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爸爸媽媽們理解的&34;是什麼呢?是拼命給孩子買各種高級玩具、名牌衣服,還是不惜重金送孩子去貴族學校?一位爸爸用自己的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
在人來人往的地鐵站裡,一對父女的舉動引起了路人的駐足。大家都知道,為了乘客安全,地鐵站都有規定,要在黃線以外等待乘坐地鐵。可孩子們似乎並不理解,需要家長寸步不離地看著,甚至將他們抱著。
而這位爸爸似乎並不像別的家長那樣對5歲的女兒那麼上心,只是自顧自的立正在黃線外,任由女兒在身後探頭探腦。看到爸爸一動不動,身後的小傢伙似乎受到了感染,也學著爸爸站得筆直。這一幕正好被路人拍了下來,迅速走紅。
對於孩子,這位爸爸一言不發,卻用行動將乘坐地鐵的規則刻在了她的心中。相信即使孩子不明白為何要這樣等待地鐵,以後也會潛意識這樣做。網友們看到這一幕,忍不住感慨:最好的富養,就是孩子有教養。
這位爸爸用行動給不少父母上了一課,讓他們意識到了&34;的真正內涵。對於很多父母來說,他們年輕時都是苦過來的,自然不希望孩子也吃自己的苦,所以對&34;的理解產生了偏差。在他們眼裡,富養孩子就是不斷給孩子砸錢,砸得越多越好,只要孩子優秀,多少都值得。然而孩子的表現卻讓他們大失所望,優秀與否暫且不論,反而培養了一顆虛榮心。
1.給她足夠的愛
在父母的愛護下,孩子能夠知道真正的愛是什麼模樣,以後不會因為一點溫暖就淪陷,受到&34;的傷害。一個從小不被父母關心的女性朋友找我哭訴,說被渣男拋棄了,我問她:&34;她哭得喘不上氣來:&34;我忘了,她沒有被父母愛過。因為沒有被父母好好愛,所以孩子對愛的門檻很低,以為一點溫暖就是愛。
2.給她美好的品德
詩人但丁說:&34;有了美德,才使得我們與其他動物區分,變成一個知禮義、懂廉恥的文明人。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不應該忽視對孩子的品德培養。良好的品德,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教養,而品德低下的孩子只會成為人人嫌棄的&34;。
3.給她剛好的物質
物質這東西,給多了孩子容易虛榮,給少了孩子會自卑,如今不少女大學生深陷&34;陷阱,都與她們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關。
部分從小要什麼有什麼的孩子,上大學後的物質需求增加,當父母滿足不了,便因虛榮心去網貸,過上不屬於自己生活;而部分從小物質條件得不到滿足的女孩,就可能在跟同齡人的比較中感到自卑,不惜用網貸來獲得自尊,最終引火燒身。
今日互動話題:你所理解的&34;是怎麼樣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