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千億首富豪賭養豬場:身家超雷軍,半年賣了600多萬頭豬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市界

作者 | 雷彥鵬

編輯 | 劉肖迎

「我叫秦英林,來自河南,我是個大學生農民,養豬的。」

2009年,作為基層代表參加一場在中南海舉行的座談會時,秦英林這樣介紹自己。那時,他自稱「豬司令」,沒有什麼名氣。

直到2014年,牧原股份(002714.SZ)在深交所上市,秦英林的名氣才隨財富大漲。他以90億元的身家超過輔仁藥業的朱文臣,首次成為河南首富。

這一次的登頂只是個開始。之後,「豬司令」連續多次問鼎河南首富。在豬價的一片漲聲中,他的財富雪球也越滾越大。

2019年,牧原股份的總市值超過溫氏股份。2020年上半年,牧原股份賣了678.1萬頭豬,在銷售數量也超過了溫氏股份,「千年老二」一躍成為中國養豬行業名副其實的老大。

在福布斯2020中國富豪榜中,秦英林以185億美元的財富名列第八,是前十大富豪中唯一一個從事畜牧行業的,王健林、雷軍、劉強東、丁磊等大佬均被甩在了身後。

一心要靠養豬致富

秦英林的養豬帝國,是從22頭豬開始的。

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馬山口鎮河西村,是秦英林出生的地方。從小家境艱苦,父母靠務農供他上學。

1982年,還在上高中的秦英林,從學校跑回村裡,堅決要去養豬。父母東借西湊,買了20頭豬。但由於他缺乏經驗,豬幾乎全死了,錢也賠了個精光。那年,秦英林才17歲。父母勸他回學校努力學習——考大學才是出路,知識才能改變命運。

高中畢業後,秦英林本可上更好的大學,但他毅然選擇了河南農業大學畜牧專業。後來,分配去了南陽一家食品公司。很多人都豔羨他,終於可以走出農村,有一份像樣的工作了。

可是,秦英林始終沒忘記當初那個「養豬致富」的夢想。

秦英林

這個年輕人對養豬太執著了,連找媳婦都跟畜牧行業密切相關。秦英林的妻子錢瑛,畢業於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獸醫專業。

1992年,乘著改革的春風,27歲的秦英林和妻子錢瑛一起辭去公職,又回到了河西村。在鄉親們異樣的目光中,夫妻二人買來了22頭豬,正式走上了養豬致富之路。

20多年後的2014年,秦英林帶著逐漸壯大起來的牧原股份登陸了A股,夫妻倆財富也水漲船高。

不過,在養豬行業,牧原股份一直受廣東的溫氏股份壓制,江湖人稱「千年老二」。

競爭多年,行業長期保持著溫氏老大、牧原老二的格局。雖然在2019年10月,牧原股份總市值超過了溫氏股份,但是,2019年度溫氏股份賣了1851.66萬頭豬,而牧原股份生豬銷售數量為1025.33萬頭,差距仍然很大。

神奇的是,僅僅半年時間,這一格局就徹底發生了變化。

2020年上半年,牧原股份銷售生豬678.1萬頭,其中包括商品豬396.7萬頭、仔豬273.1萬頭、種豬8.3萬頭。而溫氏股份在業績預告中提到,公司上半年共銷售肉豬(含毛豬和鮮品)486.58萬頭。在銷售數量上,溫氏股份被牧原股份超越。

在營收規模上,牧原股份也實現了超越。這裡需要說明一下,牧原股份的主營業務就是養豬,而溫氏股份既養豬也養雞,所以我們僅拿溫氏股份的養豬業務與牧原股份作比較。

根據溫氏股份公布的銷售簡報中可以算出,2020年上半年,溫氏股份養豬業務的銷售收入為205.63億元。而牧原股份同期實現營業收入210.33億元,同比增長193.76%;歸母淨利潤107.84億元,對比上期1.56億元的虧損,增幅達7026.08%。

總而言之,不管是總市值,還是出欄量和營收規模,中國養豬行業的老大,都已變為牧原股份,秦英林也正式成為了中國「養豬大王」。

2020年1-6月,全國活豬均價為33.90元/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達136.95%。豬價上漲帶來的是牧原股份的淨利潤和股價雙雙飆升,秦英林的財富坐上了火箭。

