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最近高溫總算是過去了點,但接下來的「秋老虎」依舊是讓人不敢放鬆警惕。
不少寶媽每年最討厭的大概就是立秋後的「秋老虎」了,不僅熱得難受,連蚊子仿佛都更毒些,寶寶身上總是被叮出一個一個的腫包,看著心疼卻又無奈。
寶寶的皮膚細嫩而敏感,抵抗力也比較脆弱,在被蚊子叮咬後,會不同於大人只是癢一會兒,而是會腫得高起,有些還會導致寶寶發燒,甚至傷及性命。
1歲寶寶被蚊子叮咬,致高燒不退送醫搶救
作為一個90後寶媽,麗麗平時對兒子照顧得很仔細,家裡蚊子多的時候,各種防蚊措施都用上還不夠,恨不能整夜為兒子趕蚊子。
麗麗做得如此誇張細緻,也實在是被之前的一件事搞怕了。
一年前的夏天,麗麗的兒子當時才1歲。一天早上麗麗發現兒子的腿上被蚊子叮了個腫包,她一開始還有點擔心,但婆婆看了說沒事,夏天被蚊子叮了很正常。
麗麗聽了後也放下心來,畢竟自己每年都被蚊子咬,雖然癢卻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可就是在當晚,寶寶卻突然發起了高燒,麗麗一開始還用退燒貼給孩子敷著打算先觀察,結果不僅沒退還更厲害了。
一看孩子的腿,被蚊子咬的那個腫包比之前更大了,麗麗意識到不對,趕緊帶孩子去了急診。
好在在醫生的及時救治下,孩子脫離了危險。醫生說小孩子發高燒是件很危險的事,麗麗在發現的時候就該立馬送醫院,在家拖的那一會兒,差點釀成大禍。
而孩子突然發燒的原因,就是被蚊子咬的那一下。1歲寶寶高燒不退,罪魁禍首竟是它,家長切勿掉以輕心!
醫生也表示可千萬別小瞧蚊蟲叮咬!因為寶寶的免疫力低,很容易就會感染病菌,引起發燒,嚴重的話就會像麗麗兒子這樣危及孩子生命。
看過麗麗的經歷分享,不少寶媽也深有同感,紛紛表示自家孩子也有類似的經歷。
@悅:
「上個月我家9個月大閨女也是這樣,手臂叮得跟你家孩子一樣紅腫有水泡,後來也是發燒。
但好在檢查都正常,後來醫生也說是被蚊蟲叮咬導致的,是病毒感染,開了藥吃了兩天才退了燒消腫。現在房間裡24小時都點著兒童驅蚊液。」
@淺露:
「我姑娘被蚊子咬了一口整個胳膊青紫水泡。」
@若水:
「我家的前些日子被蚊子咬了臉還引起了蕁麻疹高燒,吃了過敏藥掛了三四天水才下去,檢查也是蚊蟲叮咬引起的過敏和病毒高燒。」
@無名用戶:
「我家寶寶這陣子手足口病,我懷疑也是蚊蟲叮咬帶的病毒,因為我都沒有帶寶寶出去過,孩子最近只有被蚊子咬了3個腫包。」
看了各位寶媽的分享,才知道原來蚊蟲叮咬這麼一件,在大人們看來很小的事,放在孩子身上卻會造成這麼多的嚴重後果!
所以寶媽們還是不要把蚊蟲叮咬這件事,當做不起眼的小事了。
為什麼孩子被蚊蟲叮咬不可忽視?
孩子被蚊蟲叮咬後,竟會導致那麼多不同後果,想必家長們也很好奇其中原因,其實主要有這3方面。
1. 嬰幼兒皮膚敏感嬌嫩
很多大人被蚊子叮咬後,身上一般都只會有一個小的紅腫點,但到了寶寶身上,往往都會出現大面積的紅腫,表面還有水泡,看著很是嚇人。
這是由於寶寶的皮膚相較於成人,會更敏感和嬌嫩,有些對蚊子叮咬還會出現過敏的情況。
2. 嬰幼兒免疫力低下
嬰幼兒免疫力比較低下,對於很對外來病菌都沒有抵抗能力。被蚊子叮咬後,就容易出現感染情況,繼而發燒。
3.蚊子身上攜帶很多病菌
蚊子本身就攜帶了很多病菌,能夠傳染疾病,數量甚至多達八十多種。尤其是瘧蚊,這種蚊子能夠將瘧原蟲傳入人的身體,每年能讓700萬人感染瘧疾。
大人有足夠抵抗力,但孩子就不行了,像流行性乙型腦炎、絲蟲病等,大多都是通過蚊子來傳播的,孩子們深受其害。
寶寶被蚊子叮咬後,父母該如何處理?
夏季父母做的措施再周到,也很難完全避免被蚊子叮咬,所以家長們除了要防止孩子被蚊蟲叮咬外,還要學會如何及時處理孩子被蚊蟲叮咬。
1. 利用藥物治療
一般的蚊蟲叮咬,紅腫不嚴重的話,可以給寶寶搽爐甘石洗劑和一些防蚊蟲叮咬的外用乳膏。
若是孩子出現比較嚴重的瘙癢情況,可以給寶寶口服一些抗過敏藥物進行止癢治療。
2. 利用鹽水、香皂水消腫
若是孩子的腫包比較嚴重,可以用溫水和鹽調試鹽水,蘸取適量滴在蚊子包上,幹了就再滴,反覆多次後能夠有效止癢,還利於蚊子包的消腫。
另外,利用肥皂水會讓涼水敷腫脹的地方,也可以達到消腫的目的。
3.避免寶寶撓癢抓破傷口,發生感染
寶寶被叮咬後覺得癢,會去撓癢的地方,家長要注意不能用手去抓,以輕拍的方式緩解瘙癢比較好。
家中最好備著醫用酒精,可以進行及時消毒,若是蚊子包被撓破了,還要注意發生感染。
4.出現發燒、過敏情況及時送醫
一些寶寶會因為被蚊蟲叮咬而出現高燒、過敏的情況,父母一旦發現就要及時送醫,此時自己是處理不來的,需要專業醫生看診。
兜媽寄語
「秋老虎」即將來臨,各位家長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不要再對蚊蟲叮咬這件事掉以輕心了,畢竟對於小寶寶來說,可不僅僅是被咬一個小包那麼簡單。
像蚊帳不要急著撤,等天氣完全涼下來,沒有蚊子出沒了再收也不遲。
家中常備兒童驅蚊液,它的安全程度要比燃的蚊香要高。寶媽們還有什麼驅蚊小妙招嗎?歡迎大家評論交流!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