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2020-12-22 搜狐網

原標題: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1.孤立性肺轉移瘤

2.空洞或空泡樣肺轉移瘤

3.鈣化性肺轉移

4.自發性氣胸

5.氣腔實變型肺轉移

6.支氣管內膜轉移

7.腫瘤性動脈栓塞

8.慄粒型轉移

9.暈徵

10.轉移瘤內血管擴張

11.淨化轉移和轉移的自發消失

12.良性腫瘤肺轉移

13. 遲發性肺轉移瘤

1.孤立性肺轉移瘤:

孤立性肺轉移瘤約佔2%-10%,較多見於黑色素瘤、結腸癌、肉瘤、滋養層細胞癌、腎癌、乳腺癌等。單個較大的結節腫塊性病變多邊緣光滑,密度均勻,與肺肉瘤相似。少數肺轉移瘤形態不規則,呈分葉狀,邊緣毛糙或有棘狀突起,與原發肺癌較難鑑別。

腫瘤的轉移與腫瘤內微血管數量、微血管密度呈正相關,孤立性肺轉移瘤多由血供豐富的原發瘤轉移而來,多順延原發瘤的強化程度和形式,可表現為多種形式的明顯強化。

孤立性肺轉移瘤不同程度地具有原發腫瘤的病理及生物學行為,導致其同原發腫瘤類似的影像學表現,並決定了其影像表現具有多樣性。

當惡性腫瘤已確立又出現肺內單髮結節時診斷既要區分其良、惡性質,還需鑑別是孤立性轉移還是第二原發腫瘤,Cahan曾報導肺第二原發腫瘤發概率:

(1)原發腫瘤為鱗癌時,肺內腫瘤多為原發;

(2)原發為腺癌時肺內原發和轉移的概率各半;

(3)原發為軟組織肉癌、黑色素瘤、睪丸癌時肺內多為轉移。

2.空洞或空泡樣肺轉移瘤:

原發灶多見於消化及呼吸系統,以鱗癌、腺癌、黑色素瘤、肉瘤、胚胎細胞瘤和移行細胞瘤多見,約佔4%。轉移性空洞形成機制可能與鱗癌中心角化物排空、腺癌黏液退變後黏液排空、腫瘤血供不足引起壞死、放化療、腫瘤向支氣管內侵犯形成活瓣等機制有關。

CT影像常多發,多為圓形,壁薄,光滑均勻,也可以表現為厚薄不一,肺門側的壁較厚,外側的壁薄,也可出現厚壁空洞,空洞壁常有明顯強化。空洞性病變傾向於分布在胸膜下或葉間裂下,越靠近胸膜,空洞越小,直徑較大的空洞多分布在肺的中帶。厚壁空洞病變可隨著病灶增大而出現分葉、毛刺及壁結節等惡性空洞的特點。

空洞性肺轉移瘤變化快,短期內可見腫瘤增大、增多,有時可在治療後自行消失。有學者認為空洞壁厚1-2mm及以下者不太符合缺血壞死所形成空洞的形態,因而稱空泡更合適。空泡樣轉移瘤的瘤壁菲薄光滑,質均勻,可與肺紋理相連。

病例1

肺腺癌肺轉移

牙齦癌肺轉移

左側背部的平滑肌肉瘤肺轉移

食管鱗癌肺轉移

3.鈣化性肺轉移:

主要見於骨肉瘤、軟骨肉瘤、滑膜肉瘤、結腸癌、卵巢癌、乳腺癌、甲狀腺癌的肺轉移和治療後的轉移性絨癌。

轉移瘤的組織學結構往往和原發腫瘤很相似。具體的鈣化機制包括:骨形成、營養不良性鈣化(腫瘤本身的缺血壞死、鈣鹽沉積)及分泌黏液蛋白腫瘤內黏液性鈣化(見於胃腸道和乳腺黏液腺癌等)。

轉移性鈣化灶形態無特異性,多為數目較多的小的鈣化點,以中下肺野多見;也可以是軟組織密度的轉移灶內較大的鈣化斑(爆米花鈣化)。診斷鈣化性轉移時首先應除外結核等感染性病灶、淋巴結及塵肺等的鈣化。

