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專家委員會與10萬餘名線上大眾評審的投票、點評,京張鐵路遺址公園國際方案徵集結果昨天正式出爐,評選出全線概念設計優勝方案3個、節點詳細設計優勝方案4個。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海澱分局表示,後續將在確保方案落地的前提下,在概念設計方案基礎上深化實施方案,推動京張鐵路遺址煥然新生。
美國的Tom Leader Studio方案效果圖
11位跨學科專家全面評審
去年10月,「京張鐵路遺址公園貫通概念方案」啟動國際徵集。設計任務包含兩項:一是全線約9公裡長的京張鐵路遺址公園總體概念方案設計;二是4處重要節點的詳細設計,包括13號線大鐘寺站周邊、原京張鐵路清華園站周邊、清華東路周邊、北五環路及清河周邊地區。50家國內外知名設計單位熱情應徵,最終6支頂尖團隊脫穎而出。
參與評選的專家委員會由9位跨學科領軍專家和兩位市規自委和海澱區主辦方代表組成。專家涵蓋城市規劃、景觀園林、建築設計、規劃管理、國土空間規劃、歷史文化保護、城市交通等相關領域,對應徵設計方案進行了全方面權威評審。
通過五輪記名投票,專家委員會在6支團隊的方案中評選出全線概念設計優勝方案3個,分別來自於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法國岱禾和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聯合體、美國Tom Leader Studio。此外,4個節點各評選出一個優勝方案。
「京張高鐵在五環內採取地下隧道方式,給城市功能優化提供了一次絕好的機會。」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張兵表示,京張鐵路遺址公園不僅具有珍貴的空間價值,更可攜同沿線地區整體提升首都功能。
3大優勝方案引人入勝
作為優勝方之一,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錦繡京張——三線織錦,繡美京張」的方案。該方案提出全民公園理念,計劃接通20條斷頭路,提供2.65萬平方米的運動場地,增加79萬平方米的綠地和花園,增加超過9.3公裡的步行道和騎行道等便民服務設施。
來自法國岱禾和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聯合體的方案則以京張舊軌為骨幹,提出6段特色景觀空間。同時設計在清華東路周邊設置橫穿荷清路的下沉廣場,形成富有文化氣息的公共活動空間。「規劃設計方案在慢行交通系統梳理上是較為出色的一組,種植與生態設計清新有度。」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景觀學系副系主任朱育帆點評。
來自美國的Tom Leader Studio也拿到了全線方案優勝獎和節點設計優勝獎。在大鐘寺站節點,設計將曾經的火車折返段、焊軌廠、冷凍廠等鐵路遺址,活化為可移動的轉盤劇場、龍門吊冬奧雪道、焊軌廠運動公園、冷庫線美術館等。「方案中對於保留京張鐵路老建築和建築遺址,並實現保護性再利用進行了深入探索。」故宮學院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點評。
網友希望保留歷史元素
從線上留言看,大眾評審對京張鐵路遺址公園的期待主要集中在文化傳承、綠色公園、優化交通等方面,希望京張鐵路遺址公園成為吸引更多年輕人的「打卡」地。
「希望保留鐵道和適當的車站,如果能有電動的機車運行沿線觀光更好,畢竟許多北京人都坐過這趟車,包括清華園的閘口都是記憶。」網友潘昉希望保留歷史的鐵路元素。「設計的畢竟是公園,公園的第一目的還是休閒放鬆。」網友兔子更希望打造綠色公園。
為此,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海澱分局表示,京張鐵路遺址公園將儘量保留現存的鐵軌等元素,並充分發揮城市綠廊作用,為居民提供休閒娛樂場所。鐵路兩側被割裂的用地將被縫合,更將直接對接正在研究的自行車專用路二期和13號線拆分改造設計,創造貫通、舒適的慢行體驗。同時,還將結合海澱科創特色,加強智能化和實用性兼備的科技元素。
接下來,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海澱分局將與區園林綠化局攜手,和交通、軌道等相關部門協同搭建組織平臺,組建技術團隊,接受專家指導,吸收公眾意見,在確保方案落地的前提下,在概念設計方案基礎上深化實施方案。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陳雪檸
流程編輯: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