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地鐵在青島已經跑了5年了,然而青島人對於地鐵的青睞有增無減,今天上午將要開通的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從試乘階段開始,就點燃了市民的乘坐熱情,紛紛搶票體驗。
當然,地鐵這個事物已不再新鮮,市民永遠保持新鮮感的是暢快的交通體驗,大家盼望的也是更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風馳電掣的地下鐵,滿足了所有的出行美好:快,比開車快,永無堵車之憂;省,價格也比開車燃油省錢,比打車更是便宜數倍;環保,綠色低碳的交通方式。
地下鐵,在地下挖出空間,更像是在時間和空間上打了個洞,鑿出了一個「蟲洞」。看過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的人都記得一個情節,主人公駕駛著宇宙飛船通過「蟲洞」順利穿過了「摺疊」的時空——就像一個蟲子在蘋果上打了個洞,輕鬆到達另一端。
地鐵是現實生活裡的「蟲洞」,大大縮短了時空,也拉長了我們的生活半徑,在同樣的時間內,可以到達更遠的地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青島縮小了。
青島一直在縮小。這種「收縮力」來自於地下鐵,也來自於地上鐵。近日,濰萊高鐵正式開通,西起濰坊北站,東經昌邑、平度,終至萊西站,線路全長125.97公裡,結束了昌邑、平度無高鐵的歷史,實現了半島東部與魯西地區鐵路通道的化「曲」為「直」。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高鐵開通,帶我們貼地飛行。
北上順暢,南下快捷。隨著鹽通高鐵的即將開通,青島-上海將實現5個小時之內到達。此前,青島已形成向北、向西的快速鐵路通道,而如今青島南下上海、南京、蘇州等南方城市鐵路線路已全部打通,無需繞行濟南,真正實現了四通八達的高鐵網絡,將為青島引領、輻射膠東經濟圈及更大範圍帶來利好。
出行步伐的加快,也在使得青島變大。人口流動更加頻繁,青島的吸引力在不斷增大,展現出較強的虹吸作用,已發展成為特大城市。目前,新的人口落戶政策的出爐,將進一步助力城市的「長個」。
慢慢變大的青島,邊界也在變得模糊。這個邊界當然不是實指城際分界線,而是指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融與合作,青島已從「大青島」個體發展走向「環青島」共同發展。膠東經濟圈加快一體化發展,「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新的增長極」,膠東五市瞄準新定位,抓住新機遇,推進一體化新協作,釋放一體化新勢能。
城市的融通與合作,交通是基礎條件。地下鐵、地上鐵並駕齊驅,「天上飛」也毫不含糊,地鐵8號線直通的更大更先進的膠東國際機場,將進一步拉近青島與世界的距離,使得青島充盈更濃厚的國際化氣息,更加開放、現代、活力、時尚。
青島速度,也彰顯著中國力量。
世界最高的10座大橋中,有8座在中國;世界主跨徑前10位的斜拉橋,有7座在中國;世界主跨徑前十位的懸索橋,有6座在中國……
高速公路裡程世界第一、在建和在役公路橋梁隧道總規模世界第一、港口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世界第一……
這是中國國務院新聞辦22日發布的《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透露的部分數字。其他一系列數據,也讓中國「基建狂魔」的稱謂再次坐實。
有了強盛的國家,才會有日新月異的城市,也才會有每一個家庭的幸福。家與國從來密不可分。
於是,我們才有「得隴望蜀」暢想未來的底氣與信心:青島更多的地鐵線何時開通?地鐵三期規劃何時公布?幾號線經過我家門口……
冬至剛過,「陽從地底回」,白晝一天天變長。「冬至大如年」,人們對於冬至的重視,也正是出於對光明和春天的渴望。新開通的兩條地鐵,也真正成了「開往春天的地鐵」。
5年間,從一線開通到「六線齊發」,這樣的快意青島,我們愛了。有多愛,就有多期待,願「地下青島」更快延展,載上我們的夢想,走得更遠!
文|聞青平
來源|青島新聞網視點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