7月31日,牧原股份的總市值衝到了3429億,其實際控制人秦英林、錢瑛夫婦通過直接和間接合計持股56.23%(截至2020年6月30日)。

據此計算,秦英林的帳面財富已達1928億元。

「養豬大王」的誕生

秦英林曾說,養豬市場就像一個金字塔,散戶雖多但處在金字塔底部,他們對於生豬的存欄量及實時豬肉價格走勢難以把握,所以帶有較大的盲目性。

「養豬大王」這句話,道出了「豬周期」的本質。

我國生豬養殖結構以散戶養殖為主,90%以上養殖戶出欄量不到50頭。散戶養殖最大的特點就是盲目跟風,豬肉價高時一窩蜂補欄,豬肉價低可能會將能繁母豬殺掉以降低成本,甚至退出,由此造成豬肉供應量呈周期性波動。

另一方面,人們對豬肉的需求量是相對固定的,這就讓豬肉價格隨著供應量的周期波動而波動。

上一輪的豬價觸底,在2018年5月前後,之後開始回升。但是,非洲豬瘟從8月份開始蔓延,本就處在下行趨勢的生豬產能,再一次遭受重創。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2019年我國豬肉產量4255萬噸,同比降幅達21.3%;生豬存欄量下降27.5%,生豬出欄量下降21.6%。

更重要的是能繁母豬的銳減。2018年,國內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下降13.25%,2019年又同比下降了31.21%。

因此,對豬企而言,得能繁母豬者,便可得天下。

獸醫正在給母豬測孕

牧原股份能短期內超越溫氏股份,主要原因就是其擁有能繁母豬的優勢,且加大了仔豬的銷售。

不同於溫氏股份「公司+農戶」的合作式養殖模式,牧原股份採用的是「自繁自養一體化」的養殖模式,並在此養殖模式下,探索出了「輪迴二元育種體系」。

這種體系生產的二元豬,具備肉、種兼用的特點,在能繁母豬缺乏的情況下,公司可直接從商品豬中挑選二元母豬進行留種。牧原股份稱,其銷售的商品豬中二元豬佔比在95%以上。因此,公司既可以滿足自身快速發展的種豬需求,又可以為市場提供種豬。

而溫氏股份2019年下半年以來,正常用來生產的二元母豬緊缺,於是減少投苗,加大從三元商品豬中挑選優秀母豬留作種源。

溫氏股份提到過,三元母豬的生產效能與優秀二元母豬相比會下降20%左右。有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這個數據可能更大,而且,三元母豬還會提前「退役」。

截至今年6月底,牧原股份有能繁母豬191.1萬頭,後備母豬90萬頭。而溫氏股份在4月底的時候表示,有能繁母豬100多萬頭,後備母豬30-40萬頭。顯然,差距已經拉大。

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研究總監林國發表示,牧原股份業績的爆發,與賣價格更高的二元母豬也有很大關係。更重要的是,牧原股份還加大了仔豬的銷售比例。

在仔豬價格持續飆升的2020年上半年,牧原股份的仔豬銷量增長了360.85%,銷量佔比從去年同期的10%增加到了40%。

市民正在超市購買豬肉

仔豬育肥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風險,如疫病侵襲、價格波動,所以賣仔豬風險低,利潤也豐厚。牧原股份表示,公司以利潤為導向,根據市場行情決定仔豬銷售量,按照經驗,在仔豬利潤超過育肥豬利潤的80%時,會靈活調整銷售策略,增加仔豬銷售數量。

相比之下,溫氏股份只賣肉豬,而且還在外購仔豬和母豬。

農業農村部採集的數據顯示,7月8日,全國500個農村集貿市場仔豬平均價格為102.90元/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達144.7%,而且,去年同期本來就是個高點。今年上半年,有些養殖場的仔豬,7公斤可賣到2000元。

在這輪「超級豬周期」中,牧原股份抓住了機會,實現了對溫氏股份的超越。

擴張下的財務迷局

牧原股份稱,2020年的工作重點是擴張:首先,快速擴大養殖產能;其次,擴充屠宰產能。

養殖產能的擴大,依賴於養殖模式。牧原股份「自繁自養一體化」的養殖模式,在食品安全、疫病防控、成本控制及標準化等方面有優勢,所以,牧原股份的毛利率和淨利率都處於行業較高水平。

