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魏從敬)秋高氣爽,瓜果飄香。8月15日上午,由社旗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馮泊主持召開的社旗簪王漢文化旅遊項目座談會,在湖波蕩漾、翠柳拂堤的社旗萊邦假日賓館隆重舉辦。
參加此次盛會的專家學者分別為:南陽市文廣旅局副局長赫玉建、南陽府衙博物館館長劉紹明、南陽市漢畫館館長劉新、市博物館副館長王玉君、市唐王府博物館館長崔鑑平,文化學者齊英傑、徐向陽、李金平、張銀河,大河報駐南陽記者站站長郭啟朝、南陽報業傳媒文旅部負責人郭起華,南陽師範學院文史學院副教授博士王金龍、南陽太清觀管委會主任勾法容、南陽鴻達房地產董事長範怡冰、河南草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郭清茹、草廬創作學院院長張勇,河南日報社、南陽日報社、南陽晚報社、南都晨報社的媒體記者,社旗縣文聯主席宋長寬、興隆鎮黨委書記李志欣、文旅廣電局副局長馬千裡,及社旗縣的部分專家學者、相關職能部門的負責同志等共40餘人,
會上社旗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馮泊首先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詳細介紹了社旗縣的經濟社會尤其是文化旅遊業的發展情況;興隆鎮黨委書記李志欣簡要介紹了興隆鎮及簪王村的基本情況,並作了表態性發言。社旗簪王漢文化旅遊項目董事長周黎女士、項目總經理王育潮先生就該項目的歷史價值、研究現狀、發展思路、利用設想作了全面的分析闡述。
接著,有關專家學者徐向陽、齊英傑、劉繒明、張銀河、郭啟朝、曾國宏、魏從敬、曹洪波等踴躍發言。在發言中,大家從不同角度暢所欲言,各抒已見,提出了許多獨到而精闢的意見和建議。
最後,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馮泊作了精彩的總結講話,他說:髮簪是古代漢族人民用來固定和裝飾頭髮的一種首飾。髮簪雖輕,文化厚重、物品雖小,產業龐大,它沉澱著豐富深邃的文化內涵,透視著古往今來的歲月滄桑。此次坐談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會,也是一次智慧交流的大餐,更是一樁鄉村旅遊發展的壯舉。她語重心長地說,衷心希望簪王漢文化旅遊發展公司,在此次活動中能夠受到新的啟迪,新的感悟,在今後的發展經營過程中,認準方向,找準定位,借金簪聚智引賢,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為鄉村振興做出應有的貢獻。同時,她還殷切希望各級領導和專家學者以後常回社旗指導工作,充分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提升賒店文化軟實力,促進社旗文旅事業的跨越發展貢獻力量。(攝影:陳俊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