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吃多了會中毒,有些人不能亂補

2020-12-18 騰訊網

藥事網—全國領先的網際網路藥師集團,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成員單位。來藥事網,加入超過3000位醫院藥師和醫生的實名制社群。

我在做藥師門診時,經常會被患者問:「為什麼我一直吃鈣片還會骨質疏鬆?難道鈣片不起作用了嗎?」

其實,這是因為缺少了鈣的好朋友——維生素D。不過維生素D不能亂補,給不適合的人補或者補過量是會引起中毒的。

維生素D有什麼用

在陽光的照射下,人體皮膚能夠以膽固醇為原料,合成維生素D(一種類固醇化合物)。正是因為維生素D與陽光有如此密切的關係,所以又被叫作「陽光維生素」。

(維生素D又被叫作「陽光維生素」)

那為什麼說維生素D是鈣的好朋友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人體骨骼。

人體骨骼的主要成份是鈣,含量約佔99%,這些鈣需要通過食物來獲得。食物中的鈣要先經腸道吸收,然後通過血液運輸進入到骨骼中,而這個過程就需要維生素D的幫助了。

維生素D能夠提高腸道對鈣、磷的吸收,維持血液中鈣和磷的正常水平,促進骨骼和牙齒的鈣化[1]。

有研究表明,補充足量維生素D能增加骨量、肌肉容量,增強肌肉協調功能,降低跌倒風險,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及骨折[2]。

(維生素D是鈣的好朋友)

缺乏維生素D有什麼危害

《維生素D與成年人骨骼健康應用指南》指出,中國人群中普遍缺乏維生素D,即使在日光充沛的南方地區也是如此[3]。

研究發現,妊娠哺乳期女性,新生兒以及6月至5歲的兒童,65歲及以上老年人,圍絕經期及絕經後女性,缺乏日曬以及患有胃腸道、肝腎疾病者都容易缺乏維生素D[4]。

一般來說,輕度缺乏維生素D,大多情況下患者無症狀,或者僅僅感到疲乏。若是嚴重缺乏維生素D,則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危害[5]。

比如兒童嚴重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成熟骨鈣化不全[6],發生佝僂病。其中,早期表現為易激惹、煩躁、睡眠不安、夜驚、夜哭、多汗。如果持續缺鈣,可出現低鈣抽痙(手足搐搦症),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出現面部及手足肌肉抽搐或全身驚厥,最後發展為佝僂病。

對於成人來說,嚴重缺乏維生素D,可以引起骨軟化症及肌肉無力,加重骨量減少及骨質疏鬆症,進而增加骨質疏鬆性骨折風險。如果是絕經後婦女或老年人,發生骨質疏鬆甚至骨折的風險會更高。

整體上看,孕婦和哺乳期婦女、65歲以上老年人是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應該高度關注這個問題。

(兒童缺鈣引起佝僂病)

哪些不適可能和VD缺乏有關

一般而言,輕度缺乏維生素D,症狀不明顯,普通人基本判斷不出來,也無須治療。

如果缺乏維生素D比較嚴重,可能表現出骨骼關節和肌肉疼痛、痛覺過敏、肌肉無力和步態蹣跚等症狀,或者出現明顯的骨骼改變。如果你有這些問題,就要及時到醫院看醫生了。

目前,血液中25-羥基維生素D的含量是診斷維生素D是否缺乏的金標準。但在沒有症狀時,並不建議常規測定。

如何科學補充維生素D

1.多曬太陽

充足的紫外線照射能使人體皮膚產生足夠量的維生素D,曬太陽是預防維生素D缺乏的性價比最高的措施,每天曬20分鐘30分鐘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曬太陽時,要讓皮膚直接暴露在陽光下,隔著玻璃或者穿著衣服都會阻礙維生素D的合成。

