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箐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現在很多玩具都具有益智性,所以家長都喜歡給自己的孩子買各種各樣的玩具,不僅鼓勵孩子認真玩玩具,並且還陪著孩子一起研究玩具的玩法。但是即使自己擁有了再多的玩具,孩子也總是覺得別人手裡的玩具更好玩,在看到自己心儀的玩具之後,難免想要「借」走玩一玩。
琳琳是一位90後的寶媽,她對待孩子的教育理念就是讓孩子去充分的玩,在玩中學習知識。於是只要她的孩子喜歡的玩具,琳琳都會給他買回來。琳琳的鄰居有一個與琳琳兒子差不多大小的孩子,非常喜歡到琳琳家來做客,並且每次都要去玩琳琳兒子的玩具。周末的時候,琳琳的鄰居又帶著孩子來做客,鄰居的孩子看到琳琳給其兒子買的新玩具熊,立刻吵著要玩,於是琳琳就讓自己的兒子帶著鄰居的孩子一起玩。
鄰居對琳琳說道:「你買這麼多玩具,小孩子玩不多久就不玩了,多浪費」,這時孩子那邊傳來一陣哭聲,原來鄰居的孩子要把琳琳兒子的新小熊帶走,琳琳兒子不同意,於是鄰居的孩子就哭了起來,鄰居哄了幾下沒有作用,於是對琳琳說:「不好意思啊,你看孩子實在喜歡你家這麼多玩具,也不差這一個了,就借我孩子玩玩吧」,琳琳心裡頓時有些不舒服,她在詢問兒子並得到否定的答案之後,對鄰居說道;「我家孩子的玩具再多,決定權也在他的手裡,他不願意的事情我不會強求」,鄰居最後灰溜溜的帶著孩子走了。
琳琳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她選擇尊重孩子的意願。
1、得到孩子的信賴
父母與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交流,尊重孩子的每一次選擇,能夠得到孩子的信賴,有時也願意與父母分享。
2、增強孩子的自信
經常得到肯定的孩子,他的自信心是很容易得到滿足的,在遇到困難與挫折的時候,他也不會輕易退縮。
3、使孩子更加獨立
父母尊重孩子的意願,給孩子做選擇的權利,孩子就會學會獨立的思考,在未來的生活學習中,更容易形成獨立的人格。
孩子的年紀還小,對感興趣的東西難免想要「順手牽羊」。
1、嚴厲地拒絕孩子
當孩子表達出想要拿走別人的玩具或者其他物品時,家長要在第一時間拒絕孩子,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錯誤的,給孩子樹立起自己與他人的物權意識。
2、承擔自己的錯誤
如果發現孩子已經將別人的玩具拿回了自己家,那麼家長需要與孩子耐心的溝通,告訴她這樣是錯誤的,並且鼓勵孩子去承認錯誤,陪同孩子一起將玩具歸還。
3、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有些家長覺得自己孩子做出這樣的事情讓其很沒面子,於是很嚴重的進行責罵,這樣的行為非常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反而不利於教育孩子。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各位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及時的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肯定孩子的正確行為,學會尊重孩子的選擇。
本文由箐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