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震撼!海澱這個遺址公園方案公布!您最喜歡哪個?

2020-12-19 騰訊網

你知道嗎?

從北二環到北五環

將建設縱貫海澱長達9公裡的京張遺址公園

你知道嗎?

這不僅是一條綠帶

你更可以在裡面看到百年京張的點滴印記

從蘇州碼子到人字形鐵路

都將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你面前

你知道嗎?

不久的將來

你不僅可以在這裡遠眺西山看車水馬龍

更能在這裡跑步、騎行、打球、健身

牽牽小手,蹦蹦躂躂

為了實現我們共同的願望

去年10月我們啟動了

京張鐵路遺址公園貫通概念方案徵集

今年3月6家知名設計單位分別提交了高質量成果

11位各領域大咖投票決出優勝方案

京張鐵路遺址公園貫通概念方案徵集成果

未來的京張鐵路遺址公園

什麼樣兒?

方案展示來了

(排名不分先後)

01.株式會社日建設計

激活百年京張,共織創新生活

京張通車開啟了20世紀北京城市近代化進程。然而見證百年變革境遷,它被人們遺忘成都市裂縫。抓住北京功能面貌轉型的機遇,我們提出6項設計策略(地方活力、縱向/快適性、橫向/可達性、歷史繼承、強化生態、維持管理),支持生態、文化、交流、創新,打造一條9公裡創生綠廊。

激活百年京張,共織創新生活

貼合鐵路遺址,打造標誌銀杏樹列,主線漫步道貫穿全域,與自行車道以及24處京張驛站一起為休閒散步和目的通行提供舒適空間。一系列公共空間和重點設施沿線排布。城市活力通過兩種主線交叉由社區捷徑滲透進周邊社區。鐵路印記和古都特色處處在腳邊,處處在身旁。生態鋪裝巧妙滲水貯水,實現循環利用,打造舒適環境。根據區域特色打造多樣景觀,題名「京張八景」引領北京城市生活美學。

四個城市節點濃縮體現四種城市特色,演繹不同新舊融合,打造豐富的空間場所。

門戶聯軸節點以職住複合激發創新靈感。歷史遺留農業元素與連續開放空間、商業界面以及多種創新樓宇邂逅於此。13號線高架未來會是一處連續的高線公園。節點中心結合高架遺構,創貿集市重新打造四道口農貿科創焦點。舊遺構與新都市相望又相融,新角度新風景展望新憧憬。

激發創新靈感的職住複合節點

活力界面節點以活動場所豐富戶外體驗,將成為運動、紀念、休憩的場所。人們在富有韻律變化的地形中引發對城市戶外生活的無限遐想,在煥發新生的歷史遺蹟觸碰京張百年記憶,在探索公園裡遊覽、遊戲,享受季節變換的自然樂趣。

豐富戶外體驗的活動樂享節點

學識之丘節點以站城一體觸發產學研交流。站城開發賦予這裡一片在屋頂延伸的開放公園,鼓勵開闊視野。公園下方是教育生活設施,地上地下一體聯通,車站與周邊實現無障礙連接。這裡有育成創新的平臺,有展示京張鐵路歷史的一隅, 有演繹藝術的戶外舞臺以及提供私謐的山丘地景。

觸發睿智交流的站城一體節點

縱跨五環的鐵道生境節點以生態聯動實現自然與社群交互。未來自然河岸更加寬敞,旱季親水,雨季蓄洪排滲。隨時間推移成長為自然溼地森林,吸引鳥獸生棲。在這裡,鐵道是風景,生態是環境。人的活動與之交互,建築景觀的再構讓人們能夠沉浸自然、探索興趣,真正讓市民生活和城市綠廊相融和。

人與自然交互的生態聯動節點

02.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錦繡京張——三線織錦,繡美京張

歷史線 —— 紀念

理念:靜態保護 ·文化演繹 ·活化體驗

生活線 —— 共享

理念:全民公園 ·全時公園

創新線 —— 新生

創意:科創膠囊 ·創新雨林 ·智慧公園

1.歷史線 —— 紀念

對原詹天佑紀念館館長史文義等鐵路專家進行大量訪談,掌握一手京張鐵路相關資料和史籍。針對京張鐵路遺址提出靜態保護、文化演繹、活化體驗三大設計策略,旨在於復興京張大歷史,重現京張遺址價值,傳承其精神文化內涵。