2.食用富含維生素D的食品

食物中維生素D的含量參見表1,具體攝入量參見表2。同時,還要注意補充富含鈣、磷的食物,比如魚、蝦等。

3.額外補充

首先,只有嚴重缺乏維生素D的患者才需要額外補充,判斷標準為血液中25-羥基維生素D的含量是否達標。

其次,確定為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患者,應每天給予2000~4000 IU的維生素D,1個月後改為400 IU/d。

如果存在口服困難或腹瀉等情況時,可採用肌內注射1次維生素D的突擊療法,劑量為15萬IU~30萬IU。1~3個月後,再每天口服400 IU的維生素D進行維持治療。

如果在治療1個月後,症狀、體徵、實驗室檢查等均無改善,應及時複診,切勿擅自增加劑量,以避免引發高鈣血症及攝入維生素D過量[8]。

(維生素D 的食物來源)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有肝腎疾病的患者來說,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不能擅自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是補充得越多越好嗎?

長期大量攝入維生素D,腸道吸收的鈣與磷會增加,容易引起血鈣濃度過高,甚至導致維生素D中毒。

如果發生維生素D中毒,會出現異常口渴、皮膚瘙癢、厭食、嗜睡、嘔吐、腹瀉、尿頻等症狀,甚至還會出現高鈣血症、高血壓等。如果孕婦在孕早期階段,即孕12周內,發生維生素中毒,可以導致胎兒畸形。

通過膳食攝入的維生素D,一般不會引起中毒。也就是說,正常吃飯是吃不出維生素D中毒的!只有在大劑量補充維生素D藥品或者保健品時,才可能引發維生素D攝入過量或中毒。所以,正在額外補充維生素D的患者,要特別注意劑量問題。

總之,維生素D對於我們的骨骼發育異常重要,不能多更不能少!

審稿專家:趙寧|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

參考文獻

[1]程茜.預防兒童維生素D缺乏. 中國兒童保健雜誌,2014,22(8):785-787.

[2]中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鬆委員會維生素D學科組專家委員會.維生素D與成年人骨骼健康應用指南[J].中國骨質疏鬆雜誌,2014,20:1011-1030.

[3]廖祥鵬,張增利,張紅紅,等.維生素 D 與成年人骨骼健康應用指南(2014年標準版)[J].中國骨質疏鬆雜誌,2014,20(9):1011-1030.

[4]Galesanu C, Mocanu V. 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the clinical consequences[J].Rev med Chir Soc Med Nat Iasi,2015,119(2):310-318.

[5]Sanwalka N, Khadilkar A, Chiplonkar S,et al.Influence of Vitamin D Receptor Gene Fok1 Polymorphism on Bone Mass Accrual Post Calcium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J]. Indian J Pediatr,2015,82(11):985-990.

[6]全國佝僂病防治科研協作組,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小兒營養專業委員會.維生素D缺乏及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防治建議[J].中國兒童保健雜誌,2015,23(7).

[7]孫寶泉,張廣謙.基層醫師接診指要.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5:405-409.

[8]楊振宇.提高中國居民維生素D推薦攝入量的科學依據[A].營養健康新觀察(第四十八期):新版中國DRIs要覽[C],2018年.

