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檔案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南北向綿延90公裡,東西向跨度10—15公裡,面積約1275平方公裡,涉及金堂、青白江、龍泉驛、簡陽、高新區、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建成後將是全球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
城市森林公園區位優勢明顯,臨近成都兩大國際機場和兩大高鐵綜合樞紐;天府國際機場高速、成渝高速等6高(速)4快(速)穿越而過。生態本底良好,林木蔥鬱、野生動植物繁多,古樹、花海、果園如繁星般點綴其間。自然人文資源豐富,森林公園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有國家歷史文化名鎮2個、國家4A級以上旅遊景區3處,有三岔湖、龍泉湖等水利設施,沱江穿山而過。
初秋的清晨,剛剛從夜裡甦醒的龍泉山還籠罩在白茫茫的霧氣裡。
站在龍泉山腰眺望,西邊車水馬龍的城市若隱若現,東邊則是龍泉山上大片大片的森林。嘈雜的城市和靜肅的大自然之間看不見明顯的交割線。人在城中,城在園中。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記囑託,不負新時代機遇,成都創造性地抓貫徹落實,深入推動城市格局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的千年之變,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也從「生態屏障」躍升為「城市綠心」,如同蝴蝶的軀幹,要帶動西面的既有城區與東面的新城這「兩翼」同頻振翅。
建設兩年多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也為這座城市獻上了一份「生態大禮」。
生態保護成效顯著
實現「增綠增景」約10萬畝
走進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龍泉驛片區,沿鍾家山健身步道一路向前,只見一片區域依山傍水,森林蔥鬱,紅色步道在綠樹間蜿蜒,觀景亭等設施也已建起,在一些寬闊的路面上,不時能看見騎遊車隊……這便是兩年前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啟動儀式主會場的所在地——龍泉驛區茶店鎮照壁村寶倉灣。兩年來,通過大面積「增綠增景」,因地制宜建設步道、亭臺觀景等設施,寶倉灣景點打造完成,成了人們又一休閒觀光好去處。
寶倉灣成為市民網紅打卡地的背後,也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增綠增景」成效的一個縮影。
今年6月14日,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授予城市森林公園首批國家「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基地稱號。近兩年,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管委會先後組織承辦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論壇「碳中和」林和「包山頭」義務植樹等活動100餘次,開展了困難立地植綠、陡坡耕地造林、生態產業增綠、特色鎮村創綠和無人機飛播造林等工作,實現「增綠增景」約10萬畝,森林覆蓋率從2015年的54%提升至2018年的56.5%。
根據《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增綠增景」行動方案(2018—2030年)》,到2020年,將新增森林面積11.5萬畝,新增花卉彩林面積21.4萬畝,森林覆蓋率從現有的54%提高到60%。
法律法規也在推動「護綠」。《成都市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保護條例》已於今年6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該《條例》明確,城市森林公園由生態核心保護區、生態緩衝區、生態遊憩區構成,實行分區管控、差別化保護。其中,生態核心保護區以生態培育修復為主,除必要的應急救援和市政配套設施外,禁止修建其他任何建築物。
一批「網紅新地標」相繼落成
到「城市之眼」丹景臺觀山望城
可以眺望天府奧體城、三岔湖、新機場等標誌性建築;可以觀賞成片的綠植、鮮花;未來還能科普研學、戶外運動、文創體驗、森林夜遊……作為「城市之眼」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丹景臺景區,目前景區核心區已基本建成,將擇日對外開放並試運行。
這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第一個先導性、示範性、引領性項目,建設內容包括丹景臺、丹景閣、丹景裡及丹景亭四處特色功能性建築及其周邊區域的綜合景觀提升、遊憩設施建設以及兩條上山道路改造和沿線景觀提升。建成後,可眺望成都東進主戰場和天府新區,是見證雙城有機生長的「城市之眼」,並成為城市又一網紅新地標。
在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像這樣的「網紅新地標」還有很多。堅持「景區化、景觀化、可進入、可參與」和生態價值轉換理念,通過積極推進生態文旅項目建設,目前,城市森林公園從北到南,打造形成了聚峰谷、我的田園、寶倉灣、獅子寶、東來桃源、馬鞍山觀景臺等一批景源景點。此外,還將在公園範圍內定期舉辦山地馬拉松、音樂節等文體活動。
接下來,還將重點圍繞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項目國際諮詢規劃設計的10個特色節點單元,高水平打造夢裡桃鄉田園綜合體、水蜜桃創意文旅小鎮、森田明居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山地運動小鎮、國際競技中心;充分挖掘熊貓文化、古驛文化、客家文化等,打造中國哲學小鎮、國際藝術中心、工業遺產藝術聚落小鎮、音樂文化地標小鎮、靜悟佛興小鎮等。
與此同時,交通建設也有新進展。2018年7月,全長245公裡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全線開工。沿線途經成都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空港新城)、龍泉驛區、青白江區、簡陽市、金堂縣。截至目前已實現開工建設約56公裡,將著力打通東側淮州新城至空港新城段,計劃今年建成50公裡。
龍泉山森林綠道也正加速成網。截至2018年底,已建成森林綠道216公裡;今年,還將力爭建成森林綠道50公裡,統籌推進文體旅商農林融合發展,積極營造出更具吸引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生活、消費新場景,助推城市品質不斷提升。
接下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將深入實施「生態龍泉山」「海綿龍泉山」「智慧龍泉山」「無界龍泉山」四大規劃建設策略,加快打造「世界級城市綠心、國際化城市會客廳、市民遊客喜愛的生態樂園」。在生態龍泉山建設方面,將開展生態修復和景觀營建、生態價值轉化等重大課題研究,與社會企業共建苗景兼容的遊憩基地。在海綿龍泉山建設方面,以項目為載體,吸引社會資本共同建設庫、塘、堰、湖等水利工程設施,打造人工溼地、溼生林地系統等彈性水體景觀,不斷增強龍泉山保水、蓄水、淨水功能。在智慧龍泉山建設方面,加強對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地理、氣候、生物、資源等生態大數據的收集與分析,疊加生態文旅服務功能,建設智慧森林感知系統,為全球智慧森林建設提供樣板方案。在無界龍泉山建設方面,堅持農、林、商、文、旅、體融合發展,構建一個產業互融、優勢互補的可持續龍泉山綠色產業生態圈。
數說「城市綠心」建設成效
增綠增景
■近兩年,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實現「增綠增景」約10萬畝,森林覆蓋率從2015年的54%提升至2018年的56.5%。
■計劃2030年前實現「增綠增景」54萬畝,到2035年,森林覆蓋率要提升到70%以上。
旅遊環線
■2018年7月,全長245公裡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全線開工,截至目前已建設約56公裡。
■今年將著力打通東側淮州新城至空港新城段,計劃今年建成50公裡。
森林綠道
■截至2018年底,已建成龍泉山森林綠道216公裡。
■今年,還將力爭建成森林綠道5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