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韡:看不見的城市」將於美國克利夫蘭當代美術館(moCa...

2020-12-25 中國財富網

展訊

Upcoming Museum and Global Exhibitions

劉韡:看不見的城市

克利夫蘭當代美術館(moCa Cleveland)

2019.9.13–2020.1.5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CMA)

2019.10.13–2020.2.16

《微觀世界 · 引力》三維概念動畫

今年秋天,藝術家劉韡在美國的首個美術館個展「看不見的城市」將在克利夫蘭兩個重要的機構聯合呈現,分別是克利夫蘭當代美術館(moCa Cleveland,展期 2019.9.13–2020.1.5)和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CMA,展期2019.10.13–2020.2.16)。展覽與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中篇小說《看不見的城市》同名,並特別回應了這兩家機構各自空間的建築風格。在克利夫蘭當代美術館首席策展人柯特妮·芬恩(Courtenay Finn)的精心策劃下,展覽將聚集一批劉韡運用到抽象與碎片化手法創作的作品並生產出新的敘事。

劉韡,《微觀世界 · 引力》,2019

鋁板,尺寸可變

正如卡爾維諾在小說中想像了十三世紀時的遊歷者馬可波羅與蒙古帝國皇帝忽必烈之間的一組對話,劉韡同樣考察了物體是如何在有形和無形之間,作為物理痕跡和無形的關聯而存在的。從以書籍刻成的雕塑、到經過切割改造的家用電器——冰箱、洗衣機和華夫餅機——再到用生牛皮狗咬膠製成的建築紀念碑等一系列作品,劉韡將引領觀眾一同探索材料和權力之間的關係。它們在展覽「看不見的城市」中共同構成的現場恰恰回應了書中馬可波羅所描述的城市——那些奇異和令人陶醉的地方,事物從未如其所是地顯現出來——並且強調了我們生活的世界遠比我們所能看到的要大得多。劉韡的作品像是一個暗示,提醒人類要如何感知和協商與地點的關係,並察覺其構建的條件。

與此同時,宏大的裝置作品《微觀世界 · 引力》(2019)——來自《微觀世界》系列的全新作品,將在克利夫蘭當代美術館展出。

劉韡,《無題》,2019

亞克力、布面丙烯,244 x 122 cm

劉韡,《無題》,2019

亞克力、布面丙烯,244 x 122 cm

劉韡1972年生於北京,1996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他的創作成熟於中國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深受新世紀中國社會特有的變動和起伏影響——城市和人文景觀的變遷對其影響尤為突出。劉韡以眾多不同媒介,諸如繪畫、影像、裝置及雕塑等來進行創作,並逐漸以自己獨特的藝術方式在世界舞臺上受到矚目。劉韡的作品表現出了受後杜尚主義啟發、與廣泛現代主義遺產進行交涉的特徵。他的創作將發生於中國的無數政治及社會轉變所導致的視覺和智力層面的混亂凝聚成為一種多變且獨特的藝術語言。

近期個展包括「幻影」(長徵空間,北京,2018);「全景」(三星美術館,首爾,2016);「顏色」(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2015);「Sensory Spaces 4」(Boijmans Van Beuningen美術館,鹿特丹,2014)。

近期群展包括「願你生活在有趣的世界」(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威尼斯,2019);「熵」(林冠藝術基金會,北京,2018,威尼斯,2019);「1989後的藝術與中國:世界劇場」(所羅門·R·古根海姆美術館,紐約,2018);「L』emozione dei COLORI nell』arte」(Castle of Rivoli,都靈,2017);「藝術怎麼樣?來自中國的當代藝術」(阿爾裡瓦克展覽館,多哈,2016);「本土:變革中的中國藝術家」(路易威登基金會,巴黎,2016);「黑色方塊的冒險:抽象藝術與社會1915–2015」(白教堂美術館,倫敦,2015)。

除新系列作品《吞噬》(2019)和《微觀世界》(2018)正在同時呈現於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的綠城花園中心展區和軍械庫兩個場館之外,劉韡還曾參加第三屆愛知三年展(2016);第九屆及第十三屆裡昂雙年展(2007,2015);第十一屆沙迦雙年展(2013);廣州三年展(2002,2005,2008,2011);第六屆釜山雙年展(2008);第五十一屆威尼斯雙年展(2005),上海雙年展(2004,2010,2016);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展會「藝術無限」項目(2013,2015)。他曾獲得AAC藝術中國大獎(2016);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獎(2012);CCAA中國當代藝術最佳藝術家獎(2008);並曾獲得瑞信·今日藝術獎提名(2011)。

