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有著名的【三堤】,蘇堤、白堤和楊公堤。【蘇堤】是蘇東坡在當杭州通判的時候修築的,故稱為蘇堤;而【楊公堤】則是明朝杭州知州楊孟瑛所修築的,所以被稱為楊公堤。那麼【白堤】是誰組織修築的呢?相信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吧?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22年7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刺史,10月到任。白居易在杭州將近2年,任內興修水利,組織民工蓄積湖水,保護堤防,做到湖、河、田暢通無阻,而且對李泌在杭州修建的六井進行疏浚,給州民用水帶來很大的便利。
那麼【白堤】是他在杭州期間所修築的西湖堤防麼?其實白居易所修築的堤防不是【白堤】,他在西湖邊確實修建過一條堤,從錢塘門到昭慶寺(今少年宮),再到白沙堤的東端,不過此堤因為年代久遠,早已荒廢了。【白堤】是他到任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它的本來名字叫【白沙堤】。該堤東起「斷橋殘雪」,經錦帶橋向西,止於「平湖秋月」,長約2裡。在唐即稱白沙堤、沙堤,其後在宋、明又稱孤山路、十錦塘。白堤橫亙湖上,把西湖劃分為外湖和裡湖,並將孤山和北山連接在一起。此堤在唐朝以前就存在了,但是是誰修築的,無法考證。由於白居易在杭州做了不少實事好事,後人為紀念這位詩人,於是就把【白沙堤】改稱為了【白堤】。所以【白堤】並非白居易所修築,但確因他而得名。
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白居易十一二歲時曾跟父親來過杭州,對杭州的美麗山水留下了深刻影響,一直希望能在杭州生活。在杭州當官的這兩年,除了政務,還沉醉於美麗的湖光山色之中,詩興大發,留下如《春題湖上》,《錢塘湖春行》,《答客問杭州》等著名詩篇。到了晚年還念念不忘杭州,「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在白居易關於杭州的諸多詩詞中,從《錢塘湖春行》中就可以看出白居易很喜歡這條【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白堤的風景,四季分明:春桃夏柳,秋桂冬雪,具是風採獨特。其中白堤上的斷橋,因為白蛇傳的傳說,最為人所知。
大家有機會的話,去體驗一下遊人如織的美麗白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