病例2

骨肉瘤並兩肺多發轉移

病例3

男性21歲,可觸及的腹壁腫物和運動神經痛一個月 骨肉瘤轉移 CT左右氣管旁及肺動脈旁淋巴結增大,含有鈣化樣密度,雙肺結節內含有骨化樣密度,右下肺結節呈簇狀聚集,右前胸壁皮下腫物也有骨化樣特點。一個象腎結石樣圓形骨化樣病灶在左腎實質內發現。

4.自發性氣胸:

肺轉移瘤並發氣胸較為罕見,多見於肉瘤特別是骨肉瘤或滑膜肉瘤肺轉移,也見於具有侵襲性和壞死特點的肉瘤樣腫瘤。

產生氣胸的機理可能為貼近胸膜下的腫瘤組織壞死形成支氣管胸膜瘻或支氣管內膜轉移阻塞氣道、形成活瓣致遠端肺泡過度膨脹破裂形成氣胸。

CT上除氣胸外,偶可見胸膜下小結節影。

當肺轉移瘤並發自發性氣胸,可提示原發灶的病理組織類型。

病例4

骨肉瘤術後右肺及胸膜轉移、右側自發性液氣胸

5.氣腔實變型肺轉移:

肺轉移瘤類似於肺炎型肺癌與肺炎性病變的生長與發展方式,可以沿完整的肺泡壁及間隔匍行生長,形成斑片狀氣腔實變表現。多暗示預後不良。

影像學表現為結節內充支氣管徵,實變區內「樹枝狀」含氣支氣管徵,局灶或瀰漫的磨玻璃密度增高影像,邊緣伴有暈徵的結節等。胃腸道腺癌常見,乳腺癌、肝癌、腎癌、絨毛膜癌、前列腺癌、卵巢癌也可以表現為這種類型。

6.支氣管內膜轉移:

約佔2%,多系鄰近的肺實質腫瘤或肺門、縱隔淋巴結的直接侵犯所致,或為癌性淋巴管炎引起的瀰漫黏膜浸潤。

其原發瘤通常為乳腺癌、直腸結腸癌、腎癌以及黑色素瘤等,少見的原發瘤部位有子宮頸、宮體等。

CT 表現為支氣管內息肉樣腫物,支氣管壁增厚,管腔狹窄,可形成黏液栓,合併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張。與原發肺癌所致者酷似,易造成誤診或縱隔淋巴結可增大。有時在肺內其他處可見轉移結節。

病例5

直腸癌支氣管內膜轉移

軟骨肉瘤支氣管內膜轉移

病例6

腎透明細胞癌支氣管內膜轉移

7.腫瘤性動脈栓塞:

在屍檢惡性腫瘤發生率3%-26%,腺癌常見。原發灶多為肺癌、胃癌、乳腺癌、腎癌、絨癌、肝癌、前列腺癌等。與血行性轉移瘤不同的是腫瘤性栓塞位於血管內,無血管外增殖,部分位於中小動脈,增強掃描表現為主肺動脈或葉、段肺動脈充盈缺損,小動脈分支突然截斷和扭曲,偶可見亞段肺動脈內充盈缺損。

大量瘤細胞栓塞肺小動脈或毛細血管時可僅顯示肺動脈高壓徵象。分為中心型栓子和周圍型栓子,後者多見。前者與肺動脈栓塞不易區分,增強後見強化為其特點。

周圍型肺動脈內瘤栓常位於胸膜下,肺動脈分支局部增粗、扭曲,可見樹芽徵,與小氣道病變的氣道樹芽徵鑑別是與其肺動脈相連。

血管內瘤栓常伴發於其他類型的肺轉移,特別是癌性淋巴管炎。

當單獨存在時,影像學上很難做出診斷。由於腫瘤患者較易發生血栓性靜脈炎及肺的血栓栓塞,儘管在臨床上這兩種栓塞的治療和預後與瘤栓截然不同,但它們與腫瘤栓塞之間的鑑別極為困難。

病例1

肉瘤樣癌並動脈血栓、自發性氣胸

病例2

女,41歲,右肺腺癌

8.慄粒型轉移:

