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申論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申論」。申發論述在國考中一般為40分,分值佔比大、寫作難度大。作文在申論考試中評分按照分類分檔制,「一類文」代表的是寫作的最高標準。能拿到「一類文」是每個公考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但很多考生在拿到試卷時往往不知所措,寫文章時沒有思考清楚就匆匆下筆,經常出現文章邏輯不清、論證不足、語言平淡等問題。
如何從寫不好作文的小白,成長為篇篇「一類文」的大神呢?請聽中公教育為你細細道來。
文章意為高,勿偏離跑道。古人曾說,「千古文章唯稱意」,足見立意對文章的重要性。很多考生不知道立意這一步,或者心中明了但表意不清,不能讓閱卷者抓取到考生的文章主旨,其實就是常見的「立意不明確」,最嚴重的更是跑題偏題。如何讓自己的作文不跑不偏還明確,我們以兩大方法為大家破解「立意之謎」,題幹點睛帶你深挖題幹,材料致勝讓你充分利用材料。立意包括兩要素:主題和角度,主題即全篇材料圍繞的核心主題,角度便是針對主題展開的切入點。至此,根據以上方法可快速找到立意,當然,我們還有諸如「心貼心交流,解決『一層紙』問題;送服務上門,解決『一釐米』問題」等優化立意的好詞句等著與大家見面。「優化論點不是夢,會面幫你立變現」。
頭尾有技巧,忌含糊不清。開頭和結尾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尤為關鍵,開頭要亮明總論點,結尾要總結總分論點。「萬事開頭難」,很多同學在申論寫作過程中不知該如何下筆,在開頭浪費了很多時間,導致倉促收尾甚至出現文章寫不完的情況,成為寫作的常見扣分項。在開頭的寫作上,可以靈活運用引言、比喻、排比等形式,為開頭增色。在結尾的寫作上,一是短小精悍,簡潔有力;二是總結全文,直擊主旨;三是適當拔高,升華主題。
論證有方法,別言而無物。很多考生反映自己的墨水少,論證時言而無物,撐不起整篇作文,也有的考生論證方法單一,導致作文可讀性差。如何做到論證有效充分?常見的論證主要有兩類:例證和理證。例證法,即擺事實,包括熱點例證法、典故例證法、正反對比法、轉換法等等。第二類:理證法,即講道理,包括影響分析法、原因分析法、政策分析法、原理效應分析法等。方法繁多,但事實上萬變不離其宗,中公教育教你融會貫通,靈活運用。
卷面清晰是基礎,不可亂塗亂劃。在整個申論作答過程中,工整清晰的字跡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卷面整潔、字跡工整,考官在無形之中也會對考生有個好印象;如果塗改過多、難以辨認,會給考官留下不良印象,甚至會導致閱卷出現誤差。因此,考生要重視字跡清晰工整起來,一方面要在平時練習中養成良好書寫習慣,一筆一划寫作內容,另一方面通過字帖等工具進行輔助強化,實現完美字跡卷面。
「枯燥無味」不是申論的代名詞,「舉步維艱」不是作文的專屬物,申論也可以「有章可循」,寫作也可以「有趣有料」。「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從寫不好的小白到「一類文」的大神,只有努力奮鬥才能夢想成真。「寫作路阻且長,會面便可知曉」。寫作這條路並不好走,中公教育與你同行、與你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