醫典系列科普精選

藥事網原創文章| 盡情分享朋友圈 | 轉載請聯繫授權

學術前沿精選

每日一問精選

較真闢謠精選

慢性腎臟病專區精選

調脂用藥專區精選

眼科用藥專區精選

慢B肝治療專區精選

Pivas及腸外腸內營養專區精選

下載專區精選

藥事網

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藥師集團

相關焦點

  • 維生素D吃多了會中毒?(吐血推薦)
    4、對維生素D敏感兒,每日服用4000 IU,持續1~3月即可中毒。孩子一般按醫生推薦劑量服用維生素D是不可能中毒的。維生素D的中毒量與我們日常的補充劑量有很大的距離,一般情況下是不用當心的。  幾乎每個媽媽都會給寶寶補維生素D ,因為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
  • 重磅 維生素D到底要怎麼補?補多久?
    1:母乳寶寶營養全,不用補充維生素d了吧?2:我每天都帶寶寶曬太陽,就完全不用補充維生素d了吧?3:魚肝油(VAVD)營養豐富,比吃純維生素D好吧?4:給孩子補維生素d補到一兩歲就可以了吧?5:孩子吃飯好營養全面了,還補VD會過量吧?
  • 維生素D怎麼補?補多少合適?每天一粒會中毒嗎?還用補鈣嗎?
    今天兒科群裡有很多家長問補充維生素D的問題,我看下面好多家長討論:每天補維生素D會中毒,維生素D只能補前三個月,再往後的話需要停止。還有很多媽媽往群裡發了很多照片,都不是真正的需要補充的維生素D而是魚油。也有很多媽媽提出了新的問題說:寶寶出生後除了補這個維生素D之外還需要補鈣嗎?
  • 補多了中毒?關於維生素D你需要知道的
    媽媽剛生完寶寶,醫生就會不斷提醒:因為維生素 D 能促進鈣的吸收,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雖然很多媽媽已經認識到了維生素 D 的重要性,但是對於補維生素 D,卻充滿了疑惑:維生素 D 補多了會中毒嗎?維生素 D 能增強寶寶抵抗力嗎?維生素 D 能......
  • 孩子維生素D吃多了怎麼辦?會中毒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怎麼吃維生素D會中毒呢?維生素D中毒劑量個體差異較大,查閱相關文獻。以400單位維生素D為標準。正常我們是吃不下這麼多顆的,除非孩子無聊當糖吃。所以建議家裡不需要備著那麼多盒,別給熊孩子一次性吃太多的機會。一盒一般夠吃一個月,吃完再買就是了,日期也新鮮。但是在治療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時,治療量的維生素D量比較大。
  • 維生素D和維生素AD補劑,到底選哪個?應該怎麼吃
    我們都知道,最簡單獲取維生素d的方法是:曬太陽 那要獲取充足的維生素d,需要曬多久太陽以及怎麼曬呢? 答案是:每天2小時,室外裸露皮膚直接曬到才行(注意紫外線是不能穿過玻璃的)。
  • 服用維生素是不是越多越好?維生素吃多了,你知道會怎麼樣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更加追求生活質量。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很多人都選擇補充營養,服用補品,有的則服用很多維生素。那麼,問題來了。服用維生素是越多越好嗎?維生素過量會有危害嗎?服用維生素是不是越多越好?
  • 老年人如何補維生素d 缺乏維生素d的表現
    老年人平常都會吃很多的保健品,隨著身體機能逐漸的老化,體內的維生素d也開始變得貧乏了,缺少維生素d對老年人來說不容忽視,那麼老年人如何補維生素d?老年人補充維生素d有什麼好處?老年人缺乏維生素d有何徵兆?一起來看看吧!
  • 寶寶維生素D補過量可能會中毒,5分鐘看懂如何正確補充
    所以要讓孩子擁有充足的維生素D,就需要求助維生素D補劑了,四捨五入約等於預定娃的大長腿啊喂!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按照1歲以內每天補400IU,1歲以上每天補600IU補充即可。配方粉餵養的寶寶:配方粉中含有維生素D,所以要根據寶寶每天的奶量,計算通過配方奶粉攝入了多少維生素D,不足的部分再服用維生素D來補充。
  • 魚肝油、維生素AD、維生素D,該給寶寶補哪個?
    不能一起吃從廣義的定義來看,維生素AD其實也可稱作魚肝油,他們的主要成分都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其中維生素D預防和治療小兒佝僂病和小兒抽搐症等;維生素A預防寶寶夜盲症和癩皮病。原則上兩者選其一就能夠滿足需求。