理念一:靜態保護。指對京張鐵路歷史建築和要素的保護及再利用;

理念二:文化演繹。指針對京張鐵路遺蹟點的文化重現;

理念三:活化體驗。即遺址公園內局部開通詹天佑號觀光火車的可參與式體驗。

2.生活線 —— 共享

團隊走向街頭,進行300餘次現場訪談和大量問卷調查,針對真實的社區生活需求進行規劃設計,提出「全民公園」和「全時公園」設計理念。

理念一:全民公園。接通20 條斷頭路,提供2.65萬平方米的運動場地,增加79萬平方米的綠地和花園,提供6個菜市場,增加超過9.3公裡的步行道和騎行道等便民服務設施。通過慢行系統編織公園與社區肌理,提供共享空間,依託場所提供多樣設施與服務,實現無障礙設施全覆蓋。

理念二:全時公園。突出四季植物景觀,在動靜分區的基礎上實現晝夜景觀兼顧,全時段共享的多元生活。

3.創新線 —— 新生

團隊運用500萬份大數據資料,對研究範圍內各年齡段、各職業居民、外國人的分布和特點,科創企業的分布和特徵進行研究。提出「創新雨林」、「科創膠囊」、「智慧公園」三大創意,將未來的科創空間,向傳統行業、日常生活滲透。

創意一:創新雨林——提供「創新+商業」、「創新+旅遊」、「創新+休閒」、「創新+商務金融」、「創新+演藝」、「創新+交往」等豐富的創意與生活結合的多元創新場景和設施;

創意二:科創膠囊——植入功能多樣、靈活布局的創意空間;

創意三:智慧公園——應用並展示本土力量研發的科技成果。存量空間的創意使用、靈活應變的配套設施、富有人情味兒的創新環境成為黏合創新要素,凝聚城市創新力不可或缺的媒介。

03.AGENCETER(法國岱禾) 、 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 有限公司聯合體

綠合新軌 重啟京張

百年的沉積,以冬奧為契機,京張鐵路化身「綠合新軌」,重啟一段時空之旅。

京張鐵路 時空之旅

未來京張:整合城市,癒合自然

延伸京張構架,整合海澱區特有資源,增強人文,科技,生態資源互動;

串聯散布的生態斑塊,形成完整生態綠廊,增進區域生態價值;

閉合從京城到西山,從工業文明到三山五園的綠色歷史生態環線。

未來京張:綠色歷史生態環線

未來京張:彌合歷史,疊合記憶

京張舊軌生長為線性公園骨架,串聯場地鐵道工業印記。公園以1.43 米的標準軌距作為公共空間設計模數。京張「人」字鐵道演變為「人」字坡道,便捷上下聯通及東西跨越。十四座特色驛站,象徵十四座歷史京張車站,共同構建城市瞭望及公眾服務系統。

鐵路構件符號轉化為公園的城市家具和標識系統,形成獨一無二的綠色工業記憶軸線。

未來京張:綠色工業記憶軸線

未來京張:縫合城市,複合慢行

京張綠線貫通南北,凝聚城市空間碎片,統領綠色慢行體驗。漫步,跑步,騎行,與公共運輸無縫銜接,立體穿插延展,地下層導向人流,空中層營造別樣空間,將傳統割裂的場所縫合為多維的高品質公共空間,奏響城市動感強音。

未來京張:綠色立體慢行遊線

挖掘街區特徵,完善城市功能,引導城市更新,京張鐵路全線定義六段特色景觀空間:

水韻京張,高線與轉河相遇,演繹全新京張水岸;

雙線京張,綠線與高線並行,更新完整都市生態圈;

運動京張,綠線串起場地大運記憶,完善公共運動設施;

歷史京張,新老京張牽手百年,鐵軌鐫刻時空;

智慧京張,鐵路遺址公園結合科技海澱,歷久彌新,與時俱進;

藍綠京張,綠線清河交織,將自然引入城市。

結合軌道站點,形成六個活力廣場,如同六座生生不息的城市舞臺,伴隨歷史記憶的創意夜景,打造獨具魅力的城市IP。

化線為體,化籬為徑,化站為驛,未來京張必將成為區域活力的引擎,在歷史的軌道上譜寫一卷人文,歷史,生態,科技共融的生動畫卷。

04.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百年京張 · 創享未來

百年京張、百年歷史,京張鐵路是民族精神之魂,國家創新之源,城市記憶之軌,國家重要歷史文化遺產!

