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債致臺百貨業績明顯衰退 名品化妝品消費下滑

2020-12-23 搜狐網

  中新網3月21日電 臺島卡債效應持續發酵,兼及物價上漲、大臺北百貨過度擴張,已造成1、2月的百貨業績衰退,百貨龍頭太平洋SOGO和新光三越春節檔期營業額勉強和去年差不多,中小型百貨則是一片慘綠,部分百貨業者業績甚至比去年同期下降近20%。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院主計處」推估,今年民間消費受到卡債衝擊影響,可能將減少200億元(新臺幣,下同),這波衝擊首先衝擊到的就是百貨業者。以大臺北百貨龍頭太平洋SOGO、新光三越為例,太平洋SOGO1、2月業績下滑5﹪,而新光三越新增A4館,春節檔卻只能勉強維持跟去年平盤,商品組合齊全的大型綜合百貨尚且如此,規模較小百貨業績更是不理想,讓業者大嘆生意難作。

  年初的業績下滑早有端倪,去年周年慶業績大不如前,逼得業者在年尾爭先恐後祭出大回饋。新光三越在做完周年慶後,決定將周年慶規格優惠再拉長,推出滿5000送500,硬把業績拉高34﹪,逼得對手跟進,各家優惠一直會到1月中。

  折扣拉得太過頭的結果是導致消費彈性疲乏,部分業者坦言,1、2月消費回檔也是意料中事。尤其以過完年後的2月,卡債議題發酵,化妝品、名品業績雙雙下滑,業者預估消費力轉弱,至少會延續到母親節前後。

