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燒不退,可能是細菌感染所致,但異物卡在了氣管裡引起的阻塞性肺炎也同樣會導致高燒。近日,南方科技大學醫院收治一位氣道內異物導致三天高燒不退的患者,原因竟是因為幾顆不安分的花生米,一不小心折騰到氣道裡。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呼吸內科醫生,最後通過氣管內介入冷凍術幫助男子順利取出了「誤入歧途」的花生米。
肺部CT顯示,患者的右側支氣管腔內有一團密度異常的影子。
高燒3天不退入院
原來是氣管內卡了異物
40多歲的男子張華(化名)患有慢性咳嗽多年,還合併下肢骨折、糖尿病、小兒麻痺症、慢阻肺等多種基礎疾病。近幾日,張華突然連續3天發高燒,並且咳嗽,黃膿痰、喘息等症狀明顯加重,於是來到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呼吸內科就診。
來院當天,張華的肺部CT檢查提示肺部大面積感染,並且各項炎症指標均嚴重升高,情況不容樂觀。就在醫護人員用慣性思維考慮張華可能患慢阻肺合併重症肺炎之時,放射科趙文俐卻發現了肺部CT另有蹊蹺:「患者的右側支氣管腔內有一團密度異常的影子。」
趙文俐認為,患者發燒,可能並非細菌感染那麼簡單,而是由支氣管內異物導致了阻塞性肺炎,於是第一時間通知了呼吸內科。
支氣管鏡冷凍治療
氣道異物竟是花生米
患者氣道有異物,但是什麼異物呢?患者本人也百思不得其解。呼吸內科緊急為張華纖支鏡檢一探究竟。此時的張華基礎疾病多,肺功能極差,來院治療僅1天,發熱及喘息等症狀都還沒來得及很好的控制,這使得纖支鏡操作難度增加,缺氧的風險成倍增加。
呼吸內科李森龍醫生坐陣操鏡,果然在右下葉基底段處看到了這個「始作俑者」,只見一團白花花的異物,質硬。這異物由於表面光滑,一用異物鉗鉗夾時稍觸碰到,異物便滑開,並有向遠端掉落的趨勢。看到這個情況,李森龍醫生當機立斷,用電子氣管鏡介導下低溫冷凍術來協助。
在迅速凝固、固定異物後,異物變得粗糙堅硬,方便鉗取,經過操作,再配合氣管鏡異物回收網籃的摟取,異物便順利取出。定睛一看,原來是幾粒嗆食到氣管的花生米。
異物取出之後,患者的體溫很快就降至正常。術後醒來,他看到取出的花生米自己也十分詫異,「我啥時候被嗆到的?以後吃東西一定要細嚼慢咽呀。」
提醒
氣管內異物需儘快取出
吃東西要細嚼慢咽切勿嬉笑打鬧
氣道氣管是人賴以呼吸的通道,在這個「生命通道」中,一旦不慎卡入異物,應儘早取出,以避免或減少發生窒息和阻塞性肺炎。
此次取出花生米依賴的是經支氣管鏡冷凍治療術。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呼吸內科李森龍醫生介紹,經支氣管鏡冷凍治療在支氣管病變中是最受青睞的介入治療技術,常常運用於惡性和良性中央氣道阻塞的治療、異物清除、支氣管結核的治療和支氣管內活檢等。具有不損傷支氣管軟骨、沒有高頻電流效應、治療後不會引起肉芽組織增生等諸多優勢。
支氣管異物是臨床常見急症。一般情況下,異物嵌頓在喉部時有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等症狀;若異物較大阻塞了總氣管,可能會引起窒息,氣管異物多為活動性,主要症狀為陣發性咳嗽和呼吸困難,隨著時間延長,由於異物刺激支氣管黏膜,可產生發熱、多痰等症狀。
雖說支氣管異物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但成人支氣管異物也時有發生。李森龍醫生介紹,老年人或是一些殘障患者,由於吞咽、咳嗽、喉部肌肉反射動作遲鈍,保護作用不健全而容易導致氣管卡住異物。也有一些很多人在初期不重視而延誤了治療。所以,當我們嘴巴內含著食品或物品時,切勿說笑、嬉鬧,不然往往在不經意間會容易將異物誤吸入氣管,釀成嚴重後果。
李森龍醫生提別提醒,如果嗆咳後出現不適、或者出現一以上症狀,趕緊去正規醫院就醫,目前,支氣管鏡檢查是異物確定診斷的金標準,同時也是去除異物的有效手段。
【來源:貴陽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