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自從發明以來就特別受人們的歡迎,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朋友對汽車感興趣,喜歡研究各種汽車知識。汽車的車身結構就是其中的一個專題,按照車身外形的背部結構可分為折背式車身,直背式車身,倉背式車身和短背式車身;按照車身外形的箱體結構可分為三廂式車身,兩廂式車身和單廂式車身;而今天我們要聊的是按照車身承載方式分為的承載式和非承載式車身。
非承載式車身
我們現在接觸的非承載式車身車型比較少,多數是卡車、專業越野車之類的。我們熟知的幾款非承載式車身SUV有豐田普拉多、奔馳大G、JEEP牧馬人和國產哈弗H9。非承載式車身的汽車有剛性車架,就是底盤大梁。這種車架一般都是矩形或者梯形的,布置在車身的最底部,平時我們是看不到的。非承載式車身車架結構圖如下,我們可以看到上面很多的橫縱梁構成一個矩形結構。
車架承載著整個車體,發動機、懸掛和車身都安裝在車架上。從圖片上我們可以看到車架上有用於固定車身的螺孔以及固定彈簧的基座。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即使沒有車身,單是一個車架「裸奔」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車身的作用就是為了給駕駛者和乘客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以及為了美觀。
這種結構的最大優點就是車身強度高,鋼架能夠提供很強的車身剛性,也有利於提高安全性,對於載重車和越野車來說,這點尤為重要。懸掛對路面顛簸的反饋在車內感覺要輕微很多,這是因為有些車的車身和底盤之間採取降低振動的方法連接在一起,所以走爛路的時候更平穩舒適一些。
在早期幾乎所有汽車都採用這種結構。一百多年以前,人們買車還是先選擇買底盤然後再選擇不同的車身製造商定製不同樣式的車身。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非承載式車身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其中之一是重量大,車身和車架是兩個獨立的部件,用的鋼材多,成本也會相對較高。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重心高,操控感不佳,車輛轉彎時缺乏信心。
承載式車身
對於家用車來說,非承載式車身的最大問題就是重量大,因而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取消了非承載式結構中獨立的剛性車架,整個車身成了一個單體結構,這就是承載式車身。現在,大部分家轎和城市型SUV都採用承載式車身。
那麼承載式車身到底結不結實呢?承載式車身的「梁」和非承載式車身的「梁」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看下面這張圖,這是一款車身的半成品,我們可以看到車身的外殼、車頂和地板以及通常我們說的ABC三根柱都是連接在一起的。在衝壓階段,鋼板先被衝壓成不同的形狀,然後焊接成一個完整的車身。其實這些部件按照功能可大致分為兩種:車身覆蓋件和結構件。
所謂覆蓋件就是覆蓋在車身表面的部件,圖片上非常清楚。而承載式車身所謂的「梁」,它的學名應該叫做車身結構件。其隱藏在車身覆蓋件之下,對車身起到支撐和抗衝擊的作用。
承載式車身最大的優點就是重量輕,車內空間利用率也比較高,重心也很低,所以在家用轎車領域和城市型SUV已經取代了非承載式車身結構。但是承載式車身的抗扭剛性和承載能力相對較弱,所以在越野車和載重貨車領域還是非承載式車身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