車型的油耗高、小問題多等缺點,納智捷一度成為網友們日常調侃對象,例如「百公裡三個加油站」、「加油站戰略合作夥伴」等,於是近年來該品牌的存在感基本是靠著網友們在維持。

不過,廣大網友可能很快就會感到寂寞了,因為有消息顯示,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於11月13日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流程,這意味著納智捷品牌很可能會退出市場,準確來說是大陸市場。而根據當地媒體的消息,裕隆集團已和東風集團達成共識,讓納智捷品牌退出大陸,目前正在商討產品售後等問題。至於最終結果其實仍需等待官方公布,但就現在來看是「兇多吉少」了。

退出大陸市場的原因是為了進一步縮減開支,促進轉型,簡明概括就是品牌銷量不佳,據裕隆集團2019年財報顯示,該企業稅後虧損就高達58.86億人民幣。事實上相比於整個裕隆集團,納智捷也還算一個年輕的品牌,畢竟距離東風裕隆在2011年推出首款車型至今也不足10年,而回顧東風裕隆這些年來的走勢,其實也並非一直處於低迷。

2010年裕隆集團和東風集團正式合資成立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後,很快在2011年推出了首款車型——納智捷大7 SUV,該車可以說是納智捷在大陸市場的「成名作」,在它的帶領下2012年東風裕隆就實現了盈利,同時也讓更多認認識到納智捷。

自此,趕上國內SUV熱潮的納智捷銷量一路高走,在2015年該企業總銷量甚至達到60315輛,同比上漲15.54%,完成了6萬輛的初始目標。

隨後,意氣煥發的裕隆集團更是找到了周杰倫做代言人,並於2016年相繼推出大7 MPV和全新銳3等車型。不過這番投入並沒有成功轉化收穫,2016年東風裕隆銷量僅為4萬輛,而往後幾年間銷量還一直下跌,到了2020年更是受疫情影響,該品牌1-5月銷量僅有43輛,同比下滑92.5%,納智捷真的不行了?

回顧裕隆集團的造車歷史就能發現,納智捷品牌其實來之不易。最初裕隆汽車以「裕隆機械製造公司」為起點,其誕生是響應「發動機救臺灣」的號召,所以裕隆是臺灣製造汽車的先河。

當然了,由於中國汽車工業起步較晚裕隆汽車在技術方面同樣是落後,因此仍在蹣跚學步階段的它自然而然也從自研走上了合資道路,主要想通過市場換技術,而日產汽車就是讓裕隆汽車往前跑的品牌。隨後在1960年,裕隆汽車正式更名為「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不過兩者合作下的「處女座」就差點讓裕隆汽車陷入困境,因為資源的缺乏首款合資車型裕隆青鳥701僅能在臺灣通過CDK的方式組裝,導致了車型售價和進口車不相上下,市場競爭力不足,後來多虧了計程車公司大批買下青鳥701才讓裕隆汽車脫險。

成功活過來的裕隆汽車在1969年-1981年可謂飛速發展,這期間最有意義的可以說是建立了玻璃、座椅、傳動軸等汽車零件工廠,為往後的造車之路埋下伏筆。然而不幸的是同在1981年,被稱為「臺灣汽車工業第一人」的嚴慶玲患病去世,於是她的丈夫吳舜文便擔起了裕隆集團。

後來,吳舜文為了實現中國造車自出汽車的心願,在股東日產方極力反對的情況下,毅然推出屬於自己的自主品牌。而回顧整個發展過程,前前後後裕隆汽車經歷過:推出自主生產的「飛羚」系列車型;與「國產汽車」、「東風汽車」、「通用集團」等建立合作關係。可謂一直徘徊於合資與自主發展之間。

而我們如今知曉的納智捷,其實是2008年才有的事兒。進入21世紀後汽車市場保有量逐漸溫和,同時全球經濟萎靡也讓臺灣汽車銷量不振。此時,裕隆汽車再次意識到必須要重新推出自主品牌來救市,所以在2008年成立了納智捷LUXGEN汽車公司,研發和銷售新的自主產品。

