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眼中,天有多高?

2020-12-12 讀書偶得

夜裡,抬頭遠望,看到群星消失,月亮隱藏在霧霾裡,難免心情抑鬱;古人仰望星空,看到星河燦爛,除了想到牛郎織女、二十八星宿,難免會生出疑惑: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河圖括地象》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未分,其氣混沌,清濁既分,伏者為天,偃者為地。

1 古人眼中的天

古人把天按照九宮格,劃分成九部分,稱之為「九天」。《呂氏春秋·有始》稱,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曰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顥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東南曰陽天。

天上有天神,其中最大的主宰稱為「昊天上帝」,也被稱為「天皇大帝」或「太一」,據說他的名字是「耀魄寶」。

昊天上帝手下有五帝,分別是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葉光紀、中央黃帝含樞紐。

2 天有多高?

"

凡天去地二億一萬六千七百八十一裡半度,地之厚與天高等,天南北相去二億三萬三千五十七裡二十五步,東西短減四步。

——《廣雅》

"

古人認為天高二億一萬六千七百八十一裡半度,地的厚度也是如此,而且南北和東西的長度不同,南北更長一些。

巧合的是,地球的南北直徑為12713.5公裡,東西直徑為12756.274公裡,南北確實比東西長,但不是4步,而是大約42公裡。

但是如果細算的話,我們要搞清楚古人說的「億」是什麼。

現在我們平時使用的「億」指的是100000000,但是古代的情況比較複雜。

億實際上就是「萬萬」,但是對「萬萬」的理解古今不同,今天人認為「萬萬」就是一萬乘以一萬,然而古代並不是這樣,比如:

"

將卒以殺人多少敘功次,共殺男女六萬萬有奇。

——《明史·流賊列傳》

"

《明史·流賊列傳》說殺了六萬萬人,如果按照現在的理解,就相當於殺了6億,顯然不可能,這裡的「萬萬」只能理解為十萬。

另外,《漢書》說「中國之人以億計」,在漢代中國的人口離1億還遠著呢,這裡的「億」也只會是「十萬」。

"

中國之人以億計,地方萬裡,居天下之膏腴,人眾車輿,萬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

——《漢書》

"

因此,億有兩種用法,一是10萬,二是一萬乘以一萬。如果億之後的數詞跟著萬,那麼一般把「億」理解為「十萬」。

"

億之數有大小二法。小數以十為等,十萬為億,十億為兆也。大數以萬為等,萬至萬,是萬萬為億也。

——《禮·內則·降德於眾兆民疏》

"

3 古代和現代的差別

搞清楚「億」是什麼,我們可以知道《廣雅》記載,天高216781裡,地厚也是如此。

戰國、秦漢1裡≈415.8米。

也就是說:

天高=地厚=216781×415.8=90137539.8米=90137.5公裡

那麼,現在測量天高、地厚的結果是怎樣的呢?

