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藝術卻不一樣

2021-01-09 一乙木

"掛麵,掛麵,天天都是掛麵"。"那要不再給你打個雞蛋?"梅大廈縮著細長的脖子在那煮掛麵,老麥頭也不回的走進了屋子,只有一張床和一隻爐子,那可是梅大廈的唯一財產,50幾歲的人了那兩隻手還是細皮嫩肉呢。

趁著梅大廈下掛麵的空閒,老麥看了看架子上的作品,畢竟梅大廈也是紅極一時的雕塑家,三年了作品產出還是可以的。原來這老麥和沒大廈是美術系的同學,只不過一個忙著約稿訪談,一個專注於雕塑。

老麥的確是幸運,靠著寫稿出了名,他還有一位好夫人,把他的稿費統統攢了起來,這不家裡最先有了錄音機、彩電、洗衣機、冰箱,兩個子女也在上大學,兒子準備出國,女兒也在考研究生。

梅大廈呢,現在還是一心搞雕塑創作,身邊連個老伴兒也沒有。

其實老麥今天來是想給老同學看看自己的獎品,可看了梅大廈的掛麵,他飛快的把手提包塞到了身後。

那掛麵著實清淡,沒有一絲絲油水,老麥只覺一陣悽涼。

其實老麥為了給梅大廈介紹對象可謂是下了血本,可前兩次都無功而返。

第一次是二十多年前,梅大廈的作品在美術展展出,老麥夫婦邀請一位女詩人來看,結束後還約著周六晚上見面吃個飯,梅大廈自然是按時到的,那位女詩人姍姍來遲,剛坐下一聽介紹就自稱有事離開了,估計看不上大藝術家。

第二次大概是十多年前,老麥夫婦約了一位在中學當老師的寡婦在家裡見面。燉了一隻雞,買了瓶張裕葡萄酒,就等梅大廈了,你猜怎麼著?

那梅大廈在老麥家的樓梯間看到了一堆石頭,聽一群熊孩子說是玉石場的廢腳料,於是梅大廈頭也不回的直奔了玉石廠,老麥夫婦和那中學老師等了半晚上。

就在某一天,老麥忽然聽說梅大廈結婚了。

原來他是被那女工拿下的,那女工白白胖胖,非要跟著梅大廈學手藝,洗衣服做飯樣樣不賴。

有一回,洗衣服洗到了存摺,女工笑著說掙錢不花是傻子,梅大廈回了句"沒時間",哪知這女工一口氣往家裡搬了沙發、碗櫥、雙人床,這可把梅大廈驚到了。

他們兩就這樣登記了,這女人愛吃、愛睡,沒過幾年,梅大廈遭了難,等回家一看家裡什麼也沒了,那胖女工早已經跟人跑了。

老麥看著清湯寡水的掛麵語重心長的說到"人老了,找個伴兒吧",怎料梅大廈還是那句"沒時間"。

梅大廈說自己曾經幸福過這就夠了,老麥就愛懟人,但也婉轉的說到"那個女人不適合你",梅大廈說她已經離婚了,一個人挺可憐的,老麥一驚,梅大廈卻說他最幸福的時候卻是藝術成就最差的時候。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般化的,這可能是有些道理的。

現在的梅大廈雕出來的東西生動形象了許多,白天鵝、黃楊木雕都可以算得上精品,老麥只能感嘆三年不見,梅大廈進步太大。

梅大廈白天得在工廠上班,晚上一下班就找資料,看圖片,跟學生時代一模一樣,梅大廈感嘆現在卻是他思想藝術最為自由的時期。

著急的不知老麥,梅大廈的老母親也為兒子的婚姻大事操碎了心,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老麥給兒子找個伴。

老麥這次來卻看到了不一樣的梅大廈,他知道把梅大廈的創造展現給大家比給他找老伴要重要的多,於是他準備為老同學辦一個像樣的展覽會。老麥本以為自己是來勸梅大廈的的,哪知卻被梅大廈的作品勸著了。

這是林斤瀾的短篇小說《頭像》,初讀只覺梅大廈不易,再度卻讀出了《月亮與六便士》的那種藝術的偉大力量,小說裡的幾個情節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一、為什麼梅大廈說自己最幸福的時候卻是他藝術最糟糕的時候呢?其實,我們可以聯想到《月亮與六便士》的主人公,只有放棄那些曾經擁有的美好,才可能在藝術上有更大的進步,其實這就是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較量,二者是不可兼得的,吃飽飯重要還是藝術重要?每個人的衡量標準自然不同。

二、為什麼說幸福的家庭都是一般化的呢?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也是如此。幸福其實沒有統一的標準,全靠自己怎麼看,即使是一段糟糕的過往其實也有幸福的瞬間,沒有一段幸福是不夾雜著痛苦的,表面的幸福也是幸福,這樣的幸福你願意要嗎?

