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給自己找茬的青年剪紙藝術家

2020-12-22 人民網

原標題:愛給自己找茬的青年剪紙藝術家

  青年剪紙藝術家劉卓。

  劉卓的青花瓷剪紙作品。

  

  「對於剪紙藝術,我確實有點矯情。」這是劉卓對自己的評價。本報羊年生肖剪紙作品禧福羊與富貴羊,就出自這位青年剪紙藝術家之手。經過近兩個月構思,「矯情」的劉卓對生肖羊圖案不斷「找茬」,改了7遍才敲定。

  7次錘鍊「誕生」喜慶雙羊

  說起今年的羊年生肖剪紙,劉卓笑了,自從《新晚報》刊發禧福羊與富貴羊的真面目後,他的手機鈴聲就幾乎沒停過,都是來自友人的稱讚以及親友的追問答案。「答案當然不能告訴,只有認真找尋才能體會其中樂趣。」

  劉卓告訴記者,對於剪紙藝術,他是個矯情的人,總是在為自己的剪紙作品「找茬」。就拿今年的兩幅生肖羊作品來說,自從得到「找茬羊」這個題目,他從羊的種類、羊的姿態乃至是否要有鬍子,都細細推敲。第一稿時,羊的四肢本是全部落地的,但這樣看上去顯得羊的體態很生硬,沒有朝氣。之後,他又對是否給羊加犄角、犄角要加多長等方面進行不斷修改。就這樣改了7稿,才刻畫出劉卓心中神採奕奕、吉祥美好的生肖羊剪紙作品。

  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找茬」

  讓劉卓最欣慰的是,在綏化學院任職的近3年裡,他將剪紙藝術不斷傳承,通過教學這個平臺,為剪紙愛好者提供了學習交流的機會。劉卓的學生們也漸漸被培育成了剪紙好手,不少作品被社會認可。河南美術出版社計劃出版的《吉祥剪紙》一書,劉卓擔任編委,他的學生也有3幅作品被收錄其中。

  劉卓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找機會到民間請教,再給自己的作品「找找茬」,看看不同的剪法、不同的構思,拓展自己的剪紙思路。他還打算將12生肖圖案與青花瓷結合,打造出新奇的剪法。

  3D剪紙打造「立體青花瓷」

  不光是對單件作品特別能「找茬」,去年,有近20年剪紙經驗的劉卓又開始對傳統剪紙藝術找起「茬」來,他想對剪紙進行創新。

  在一次赴北大授課後,他參觀了北京故宮,故宮內青花瓷上的圖案讓劉卓不願再將視線移開。山水、花卉……各種惟妙惟肖的青花圖案,劉卓想將它們全部呈現在剪紙上。按照傳統的剪紙方式剪裁,剪出的青花瓷都是平面圖案,不立體。劉卓想,何不將青花瓷剪紙打造出3D的立體效果?於是,劉卓在剪青花瓷時,對剪法進行創新,注重青花瓷視覺角度方面的剪裁,用剪紙復原古董。為了展現青花瓷的質感,剪紙用的紙,從顏色到質地換了好幾種。在裝裱方式上,不再將作品附在紙張上裝裱,而是利用通透的玻璃裝裱,更顯立體感。

