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的準媽媽發生泌尿系感染,怎麼辦?腎病科醫生來解愁

2020-12-22 騰訊網

準媽媽尿感不用愁,我來幫你解憂

十月懷胎,每一個要做媽媽的女性必須要經歷的一個漫長而又令人懷念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由於生理解剖結構及激素水平的變化,妊娠期女性非常容易出現泌尿系感染,例如增大的子宮會壓迫輸尿管導致輸尿管和腎盂擴張;孕激素會導致輸尿管平滑肌鬆弛,蠕動減弱、減慢,增加膀胱輸尿管反流,增加了尿路感染的風險;

此外,妊娠期免疫力相對低下也容易發生泌尿系感染……其中約有1%~4%患有下尿路感染,約0.5%~2%患有上尿路感染(也就是腎盂腎炎)。

如果發生泌尿系感染不積極治療,可能導致早產、膿毒血症、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甚至死亡。

所以,一旦妊娠的準媽媽發生泌尿系感染,一定要積極的檢查及治療。

一、對於妊娠期女性患泌尿系感染需要注意什麼?

1、發生感染,或者只是尿液分析中見到白細胞,我們就需要進行尿細菌學檢查,大多數導致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起源於直腸菌群,妊娠期泌尿系感染的致病菌與其他女性一致,最常見的是大腸埃希氏菌,佔到感染致病菌的85%左右,其次是革蘭氏陽性球菌、克雷伯菌及假單胞菌屬,尤其是假單胞菌在妊娠期女性尿路感染常見;

如果疼痛是主要的症狀,或者尿培養結果是非典型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如變形桿菌、克雷伯菌,需要考慮泌尿繫結石,應該做泌尿系超聲檢查;

必須注意,B組鏈球菌感染與絨毛膜炎、新生兒疾病相關,在妊娠期尿培養為B組鏈球菌感染,需要給與7天抗生素治療,並在產時預防性使用負荷劑量青黴素,每4小時給藥一次直至分娩結束。

2、妊娠期抗菌藥物的使用需要考慮藥物對母體及胎兒兩方面的影響,對胎兒有致畸或毒性作用的藥物如四環素類、喹諾酮類等,在妊娠期需要避免使用,氨基糖甙類及萬古黴素類對母體及胎兒均有毒性作用,也需要避免使用,比較安全的藥物包括(FDA根據藥物在妊娠期使用危險性對抗菌藥物進行分類,

其中A類是可以安全使用,B類有適應症時需要慎用,C類在有明確應用指徵時,應該充分權衡利弊決定是否選用,D類避免使用,X類禁用)

B類和C類,因為沒有A類藥物,其中B類包括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氨曲南、美羅培南、厄他培南、紅黴素、阿奇黴素、克林黴素、磷黴素、甲硝唑、呋喃妥因、兩性黴素、乙胺丁醇等,

C類包括亞胺培南、氯黴素、萬古黴素、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磺胺類、利奈唑胺、利福平、異煙肼等,就安全性而言,我們應該儘可能選擇B類抗生素。

二、妊娠期尿路感染,針對不同的臨床表現,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案。

1、無症狀性細菌尿:

又稱無症狀尿路感染,即為尿液培養陽性(連續兩次中段尿培養的細菌菌落計數≥105CFU/ml),而患者無任何尿路感染的症狀及體徵。

妊娠期間無症狀細菌尿發生率高達2%~7%,常發生於妊娠的第一個月,而這些病例多達40%可在妊娠中晚期出現急性腎盂腎炎,無症狀菌尿與圍產期不良結局密切相關。

無症狀菌尿的孕婦娩出早產兒或低體重的風險是正常女性的20~30倍。

因此建議在妊娠早期應該常規對孕婦進行尿培養檢查,建議在妊娠前3個月每月均行一次尿培養檢查,若結果陽性應及時治療。

推薦採用2~7天的短程抗感染治療,治療停藥後1~4周再行尿培養檢查了解治療效果,之後每月複查一次,直至妊娠結束。

呋喃妥因,每次100mg,每日兩次,5~7天;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每次500mg,每日兩次,3~7天;