  銀行緊縮消費金融、百貨過度擴張,今年百貨零售業很難樂觀得起來,因此各家試圖以改裝留住消費者的心,今年是大臺北百貨改裝動作最多的一年,幾乎半數以上的店家都在動土。

相關焦點

  • 名品導購網正式發布百貨業通用優惠積分卡
    上海3月12日電 /新華美通/ -- 名品導購網 ( http://www.MPdaogou.com ) 於日前正式發行中國百貨行業通用優惠積分卡,大大提高了其百貨導購綜合服務能力。
  • 名品打折網獨創網上特賣會 開闢百貨零售藍海
    面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明顯下滑和百貨行業利潤大幅下降的形勢,名品打折網 ( http://www.dazhe.cn ) 利用多年服務於百貨企業的優勢,聯合各知名品牌廠商,獨創「網上特賣會」的經營模式,在網上全力打造「可退換貨的天天品牌特賣會」,受到熱烈追捧,11月份名品打折網的營業額增長達3倍。
  • 名品導購網攜手銀聯 開創百貨營銷新模式
    上海9月3日電 /新華美通/ 名品導購網 (MPdaogou) 繼全國首發百貨業通用優惠積分卡後,近期與上海銀聯商務有限公司正式建立合作關係,名品導購網的會員用戶將可直接使用銀聯在上海的 POS 機來進行提供身份識別與積分記錄。此舉不僅為消費者帶來諸多便利,更為合作商家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合作平臺,有效的降低了硬體投入。
  • 臺灣臺中市百貨業今年首季業績普遍下滑
    【來源:中國臺灣網】臺中百貨。(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臺灣持續延燒,臺中市多家中大型商場首季業績均呈現衰退現象。據報導,隨著新冠疫情持續,臺灣民眾進百貨商場逛街的意願顯著降低,加上無薪假、失業潮湧現,民眾不敢花錢購物。臺媒預估百貨商場平均人流量明顯減少二至三成、餐飲美食業績平均衰退三至五成。有業者大嘆「買氣真的好低迷啊!」
  • 衝刺母親節 臺中百貨業加碼促銷
    百貨市場已連續二年負成長,業界原預估今年業績成長目標約在3%;但總統大選後,預期市場消費信心上揚,業者將今年業績目標上調為成長5%以上。  大臺中百貨市場在衣蝶百貨退出後,去年業績連續第二年下滑,累計總營業額約374.5億元,較95年的衰退約0.8%。
  • 坪效40萬,新華百貨如何將化妝品打造成第一品類?
    據新華百貨(總店)店總經理魏華回憶。2010年之後,蘭芝、資生堂、雅頓等品牌相繼入駐新華百貨(總店),逐漸填補了中高端化妝品的空缺。此後,新華百貨(總店)化妝品品類業績一路飆升。伴隨業績提升,新華百貨(總店)也得到了更多一線品牌的關注。2012年,雅詩蘭黛正式入駐,此後,對於百貨升級具有標籤意義的高端「四大」陸續向新華百貨(總店)敞開大門。
  • 【重磅】中國數千家百貨有多慘?看過日韓才知道
    搜鋪網消息:受購物中心(時間消費分流)、電商(大眾消費分流)、海外旅遊購物與免稅店及跨境電商(中高檔消費分流)、限制三公消費(中高端消費分流)的多方蠶食,2014年中國百貨業銷售規模整體增速明顯下滑,利潤增幅出現大幅下降。
  • 臺灣百貨7月業績分析:新光三越、SOGO衰退
    在尼莎、海棠雙颱風作弄下,百貨7月業績不如預期,其中,龍頭新光三越在去年基期較高下大幅衰退兩位數,SOGO除部分店衰退3%外其餘持平,遠百在50周年慶加持下逆勢成長逾7%。遠百營運長林彰豐指出,若非雙颱攪局,7月營收可上看兩位數成長,但接連兩個颱風至少損失1.5天的假日業績;惟遠百因7月有「遠百50」周年慶促銷開紅盤,傳統周年慶前的8~9月買氣仍有待觀察,是否能彌補上半年的衰退,還要更努力。
  • 揭秘中日韓歐美奧特萊斯業績
    導語:本文為《中日韓三國零售數據》之奧特萊斯篇,旨在通過對比中日韓三國的奧特萊斯數量、項目業績、人均奧萊消費等指標來挖掘中國奧特萊斯行業存在的商機與危機。  近年來,中日韓的百貨業均陷入行業衰退轉型期,而奧萊業年銷售規模卻進步迅猛。
  • 美國經濟衰退概率和美債利率下行極限探討
    倒掛作為預警信號,但是衰退的發令槍則往往來自美國經濟金融體系中的脆弱和不平衡。2019年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小。具體來看,傳統的「爆點」銀行部門、居民部門和地產行業均未顯現明顯的失衡跡象。除去企業債市場的風險,美聯儲也認為美國經濟運行中沒有明顯的危機「爆點」。而關於倒掛到衰退時滯的統計規律也顯示,2019年美國經濟衰退風險較小。只要2019年不降息,美債利率下行有底。
  • 高檔百貨如何抓住年輕消費群體的心?
    今年上半年國際一線品牌業績獲得同比雙位數增長的比比皆是。在這輪增長中,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尤為亮眼:業績增長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新顧客,其中不乏年輕顧客。可見,80後、90後的消費實力已經到了不容小覷的階段,不論品牌商還是商場,都意識到「抓住年輕客人」,當為大勢所趨。國際大牌紛紛通過更新產品設計、與潮牌Corssover、別出心裁的推廣活動等來吸引新顧客。
  • 受裝修調改影響 上海久光百貨銷售下滑2.2%
    崇光百貨運營商利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1212.HK)和久光百貨運營商利福中國集團有限公司(2136.HK)周一盤中發布中期業績。2018年,利福國際錄得16.901億港元純利,較2017年33.005億港元暴跌48.8%,每股收益下滑47.6%至1.08港元,2017年為2.06港元。
  • 促銷和轉型難以拯救茂業百貨
    交易所要求茂業商業需詳細披露華南區5家標的公司2019年主要財務數據、同比變動及主要原因;並要求說明公司利潤在業績承諾期內連續增長、但期滿後卻大幅下滑的具體原因;甚至直接詢問「承諾期內業績披露是否真實」等,以及茂業商業收購的重慶茂業百貨、泰州一百、維多利集團下屬超市業務、優依購等標的公司均未完成或踩線完成業績承諾等問題。
  • 太平洋百貨變為遠東百貨 將增加女裝化妝品賣場
    太平洋百貨變為遠東百貨,將增加女裝化妝品賣場。太平洋百貨販促部供圖  華龍網 發    華龍網5月5日20時30分訊(見習記者 張暢)進駐重慶16年,深受廣大白領喜愛的太平洋百貨,將於5月19日變為遠東百貨。這意味著,太平洋百貨將不復存在。而全國的太平洋百貨也都將陸續全部換成遠東百貨招牌。
  • 奧萊資訊 臺灣outlet上半年業績大好 華泰名品城二期年底開業
    百貨零售業上半年業績不如預期,桃園華泰名品城、三井林口outlet業績一枝獨秀。
  • 新品增長難彌補老品衰退 中國旺旺營收連年下滑
    3月14日,中國旺旺(00151.HK)公布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全年度業績。2016年旺旺集團實現總收入197.10億元,較2015年衰退7.9%。最後歸屬公司權益持有人淨利潤則較2015年上升4%,達到 35.19 億元人民幣。    據旺旺集團財報顯示,集團旗下旺仔牛奶、旺仔小饅頭等主營產品均出現了明顯下滑。
  • 消費旺季來臨 百貨股受追捧
    證券時報記者 姚波  近兩年來,由於受到經濟增速放緩、網絡電商等新興的消費模式衝擊以及三公消費的影響,百貨業增速明顯放緩,伴隨著業績的下滑,市場又給予百貨業態更低的估值,構成「戴維森雙殺」,一些百貨公司甚至出現過市值較淨資產重估價值大幅折價。
  • 專攻特定消費群 臺灣百貨店「分眾」經營求生路
    面對全客層買氣衰退與平價時尚及網購侵蝕,臺灣百貨從日本取經,打算以「一百貨、一特色」來的經營分眾,未來僅有少數連鎖百貨能經營全客層,「分眾」將成百貨新顯學。   從近兩年開幕的新百貨,可看出「分眾」概念的風行,統一坂急臺北店專攻粉領上班族,結合轉運站的餐飲,年營收可破五十億元。
  • 化妝品巨頭業績下滑未能倖免,歐萊雅半年報亮點中國業務二季度反彈...
    對於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大陸的業績,歐萊雅財報花了較多筆墨進行介紹。在亞太地區的其他區域,韓國、中國臺灣、澳大利亞、紐西蘭和越南在6月份恢復了增長,由於旅遊業停滯,中國香港的銷售額仍明顯低於2019年。歐萊雅中國下半年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