雖然在生產效率方面有明顯的優勢,但是,一體化模式屬於重資產類型,要想大規模擴張,重金投入必不可少。

今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在湖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浙江、海南等省份設立子公司,增加生豬出欄量。同時,在內鄉開始嘗試樓房養豬。截至6月末,牧原股份建成養殖產能3500萬頭左右,年底可能達到4000萬-5000萬頭。

此外,為實現養殖屠宰匹配、產銷順暢銜接,牧原股份還在布局產業鏈——向生豬屠宰板塊延伸,加快布局屠宰產能。2020年上半年,在河南、山東、內蒙古等地設立10家屠宰子公司,截至6月末,公司屠宰板塊已成立13家子公司。

截至6月末,牧原股份的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餘額為429.27億元,比年初增加154.64億元。其中,在建工程期末餘額為123.46億元,較期初增加43.58%,佔總資產的14.04%。

大規模的擴張給牧原股份帶來了資金壓力。截至6月30日,牧原股份有息負債219.61億元,較年初增加了135.31億元。其資產負債率也從2019年末的40.04%,增長到了2020年上半年末的45.37%,在行業中處於高位。相比之下,溫氏股份2020年一季度的資產負債率為28.65%。

奇怪的是,牧原股份高負債的同時,帳上還趴著巨額的資金。2019年末,牧原股份貨幣資金為109.33億元,到2020年6月末,增長到了237.84億元的歷史新高,相當不差錢。而面對如此巨額款項,公司基本沒考慮過合理的資金管理。

2020上半年,牧原股份利息收入為1.11億元,理財投資收益0.1億元,而帳面平均貨幣資金為188.03億元,對應的資金收益率僅為0.6%。但是,其同期支付的利息為3.77億元,對應154.46億元的平均有息借款,其借款利率為2.44%,是資金收益率的4倍。

另外,在擴張的過程中,牧原股份的關聯交易真實性也被質疑。

成立於2016年9月的河南牧原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簡稱「牧原建築」),系秦英林、錢瑛夫婦通過牧原集團100%控制。從2017年到2019年,牧原股份接受牧原建築「工程服務」的關聯交易分別為1.33億、10.18億、47.38億。2020年上半年,關聯交易達到了52.20億元。

關聯交易並不是什麼稀奇事,稀奇的是,這家承接著牧原股份幾十億建築業務的公司,只有幾十個員工。

年度報告顯示,牧原建築2019年參保人數為52人。在其5家分公司中,寧陵分公司成立於2017年11月,從2017年到2019年參保人數均為0人;社旗分公司成立於2019年1月,2019年參保人數3人;鄧州分公司成立於2020年5月;唐河分公司及臥龍分公司均於2020年7月成立。

算下來,牧原建築2019年員工總數還不到60人,2018年更少,只有22人。

2019年,牧原建築還是牧原股份最大的供應商。這引起了外界對牧原股份在建工程真實性的質疑。

面對質疑,牧原股份董秘方面回應稱,公司發生的工程勞務交易業務,是基於公司發展實際產生的。公司集中採購建築工程物資,可以降低建設成本等。公司與關聯方發生的關聯業務,有助於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具有必要性,關聯交易價格公允合理,維護了交易雙方的利益。

但是,2018年牧原建築營收為13.32億元,淨利潤只有737.42萬元,淨利率僅為0.55%;2019年前三季度營收11.04億元,淨利潤為277.60萬元,淨利率僅0.25%。

做著幾十億的生意,卻才賺到幾百萬,利潤率不到1%,牧原建築這個盈利水平,也太不合乎行業的常理。

豪賭未來?