反覆出現無症狀性細菌尿者,可以在妊娠期間採取抗生素預防措施,於每晚睡前服用呋喃妥因50~100mg。

2、急性膀胱炎:

妊娠期有症狀的尿路感染主要表現為急性膀胱炎,應給與7天抗菌藥物治療,並根據尿培養檢查結果調整治療方案。

呋喃妥因,每次100mg,每日兩次,5~7天;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每次500mg,每日兩次, 7天。

急性腎盂腎炎:在尿路刺激徵基礎上出現如發熱、寒戰、頭痛、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全身感染的症狀,常伴有血白細胞計數升高、血沉增快。

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較為嚴重,內毒素釋放會導致貧血,在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患者貧血發生率高達25%,此外,內毒素會損傷肺泡,誘發肺水腫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

所以,一旦發生急性腎盂腎炎必須立即住院治療,靜脈使用抗生素,在體溫正常後48小時或臨床症狀明顯改善後,可以改為口服抗生素治療,總療程14天,一般先採用經驗性治療,同時積極尿培養檢查,根據結果調整治療方案。

頭孢曲松,每次1.0g,每日一次;

氨曲南,每次1.0g,每8~12小時一次。

通過今天的講解,我想大多數人應該對妊娠期女性尿路感染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而且,大多數人關心的問題應該在文中都可以找到答案,比如,準媽媽患了尿感需要做什麼檢查,再如,我們應該如何進行藥物治療,還有,什麼樣的藥物才是安全的。

當然,每個人由於個體化差異,可能還會有更多這樣那樣的問題,有問題,不用發愁,保持孕期心情愉悅非常重要,您放心,我們會為您保駕護航,願天下準媽媽都有一個幸福健康的「十月」。