  來源:新晚報

相關焦點

  • 剪紙藝術家陳耀親授剪紙技藝
    更有幸的是,非遺傳承人、剪紙藝術家陳耀老師,給孩子們傳授了非凡的剪紙技藝。  活動開始前,每個家庭都帶來了捐贈物品,石鼓路小學五(2)班的王寫庭媽媽拿來了一大袋子的物品,不僅有羽絨服、棉衣、棉褲,還有毛衣、圍巾以及文具。同是石小五(2)班的徐雨桐媽媽說:「我帶的都是家裡閒置的全新文具,希望通過公益組織能上門去看看他們,希望給那些特困生帶去溫暖的同時,也給孩子帶來愛心教育。」
  • 河北承德剪紙藝術家製作剪紙作品《一隻蝙蝠的自述》
    圖為剪紙作品《一隻蝙蝠的自述》 石俊鳳 攝圖為剪紙作品《一隻蝙蝠的自述》 石俊鳳 攝圖為剪紙作品《一隻蝙蝠的自述》 石俊鳳 攝圖為剪紙作品《一隻蝙蝠的自述》 石俊鳳 攝圖為剪紙作品《一隻蝙蝠的自述》 石俊鳳 攝
  • 剪紙藝術家林美英近百幅剪紙作品在嵐集中展出
    剪紙藝術家林美英近百幅剪紙作品在嵐集中展出 2020-10-09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創立中國唯美剪紙藝術的諸暨藝術家 將剪紙和陶瓷完美融合
    提示信息古往今來,絕代佳人西施都是藝術家們開展各種創作的靈感源泉,在詩歌、戲曲、繪畫、書法等領域,到處可覓西施的倩影。如今,一位從西施故裡走出去的藝術家,用剪紙和陶瓷相融合的形式,以「西施」為主題創作了上百件陶瓷藝術品,讓西施「活」在陶瓷上,令人嘆為觀止。他就是「跨界」藝術家陶正,網名「牧羊人」。今天上午10點,陶正陶瓷與剪紙藝術展在諸暨市博物館開幕。
  • ...河北文旅在創作——河北承德剪紙藝術家製作剪紙作品《一隻蝙蝠...
    在河北承德,剪紙藝術家石俊鳳創作了一組作品《一隻蝙蝠的自述》,以剪紙的藝術形式直觀地告訴人們,管住自己的嘴,拒吃野生動物,敬畏自然、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剪紙作品《一隻蝙蝠的自述》 石俊鳳來源 | 中國新聞網
  • 德宏州「弘揚民族文化 剪紙傳情齊抗疫」剪紙藝術展開展啦
    為弘揚德宏民族傳統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抗疫精神,慶祝六一兒童節,5月31日,團州委、州文化館、州民族初級中學主辦,由大榕樹「美育空間」美術交流平臺、魏庭芳剪紙藝術工作室承辦的「弘揚民族文化 剪紙傳情齊抗疫」剪紙藝術展在州文化館開展。
  • 剪紙藝術家駱清霞創作《大愛無疆》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17日訊(記者明眺生)2月17日,有「全國十大神剪」美譽的武漢剪紙藝術家駱清霞,完成了一幅題為《大愛無疆》的大幅剪紙藝術作品,謳歌眾多醫護人員在一線捨生忘死,奮力戰「疫」的大無畏精神。
  • 廈門剪紙藝術家以樂以櫻花為主題創作 表達對醫護工作者的敬佩和祝福
    -以樂熱心剪紙藝術,上圖為他的新作《待到櫻花爛漫時》。廈門網訊武漢大學校園的早櫻已悄然開放。而在廈門,一幅名為《待到櫻花爛漫時》的剪紙作品也於近日完成。剪紙藝術家以樂用簡潔流暢的線條,勾勒出櫻花綻放的生命力。
  • 印度藝術家挑戰自我,連續730天,每天用剪紙製作一隻小動物
    木樁是真實的,地面也是真實的,只有老鷹是畫出來的,有沒有覺得它很立體,甚至有種3D的效果呢,因為藝術家在畫完之後,把它從紙上剪了出來,換句話說,這隻老鷹其實是一個手繪的剪紙作品。這是藝術家組合「NV插畫」的作品,這個組合有兩個人,Vaishali和Nayan,他們來自印度的艾哈邁達巴德。
  • 剪出祝福,送出愛心 南京小學生跟民間剪紙藝術家學習剪「狗狗」
    剪紙在中國文化中有著吉祥的寓意,是剛健、明亮、熱烈、高昂、升騰、飽滿、昌盛、發達的代名詞,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奮鬥不止、自強不息、不畏艱險、樂觀向上的民族精神。民間剪紙藝術家孫重謙爺爺特意為狗年創作的「狗汪汪」作品深得孩子們的喜歡。   你知道南北剪紙的區別嗎?你知道生肖狗的由來嗎?你還知道純潔的新春習俗什麼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剪紙吧。    今年已78歲高齡的孫重謙爺爺首先告訴小朋友們,剪紙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已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剪紙可以陶冶情操,提高空間、形象等諸多思維能力,傳承傳統文化。
  • 一個剪紙作品耗時500小時,藝術家把彩色卡紙變成3D藝術
    剪紙在很多人心目中只是一個工藝,並不能稱為藝術,雖然工藝和藝術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區別很大,工藝往往低廉,藝術則不能用價值去衡量,這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在於創造上,工藝偏模仿重手工,而藝術偏創造重創意。但是,剪紙要是能具有非常特別的創意,也可以成為藝術品的。在國外有一位名叫尤莉亞·布羅德斯卡婭的剪紙藝術家,她的剪紙作品備受人們喜愛。