地球的南北直徑實際為12713.5公裡,遠小於古人估算的90137.5公裡。

天有多高不好說,因為這取決於你如何定義天。

如果我們把天高定義為,從地面到大氣層頂端的距離。一般認為,地面距離大氣層約2000到3000公裡,這種定義離90137.5公裡還遠著呢。

如果把天高定義為地球到月亮的距離,地月距離為38萬公裡,9萬公裡又太小。

總之,9萬真是一個很尷尬的數字,在天文上很難找到對應的東西。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帶回了月球樣品 試問不能飛天的古人 眼中的月亮有什麼
    昨天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在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緻我國航天科技的重大突破,也標誌著在中國古人眼中神秘的月亮不再神秘,我們可以真正的研究月亮了!古人們望著月亮,就有了好奇心,於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最著名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嫦娥也叫姮娥,偷吃了西王母送給后羿的長生不老藥,最後飛天去了月亮,成了月亮女神。
  • 古人眼中的「天下」有多大?「四海」又是指的哪裡?
    古人常以四海和天下來指代中國,那麼這兩個大氣的名稱究竟有何含義?又反映出古人怎樣的天地觀?今天我們說到四海或者天下,自然地會理解為整個世界,然而在古代的中國「四海」和「天下」作為國家的代稱,指的就是整個中國的範圍,那麼「四海」和「天下」究竟反映出古人怎樣的天地觀和國家概念?又是怎樣的文化自信讓中國古人喊出如此氣勢恢宏的名稱呢?
  • 古人常說的七尺男兒是多高?古人都比現在的人高嗎?
    說起七尺男兒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咱們看電視劇的時候就會經常聽到這個詞,所謂的七尺其實就是在說他們的身高,就跟咱們現在說的釐米和米一樣,都是單位,就是不知道咱們現在這些人和幾千年前的古人在身高方面是不是存在些差距了,到底是幾千年前的人高呢,還是幾千年後的咱們這些現代人高呢,這個問題就值得人深思了
  • 別人眼中的天外VS我們眼中的天外
    別人眼中的天外長袖漫舞,女神雲集,最美不過天外軟妹子我們眼中的天外想搬快遞自己來
  • 大抵選她肌骨好,不擦紅粉也風流,古人眼中的美女是什麼樣子呢?
    古人言「大抵選他肌骨好,不擦紅粉也風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看一個女子,若她的肌膚,骨骼生得秀麗,那麼即使她不擦紅粉,照樣美麗動人。」在古人眼中,容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其骨相,肌膚,若這兩點滿足的話,那麼這個女子才是真的美女。
  • 重陽說「九」 古人眼中的神奇數字
    這一天又被稱為「重九節」,因為這個日子有兩個「九」。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直到如今,人們還將「九」視為吉祥、尊貴的象徵。那麼,九月九日為何被稱為「重陽節」呢?古人為什麼覺得「九」是一個神奇的數字?  古代數字有什麼特殊含義  一為開端三為多 九為「至尊之數」  《素問·三部九侯論》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
  • 古人常說的「七尺男兒」到底有多高?為何男人都自稱「大丈夫」?
    古人常說的「七尺男兒」到底有多高?為何男人都自稱「大丈夫」?「身高」作為一項比較重要的體貌標準,從古至今都深受人們的重視。無論男性還是女性,一旦被人恥笑為「五短身材」,不僅會有一種特別傷自尊的感覺,而且在一些比較重要的場合還會無地自容。
  • 從韓信的一則故事,領悟古人眼中的有恩有義
    古人的做人處事當中,」義」被視為基本的要求,亦被視為評估一個人的品德。沒有信義的人辦事常半途而廢、沒有感激之心,更何況是報答恩德呢?古代時期,羊是用於祭拜神聖和天地的動物,羊象徵著古人向天地奉獻的精神;我意思是自我,「我」這個字位於「羊」的下面意思是奉獻、即奉獻的精神。 此外,「羊」還具有另個意義,就是善良、吉祥和美好。從」義」這個字的總體來看,我們可理解」義」是為他人奉獻和著想,然而為了公平(信仰)而徵戰也是有義的。
  • 「仙使」,「情鳥」,談一談古人眼中的青鳥
    我們都知道,在很久很久之前,中華大地上存在過許多神秘的部落,而這些部落都有屬於自己的部落圖騰,在這些圖騰中,就有飛禽類圖騰的存在,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便是從飛禽圖騰中分化出來的一種飛禽——青鳥。接下來,就請跟隨筆者來聊一聊古人眼中的青鳥。一:春使與仙使首先,青鳥這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 昭公十七年》中,「我高祖少皞氏摯之立也, 鳳鳥適至,故紀於鳥, 為鳥師而鳥名。
  • 古人為何喜歡睡又高又硬的枕頭,他們是怎麼睡著的?
    古人為何喜歡睡又高又硬的枕頭,他們是怎麼睡著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有很多生活習慣與我們現代人是有一些差距的,其中有一個生活用品,至今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它就是枕頭。古人的這種做法,我們用科學是沒有辦法去詳細闡述的,但是古代的枕頭也大多都有清火、安神的作用,枕頭本來的意思是睡覺時墊頭的木頭,之後經過時代的更替,慢慢就開始發展成了很多種形式,開始有了玉枕、瓷枕、布枕等。