文章: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腎病一科 衛燕東

配圖: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準媽媽患妊娠期高血壓到底該怎麼辦?
    >準媽媽患妊娠期高血壓到底該怎麼辦?2019-08-16 13:57:50出處:PCbaby作者:潘建英  準媽媽患妊娠期高血壓到底該怎麼辦?一般通過血壓檢測、尿蛋白檢測可以確診準媽媽是否患有妊娠高血壓。與此同時,醫生也會對準媽媽臨床症狀進行分析,並結合孕前妊高症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和預測。  2、用藥治療同時注重生活護理  如果準媽媽發現血壓增高明顯、有併發症等情況下,需要及時用藥治療。
  • 孕媽媽患上結石,長沙寶寶在泌尿外科出生!醫生:孕期過度補鈣易誘髮結石
    然而,她看的不是婦產科,而是泌尿外科。只因為顏女士遭遇了許多孕婦有的一個難題「孕期結石」。這種難以忍受的泌尿繫結石急性發作,使顏女士痛不欲生,她慕名來到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12月1日,泌尿外科專家為顏女士進行了急診泌尿繫結石手術。
  • 準媽媽最易忽視的三個妊娠期問題!
    準媽媽最易忽視的三個妊娠期問題!時間:2015-04-01 00:17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眾所周知,妊娠期間,女性身體會發生一些重大的轉變,例如出現妊娠紋、發胖、乳房變形。也有一些變化是大多數準媽媽都意料不到的,而且更糟糕的是,他們甚至不願意去談論。
  • 準媽媽遇上陰道炎怎麼辦?
    由於激素水平的變化,孕婦的陰道環境發生改變。於是,陰道炎也成為不少準媽媽為之困擾乃至擔憂的一個問題。在治療方面,醫生會根據症狀輕重進行篩查、再根據產婦自身狀況,來決定治療措施。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1. 內褲每日燙煮,避免重複感染。2. 一旦發現感染,丈夫也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細菌性陰道病多是通過性生活傳染,所以丈夫也一定要進行防治,以免妻子治癒後同房,再次被感染。3.
  • 當準媽媽遇見妊娠期糖尿病
    (3)繼發感染是糖尿病的主要併發症。(4)羊水過多,可誘發孕婦心肺功能不全。(5)患妊娠期糖尿病後,可使巨大胎兒發生率明顯增加,進一步加大了難產、手術產的機率。(2)可使胎兒骨骼、心血管和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畸形。
  • 預防妊娠期糖尿病注意控制體重
    1.對母親的危害 增加自然流產率及妊娠高血壓症候群的發生率;影響孕婦免疫力,易並發感染(多見泌尿系感染和黴菌性陰道炎);孕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羊水過多、巨大兒,並最終引起難產、產後出血;GDM孕婦再次妊娠時,復發率及遠期患糖尿病機率增加。
  • 市人民醫院:妊娠期代謝病小組助力「準媽媽」安全度過孕產期
    孕育新生命是一件幸福的事但是因為孕期體內激素變化很多準媽媽都有妊娠期糖尿病張女士聽到結果後鬆了一口氣:「我冒著風險坐火車來石家莊,真是不枉此行,終於可以睡個好覺了!」之後妊娠期代謝病小組進行隨訪,張女士孕中期產檢甲功完全正常,胎兒各項指標良好。
  • 孕期尿頻,如何區分是正常現象還是泌尿系感染?
    胎寶寶的大腦袋作為開路先鋒,通常位於媽媽的子宮口方向,且隨著胎寶寶的長大,胎頭有可能再次進入盆腔(通常在孕32周~34周),膀胱再次成為被壓迫階級,容量減少,200毫升按鈕啟動,孕媽媽再次出現尿頻。 假設一天尿量1800ml,需要6次搞定,膀胱被壓迫後,每次最多裝到200毫升尿就啟動放水按鈕,1800ml尿量需要9次才能排完,因此會出現尿頻。
  • 妊娠期的「性」需要
    不少準爸爸、準媽媽都有這個疑惑,又難以啟齒。根據傳統的說法,妊娠期的「性」一般被否定。有些孕婦為了避免丈夫的「騷擾」,一懷孕就回娘家,果斷地選擇了物理隔離。也有一些夫妻因為缺乏性知識,沒有採取安全的性方式導致流產、早產甚至陰道流血,引發嚴重威脅母胎安全的事件。那麼,妊娠期的「性」到底是什麼樣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令人尷尬又不得不面對的話題。
  • 科普| 妊娠期糖尿病—糖媽媽的甜蜜負擔
    但在孕24周時,這份甜密還沒有回味夠,醫生就告知阿君,糖耐量試驗不通過,從此,阿君成為了一名妊娠期糖病的孕媽媽。作為一名老師,自學能力強,阿君在網上查詢妊娠期糖尿病的併發症後,顯得尤為焦慮。雖然通過網絡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可以通過飲食和運動來控制病情,但是網絡信息泛濫,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
  • 我得了妊娠期糖尿病,孩子會畸形,怎麼辦?