9公裡長的線性廊道,將使京張從割裂城市的邊緣地帶,變為承載世界線型文化遺產的鐵路公園,匯聚國家科技創新的共享城區,北京城市品質提升的更新觸媒。

規劃圍繞「百年京張·創享未來」這一主題,總體打造六大核心系統與四大節點。

時空傳承的文化遺產

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構建一脈相承的京張文化遺產廊道。

互通交織的生態網絡

通過南北生態主脈與東西林冠樹島,連通周邊各類綠地,共同形成網狀多層級生態系統,形成人與動物共生的多棲生境。

開放無界的公共空間

將京張全線劃分為高線聚落、文化休閒、藝術創享、郊野森林四大特色段落。漫步徑、運動路、通勤道三線貫通。

活力共享的科創平臺

充分發揮海澱科技優勢,凝聚周邊高校科研智慧,助力京張沿線形成國家創新高地。

舒適便捷的多維交通

將京張地區由複合型交通廊道轉變為便捷舒適慢行廊道。

內外共築的更新觸媒

通過五分鐘生活圈,十分鐘樂活圈、十五分鐘趣城圈,激活周邊地區品質提升與開放共享。

智匯綠谷,創享生活

13號線撥線入地後,輕軌高架將成為北京中心城區獨一無二的高線公園,設計聚焦並強化這個特點,從原有高架延展出多條空中廊道,形成標誌性的高線聚落,串聯運動、展演、交流三大主題板塊空間。

京張軌跡,承古傳今

通過對清華園老站的修復擴建,手機掃描歷史場景再現,形成了一個充滿京張歷史文化的體驗空間。下沉的地理軌跡花園與尺度精巧的水景觀序列,重現歷史空間場景,勾勒京張情感軌跡。四季雪道、跑步環廊、天空球場,一應俱全。

天空花園,藝韻闌珊

取消斜向穿越用地的雙清路的車行功能, 構建二層廊橋,將新建的13號線清華東路站、藝術天空、創意花園進行串聯,既豐富了立體觀景體驗,也有益於人流多方向的高效集散。激活橋下灰空間,可組織畢業季的高校聯合市集等活動。

森林綠苑、文翠和鳴

該節點歷史上是八旗屯兵駐軍護衛圓明園之地,臨近多所院校。設計對分散綠地統一組織布局,進行整體系統性生態修復,通過林相改造提升,森林生境撫育,生態廊道構建,營造多彩多棲的郊野森林本底,恢復三山五園的生態屏障。

05.Miralles Tagliabue EMBT

北京新綠軸

我們將原有作為城市軸線的鐵路公園轉化成為一條生態綠帶,它能夠將不同城市區域縫合在一起,進而創造出一個獨特的形態變換的城市空間。

我們賦予建築物第二次生命,而不是簡單地拆除他們。我們使其與周邊的新建築物融為一體,為北京市創造出一個品牌:綠色鐵路軸線。

我們使用不同強度的綠色構建這條軸線。

我們打破現有結構,保留精華,重現新風貌,進而構建出鐵路公園的多樣性。

沿著鐵路遺址漫步,我們發現許多低矮的建築物、大門和牆壁已失效失能,煢煢孑立。

在掌握了解了這些建築物的質量後,在這個巨大的城市中,我們賦予它們人性化的尺度並妥善加以利用。

我們改造這些建築物,尋找新的使用功能,或將它們的建築結構提供給植物使用,讓它們融入綠色背景,使它們成為綠色軸線上的景點。

這條綠帶的概念,我們將與其與地面結合,將產業區回歸自然,我們引入新的樹林,改善現有的綠地。我們將其與現有建築物結合,與工業遺址結合,與功能型建築物結合,與新建的科技功能的建築結合。

想到鐵路公園,在人們的印象中是布滿鐵道的空曠場地,有著線性結構的蒼白的功能性開放空間。

我們在地面上描繪出這些線性結構,就像曾有的鐵軌。

片段型的遺蹟將成為這個廣闊空間中的各個景點,並賦予綠色軸線一種秩序。

這種形式的的公園設計,在工程進度、動態建設及開放使用中均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公園以一種非常自然的方式與周圍道路及城區相互連接。