相關焦點

  • 劉韡最新個展「散場/OVER」就在龍美術館(西岸館),趕緊了解一下!
    劉韡最新個展「散場/OVER」就在龍美術館(西岸館),趕緊了解一下!11月10日,劉韡最新個展「散場/OVER」在龍美術館(西岸館)開幕。劉韡是中國最受矚目的中生代代表藝術家之一,作品深受新世紀中國社會特有的變動和起伏影響,尤其是城市和人文景觀的變遷對其創作的影響尤為突出。
  • 安美術館開幕與十三位藝術家共同探討「向心-城市共生」
    安 · 美術館將集各方力量把當代藝術推向更多領域,變成有效的流量催促中國當代藝術購買力。 安·美術館 發展方向二 :藝術生活方式頂層設計 藝術消費的終極理念就是藝術生活方式的包裝和頂層設計,傳遞藝術生活理念,輸出藝術生活方式,將成為當代藝術的價值藍海。
  • 城市共生是人與社會關係的反思——安·美術館開館展揭幕
    在這個展覽裡我們關注和探討的是人類生存與環境變化的共生,文化與城市氣質的共生,科技與城市發展的共生,又或是新媒體語境下空間轉化的共生。展覽 「向心——城市共生計劃」共邀請了十三位目前活躍在全球當代藝術界的重量級藝術家共同參與,展出作品近30件。
  • 美國美術館和媒體對於中國當代藝術的反應
    除了將中國當代藝術品引進美國市場外,有些乾脆在中國設立分部,最大手筆當屬紐約豪門佩斯· 懷登斯坦畫廊(PaceWildenstein),他們在北京798 中心地帶買下面積達3000 平方米的廠房,宣布將於今年奧運開幕前強勢登場。相對於資本市場的湧動,美國的美術館和媒體對中國當代藝術又持著怎樣的反應和姿態呢?
  • 觀展|龍美術館三展同開:從《暗物質》看到「中國色」
    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近期先後開幕了中國藝術家劉韡、日本藝術家松山智一的個展,以及邱世華、梁紹基等五位藝術家的群展「中國色」,這三場展覽看似並無聯繫,但一路看展,能感受到不同門類的藝術家在同一個時間下的思考。
  • ...球星盤活了的美國城市,受益最多的城市竟然是克利夫蘭城,費城次之
    或許在你沒關注騎士隊之前很少聽見克利夫蘭這座城市的名字,但當你熱愛勒布朗-詹姆斯,熱愛騎士隊後,克利夫蘭就一定會在耳邊經常回想。這就是NBA球星給球隊帶來的「收益」。而類似於克利夫蘭這樣出名的美國城市還有很多。
  •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中國造像藝術上篇:一品堂分享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中國造像藝術上篇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Cleveland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重要的美術館和博物館。
  • 鮑仁君:克利夫蘭像哪個城市? 房價全美最低之一
    我也經常被問,「和美國比怎麼樣?」 比較的對象,可能是房價,可能是車價,也可能是氣候,不一而足。也有一個網友私信給我,克利夫蘭在美國相當於國內什麼城市?北京海澱的回龍觀,或者朝陽的天通苑,都號稱有百萬人,這不到40萬的克利夫蘭,是個什麼概念?美國所說的City,有點類似於我們說的主城區,我查了一下維基百科的中國城市人口排名,主城區排在48的是山東棗莊,大約212萬人。
  • 同期展覽推薦 | 龍美術館(西岸館)
    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將在2020年11月11日-15日於西岸藝術中心舉行。本期將介紹合作機構之一龍美術館(西岸館)及其於博覽會期間呈現的展覽。作為國際知名的藝術品收藏家,劉益謙、王薇的收藏涵蓋中國傳統藝術、現當代藝術、「紅色經典」藝術,以及亞洲和歐美的當代藝術等各種門類,數量豐富,體系完備。龍美術館以其私人收藏為基礎,長期致力於專業的藝術展覽、研究、收藏以及公共文化教育的傳播。
  • 到銀川當代美術館看動漫
    人民網銀川4月11日電 從4月10日到7月10日,一場盛大的國際動漫展將在銀川市當代美術館開展,本次展覽邀請了41位中國、臺灣、日本及韓國藝術家創作的動漫藝術作品,包括畫作、雕塑、裝置、視頻,意欲期待動漫的常民美學掀起大眾對藝術的好奇心,共享藝術之好。
  • |藝術家|美術館|當代...
    從2020年11月10日到2021年6月27日,第13屆上海雙年展將以「水體」為名,在跨度8個月的時間裡與上海城市歷史、網絡平臺、國際機構進行廣泛的連結,向觀眾講述作為生命源泉的水如何超越地域,將個體相連;探討不同群體如何在交融中形成
  • 新光大藝術中心全球啟幕盛典 暨安美術館開館展即將揭幕
    作為新光大藝術中心重要組成部分,安美術館將於2019年10月29日全球啟幕,同時啟動「向心-城市共生計劃」的開館展,該主題當代藝術群展邀請了理察迪肯(Richard Deacon)、林一林、李青、劉韡、沈遠、宋冬、隋建國、譚勳、王鬱洋、徐坦、尹秀珍、展望、趙趙共十三位國內外著名藝術家