不久之後的2010年裕隆和東風再度牽手,雙方正式籤署合資協議,並將LUXGEN品牌引進內地,東風集團決定沿用「納智捷」之名。而東風裕隆汽車公司首款車型戰略則是看重了國內逐漸興起的SUV市場,因此在2011年推出了納智捷大7 SUV,其售價區間為18.8-26.9萬元,有意思的是,該車的售價剛好夾在了自主品牌SUV與合資品牌SUV之間。

大尺寸、四驅、SUV、渦輪增壓這些當時車市時髦的關鍵詞,都讓大7 SUV迅速得到關注,「納智捷」一詞從此也進入了消費者的視野,當時也有不少人認為:大7 SUV想不火都難。確實,就如開頭所說,大7 SUV為納智捷起了個好頭並促進了品牌銷量提升。

該品牌曾在2012年計劃十年時間內在大陸市場推出11款新車,對此納智捷基本是做到了,其在大陸市場的鋪墊十分廣泛,旗下包括了轎車、SUV和MPV陣容,甚至還有純電EV車型,所以僅從產品豐富性來說,納智捷並沒有太大問題。

然而多生孩子不一定就能好打架,雖說納智捷車型涉及面足夠廣,但市場拼的是車型實力而不僅僅是多少。那麼從原來的銷量還算不錯如今卻淪落到近乎沒人買,納智捷這些年來除了常被倜儻的「油耗高」,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它跌落神壇?

納智捷的英文名稱——LUXGEN,是將Luxury(奢華)和Genius(智慧)兩個單詞結合而來,其旨在用高科技的電子產品為消費者提供人性化的用車體驗。確實,儘管在那個自主產品以配置豐富、價格便宜為主要賣點的時代,納智捷也能在科技方面表現突出。

THINK+智能資訊平臺是納智捷在2009年發布的車機系統,由裕隆汽車和HTC公司合作開發,而在大陸首款推出的大7 SUV上同樣有它的身影。要知道在2010年那會兒,該車機功能豐富、使用流暢等優勢,不僅將同期國產車型的多媒體系統拉開差距,甚至能媲美不少合資產品,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大7 SUV會讓用戶感到50萬級配置體現的其一原因。

不過就以這款大7 SUV為例,其優缺點也是相當分明,不好的地方則包括油耗偏高、隔音一般、動力響應慢等等,因此它依然身披許多能讓消費者拒絕的理由。當然了,任何一款車型都不是完美的,重要的是能否在錯誤之中總結自己,然而,納智捷恰恰就在這點上沒做好。

另外,以大7 SUV為主的納智捷產品,車型小毛病是普遍居多,根據車質網等第三方投訴網站也能發現,即使是最初上市的2011款納智捷大7 SUV,其已在發動機、懸架系統、異響、電子線路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所以,雖然納智捷一樣是主打高配置,但其功能穩定性不太好,最終引來了大量車主投訴。

而到了後來更新的14、15款車型,該車依然在動力系統、車身電器甚至是氣囊方面有著不少問題,因此也能知道,納智捷對於一些重要的核心問題沒能解決到位。

除此之外,沒跟上時代節湊也是納智捷的敗點,如果說在2011年剛踏入大陸市場時,其品牌設計語言還能稱得上大氣的話,那麼多年以後設計不大改也只能乖乖認命了,而對比同期的其他中國品牌更是顯得老氣。

是否還記得,2015年前後是中國品牌SUV的井噴期,如今許多主流車型包括哈弗H6、傳祺GS4等都是在那時候站起來的,它們的優勢正是在因為經歷了一次「蛻變」,無論是設計還是動力都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因此,納智捷與眾多中國品牌相比優勢只減不增,於是從2016年開始品牌銷量開始低走。

另外就是技術方面,納智捷也表現出「不上進」的態度,再以大7 SUV為例子,經歷了汽車市場推崇小排量發動機,消費者注重出行經濟性的時期,大7SUV從2011款車型到2018款車型依然搭載著2.2T排量發動機,而且品牌有不少車型同樣搭載此排量發動機,先不說油耗表現如何,就市場潮流這方面已是脫軌狀態。