當下,非洲豬瘟、環保政策、新冠疫情、洪澇災害等因素疊加豬周期,使這輪豬周期演變成了「超級豬周期」,供需關係變得異常緊張。

招商證券農林牧漁首席分析師雷軼表示,各種因素疊加之下,產業朝著規模化的方向轉型升級,加速了散戶的退出。像牧原股份這種封閉式、集中化的工業化模式,更能代表未來產業轉型的方向。

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也表示,自繁自養能夠實現利潤最大化,還可以做到全程管控,在疫情防控方面有優勢。

長期以來,養豬行業都是以散戶和低效產能為主,雖然近年集中度有所提升,但規模化程度依然不高。

2019年,出欄量較大的八家上市養殖企業(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股份、中糧肉食、大北農、天康生物),佔全國生豬總出欄量的8.27%,較2018年的6.98%有所提升。

這對大豬企而言,意味著可以依靠規模化,加速搶佔市場份額。

牧原股份似乎看到了這個機會,擴張還在繼續。7月18日,牧原股份連發多份公告表示,擬投資設立12家養殖子公司,此外,還將設立合資公司、向已有控股子公司增資,進一步完善生豬產業鏈。

牧原股份的故事表明,養豬確實能致富。不過,還有很多故事也表明,入場需謹慎,擴張更需謹慎。畢竟,豬周期不會消失;畢竟,豬瘟尚未散去,么蛾子也不少。

牧原股份大肆舉債擴張,真的就不擔心豬周期嗎?

回看牧原股份歷年的盈利狀況,可以明顯看到有隨著豬周期大起大落的關聯性。在2014年和2018年分的豬周期低谷時,牧原股份的扣非淨利潤下滑均超過了80%,不可謂不慘澹。