三、梅大廈早已成名,為什麼還要像學生時代一樣鑽研藝術呢?

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到極致的人非同一般,可能一直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做到極致的人少之又少,他們之所以成功天賦是一方面,持之以恆的堅持才是關鍵,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勤學苦練,命運不是對你一個人不好,大家都是命運的個體,學學歐陽修,即使被貶還能逆風翻盤呢。

要想成功,就要捨棄一些東西,你要什麼都想要,那不妨問問自己憑什麼獲得這些?討論一下:你是怎麼看待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這個問題呢?

相關焦點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我在想一個家庭得要是什麼樣子才算是和諧的?其實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就拿老公家的家庭來說,算的上幸福,一個人做完所有的家務,做飯洗碗,這些都是家婆每天必做的事情,可以說從早忙到晚。
  • 幸福的家庭都是驚人的相似,你都知道它們有哪些相似?
    託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語非常震撼:「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麼一個幸福的家庭都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今天就讓我們聊聊,一個幸福的家庭,都有哪些相似之處。二、同甘共苦,互相幫助每個家庭都會有難處,可能是生病,生意受挫,夫婦不和,等等。苦難最喜歡破壞家庭,先使夫妻不同心,再使兒女不孝順,最後家庭被破裂了。夫妻間應該互相尊重,互相欣賞,互相取悅,互相鼓勵。最好的關係就是,相互成就,一起變得更好。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經營家庭是門學問,沒人教,沒地方學習,有的人也懶得學習。尤其在現在這樣一個追求自由的年代,據說2019年離婚率達到了驚人的44.1%。這個統計數據雖然有點問題,卻從側面反應了真實的婚姻狀況。
  • 上海書展·講座丨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也是相似的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也是相似的」,沈奕斐首先介紹了這本書想要解決的問題,她在研究中發現,我們家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最後的邏輯都是一樣的。她覺得作為一名學者,最重要的工作只有兩項,一是把生活升華為學術,把生活背後的邏輯總結出來,二是把學術翻譯給世界,把學術裡面枯燥拗口的理論用更通俗的方式表達出來。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媽媽被寵愛,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納
    文 | 青欖君 來源 | 青欖家長地帶(ID:educool) 託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語非常震撼:「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媽媽被寵愛,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納
    作者:青欖君來源:青欖家長地帶託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語非常震撼:「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幸福的家庭哪些地方相似?一個幸福的家庭應該是:媽媽被寵愛,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納。可是在孩子眼中,幸福家庭的標準恰恰是能否接納他。有一個心理機構做了份專題調查,讓幼兒園到大學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一起暢所欲言,說出他們對幸福家庭的定義。前三項分別是:父母恩愛、父母充分尊重自己的意願、父母真正關心和欣賞自己。
  • 《都挺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小編用了一周的時間終於惡補完了《都挺好》這部劇。起初大家對於這部劇的評價太過於傷情,小編一直都沒有去看,後來鋪天蓋地的蘇大強表情包,再次燃起了小編的好奇心。對於這部劇,看完之後,小編確實頗有心得,雖然為時已晚,依然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 婚姻中,所有幸福的家庭,大都有這兩個相似之處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每個人都渴望在婚姻中收穫幸福與穩定,更希望在婚姻中得到另一半的關懷與支持。而這與你背後的智慧息息相關。曾經有一個哲人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都是各不相同。
  •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託爾斯泰明星難道不能當媽?2020年7月3日,楊穎在ins上發布一條動態「說實話,有點失望」,後來回復潘瑋柏的評論說:「一言難盡」,兩句非常簡短的對話卻引發了吃瓜群眾的各種猜測:婚變,事業受阻?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教育同樣適用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