再來是一個比較「離譜」的行為,縱觀納智捷品牌各級別車型,低至入門級SUV——U5 SUV,高至售價超過40萬的MPV——MASTER CEO,竟然都是用著後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這一點確實說不過去。

結合以上,納智捷銷量懸崖式下跌是有多重因素的,不僅僅是油耗問題,還有技術不創新、態度不進取等原因。即便近些年納智捷依然試圖挽救市場,其提出新的品牌戰略、展示概念車以及推出全新的SUV車型等,不過正所謂「蘇州過後無艇搭」,有些機會錯過了就真的很難再翻身,特別是品牌遺留下來的口碑難以重獲芳心。

市場總是殘酷的,特別是在中國品牌快速崛起的今天,想要混得好絕非敷衍了事就可以的。此次申請破產的是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而東風裕隆將何從何去,納智捷的老車主後續養護如何保障,也應該是此階段最需要交代的事情。那麼對於納智捷品牌或要推出大陸市場的消息,各位又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20萬價格,50萬級配置,100萬級油耗!優秀如我也撐不住了
    [車友頭條-車友號-玩車教授]  20萬級的售價,50萬級的配置,100萬級的油耗,究竟是哪個品牌的車才能有如此「越級」的用戶口碑?沒錯,就是你想的一樣。 確實,就如開頭所說,大7 SUV為納智捷起了個好頭並促進了品牌銷量提升。
  • 20萬價格 50萬級配置 100萬級油耗!優秀如我也撐不住了!
    20萬級的售價,50萬級的配置,100萬級的油耗,究竟是哪個品牌的車才能有如此「越級」的用戶口碑?沒錯,就是你想的一樣。納智捷在大陸市場可謂神一般存在,路上見得不多,網上衝浪卻聽不少。確實,就如開頭所說,大7 SUV為納智捷起了個好頭並促進了品牌銷量提升。該品牌曾在2012年劃十年時間內在大陸市場推出11款新車,對此納智捷基本是做到了,其在大陸市場的鋪墊十分廣泛,旗下包括了轎車、SUV和MPV陣容,甚至還有純電EV車型,所以僅從產品豐富性來說,納智捷並沒有太大問題。
  • 合資10萬級「經典」車型!帶510升超大行李箱,油耗僅5.6L
    在眾多合資品牌裡大眾的口碑一直不錯,歷年來它推出的經典車型也是數不勝數,幾乎每個價格區間都有它的拿手車型。比如,大眾30萬級的途昂、20萬級的邁騰、10萬級的朗逸都成了火遍大街小巷的經典。而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就是這款全新2021款朗逸。它可以算得上是合資10萬級「經典」車型!
  • 10萬級合資「經典」車型!帶510升超大行李箱,油耗僅5.6L
    在眾多合資品牌裡大眾的口碑一直不錯,歷年來它推出的經典車型也是數不勝數,幾乎每個價格區間都有它的拿手車型。比如,大眾30萬級的途昂、20萬級的邁騰、10萬級的朗逸都成了火遍大街小巷的經典。而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就是這款全新2021款朗逸。它可以算得上是合資10萬級「經典」車型!帶510升超大行李箱,油耗僅5.6L。
  • 20萬級福特銳際對抗30萬級寶馬X1 跨級挑戰的勇氣源自哪裡?
    而筆者今天拿到的這臺嘉享款銳際,售價為20.48萬元,相比目前終端售價來到25萬左右的寶馬X1 20Li時尚型在配置上的差距更加巨大。 作為合資中高端車型的銳際,除了在科技配置上領先X1之外,在智能化方面的豐富程度更遠非X1所能企及。
  • 20萬內最省油,省心的B級車,你會選哪款?
    20萬是很多小夥伴買車的預算,這個價位中可以選擇的B級車有很多。但是20w也是一個比較尷尬的預算,常見的暢銷車型中基本買不到頂配,加之有油耗的顧慮,所以並不推薦很多人說的邁騰。在市區正常路況下2.0的邁騰基本是10個油,並不省油。