瀰漫慄粒性轉移頗似慄粒型肺結核,CT表現雙肺瀰漫多發、大小不等、密度不均、形態相似、邊界清楚的結節,呈上肺野相對較少、中下肺野周邊及肺底居多的分布,同時伴有縱隔淋巴結腫大及其他臟器轉移,病理機制可能與肺血供上少下多,肺小動脈位於外周以及腫瘤栓子一次多量或短期多次進入血液有關。

病例3

甲狀腺乳頭狀癌伴慄粒型肺轉移

肺癌伴慄粒型肺轉移

9.暈徵:

即結節周圍模糊影,肺結節病灶周圍模糊影即暈圈徵常代表伴有炎性滲出或伴有出血,對轉移瘤則代表:

(1)瘤周出血;

(2)腫瘤細胞向周圍浸潤;

(3)支氣管黏膜下轉移導致阻塞性炎症。

病例4

血管肉瘤瘤周出血

10.轉移瘤內血管擴張:

增強CT檢查發現,轉移性肺結節內有時可見擴張、扭曲的管狀強化結構,系腫瘤血管,為肺動脈被腫瘤阻塞並擴大所致。

小的和中等大小的肺動脈呈分枝狀結節樣擴張,常見於肉瘤,如蜂窩狀軟骨肉瘤或平滑肌肉瘤。

病例5

11.淨化轉移和轉移的自發消失:

淨化轉移是指肺轉移結節經有效化療後其大小保持穩定不變或縮小,組織學檢查顯示結節壞死伴或不伴纖維化,無殘存惡性細胞的證據。睪丸癌、絨毛膜癌、生殖細胞腫瘤及偶爾其他惡性腫瘤的肺轉移經化療後可發生此種情況。除組織學檢查外,臨床上很難判斷是否屬淨化轉移。

腫瘤學標記物如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的檢測有助於確定其活性。PET檢查結節的生物學活性也有助於鑑別診斷,必要時可行穿刺活檢。絕少數情況下,原發瘤經手術切除、放療或化療後,肺轉移瘤可自發性消失,其機理至今不明。

12.良性腫瘤肺轉移:

在絕少數情況下,肺外良性腫瘤亦可發生肺轉移,如子宮平滑肌瘤、子宮葡萄胎、骨巨細胞瘤、軟骨母細胞瘤、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腦膜瘤等,其機制不明,可能系脫落細胞經血運遷移至肺所致。CT上除結節生長非常緩慢外,與一般轉移結節無任何區別。

病例5

子宮肌瘤肺轉移

13. 遲發性肺轉移瘤:

可以根據肺轉移瘤出現的時間,分為以下類型:

1)早發性肺轉移瘤:原發病灶未發現之前出現的肺轉移瘤;

2)即發性肺轉移瘤:原發病灶發現3年以內出現的肺轉移瘤;

3)晚發性肺轉移瘤:原發病灶發現3-10年出現的肺轉移瘤;

4)遲發性肺轉移瘤:原發病灶發現10年以上出現的肺轉移瘤。

肺轉移瘤具有來源的多源性、病理機制的複雜性、肺血循環的雙重性和影像表現的多樣性,同一種原發腫瘤可表現為不同類型轉移瘤,而不同原發腫瘤也可表現為同一類型轉移瘤形態。

甲狀腺癌肺部轉移以粟粒型多見;滋養細胞癌肺部轉移多數為邊緣光整的腫塊,少數為邊緣模糊的雲霧狀,切除原發灶並加以合適的化療, 病灶可短期內縮小甚至消失;肺空洞樣轉移瘤頭頸部腫瘤或其它部位肉瘤多見,亦可見消化道和生殖細胞腫瘤;癌性淋巴管炎多見於乳腺及消化系統腫瘤;肺轉移灶內出現鈣化,特別是團塊狀或斑片狀鈣化,多見於成骨肉瘤和軟骨肉瘤。