與鐵路遺蹟相結合,即便運用不多的設計元素,我們也創造出了一個從起點到終點皆充滿了驚喜的公園。我們無需引入新的元素,利用我們尋找到的即可。

公園設有不同的景觀區,如賦予不同建築物組群邊界,並將它們連在一起的森林景觀區,以及草地景觀區,以及城市內部界面的節點景觀區。

我們創造出地面上的鐵路肌理——穿行在池塘、灌木、植物和森林之間的人行步道。

植物本身將在公園的設計中發揮重要作用,並在季節更替間創造出不斷變化的景觀環境。

我們的理念是設計一個開放的綠色公園,它採用連續的活動流線,將設計自然地融入到現有城市環境中。我們將提供一個簡潔的設計,它可以被解讀為一類印記,並在整個公園中感知呈現。

活動流線與場地中的鐵路及地鐵線路相互結合。鐵路軌道和地鐵線就好似脊椎一般在設計呈現。

以中國人設計建造的首條鐵路的歷史意義為啟發,我們設計了鐵路遺址公園的開放空間。

06.Tom Leader Studio Inc.

京張動線公園

京張鐵路,是第一條由中國人自主修建的幹線鐵路。1909年,詹天佑創設「人字行鐵路」,巧借山勢而動,完美詮釋了「反者道之動」的道家哲學。

百年後,京張動線公園,將以八大動線串聯四大分區,形成9公裡城市與公園聯動的綠色主軸。為世界級科教與創新中心賦予強大的動能。以線的柔韌之力,疏通大都市脈絡,打破無形的隔閡,重塑人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繫。開往新的百年!

八大動線

·京張線:穿越百年京張歷史的鐵路文化帶,恢復鐵路遺址;行駛智能移動盒子,點亮科技創新。

·高鐵線:體驗高鐵的動態美學,公園結合高鐵通風井與出站口,設計聲光交互裝置。

·13號線:展現都市律動與空中花園,實現站城一體。

·騎行線:串聯9公裡動線,聯動三山五園綠道,打造京張一小時騎行活動。

·步行線:聯動南北、激活東西的人民生活環,打造便捷的一公裡回家線。

·聲音線:聆聽京張歷史的聲音地圖,以京張廣播電臺導覽系統為載體,復原鐵路廣播聲、火車聲、永樂鐘聲等。

·藝術線:展現鐵路主題的公共藝術客廳,讓工業遺址與前衛藝術碰撞火花。

·雨水線:一條溼潤的綠廊連通三山五園,形成彈性的雨洪溼潤帶。

四大動區

· 商業門戶區——融合遺址更新、商業、交通一體化的複合功能區。

依託大鐘寺商圈,重塑京張故線與60年代冷庫線,結合現代化多元功能,營造公眾可參與的綠色公共空間。將曾經的火車折返段、焊軌廠、冷凍廠等鐵路遺址,活化為可移動的轉盤劇場、龍門吊冬奧雪道、焊軌廠運動公園、冷庫線美術館等。是京張開園盛典的公園門戶。

· 生活文化區——展現百年京張無窮魅力,實現社區與鐵路文化一體化。

以清華園車站為人文核心,修復其60年代風貌,設移動綠廊,勾勒1909年老清華園站的輪廓,仿佛兩個時代的對話。模擬居庸關山谷,建京張博物館、回音谷等。沿京張故線重現站臺橋、東風機車與油罐車時光膠囊,打造聯動大運村的129慢跑環,追溯鐵路文化烙印。

· 校際藝術區——容納校際交流創新與藝術客廳,實現站城一體。

將清華綠道納入動線公園的騎行線,以多維慢行系統,梳理站城一體化交通,形成出站即花園的綠色門戶。結合地鐵地下空間,打造8大院校的公共藝術客廳。在60年代雙清路道口旁的高架橋下,舉辦藝術塗鴉節、大學藝術周等活動。

· 生態自然區——京張綠廊的健康生態之肺。

聯通三山五園水網,萬泉河支流被拓寬為生態溼地,設水生態科普中心。用「歷史登山道」紀念詹天佑設計的「人字形鐵路」。築「京張之丘」,可回望京張的古今變遷,眺望開往春天的列車!

