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我上學了》教案設計

2020-12-15 北京奧數網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我上學了》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我上學了》是初入校園的小學生的第一個語文學習內容,設置目的是幫助小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對學校生活產生興趣和嚮往,實現從幼兒到學生的角色轉換。為此,本課立足學生的年齡特點,藉助遊戲引入、圖片欣賞、學唱歌曲、動手操作、講解示範、合作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了解祖國和校園,產生對祖國、學校、老師、學習生活的熱愛。同時,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

  課前準備

  1.收集我國各民族服飾的資料、圖片等製成課件。(教師)

  2.準備長城、天安門的宣傳資料片、《愛我中華》和《上學歌》的歌曲。(教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師生間增進了解

  1.同學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學校,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板書:我上學了)我是你們的語文老師,我們現在上的科目是語文。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讀出它的名字--語文。

  2.你們喜歡上學嗎?今天來到學校後,你們有哪些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3.互動活動:你們願意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嗎?請你們走到同學面前,相互握手,然後介紹自己。

  設計意圖:減少課堂對學生的束縛,讓學生活躍起來,為交流奠定自由、輕鬆的情感基調。


  二、觀察插圖,進行愛祖國教育

  1.認識我國的標誌性建築,激發民族自豪感。

  (1)播放天安門的宣傳片,學生欣賞後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築物?

  學生指出認識的建築物,教師出示天安門的圖片及文字,引導學生認讀。

  交流:你去過天安門嗎?說一說你當時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2)學生根據課件提示,自由交流:

  來到天安門,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師小結:天安門廣場是北京的心臟地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每天清晨時分,國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時分,國旗緩緩降落,這些都是十分莊嚴的儀式。

  2.了解各個民族,進行民族團結教育。

  (1)學生自主觀察課文插圖,說一說畫上都有誰,他們在幹什麼。

  (2)學生自由交流,教師相機利用圖片介紹少數民族的服裝、飲食、節日等。

  (3)互動交流:同學們,你們都是什麼民族的人?請少數民族同學在臺前進行自我介紹。

  (4)體驗活動:教師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全班同學相互擁抱。

  (5)過渡: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國溫暖的大家庭裡,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身在何處,都是心連心的兄弟姐妹,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板書:我是中國人)

  3.引讀句子,抒發愛國情感。

  (1)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長城和天安門舉世聞名,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2)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富強,我們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還有漂亮的校園,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設計意圖:對一年級小學生的情感啟迪和教育不能只依靠口號,因此,本環節設計重在藉助圖片,藉助生活體驗,藉助教師語言,誘發學生內心的情感。


  三、圖文結合,進行愛上學教育

  1.引言:從今天開始,你就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你高興嗎?帶著你此時的感受讀一

  讀--我是小學生。(板書)

  2.課件出示插圖,小朋友都背著書包快快樂樂地去上學,他們還高興地誦讀著兒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3.教師範讀,然後領讀,同桌互讀,指名朗讀,教師相機指導:

  (1)"不遲到"的"遲"要讀準翹舌音。

  (2)"早,早,早"的"早"為平舌音。

  (3)"長大要為祖國立功勞。"這句話要正確斷句。

  4.仔細觀察課文插圖,想一想:小朋友們是什麼心情?你怎麼知道的?學生匯報過程中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1)"太陽"和"花兒"露出笑臉,要帶著高興的心情讀第一句。

  (2)小朋友們背上小書包可神氣了,小鳥看見了也忍不住要問問,問什麼呢?帶著好奇的心情讀第二句。

  (3)同學們這麼早就背著小書包,他們要去哪裡呀?快來回答小鳥。(教師趁機講學校規定的上學時間和放學時間)

  (4)小結:"不遲到"是小學生一定要遵守的紀律,只有遵守紀律,你們才會在學校裡有更大的收穫。

  (5)語言交流:在學校裡學習能讓我們快樂、健康地長大,長大了你想做什麼呀?