當原發病灶不能被發現,而以肺轉移灶為首發症狀和體徵時,可結合具體情況有目的地尋找原發灶,儘快制定治療方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肺轉移瘤 VS 十種不典型 CT 表現
    肺是腫瘤細胞的濾過器官,肺轉移極為常見,是發生轉移性腫瘤最多的部位。肺轉移瘤典型表現為隨機分布的多發邊緣光滑、大小不等的球形結節(血行轉移)和小葉間隔串珠狀增厚(淋巴道轉移)。符合上述表現的轉移瘤一般認為比較典型,多能明確診斷,但臨床常常遇到不典型肺轉移瘤,需與其他病變鑑別。
  • 納武利尤單抗治療肺淋巴上皮瘤樣癌腦轉移患者的病例分享
    PET-CT:右肺下葉近肺門結節FDG代謝增高,肺惡性腫瘤考慮;肝頂部結節FDG代謝增高,考慮轉移;左側第7後肋點狀骨質密度異常,FDG代謝略增高,轉移不除外。脂肪肝;左腎囊腫。血EB病毒DNA測定:102.13拷貝/ml;EB病毒衣殼抗原抗體-IgA:陽性。 診斷: 右肺淋巴上皮瘤樣癌 肝轉移可能大,cT1cN0M1。
  • 如何診斷肺癌腦轉移?
    肺癌顱內轉移以小細胞肺癌為最多,依次為未分化大細胞癌、腺癌,鱗癌。未分化癌約佔59.9%,腺癌約佔25.4%,鱗癌約佔13.7%。小細胞肺癌在確診時有約10%病人同時有腦轉移,經治療後生存2年以上的病人則腦轉移發生率高達80%。
  • 「挑戰」晚期腫瘤——結腸癌伴多發肝、肺轉移患者終獲無瘤狀態
    近期,一例結腸癌伴多發肝轉移、多發肺轉移的患者在我院經多學科共同努力,高質量生存已超過5年,並最終實現無瘤狀態。78歲的患者於女士, 因升結腸癌伴肝轉移、重度貧血, 於2016年1月26日,由楊國山為其實施腹腔鏡下右半結腸癌切除術+腹腔鏡肝腫瘤射頻消融治療術, 術後恢復順利。
  • 熟記這些 CT 表現,一眼識破轉移性肺癌
    淋巴性轉移:表現為癌性淋巴管炎,支氣管血管束不規則增粗,從肺門向肺野呈放射狀、線網狀、條索狀改變,粗細不均,邊緣較模糊。HRCT 顯示小葉間隔增厚,絕大多數表現為典型的結節狀間隔增厚,即「串珠徵」。小葉中心有結節灶,常有胸膜下結節,病變在兩肺瀰漫性分布,以中下肺多見,常合併胸腔積液,部分患者常有肺門及縱隔淋巴結腫大。
  • PNAS:肺部炎症可促進癌症肺轉移
    在本周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PNAS上的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炎症促進癌症肺轉移的機制,對於肺部炎症如何為癌症向肺部傳播提供合適環境進行了著重探討。這項發現或為治療以及防止癌症肺轉移的發生提供新見解。 科學家們很早就注意到肺部炎症與肺部腫瘤之間存在關聯,但是炎症是否會增加其他腫瘤發生肺轉移的風險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了解。
  • 雙肺多發微小結節是什麼原因?醫生:這四種原因最常見
    它在胸部CT上主要表現為:雙肺多發的粟粒樣小結節影,直徑一般在2—4mm左右,典型的患者一般還有「三均勻」的特點,也就是大小均勻、分布均勻、密度均勻。在CT上,塵肺主要表現為:雙肺多發小結節影,結節直徑一般小於10mm;除了小結節之外,還可能出現網格狀影、蜂窩狀影等等。它在肺上的結節常常分布不均勻,最開始主要是雙肺上葉或者下葉背段,雙肺下葉一般相對來說結節要少些,這也有助於它和急性粟粒型肺結核進行鑑別。
  • 腦轉移瘤鑑別診斷有哪些?
    腦轉移瘤的鑑別診斷有很多,一定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判。首先來講,顱內的腫瘤就是一大類的鑑別診斷。有的需要與腦膜瘤,膠質瘤,神經鞘瘤,顱咽管瘤,脊索瘤。脈絡膜乳頭狀瘤等相互進行鑑別。其次就是顱內的一系列血腫或者是梗死的表現,比如說腦出血,動脈瘤,動靜脈畸形,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梗死,腦缺血灶,腦軟化灶等一系列的表現。再次就是顱內的一系列感染性質的疾病,比如說顱內囊腫,顱內膿腫。
  • 肺癌出現腦轉移的五大表現
    核心提示:腦轉移在肺癌中是一種很常見的轉移途徑,也是非常嚴重的一種。常會出現精神異常,因為位於大腦前部額葉的腦瘤可破壞額葉的精神活動,肺癌腦轉移的症狀引起興奮、躁動、憂鬱、壓抑、遺忘、虛構等精神異常表現。