在不久的將來

讓我們一起在京張

聽得到鳥語蟲鳴

看得到歷史新生

觸摸得到城市溫度

來源: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海澱分局、北京海澱

海石豐雜談編輯 轉載請註明

《海石豐雜談》投稿郵箱:

《海石豐雜談》編輯微信:

haishifengzatan

有突發事件發給海石豐雜談 就有可能上頭條哦!感謝您的支持!

相關焦點

  • 京張遺址公園咋設計?高校師生「盤」出多個方案
    來自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的學生團隊展示與京張鐵路遺址公園相關的規劃設想,最終5支隊伍獲得優勝獎。上午8點,京張鐵路遺址公園五道口啟動區迎來了一群年輕的面孔。他們穿著藍色和橘色的鮮豔T恤,有的搬著街區模型,有的拿著宣傳折頁,有的還用平板電腦播放短片,三五成群,在各自小組的展板前就位。展板上,是他們一個暑假的調研成果和規劃方案。
  • 中國五大遺址公園排行榜,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排名第一,還別不服
    有北京的圓明園遺址公園,吉林集安高句麗遺址公園,江蘇鴻山遺址公園,浙江良渚遺址公園和陝西秦始皇陵遺址公園等上百個遺址公園。 在這些考古遺址公園中,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力壓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圓明園遺址公園等眾多遺址公園,榮登榜首。
  • 樂活,海澱這五個新公園!你喜歡哪個?
    近日 咱海澱新建了好幾個公園 有的已經正式開放 周邊居民在閒暇時又多了好去處 身邊的五個新公園 你更喜歡和期待哪一個?
  • 11位跨學科專家全面評審,京張鐵路遺址公園很國際範
    經過專家委員會與10萬餘名線上大眾評審的投票、點評,京張鐵路遺址公園國際方案徵集結果昨天正式出爐,評選出全線概念設計優勝方案3個、節點詳細設計優勝方案4個。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海澱分局表示,後續將在確保方案落地的前提下,在概念設計方案基礎上深化實施方案,推動京張鐵路遺址煥然新生。
  • 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公布
    日前,浙江省文物局公布了第三批10家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它們是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象山塔山遺址、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
  • 浙江: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公布
    原標題: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公布 記者從浙江省文物局獲悉,日前,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公布,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象山塔山遺址、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按年代排序)等10處遺址入選。
  • 遺址公園點化被鐵路割裂的城市空間,百年京張煥然新生
    經過多位人大代表建議與相關部門反覆研討,京張鐵路遺址公園的構想如箭在弦上。未來的京張鐵路遺址公園總長約9公裡,約為紐約高線公園長度的3倍多。預計增加綠地超過30公頃,直接服務65個社區、10所高校,約50萬居民與師生。「這是一次千載難逢、來之不易的歷史機遇。」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海澱分局局長陳朝暉接過重擔,滿懷信心。
  • 橋頭遺址上榜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上山文化遺址入選增至4處
    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日前公布,本報多次報導的義烏橋頭遺址、龍遊荷花山遺址同時上榜。繼浦江上山遺址、仙居下湯遺址後,上山文化遺址入選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增至4處。2020年7月25日,本報刊發的報導《這個夏天,萬年上山很火很年輕》,掀開了荷花山遺址的神秘面紗。去年底,本報在金華新聞客戶端推出「萬年上山巡禮」系列報導,以《原始地貌保存最為完整》為題,對荷花山遺址進行圖文並茂的報導。鮮為人知的生死一刻昨天下午,記者打電話給蔣樂平時,一心埋頭做業務的他還不知道這個好消息。兩處上山文化遺址同時上榜省級考古遺址公園殊為不易。
  • 浙江公布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義烏橋頭遺址等10處入選
    分別於2013年公布第一批8家省級考古遺址公園,2018年公布第二批7處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後續,浙江將繼續強力推進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積極探索大遺址展示利用模式。做好大遺址考古研究工作,深挖遺址價值,為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提供學術支撐。不斷完善國家、省、市縣三級的考古遺址公園體系,努力走出一條符合省情、國情的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之路。