  (6)介紹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

  (7)小結:我們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就能為祖國立功勞。

  5.齊讀整首兒歌。播放《上學歌》,學生學唱。

  設計意圖:一首《上學歌》將學生帶入小學學習生活的情境,通過反覆誦讀、圖文結合,在濃濃的語文氛圍中引導學生遵守學校紀律、樹立遠大理想,同時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初步感受語文課堂的"語文"味,從而樂於表達,樂於誦讀。


  四、講解示範,進行讀寫養成教育

  1.出示小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在路上看到一隻小花貓,它哭得很傷心,老師就把它帶來了。(出示小花貓手指玩偶,講故事)

  師:小朋友,我以前和你們一樣,也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可是,我讀書、寫字時不注意姿勢,有時躺著看書,有時走路看書。寫字時,身子趴在桌子上,時間一長,就成了近視眼,整天戴著眼鏡,真不方便!別的小花貓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老鼠;我一跳眼鏡就要掉,老鼠在我眼前跑,我也看不清,天天餓肚子。我真後悔啊!小朋友,你們可不要像我一樣,要從小注意讀書、寫字的姿勢啊!

  2.引導學生觀察插圖,看看小朋友是怎樣讀書、寫字的。

  3.教師示範,學生跟著做。

  讀書姿勢:身體坐直,頭放正,肩放平,再把書拿起來,眼睛離書本一尺遠。

  寫字姿勢:身體坐正,書本放平,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邊一拳。

  (1)"一寸"相當於老師的兩個手指併攏時的寬度。對小朋友來說,差不多三個手指併攏那麼寬。握筆時,把拇指和食指放在離筆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筆桿靠在虎口的位置。另外,無名指和小指墊在中指下面。

  (2)眼離書本一尺。把文具盒豎起來,放在書本和你的眼睛之間量一量就可以了。

  (3)胸離課桌一拳。握緊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邊和前胸的中間。

  設計意圖:以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導學生體會正確的讀寫姿勢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知道保護視力需要正確的讀寫姿勢。在此基礎上,通過觀察插圖、教師的講解示範、學生動作糾正等活動,引導學生初步學會正確的讀寫姿勢,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


  五、交流展示,進行熱愛語文教育

  1.師:書就是知識的海洋,樂趣的天堂。你最近讀了什麼書?書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

  2.小組內互講故事,然後選擇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3.教師點評,針對同學的表現相機提出要求:講故事時要儘量把故事內容說清楚,聲音要洪亮,讓同學聽清楚。聽故事的同學要專心,聽清楚故事內容,看看同學哪裡講得好,向他學習。

  4.推薦課外讀物,激發學生和家長一起讀。

  設計意圖:學生在自由交流的過程中,容易產生互動學習的效果,教師的點評既能激發學生繼續努力學習的願望,又能促使學生成長。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並且與學生不斷互動,從而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我大量採用兒童容易接受的活動形式展開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課堂教學活動化。根據一年級小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遊戲、表演等教學活動。

  2.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創設有意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的啟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

  3.合作交流。一年級的學生喜歡和同伴進行活動與交流,喜歡遊戲,喜歡展示自己。我抓住這些特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參與、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注重合作交流,給所有學生提供了參與學習的機會。這樣做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臺。