  • 以畫入剪紙以字入撕紙 關於紙的玩法,中外藝術家給出無「紙」境的...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6月18日報導:剪紙大家林曦明以紙作畫,《灕江之夏》中層層疊疊的峰巒屏障恰如中國畫中的深淺濃淡;一首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撕紙傳承人蔣勁華以手為筆,彰顯毛筆書法的韻致;當中國宣紙遇上微型雕塑,義大利藝術家SALVOPASTORELLO創造出有趣的《人來人往》。
  • 剪紙藝術家《見多識廣》秀絕活,3分鐘內剪出主持人肖像
    當民間剪紙藝術家遇到古代美食愛好者剪紙是我國的傳統民間藝術之一,由於歷史悠久,也隨之產生了地域性的區別。其中,廣東的潮陽剪紙以造型靈活、結構嚴謹、飽滿而不雜亂著稱,受到大眾的喜愛,現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期節目中,就來了一位潮陽剪紙市級傳承人陳小燕,她曾經在多個節目中展示自己的剪紙絕活。
  • 新銳剪紙藝術家成若涵《異彩》為宜蘭傳藝園區暑假活動添彩
    臺灣宜蘭傳藝園區邀請新銳剪紙藝術家成若涵,帶來最新創作《異彩》,神獸剪紙裝置飛揚在文昌街天空,同時還能欣賞神獸花車遊行、東方馬戲,更能參加神獸搜神達人認證比賽,認識龍生九子的古老傳說。成若涵的作品《異彩》飄揚在宜蘭傳藝園區文昌街天空。
  • 紙戲陀羅用剪紙當衣服,中國剪紙如何在日本發揚光大
    或許,有人會說,剪紙藝術雖然好,可是,現如今能夠用到的機會並不多,最多也就是逢年過節或者是婚嫁喜事的時候要用,一般來說,大家都會去買現成的,尤其是城市人,喜歡自己親手剪紙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如何能夠使得剪紙這項傳統藝術迸發出新的活力,或許,這還真是一個十分嚴肅的話題,對於這一點,我們還真應該向我們的鄰人日本好好學習一下,在日本,也有類似剪紙的藝術,日本的藝術家們,已經使得這種藝術,逐漸走向世界。
  • 中國藝術家贈禮S10參賽戰隊 國風剪紙、摺扇表達祝福
    在小組賽期間,來自中國的民間藝術家向所有參賽戰隊送上了一份別開生面的中國特色禮品——一把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摺扇、一張以各個參賽戰隊LOGO為主要圖案的剪紙作品以及祝福寄語,以中國特色的方式向國際友人表達美好的祝願。
  • 東北農婦自學成為藝術家,剪紙比油畫還逼真,遭人懷疑20年!
    ,但是今天我們介紹的剪紙大師是一位農村的婦女,她的名字叫李寶鳳,李寶鳳1966年出生於吉林長春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就對剪紙非常的感興趣,通過自學最後成為了剪紙藝術家,還被封為中國剪紙第一人。既然能成為中國剪紙第一人那說明李寶鳳的剪紙技術非常的高超,李寶鳳因為有很高超的剪紙技術還引來了很多爭議,因為自己剪出來的作品比油畫還逼真,因此遭到了網友質疑20年,李寶鳳的剪紙技術太高超了,竟然能讓人誤以為是油畫,看到這裡以後相信很多網友也想欣賞一下李寶鳳的剪紙作品吧?
  • 福建省優秀青年剪紙作品展出 巧手「剪」出幸福生活
    福州新聞網5月9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近日,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在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分館(郎官巷32號)聯合主辦了「福建省優秀青年剪紙作品展」,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免費觀賞。  此次剪紙作品展共展出福建各地青年剪紙藝術愛好者作品70件。
  • 橫峰剪紙村 剪出來的一筆一畫都是年味兒
    亭子上村是因剪紙而得名的美麗村落。剪紙藝術家、上饒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周於坊是對亭子上村剪紙技藝最有發言權的人。再有幾天就過年了,和平日裡忙著向學生傳授剪紙技藝不同,這段時間,周於坊更多的時間是和村裡的剪紙手藝人們一起剪窗花。
  • 著名朗誦藝術家林中華與青年朗誦藝術家隋源聯袂朗誦《誰是最可愛...
    (大合影)近日,青年朗誦藝術家隋源女士參加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共和國不會忘記》系列紀念活動。著名朗誦藝術家、參加過抗美援朝的90歲志願軍老兵林中華先生與青年朗誦藝術家、詩人隋源女士聲情並茂聯袂朗誦了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現場觀眾感動落淚,掌聲不斷,被志願軍的精神深深激勵鼓舞,被兩位藝術家的精湛朗誦深深打動震撼。觀眾表示這樣的聲音應該傳播的更廣更遠,讓中國老百姓聽到這感人肺腑的志願軍「硬骨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