  • 看蛛網與蝴蝶,尋古人眼中的蛛網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忽然發現一隻蛛網困住了兩隻蝴蝶,蛛網與蝴蝶都是常見之物,但是蛛網上有兩隻蝴蝶卻是我第一次見。蛛網細細,而蝴蝶卻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掙脫出來。一隻蛛網困兩蝶,一隻掙扎,一隻死【古人眼中的蛛網】《早起觀雨餘蛛網》宋·姚勉嫩涼催讀矮窗書,曉色初分恰雨餘
  • 樹葉,土塊,木棍:古人的屁股有多硬核
    「人有三急,其中一急神仙也管不了」,吃五穀雜糧,就有六道輪迴。總不能憋著不上,或者就地解決?更何況,一個成年人一天得上6-8次廁所,平均一次兩分鐘,一年就是2500次,一生中有大概一年的時間是在廁所中度過的。可想而知,解決內需到底有多重要。那麼在生產力低下,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呢?人們又是怎麼上廁所的?
  • 古代美女標準身高有多高?古人對妻子身高有要求嗎?看你拖後腿沒
    那麼在古代的美女們身高都多高呢?古人對妻子的身高有要求嗎?根據時代的變遷,男女的平均身高經過了不斷的變化,從秦朝女子平均身高1.63米到清朝末年女子平均身高1.55米,古代美女的標準身高也是持續變化的,我們看看中國的四大美女她們的身高到底是多少?
  • 古人常說「七尺男兒」,那「七尺男兒」究竟有多高?
    古人常說「七尺男兒」,那「七尺男兒」究竟有多高?文/歷史菠蘿蜜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三國演義是許多人都很喜歡看的,不論是小說原著還是電視劇,都非常吸引人。那七尺到底有多高呢,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想要了解七尺男兒有多高,首先要會換算,尺與我們現在的長度單位有什麼差別,是怎麼換算的。在戰國時期,一尺大約就是23釐米左右,七尺男兒也就是161釐米,也就相當於現在社會一個普通女生的身高,可見當時戰國時期的七尺男兒並沒有多麼高大威猛。根據這個尺寸換算,身高八尺的男人,大約有184釐米,應該才能用高大來形容吧。
  • 古人為什麼喜歡又高又硬的枕頭?馬未都如此解釋,看完才恍然大悟
    導語:古人為什麼喜歡又高又硬的枕頭?馬未都如此解釋,看完才恍然大悟哈嘍大家好,今天繼續由阿毛給大家講歷史。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漢語中有個形容放鬆警惕,平安沒事,不用擔憂的成語叫做高枕無憂。意思就是把枕頭枕高睡覺,無憂無慮。
  • 古人的枕頭為什麼是又高又硬的瓷枕頭?
    那你知道古人的枕頭為什麼是又高又硬的瓷枕頭嗎?對於睡慣了軟枕頭的現代人,是很難理解古人是怎麼用瓷枕頭來睡覺的。古人為什麼要這樣為難自己呢?這個高的枕頭睡起來已經很不睡服了,而且還硬梆梆,古人是怎麼樣做到的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和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枕頭。
  • 在男生眼中,認為多高的女生是「矮子」,網友:看完扎心了
    在男生眼中,認為多高的女生是「矮子」,網友:看完扎心了   【註:本文由〖月夏獨酌〗作者獨家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
  • 古人云:女人顴骨高,什麼不用刀?老祖宗的觀人智慧,字字有道理
    話雖如此,但是古人卻很相信"觀人"術,喜歡通過觀察人來預測一個人今後的行為。《易經大全》中就有一些觀人方法,被稱作"半個聖人"的曾國藩早年研究《易經》,並結合書中內容加以應用。縱觀古往今來那些成大事的人,都有自己的獨到識人之處。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古時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
  • 古人講「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化骨龍是啥?古人經驗之談
    李白曾說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做人嘛,重要的就是開心了,如果只懂得抱怨,不懂得付出,不知道該怎麼去改變自己的現狀,就算是有再好的家庭背景,最終也會泯為眾人。古人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這句話到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句真言,同時隱含著古人對生活的理解和智慧。在神話傳說中,麒麟所到之處都會帶來好運,所以在人們心裡,麒麟就是一種擁有著祥瑞之氣的神獸,所謂麒麟子,說的則是有德有才的孩子。然而,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中的化骨龍,才是決定一個家庭的根本。
  • 俗語「男不帶天,女不帶仙」,啥意思,有道理嗎?古人經驗之談!
    俗語中,「東高不叫高,西高壓斷腰」「門高過於堂,家敗人又亡」,反映的是家庭人員中,長幼有序,也期盼著父慈子孝,家庭和睦。當然,在俗語中,也有很多的語句與名字有關,取名也是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件事,畢竟,跟隨人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