  • 「首屆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邀請展」將在西安崔振寬美術館開幕
    2018年5月5日,「新寫意主義——首屆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邀請展」將在西安崔振寬美術館開幕。本屆當代藝術大展由西安崔振寬美術館、西安市水墨長安藝術博物館主辦,著名美術理論家劉驍純和王林聯袂策展,提名包括崔振寬、周春芽、谷文達、郭全忠、鄭連傑、蘇新平、隋建國、李津、王易罡、王冬齡等具有「新寫意主義」創作取向的重量級藝術家參展。展出作品將匯集水墨、油畫、雕塑、裝置、攝影、新媒體、行為等不同藝術門類。本次展覽不僅是崔振寬美術館,也是近年西安較大規模、極具影響力與學術高度的中國當代藝術展。
  • 「六個盒子」當代藝術展在悅來美術館開幕
    圖為「六個盒子」當代藝術展蘇新平作品《行走的人》。新華網 馬天龍 攝  新華網重慶11月17日電(韓夢霖)11月16日,「六個盒子」當代藝術展在悅來國際會展城悅來美術館開幕。  「六個盒子」當代藝術展將悅來美術館既有的建築空間,假設為六個形狀各異的「空盒子」,讓六位藝術家成為不同「盒子」的掌控者,在有限的「自由」下,通過各具特點的現場創作來賦予這六個空間不同的內容、感知和想像,用作品激活存放在美術館中的六個盒子空間。
  • 走近昊美術館溫州館 讓當代藝術在溫州生根發芽
    以西班牙古根海姆美術館、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等頂級私人美術館為榜樣,鄭好堅信,藝術與商業可以平行發展,關鍵是怎樣在規範的商業行為中,給予美術館持之以恆的支持,讓美術館更有力量去收藏和舉辦公共展覽。「例如,可以用酒店這種很好的資源去支持美術館做研討會、秀場,同樣,美術館也會給酒店提供很多機會,如舉辦藝術課程等,這些互動對兩者都有促進」,鄭好說。
  • 西安美術館的十年:在「城牆之外」 的當代藝術敘事
    西安美術館十周年慶典導語:十年一覺英雄夢。對於西安美術館,十年,完成了對於這座城市的藝術啟蒙。「立足傳統,構建當代」的理想沒有成為主義,而是在時代敘事中,給出現實呈現。「十年來,在西安美術館的努力下,西安的當代藝術群體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版圖的重要拼圖,假以時日,西安當代藝術必將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一極。」館長楊超在十周年之際說道。「西安當代藝術受到廣泛關注,同西安美術館密切相關。十年來,西安美術館大力推介當代藝術,改變了西安美術同文化變革不相干的局面。」
  • 美術館與城市(一)| 在美術館講述古都西安的過去與未來
    說起紐約,人們會想到大都會博物館,若是遊巴黎,沒有人會錯過羅浮宮,在很多城市,都有那麼一座美術館停留在人們的印象裡,它們與其所在的城市融為一體,從建築設計到藝術策劃,美術館處處體現著城市的性格、城市的精神。同時,它們還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城市、改變著那裡的人們,給這座城市打上烙印,甚至成為城市獨特的藝術名片。
  • 安藤忠雄中國最新力作:和美術館將於國慶開放!
    HEM《黃色迴旋鏢與紅茄的移動碎片》/ 亞歷山大·考爾德 HEM耗時五年籌劃,三年施工,在珠江西岸的「美食之都」廣東順德,一座由家族投資的非營利民營美術館將於國慶對社會公眾開放,美術館面積約為1.6萬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約8千平方米,常設中國近現代館藏展廳及當代藝術展示廳
  • moca rose兒童餐具詳細測評
    所以筆者在到手後首先著重在了外觀指數,而moca rose這款兒童餐具一拆包的感覺非常驚豔,整體是圓潤的風格,加上粉嫩的顏色和可愛的卡通形象,很適合去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滿分滿分! 而筆者拿溫水放在了moca rose這款兒童餐具裡做了和簡單測驗,整體的保溫能力很不錯,能緩解部分餵飯時長過長的問題。
  • 時隔21年,美國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又來到了上海
    一百年前的12月11日,美國克利夫蘭市成立了一支管弦樂團,一百年後的今天,它已經發展成美國最佳、世界頂級樂團之一。它就是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在上海交響樂團的策劃下,4月6日-7日,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將在指揮韋爾澤-默斯特帶隊下,登臺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演出兩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