  • 探秘宋Pro DM,是什麼讓TA成為20萬級至寶?
    探秘比亞迪宋Pro DM是什麼讓TA成為20萬級至寶?線索一:Dragon Face 2.0既然化身偵探,當然要具備細緻的觀察能力。在全新設計的前麥弗遜+後多連杆獨立懸架基礎上,精益求精的阻尼調校、博世ESP 9.3的高效控制等等大師級調校,讓宋Pro DM的底盤整體偏向舒適,但又不會覺得缺乏力量感,路感清晰。包括經過坑窪路面和減速帶這樣的濾震表現也很優秀。我想,這便是前奔馳S級底盤調校專家漢斯,帶來的德系豪車級「大師智造」操控。
  • 20萬買低配B級車,還是高配A級車?4S店離職員工說了句真話!
    20萬買低配B級車,還是高配A級車?4S店離職員工說了句真話!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高了。大家在酒足飯飽之後,便開始關心一些高端的話題。汽車便是許多人熱議的一個話題。對於年輕人來說,買車可是一件大事。一輛車少則幾萬,多則上百萬,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 奔馳新E級優惠4萬 贈2萬售後禮金
    今天我們為您搜集了五款豪華品牌車型,他們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優惠力度大,二就是車型相對熱門,包括優惠達到100萬的捷豹XJ,剛剛中期改款的奔馳E級,還有凱迪拉克XTS、沃爾沃S60、雷克薩斯GS。如您十一期間有購得如上車型的計劃,可到當地4S店深入洽談。
  • 10萬級、20萬級、30萬級的優質SUV,都在這裡了!_易車網
    下面,小編就為各位朋友們帶來10萬級、20萬級、30萬級中的代表性SUV,大家可以參考一下。1、長安CS55PLUS指導售價:9.19-11.49萬 寫在最後10萬級、20萬級、30萬級中的代表性SUV就是這3款了。而在這3款車的優缺點中,長安CS55PLUS的內外設計值得稱道,動力系統也比較穩定,不過空間稍微有點不足;豐田威蘭達這款車三大件穩定,耐開實用,不過行車噪音有點大;福特探險者空間非常寬敞,動力強勁,城市代步和越野樣樣行,不過就是保值率一般。大家覺得這3款車如何呢?
  • 這幾款C級轎車,車長超5米,配置超高,最低不到10萬!
    本期我們給大家推薦幾款價格實惠的國產C級車。廣汽傳祺GA8廣汽傳祺作為廣汽的首個自主品牌,這幾年通過全面的車型矩陣以及優秀的產品成長非常快,特別是傳祺GS系列,銷量表現也非常不錯。作為C級轎車,空間自不必說,座椅寬大厚實,後排隱私玻璃以及側窗遮陽簾獨立空調一應俱全。這臺C級轎車的售價為14.98萬-25.98萬,並且有著1-2萬的市場優惠,入門版僅13萬,可謂是性價比十足了。
  • 德系SUV的便宜貨:20萬加長奧迪、15萬大眾、10萬斯柯達
    但現在的問題是,SUV市場擁有眾多車型可選,從10萬級再到20萬級,你可以考慮任何品牌的任何車型,甚至是豪華品牌,比如奧迪Q2L就不在話下,而追求較為豐富配置,還有諸如大眾探歌這樣的合資緊湊型,當然這是15-20萬左右預算,如果只有10萬左右呢?自然是斯柯達柯米克。
  • 全款188.88萬買下奔馳G級,還好沒貪便宜買144.66萬的路虎攬勝!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全款188.88萬買下奔馳G級,還好沒貪便宜買144.66萬的路虎攬勝!》。迅猛發展的汽車行業,帶來的是不斷的創新,當前汽車製造技術日新月異,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必然更高。「油耗王」獵豹CS10,已然成為愛車人士首選的座駕之一。在消費者的資產越來越多的今天,沒有多項優點的產品必然慢慢地會被忽視,只有找準自己的定位才能獲得成功,正如奔馳G級。提到奔馳G級,我們不得不把車主王先生的感受說一說,奔馳G級選車心得,行駛3800公裡,車主還好沒貪便宜買144.66萬的路虎攬勝!看看車主的分享後,我們再做判斷。