    媽媽來了專業母嬰服務平臺小文懷孕7個月了。有一天突然打電話來焦急地詢問:「剛剛產檢,醫生說我的血糖高,得了妊娠期糖尿病!可我什麼感覺也沒有啊?醫生也不給我用藥,只說讓我調整飲食,不要吃甜的,連水果都不能吃。網上說孩子生出來是不是會畸形啊?怎麼辦……」小文想不通,雖然自己喜歡吃甜的東西,但是從第1次產前體檢開始,胎兒的發育和自己的身體一直很正常,為什麼會突然得了妊娠期糖尿病呢?是自己的什麼器官出了問題?後面的日子怎麼辦?會不會對寶寶的發育有影響呢?
  • 教準媽媽如何看尿常規化驗單
    1、尿白細胞尿蛋白主要是來判斷是否存在泌尿系感染。很多孕媽媽在孕晚期是存在泌尿系感染的,但尿頻、尿急等泌尿系感染的症狀卻不明顯,而通過檢查尿液中白細胞的量,就可以反映準媽媽是否有泌尿系感染。如果準媽媽尿裡反覆出現白細胞,醫生會建議進行尿培養檢查,如果尿液中有不應該存在的細菌,有些情況是需要進行醫療幹預的,否則會增加早產等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2、尿酮體尿酮體是我們體內的一種代謝產物,它可以隨尿液排洩出來,所以,尿常規檢查能發現它的存在。
  • 孕媽媽你知道妊娠期哪些「小毛病」有「大危害」嗎?
    準媽媽一般抵抗力較弱,容易感染病毒,應多注意冷暖隨時加減衣服;不去擁擠的環境或空氣不潔的公共場所;不接觸發熱患者包括患兒;平時適當運動、注意營養和休息、勿過勞、居室注意通風。一旦發生長時間高熱需徵求醫生意見決定是否繼續妊娠,並儘快對症治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準媽媽切勿自己盲目用藥或濫用藥物,特別是鏈黴素、慶大黴素等副作用很大的藥物,是否用藥須由醫生決定。
  • 準媽媽肚子疼?當心急性闌尾炎找上門!
    做了核酸檢測,排除了新冠感染,醫生竟然還以診斷不明為由要收進醫院,真是煩透了。萬萬沒想到的是做了一系列檢查,最後醫生診斷急性闌尾炎。要動手術?小張當然不同意,萬一傷到孩子怎麼辦。於是,她要求只吊鹽水,心想:「炎症壓下去嘛,動手術也得撐到孩子出來。」讓小張沒想到是炎症沒壓下去,高燒根本控制不住,最後只能動手術。
  • 醫生揭露早、中、晚妊娠期對胎兒致畸的藥物,準媽媽一定要避開
    整個妊娠期約經歷280天,共40周,以28天為1個孕月,每月4周。妊娠期全過程從末次月經第1日開始計算,平均280日,即40周。臨床上分為3個時期:12周末之前(妊娠頭3個月)稱早期妊娠,第13~27周末稱中期妊娠(中期的4個月),第28周後(妊娠最後3個月)稱晚期妊娠。
  • 妊娠期糖尿病|不做「糖媽媽」,不生「糖寶寶」
    因為有些寶寶太貪心,運用自己的小法術 讓媽媽的身體分泌出大量的雌孕激素、泌乳素等 幹擾胰島素的正常工作,阻礙糖進入媽媽的細胞 大量的糖滯留在媽媽的血管裡,不能被正常利用 從而導致血糖水平持續升高 最終導致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
  • 孕媽媽:諸多產檢項目裡,最具挑戰性的就是ta了
    另一種為妊娠期發生的糖代謝異常,稱為「妊娠期糖尿病(GDM)」。▲ 發生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感染和黴菌的感染的機會也有所增加。▲ 容易形成巨大兒,造成難產。▲ 肺部發育受到影響,胎兒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不足,易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症。哪些人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 準媽媽們,懷孕期間貧血怎麼辦?
    準媽媽們,懷孕期間貧血怎麼辦?貧血是妊娠期比較常見的血液系統合併症,妊娠期間孕婦的血容量增加,而血漿的增加多於紅細胞的增加,就好像血液被兌了水,呈稀釋狀態,稱「生理性貧血」。
  • 「首兒e科普」兒童泌尿系感染的治療
    當患兒泌尿系感染後,急性期需臥床休息,嬰幼兒應勤更換尿布,幼兒不穿開襠褲;清洗外陰順序應從前向後,減少尿道口汙染和上行感染的機會;單獨使用潔具,減少交叉感染;多飲水,勤排尿,改變憋尿習慣,尿液可衝洗尿道,減少尿路細菌孳生;如有便秘的兒童,因其可使膀胱受壓導致其壓力和殘餘尿量增加,從而增加膀胱輸尿管反流機率,同時擴張的結腸可成為病原菌的溫床誘發泌尿系感染,所以對於伴有便秘的兒童應積極通過飲食調節
  • 常笑健康助力準媽媽有效預防妊娠期糖尿病
    但是過猶不及,如果在產檢中被醫生告知血糖超標,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甜蜜則會變成一種負擔...其實,患有妊娠糖尿病並不是個例!孕期不合理的膳食,長期進食高糖、高脂食物,都會增加患妊娠期糖尿病的機率。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生育孩子在兒童期和成年早期出現糖尿病的發生率是糖耐量正常孕婦所生子女的7-20倍!妊娠期糖尿病後代其他代謝性疾病(如肥胖)的發生風險也會增加。那麼要怎麼去預防「糖媽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