秦英林的擴張,更像是一場豪賭。

相關焦點

  • 憑藉22頭豬起家,17年時間專研一件事,現已是河南首富身價過千億
    不過今天我們要談到的不是這前三的老闆,而是靠賣豬肉發家的秦英林,他的家族以1474億的資產,在這次的榜單排名中位列第十四位。要說世界上哪裡人最愛吃豬肉,那肯定是非中國人莫屬。中國是豬肉的消費大國,在中國有著超過7億多頭的生豬,這個數量佔據了全球得半數。就在去年的時候因為豬瘟的原因,造成了國內豬肉價格的暴漲,讓很多喜愛吃豬肉的國人們叫苦,都在喊著快吃不起了。
  • 養豬場突發大火 600頭生豬差點變「烤豬」
    原標題:肥東一養豬場突發大火600頭生豬差點變「烤豬」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9月17日上午,肥東縣某養豬場突發大火,加之正值大風天,火勢迅速蔓延,著急的養豬場主許某趕緊報警求助。
  • 大學生辭職創業,靠22頭豬起家,今月賺10億成中國養豬界首富
    大學生辭職創業,靠22頭豬起家,今月賺10億成中國養豬界首富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鎮化創造了一大批房地產行業的富豪。近年來的首富,不是網際網路行業就是房地產行業。另外醫藥出身的首富也不少,不過今天吃土君要介紹農牧業出身的河南首富——秦英林,河南首個千億首富,而且還是中國養豬界的首富。
  • 湖南女首富變香港女首富,半年賺了1千億,二婚嫁給工廠貨車司機
    所以如果嚴格來說,今年重新當上湖南女首富的周群飛,她其實應該是香港女首富。 在剛剛過去的半年裡面,周群飛的生意暴漲1千億,這讓周群飛成為了香港女首富,身家直逼劉鑾雄,足足等於前香港女首富甘比的三倍。目前甘比、梁安琪、何超瓊等幾個香港知名女富豪的總身家加起來都沒有周群飛一個人多。
  • 中國「養豬瘋子」:22頭豬起家,賺2000億,成為河南首富!
    農夫山泉的老闆鍾睒睒,今年曾以3650億元身價,做了幾天的全國首富;海天味業的龐康,今年身價一度暴漲到1950億;河南牧原的董事長秦英林,則以2000億的身家,登頂河南首富。秦英林感覺情況不妙,馬上對病豬進行隔離,全面消毒,控制疫情的擴散。同時,秦英林立馬向母校河南農業大學求救,可3天過去了,沒有半點音訊。眼看著活蹦亂跳的小豬,已經死了25頭,秦英林有種覆滅感,父親當時遇到的悲劇,即將在他身上重演。可這一次,他手上是幾千頭豬。就在秦英林心生絕望的時刻,河南農業大學打來電話,說他的小豬得的是「偽狂犬」病。
  • 賣豬比賣房掙錢,農村小夥2年賺了100萬,是真的嗎?
    小陳就問了為啥要賣掉,客戶說非洲豬瘟最近特別嚴重,加上老家那邊搞環保,說不定啥時就把我豬圈拆了,所以還是賣了為好。小陳把這個事情記在心裡了,回去到網上查了幾天發現,2018年國內非洲豬瘟真的是很多,而且東北地區受傷最嚴重,加上環保措施的實施,很多地方真的沒有豬了。
  • 美女大學生回家養2千頭豬!父親:只要女兒結婚,至少陪嫁300頭豬
    剛畢業就回到家鄉養豬的河南女孩張志遠,至今已經堅持了3年。近日,據媒體報導,「河南一美女大學生回家養2000頭豬,其父親稱結婚時要以300頭豬作為陪嫁」的事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前幾年,黑豬賣得並不是很好!」
  • 屬豬大佬揮別本命年:丁磊馬雲泯恩仇 張一鳴身家千億
    來源:中國證券報屬豬大佬揮別本命年!丁磊馬雲一「賣」泯恩仇,張一鳴身家破千億,馬斯克10億美元獎金要到手中國證券報 張玉潔 康書偉命好聚財,豬是12生肖中最受喜愛的屬相之一。你可知,馬化騰、丁磊、張一鳴、程維、馬斯克,這些商業大佬屬相都是豬。豬年即將過去,中證君這就來盤點一下屬豬大佬在過去一年中的運勢。丁磊:與馬雲「一賣泯恩仇」網際網路江湖的傳說中,馬雲丁磊多年不合。
  • 吉林發生一起事故,位於四平一養豬場,115頭活豬變成烤豬了
    吉林發生一起事故,位於四平一養豬場,115頭活豬變成烤豬了豬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我們吃得最多的肉類食品。隨著豬肉漲價,養豬場的生意也是做得風生水起。對於養豬場來說,豬仔們平安長大是最關鍵的事情,但是養豬卻並不是那麼容易,既要擔心市場豬肉的價格同時還需要注意豬是否會生病。然而不少養豬場還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防範火災。11月14日的晚上位於吉林省四平公主嶺市親家屯鎮某村一養豬場突發大火。火災發生以後火勢迅速蔓延,熊熊大火將豬欄全部籠罩在一片火海之中,天空都被火光照應成紅色的。
  • 曾經千億身家,如今被員工追著討薪,「前中國首富」李河君經歷了什麼?
    要說首富,創業成功資產過億過百億的富豪,還真是有著很多。但是物以稀為貴,中國首富亦是這個道理。對於很多富豪來說,難的不是成為地方首富,難的是成為中國首富。而在我國富豪當中有這樣一個人十分特殊,他兩次成為中國首富,如今卻十分落寞,昔日和如今的生活可謂是天差地別。
  • 一頭豬虧三五百 我省養豬業陷泥潭