  • 以家人之名:幸福的家庭無不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
    「幸福的家庭無不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以前看以家人之名看的是李尖尖的搞笑,到後面感覺劇情越來越向著電視劇的主題靠攏——以家人之名,在劇中,有好多家庭,但是各個家庭的反差都比較大。反而是李尖尖這樣一個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家庭的家庭最溫暖,最動人。
  •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
    昨天回到老家,到了晚上6點鐘,鄰居一家四口又開始吵鬧打罵,都是重複 一樣的節奏,真想不懂他們是怎麼想的,做媽媽的懶得要命,年紀輕輕,才30多歲,在家不幹一點農活,連種菜都是象徵性種一點,自己吃得都不夠,看到80多歲的老家婆在地裡幹活,也不幫幫忙,有時候還要家婆幫忙種菜,天天在家玩手機,兩小孩子也跟著她一起玩
  • 土豆洋蔥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暖心的食物也原理相通
    列夫託爾斯泰曾說過: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在幸福的家庭中家庭成員和諧相處。亦如美味的食物,各種材料發揮自己的優點,共同成就美味。馬鈴薯洋蔥味噌湯羅宋湯今天廚房小白君就為大家介紹一道廚房小白君自創的家庭極簡湯品——土豆洋蔥湯。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媽媽被愛,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納
    一位網友甚至半夜12點多就來排隊,但仔細一看排隊的果然都是男同胞,他們都在拍視頻調侃:以後離婚了就看看。有的網友談到:按農曆來說今天不算是個好日子,521卻是一個好日子,寓意也差不多。不過最經典的那句話還是出現了:選對了人才是最重要的。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小兩口小三口都在忙答題!「三八」維權周第...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小兩口小三口都在忙答題!昨天燕趙女性剛報導了幾個家庭參賽的小故事,香河縣婦聯主席劉秀平就發來了十多張小兩口小三口一起答題的圖片,每張圖片都洋溢著溫馨甜蜜。保定市婦聯權益部長張銀英說起微信競答活動特別開心,市婦聯機關、各縣鄉鎮婦聯的同志們在參加基層防疫工作的同時,都想方設法組織姐妹們參賽,市婦聯維權工作群這些天別提多熱鬧,時不時就有姐妹開開心心曬紅包。
  • 英國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的愛情瞬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託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就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英國威廉王子與凱特的愛情似乎就用來證明了前半句。7月29日MSN分享了劍橋公爵夫婦的婚姻日常。威廉給到ITV新聞的解釋是,當時兩人都「很年輕」,並且都努力「尋求自我」,「我們當時都渴望尋找自己成長的方式,所以我們只是彼此給予一些空間,這會讓一切變得更好。」凱特也認為,那段分離讓自己獲得成長,她很珍惜這段關係之外收穫的獨立性。她補充說:「當時我對此並不滿意,但實際上,這段經歷讓我變得更強大。你終於找到自我,這也許是你從來沒有認識到的。
  • 託翁與司湯達:幸福的女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女人卻各有各的不幸
    這兩位作家雖然國度不同,生活時代不同,但他們筆下的《紅與黑》與《安娜·卡列寧娜》的女主人公,德·瑞那夫人與安娜·卡列寧娜的命運卻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都出身於上流社會,嫁給了顯貴勢要;她們並不放蕩無恥,卻都背叛了自己的丈夫,最後在愛情的幻滅和痛苦的掙扎中以悲劇結尾。
  • 績溪縣旗袍文化藝術研究會開展「打造新時代幸福女人幸福家庭」培訓
    績溪縣旗袍文化藝術研究會開展「打造新時代幸福女人幸福家庭」培訓 2020-06-24 0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寵愛媽媽,尊重爸爸,接納孩子
    媽媽被寵愛,是家庭幸福的基本法則。愛默生·艾格裡奇博士是著名的婚姻問題專家,在30多年的婚姻諮詢工作中,愛默生發現了經營家庭和婚姻的真諦——愛與尊重。如果一個丈夫不愛妻子,妻子則不會尊重他,反過來,如果一個妻子不尊重丈夫,丈夫則不會愛妻子,於是婚姻就會陷入一個「瘋狂怪圈」。
  • 幸福的家庭一般都有這幾個相似之處,你贊同嗎?
    夫妻不和,說到底不過是不理解對方,缺少「分享」的意願罷了。幸福家庭總有一些相似之處。以下是我總結的一些經驗,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私人空間重疊比例與幸福指數呈正相關根據一項社會調查,夫妻之間私人空間重疊的比例越大,他們的關係就越好。這表明他們有共同的興趣和愛好,可以增加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在業餘時間,他們更願意呆在一起,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