  • 維生素D你補對了嗎?趕緊收!最全「維生素D」總結來了
    12-11 15:51:02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說起維生素D,不少人感覺「太熟悉了!」「不就是魚肝油嗎?我家寶寶就在補。」可為什麼要補,一次補多少呢?「一次不就吃一顆嗎?
  • 維生素A補多了,孩子會中毒?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維生素A是寶寶生長中所需要的一種重要的維生素,很多媽媽都想刻意地給孩子補充維生素A卻無從下手,並且民間還有很多法說,比如維生素A補多了,孩子會中毒!那麼對於維生素A到底如何給寶寶補才正確?1. 什麼是什麼維生素A?
  • 長期吃魚肝油會維生素D中毒嗎?
    原標題:長期吃魚肝油會維生素D中毒嗎?   原標題:長期吃魚肝油會維生素D中毒嗎?   當孩子出現食慾減退,甚至厭食、煩躁、哭鬧、精神不振等疑似缺乏維生素D的症狀時,不少家長喜歡給孩子購買魚肝油並長期服用補充維生素D,實際上維生素D缺乏症與維生素D中毒症都可出現上述症狀,因此不宜長期服用維生素D。
  • 【孕校素材】維生素D與維生素 AD! 每天吃AD會中毒?伊X新還能給孩子吃嗎?
    維生素D怎麼補充?補到什麼?維生素AD要不要每天補?會不會中毒?對於每個新手媽媽都將面臨這個問題!
  • 吃伊可新會中毒?魚肝油、維生素D到底怎麼選?
    近期關於伊可新的問題在後臺留言區高頻出現,說朋友圈出現了很多說孩子吃了伊可新要中毒的信息,一時之間,各大育兒群炸開了鍋:「伊可新不能吃了?那可以給寶寶吃魚肝油嗎?」「朋友建議我直接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可以嗎?」
  • 維生素 A 怎麼補?補了孩子會中毒?看完這篇你就知道了
    維生素 A 補多了會不會中毒啊?今天我們邀請到營養師苗苗媽,跟大家仔細聊聊,一次性解決關於維生素 A 的五大疑惑。維生素 A 是什麼?我們並不能因為「群體有風險」,就認為補充維生素 A 這事兒,自家孩子也必須「寧濫勿缺」。對於正常家庭的孩子來說,維生素 A 完全可以從日常飲食中獲取。維生素 A 要怎麼補?
  • 給寶寶補維生素 D,看這一篇就夠了
    過去兒保醫生多建議嬰幼兒補充 VD 到 2 歲,這是從預防佝僂病的角度出發來考慮的。但如果從長遠的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的需求來看,2 歲以上甚至成人也需要補充 VD,以促進骨骼發育,增加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吃可以補麼?天然食物中 VD 含量極少。
  • 寶寶維生素D補過量會怎麼樣?
    寶寶出生後確實需要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在寶寶的生長發育中作用巨大,但凡事都不能過,1、 維生素D補過量,寶寶容易有維生素D中毒症,症狀有發燒、嘔吐、煩躁,口渴、皮疹等,偶爾出現其他更嚴重的不良反應。2、 一般來說,寶寶通過膳食攝入維生素D不會引起中毒。3、長期攝入過量的維生素D補充劑或強化維生素D的奶製品,有可能會發生維生素D過量和中毒。4、 偶爾一兩次關係不大,不要長期補過量。
  • 維生素D應該吃到幾歲?多數家長都做錯了,吃再多也白搭
    通俗來講,如果孩子補鈣而不注重補維生素d的話,即便鈣補得再多也不會被人體所吸收,而補鈣不在於多,而在於有多少能夠被我們的人體所吸收,所以說相對於補鈣來說補充維生素更為重要。補充維生素D,曬太陽不靠譜在很多人的觀念裡,能夠通過食物或者是其他方式補充的維生素,就堅決不吃補劑,畢竟很多人表示是要三分毒,但是補充維生素d單靠曬太陽的方式並不靠譜。
  • 維生素A,維生素D,寶寶應該怎麼補?
    新手爸媽在手忙腳亂地迎接新生命時,常常會提出一個問題:「聽說維生素AD補太多會引起中毒,那還需要特地補充嗎?」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兒童一次補充維生素A的量大於30萬IU會導致急性中毒,每天攝入5-10萬IU連續六個月以上才可能發生慢性中毒,而這是日常推薦攝入劑量的幾十至上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