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發燒不退,活動後心慌氣短,腿腫……出現這些症狀,你要高度警惕,是不是心臟閥門壞了。日前,南京一胸心血管外科就接診了多例心臟瓣膜出問題的患者,他們都有著上述的一種或幾種症狀。
01 莫名高燒不提,根源竟在「心」上
沒有誰會想到,孩子反覆發燒,竟然是心臟出了問題。日前,南京一胸心血管外科就接診了一例患兒。據孩子的媽媽介紹,兒子今年9歲,今年2月初突發高燒,並且一發不可收拾。最高燒到40℃,吃了退燒藥,體溫先穩定了一段時間後很快又上去了。
最終,家人帶孩子來就診。經過超聲檢查,除了室間隔缺損,孩子三尖瓣前葉有一團高回聲團塊,心臟有雜音,懷疑是感染性心膜炎,最終明確了這反覆不愈的高燒是由心內膜炎導致的。經過強效抗感染治療之後,孩子發燒得到了控制,但複查超聲之後,贅生物依舊存在。為了防止贅生物脫落和病情復發制定了嚴密方案,決定進行換瓣手術。在清除三尖瓣位置的贅生物後,修復了瓣膜,手術順利完成,高燒也很快消退了。
敲黑板,劃重點
感染性心內膜炎就是病菌進入到了人體的血液循環中,隨血液週遊全身各個器官。當流經心臟時,因心房及心室壁光滑,不可能落腳停留。但當瓣膜有狹窄、炎症或損傷時,病菌可以停留下來,在此生長繁殖,引起瓣膜贅生物,並可造成瓣膜下膿腫及穿孔,引起嚴重的急性心功能不全。贅生物一旦脫落,就會引起血管栓塞,如果引發關鍵位置的血管栓塞,那麼對於患者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02 活動後心慌氣短警惕瓣膜病
專家介紹,心臟瓣膜疾病在我國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心臟疾患,其中風溼導致的瓣膜損害即風溼性瓣膜病和蛻變性瓣膜病最為常見。人體的四個瓣膜分別稱為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和肺動脈瓣。這些瓣膜如果出現了病變,就會影響血流的運動,從而造成心臟功能異常,最終導致心功能衰竭。
「從臨床表現來看,瓣膜性心臟病患者最容易出現活動後心慌氣短,腿腫、食慾下降,嚴重者呼吸困難甚至無法平臥休息。」
敲黑板,劃重點
不少人在體力活動或運動後出現心慌、氣短、胸悶等症狀,都可能是「心臟瓣膜病」的信號。但不少人不以為意,常常等到症狀嚴重了才去醫院就診,耽誤了病情。
03 老年人心臟病人不宜做劇烈運動
「大家都知道生命在於運動,但在我們心臟科,有另外一句話,生命在於靜止。」這句話的意思是,對於有心臟病的老人,不提倡活動量大的運動,尤其是劇烈運動,不僅無法起到強身健體效果,還會適得其反。
應對心血管疾病要改變生活方式刻不容緩,控制危險因素是第一步。除了要做到「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少吃食鹽和心理平衡」外,同時還要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穩定範圍,保持血脂、血糖正常。
【聲明】
本文轉載自南京市中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