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此話說的一點也不假,有福的人,往往做什麼事都得心應手,似乎有上天護持,一生平安喜樂、不缺吃穿。而無福的人,往往一生坎坷無數,過得顛沛流離。有人說人生不公平,為什麼別人一出生就衣食無憂,而自己卻命苦福薄?
其實,所謂人生有福無福,其根本在於因果,也都是自己感召來的。佛家言: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就是說我們前世種下的因決定了自己今生的果報,同樣,我們今生的業力也影響著來生的人生。福報不是天上掉餡餅,砸到誰身上就是誰的,一切幸運的背後都有曾經積攢的善業。
人生,福報求不來,也爭不來、搶不來,而是行善積德修持而來。很多人覺得自己運氣不好,感覺是自己的「風水」不好,而執著於研究「風水」之術,其實最好的「風水」不在外境,而在於我們自身,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的德行。「一切唯心造」,我們的善心善念就是自己最好的「風水」。
俗話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善良的人不論住在哪裡,哪裡都是風水寶地;心術不正的人就是住在風水再好的地方,風水也會轉壞。「福禍無門,惟人自召」,風水隨人心而轉,福禍皆由自己吸引而來。心好命就好,心壞運就衰。有福的人,身上都有這4大「吉兆」,很準!看看你有嗎?
第一大「吉兆」、身上事少
所謂「身上事少」,即是要清心寡欲,不要思慮過度。詩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身上事少,自然苦少。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行持善事,不造惡業,則諸災遠離。要想福氣深,就要常做善事。所以我們平時要儘量減少和抑制不良情緒對精神的影響,做到心中事少而怡然自得,以保持內心的恬淡嫻靜,身上事少,自然苦少,福報才會不請自來。
第二大「吉兆」、口中言少
嘴是福禍之門,人若缺口德,禍事也就不請自來。口中言少,自然禍少。言多必失,因此要少說多思。「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人的口業清淨,福氣才會越來越多,人生才會多吉祥順遂。
俗話說:「開口神氣散,舌動是非生。」如果一個人每天總是口若懸河,長時間地誇誇其談,按中醫講,將會耗散掉身體中的大量精、氣、神。而津液與氣是人生命之本,如長久耗散,最終就會導致傷神成疾。另外,少言還可減少許多是是非非。我們常講的:「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是非常有道理的。言少可防患於未然,可避免口中之患。是非少了,煩惱也就少了,福報就自然來了。
第三大「吉兆」、腹中食少
吃得過快,過飽對身體傷害極大,也會使人沒有精神,懈怠懶散,不是有福的表現。吃飯要吃七分飽,細嚼慢咽,切忌暴飲暴食。腹中食少,自然病少,福報才會不請自來。
《黃帝內經》中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養生三要》中云:「臟腑腸胃,常令寬舒有餘地,則真氣得以流行而疾病少。」古人也講:「欲求無病腸中清,欲得長生腹中清。」這就是說,過量的飲食會引起我們腸胃的超負荷工作,從而會使胃腸功能逐漸衰退,以致最終影響我們的健康。
第四大「吉兆」、心中欲少
佛說,「有求皆苦」,欲望是一種糾纏和折磨,令人痛苦。要想遠離諸苦,就要懂得隨緣。隨緣不是不努力,不是隨意、放棄,而是懂得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隨緣。人生之苦,苦在欲望太多,求不得、放不下。因此,執念太深,難免受傷。只有心中欲少,自然憂少,福報才會不請自來。
結束語
朋友們,佛說:有福的人,都有這4大「吉兆」,很準!有道理嗎?希望大眾多修懺悔,保持一顆清淨心,心無掛礙和雜念,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自然萬事勝意、諸事吉祥。南無阿彌陀佛。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精彩評論,不容錯過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文字溫暖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