  • 腸癌術後,癌細胞只轉移到了肺,這時手術切除是較好的處理辦法
    門診來了一位焦慮的女性,訴說腸癌手術後,癌細胞轉移到了肺,經過治療後,肺部的腫瘤位置,腫瘤又長大了。這種情況要怎麼辦?這是一位61歲的女性,2016年發現腸癌,進行了手術切除。術後18個月,發現肺內有轉移,隨後進行了射頻消融治療。
  • 肺結節、肺佔位就是肺癌嗎?遠離這8大因素,肺才會健康
    一位30多歲朋友擔心的給我打電話:剛體檢完,肺部CT上有個結節,讓隨診,會不會是肺癌啊?他之所以這麼擔心,前兩年他父親因為肺癌做了手術,都說家裡人得了癌症,親人得癌症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告訴他先不要擔心,肺結節不一定就是肺癌,還可能是其他疾病。
  • 2015.07.29 中國心胸醫學影像論壇英語讀片 PPSS(胸膜-肺滑膜肉瘤)
    曉曉 21:10伴有骨質破壞,考慮惡性,粘液纖維肉瘤張佳胤 21:10總結一下 目前大家考慮惡性纖維性腫瘤居多張佳胤 21:10也有考慮和昨天一樣的PPSS曉曉 21:13滑膜肉瘤和惡纖維組強化明顯,後者出血壞死多見曉曉 21:13要是啥都不像,只能考慮轉移[呲牙]
  • 癌症手術切除後為什麼會發生轉移?常見癌症轉移部位特徵
    骨轉移症狀與腫瘤轉移的部位、數量有關,如肺癌肋骨轉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現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確壓痛點的疼痛。脊髓轉移引起後背部正中或病變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軀幹的骨轉移引起該部位的局限性疼痛。 3、肺癌肝轉移:有28-33%的肺癌出現肝轉移。常見的症狀為肝區疼痛,為持續性漲痛,同時可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肝功能受損的表現。
  • 間質瘤是癌症嗎 預防間質瘤的方法
    什麼是間質瘤?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種疾病,那麼間質瘤是癌症嗎?為什麼會患上間質瘤呢,間質瘤的臨床表現有哪些?間質瘤的手術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間質瘤是癌症嗎間質瘤它是胃腸壁上的一種腫瘤。
  • 我院成功開展CT引導下經皮冷循環微波治療肺轉移結節
    我院成功開展CT引導下經皮冷循環微波治療肺轉移結節 2018-08-21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淋巴可保護轉移性黑色素瘤細胞免於肥大症
    淋巴可保護轉移性黑色素瘤細胞免於肥大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5:02:45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Sean J. Morrison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晚期乳腺癌,癌細胞最容易轉移的部位有哪幾個?預後怎麼樣呢?
    隨著轉移瘤增大、浸潤可能出現相應部位的鈍痛、隱痛,一般在休息時、夜間較重,但若有神經被侵犯,則疼痛劇烈、放射性。乳腺癌骨轉移多是溶骨性破壞,易骨折。骨轉移最基本的治療有兩個,一是全身性治療,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再一個就是抑制骨質破壞,對癌細胞沒作用,常用的就是雙膦酸鹽類藥物,方便、也不是太貴。
  • 高允旺:腦子長瘤,一般會有這十大表現,千萬要注意
    腦子長瘤,一般會有這十大表現,千萬要注意,腦腫瘤隱蔽潛伏期長久,一旦發作常常無法挽回,很多腦腫瘤被發現後已經無法手術治療了,即使是良性腫瘤也存在著巨大風險,腦腫瘤預防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