  • 用腳步丈量春光:元大都遺址公園
    北京有一處公園,有小月河流淌,有海棠花開。它橫跨北京的兩個區域,海澱和朝陽,它是「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顧名思義,是元代的都城遺址。它修建於元世祖元四年,歷史上以「金代大寧宮」為中心修建。
  • 浙江公布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餘杭玉架山遺址等10處入選
    △浙江省考古遺址公園分布示意圖自2012年以來,浙江省文物局積極籌劃推動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以妥善解決大遺址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同時,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申報作項目儲備。分別於2013年公布第一批8家省級考古遺址公園,2018年公布第二批7處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後續,浙江將繼續強力推進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積極探索大遺址展示利用模式。
  • 海澱北部這7大項目,你最期待哪個?
    在未來幾年裡海澱北部會有很多變化醫療、教育配套會更加完善環境更美越來越多的大型商業綜合體拔地而起是不是超期待?  咱海澱北部的7大項目看看你最期待哪個?  說到這個項目,算是繼西北旺大悅城、西北旺A3地塊,咱海澱北部又一處商業綜合體。這個項目位於西北旺鎮東北旺村,屬於唐家嶺整體改造項目的一部分。
  • ...文化 傳頌「京張」精神——北京交通大學助力京張鐵路遺址公園...
    2019年1月,北京交通大學立項完成並提交的一份「京張鐵路遺址公園概念方案」,得到北京市政府有關方面的高度認同。同年3月,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和海澱區政府共同立項,決定開展京張鐵路遺址公園項目,委託規自委海澱分局具體實施。
  • 西安這個宮殿遺址公園面積是故宮的6倍明年開放,卻遭網友吐槽
    西安這個宮殿遺址公園面積是故宮的6倍明年開放,卻遭網友吐槽位於西安市西北郊的未央宮遺址公園,面積是故宮的6倍,將定於明年開園。但是這個遺址公園卻遭到了很多網友的吐槽,一些網友甚至還勸別的網友不要到這個景區去,去了以後肯定後悔。未央宮遺址公園是西安漢城牆遺址保護特區其中的一部分。整個西安漢城牆遺址保護特區總共投資了300多億,方圓30多公裡。為了保護漢城遺址,西安當地政府遷走了9個自然村,代價很大。
  • 今天,海澱公園還揭牌一個重要基地……
    >撩人的秋色、五彩斑斕的樹林訴說著海澱公園醉人的美景賞秋,何須遠行今天,海澱公園第17屆收割節活動在公園內御稻流香景區歡樂開鐮~當稚嫩的幼苗在雨水和陽光的滋養下成長為一束束沉甸飽滿稻穗)京西稻的歷史源遠流長傳承發展至今已不僅僅是一個普通水稻名稱更成為海澱特有的文化符號(資料圖:海澱公園春季插秧場景)海澱公園地處三山五園之一「暢春園」的遺址
  • 從方莊到海澱萬柳、朝陽公園,話說北京富人區三十年變遷史!
    但可以明確的是,這些富人區裡住著的可都是有錢人吶…… 今天跟小編來看看咱大北京30多年來從方莊到海澱萬柳、朝陽公園地區的富人區變遷史吧! 這是2017年上半年北京各區域均價圖,即便是門外漢,也能粗略地看出,哪個區域價值高,哪個區域是價值窪地。以此就可以單單從價值這個維度初步判斷出,那些富人們喜歡在哪兒買房。
  • 海澱北部這個大公園再擴容,最新實景圖來了!
    海澱北部這個大公園再擴容,最新實景圖來了!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原創 海澱網
  • 北京今年將復建永定門 修建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
    中新網3月15日電 北京市文物局昨天(14日)向媒體透露今年北京市文物保護的一系列重點工程,其中包括:復建有450年歷史的永定門、建設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等。  據北京日報報導,除了以上的兩大工程,京城古建今年的修繕還將包括正覺寺、宣仁廟、隆安寺、火神廟、陽平會館、金臺書院等諸多項目。
  • 海澱北部的大公園!溫泉公園三期最新實景圖來了!
    海澱北部的大公園,您期待嗎? 溫泉公園三期位於海澱區溫泉鎮,公園面積約10.1公頃,北臨溫北路,東至雙坡路,緊鄰溫泉公園一、二期。
  • 象山塔山公園入選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浙江省考古遺址公園分布示意圖浙江擁有豐富的大遺址資源,它們是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以及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重要見證。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日前,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公布,10處遺址入選,分別是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 象山塔山遺址 、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按年代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