    本報記者 徐楚雲 攝長江商報消息 業內人士稱產能過剩是主因,未來豬肉價格仍將低位運行,行業將加速洗牌■本報記者 吳凌 鄭星通訊員 謝毅 沈佳實習生 柯軍來「養豬成本從去年開始一直倒掛,現在每賣一頭豬虧損300至500元。」昨日,省物價局發布監測數據顯示,受全國生豬產能偏高影響,我省豬肉價格繼續下行。
  • 創立600億公司,靠遊戲賺來100億身家,卻被90後美女坑了5000萬
    創業本就是一場關於勇氣、魄力與運氣的豪賭。這場豪賭中,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傾家蕩產血本無歸,更有人欠債百萬有家不能回。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對投資這個詞應該已經非常熟悉了。靠著投資賺來上億身家的不是沒有,比如孫正義用2000萬美元投資阿里巴巴,因此賺了1000多億美元。徐新投資網易,因此獲得千倍的回報,丁磊也因為徐新的投資,成了中國首富。像這樣的案例還真不少,但實際上投資成功的人鳳毛麟角,成接盤俠的反而更多。
  • 日本衝繩養豬場時隔33年檢出豬瘟 將撲殺逾1800頭家豬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共同社1月8日報導,日本衝繩縣政府8日宣布,該縣宇流麻市養豬場有家豬感染豬瘟(CSF)。這是該縣1986年10月以後約33年來再度出現豬瘟,縣政府決定對養豬場及疑似感染的其他養豬場共1800頭以上家豬實施撲殺。並非從他處帶入的飼養家豬發生感染是自2018年在岐阜縣發現以來的第八個縣。農林水產省將調查感染路徑。
  • 中國著名屠夫沉浮路:江蘇首富墜落,河南人身家百億,山東出群富
    陸步軒本來他想安靜地做個屠夫,他從2000年開始賣豬肉,當時生意相當不錯。但是,他的一個同學一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無意間說有個同學在北大畢業,現在正在賣豬肉。獵奇是記者的本職工作,很快「北大才子賣豬肉」成為全國爆點新聞。
  • 蘿崗強拆養豬場 圈棚沒了 數千家豬滿山亂跑
    原標題:蘿崗強拆養豬場 圈棚沒了 數千家豬滿山亂跑 沒了「家」的豬只在山頭上到處奔跑覓食。信息時報記者 郭柯堂 攝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周偉龍) 昨日,蘿崗區九龍鎮政府聯合多個部門對九佛敬老院附近的一家養豬場進行強拆,數千隻家豬滿山跑,場面極其壯觀。  據了解,當地已被納入蘿崗的禁養區。現場一名鎮政府工作人員稱,這是鎮政府聯合多個部門展開的強拆行動。而豬場老闆則表示,他和相關部門籤訂的合同如今還有21年有效期。
  • 日衝繩養豬場時隔33年檢出豬瘟 將撲殺逾1800頭家豬
    中新網1月8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衝繩縣政府8日宣布,該縣宇流麻市養豬場有家豬感染豬瘟。這是該縣1986年10月以後時隔33年再度出現豬瘟,縣政府決定對該養豬場及周邊有感染風險的養豬場內的共1800頭以上家豬實施撲殺。
  • 美女深山養千頭黑豬,父親承諾:結婚就送300頭豬,不可錯過!
    據了解,這位深山養千頭黑豬的美女,就是河南洛陽欒川縣的24歲女孩張志遠,不僅顏值高,而且還是一名很有實力的女「豬倌」。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從大學畢業實習開始,她就返回家鄉,在深山裡幫家裡飼養2000頭黑豬,隨著今年豬肉飛漲銷量太快,如今只剩下1600頭。
  • 4年虧光2千億,他卻仍坐擁國內最大私營水電站,每天淨賺1千萬
    因為商業大樓一旦建成,這些商業大佬們便可以選擇用半租半賣的方式來快速回收成本,而往後的租金則是十分穩定的現金流。 除了商業大樓外,其實水電站也是一種穩賺不賠的生意。因為隨著時代的推移,人們早就已經習慣了有網際網路的生活,而電力則是構成網際網路的基礎條件。事實上,國內就有一位首富正是憑藉水電站發的家,他就是李河君。
  • 南非女子養了一頭豬 這頭豬會畫畫 豬的畫每幅要價1000美金
    南非女子瓊安拉芙森,從屠宰場路過,見到一頭即將被宰的豬,於心不忍,就出錢把它贖了出來,帶回家養了起來。瓊安拉芙森喜愛繪畫,常常搭起畫架,在院子裡畫風景,她的行為被這頭豬看在了眼裡,等女子回屋時,豬叨起畫筆,畫了起來。
  • 桐廬首富陷監獄風雲:靠10億分紅掏空公司,20億豪賭快遞血本無歸
    朱寶良的「紅樓夢」朱寶良成為首富很早,收購蘭州民百僅一年,他就登上了富豪榜。2004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朱寶良以28.3億元成為桐廬首富。在這個快遞之鄉,「四通一達」誕生之處,他卻憑藉零售成為首富。朱寶良起家時只有3000元,靠租門面賣衣服起家,後來開過勞務公司和外貿公司,成功撈到一筆初始資金。1995年,他創立金都事業有限公司,借著杭州產業結構大調整的機會,租下杭州第一織布廠位於市中心的廠房,改建成杭州家電城,一舉發家。此後,朱寶良連續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