  • 100萬以上的預算,你猜我選擇了哪款車_易車網
    奔馳S級轎車是德國旗下品牌推出的頂級豪華車。其上承梅賽德斯-奔馳百多年來的精湛造車藝術,下啟源源不絕的科技革新,在安全性、汽車工程和方面,具備了超過三十多種先進的增強性設備,是令人信賴的優秀座駕。每一細部都經過精密的設計與打造,無論在駕駛性、豪華外表和安全性方面,都達到了頂峰的水平。
  • 今年50,非常渴望摩旅,兩到3萬無級變速的摩託車,有哪些推薦?
    這是今年的50號,非常想去摩旅,2-3萬無級變速摩託車,有什麼建議?首先看一下這位車友的描述「今年50歲了,雖然年紀大了些,但是對摩旅的嚮往一直沒有減少,很想騎摩託車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體驗一下不一樣的民俗風情,因為以前沒碰過摩託車,所以想買一輛2~3萬左右的無級變速摩託車,腳踏和跨騎都可以,不過一定要有 ABS,希望能推薦幾輛」。據介紹,這位車友由於沒有碰過摩託車,所以比較喜歡無級變速的車型,至於車型其他方面的要求不太高,但是一定要有ABS。
  • 看了長安新車UNI-T引力配置表,20萬級別實力轎跑,四缸機180馬力
    吉利和長安屬於多面型車企,在轎車方面、SUV方面都代表車型,除了常規車型之外,吉利還推出了跨級車型,這款車就是吉利icon,新車上市之後,在市場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選擇跨界風格的SUV,大多數都是年輕車友,前衛的造型才能夠彰顯車主獨特的魅力,看來造車不能死板,要知道客戶的需求。
  • 國產「A7」終於亮相,堪稱10萬級最強顏值!關鍵配12寸大屏才8萬!
    國產"A7"終於亮相,堪稱10萬級最強顏值!關鍵配12寸大屏才8萬多!今天就來推薦一款我覺得外觀,內飾,配置,動力都算表現非常不錯的A級轎車,他就是來自BYD的全新秦PRO!國產"A7"終於亮相,堪稱10萬級最強顏值!關鍵配12寸大屏才8萬!同級別對比:90分這款BYD秦PRO的價格區間在8萬到11萬,我覺得這款車在這個價格區間中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因為他的自身的實力是非常非常強的!首先就是外觀方面,顏值非常非常不錯。
  • 買車囊中羞澀,推薦這款10萬級中型SUV,三大件可靠空間大
    體驗之後的結論是,如果你有10萬左右的預算,這款七座中型SUV絕對值得你考慮!而且,不要因為便宜而擔心它的質量問題,廠家提供7年15萬公裡超長質保。全新車型,選擇更多樣提起風光580,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是一款上市4年,獲得過50萬用戶認可的成功車型。
  • 15萬落地,君威PK卡羅拉雙擎,錯位競爭但價格一致,誰是最優解
    不過別克也意識到了自己銷量不好的事實,近一年來別克車型的價格都非常給力優惠幅度是相當的大,英朗的價格都已經跌到了7萬多,而主打B級車的君威更是價格一路下探,平均優惠可達4萬元,落地價格大概在15萬元左右。這樣看來15萬落地買一臺合資B級車是相當誘惑的。
  • 預算17萬買B級車還是A級車?怎麼選?揭秘真相!
    日常代步A級轎車更適合車總是要拿來開的,如果你不是生意人且主要用來日常上下班代步,那麼A級轎車更適合你,主要體現在油耗方面,A級轎車的排量一般都不大且車身相較B級要輕一些,自然油耗要低很多,經濟且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