相關焦點

  • 石家莊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我上學了》教案設計
    石家莊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我上學了》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我上學了》是初入校園的小學生的第一個語文學習內容,設置目的是幫助小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對學校生活產生興趣和嚮往,實現從幼兒到學生的角色轉換。
  • 重慶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烏鴉喝水》教案設計
    重慶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烏鴉喝水》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烏鴉喝水》是一篇經典有趣的童話故事,選自《伊索寓言》。課文講的是烏鴉通過動腦筋想辦法解決水少、瓶口小的困難,最終喝到水的故事。課文篇幅短小,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很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
  • 重慶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大還是小》教案設計
    重慶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大還是小》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大還是小》是一篇富有兒童情趣的文章,內容淺顯易懂,同時富有教育意義。文章通過「有時候大」和「有時候小」的比較,使孩子們感知成長,並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們懂得如何「變大」。
  •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升國旗》教案設計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升國旗》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
  •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影子》教案設計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影子》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這篇課文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了影子和人「形影不離」的特點。讀起來親切自然,活潑俏皮。本課教學設計以識字為基礎,旨在抓住學生的認知特點,創設一個活潑、有趣的識字氛圍,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自我發現、自我實踐中學知識、用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求異精神。根據課文語言表達親切自然、生動有趣的特點,讓學生在朗讀和背誦中感受趣味,抒發自己的獨特感受,產生熱愛科學、探索生活中的科學的願望。
  •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b p m f》教案設計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bpmf》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漢語拼音教學要儘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動和遊戲為主,應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而「語文一旦與生活相聯繫,馬上就能生動活潑起來」。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八》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八》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多種職業,學習在生活中識字。(重點)   2.通過讀詞語來鞏固會認的生字並積累詞語。   設計意圖:這個活動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進行擴詞積累。通過讀一讀、記一記掌握積累詞語的好辦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二是引導學生了解賀卡的寫法,鍛鍊學生把話寫完整,讓孩子在自主創作中享受學習語文的快樂。並引導學生在享受別人帶給我們快樂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讓別人快樂。   四、書寫提示   1.指導學生觀察"小、水"的書寫過程。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項鍊》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項鍊》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我們教師只要把語文的課堂教學深入到生活中,把學習語文的快樂釋放到生活實際中去欣賞品味,由此再由生活的快樂返回到對語文學習的鐘愛和快樂中,不斷循環往復!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小書包》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小書包》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一學段要求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願望。一年級的孩子還沒有自主識字的能力,教師就要針對不同類型、不同特徵的生字,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學習漢字中去。本設計力求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用聯想、比較、拆分、組合等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識記生字,提高識字效率。並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創設表達的機會,讓學生享受"學語文、用語文"的樂趣。
  •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口語交際 「我說你做」教案設計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口語交際 「我說你做」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有趣的遊戲不但給我們帶來了快樂,還讓我們有了互相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這次口語交際的內容就是「我說你做」。通過遊戲,學生在說話和聽話的過程中進行交流,在相互的交流中學會表達,學會傾聽。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金木水火土》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金木水火土》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這是一篇短小的兒歌,前兩行數字與五行相對,後兩行天地與日月相應。朗朗上口的誦讀極易引發學生的興趣,本課堪稱識字小文的典範。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是課程標準著力強調的基本理念。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烏鴉喝水》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烏鴉喝水》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烏鴉喝水》是一篇經典有趣的童話故事,選自《伊索寓言》。課文講的是烏鴉通過動腦筋想辦法解決水少、瓶口小的困難,最終喝到水的故事。課文篇幅短小,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很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
  • 蘇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金木水火土》教案設計
    蘇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金木水火土》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這是一篇短小的兒歌,前兩行數字與五行相對,後兩行天地與日月相應。朗朗上口的誦讀極易引發學生的興趣,本課堪稱識字小文的典範。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是課程標準著力強調的基本理念。
  • 石家莊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金木水火土》教案設計
    石家莊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金木水火土》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這是一篇短小的兒歌,前兩行數字與五行相對,後兩行天地與日月相應。朗朗上口的誦讀極易引發學生的興趣,本課堪稱識字小文的典範。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是課程標準著力強調的基本理念。
  • 蘇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水火》教案設計
    蘇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水火》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象形字的構字方法是描繪物體輪廓,突出物體特徵。作為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對了解和識記現今使用的漢字有重大意義。   預設:   我知道"日"指的是太陽,我能給"日"字組詞:日光、日子、日月等。我會寫"日"字的筆順: 。   2.學習"月"字。   (1)課件演示動畫(月亮圖形演變成甲骨文"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交流:你有什麼發現?(遮住了月亮的身子變成了"月"的兩個橫。)   (2)交流:你認識這個字寶寶嗎?
  • 暑假福利之6: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生字注音練習(領電子版列印)
    下面,我們就把老師整理的語文上冊生字注音練習這份的寫字分享出來: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生字注音練習 (圖片只顯示部分,完整版請關注公眾號回復「注音」)
  • 新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生字卡片
    這份生字卡片是根據新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整理,分享給大家,可以讓孩子提前預習,為下學期打好基礎。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春夏秋冬》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春夏秋冬》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這篇課文是一年級下冊的第一篇識字課文。本課以詞串識字的形式出現,圍繞著"四季"這個主題,勾畫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畫面。《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識字教學中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本識字課建立在"趣味"的基礎上,藉助插圖,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經歷識字過程,獲得識字體驗,最終準確識字。同時,本課詞串讀起來有一定的節奏感,因此教師還要放手讓學生多讀,反覆接觸文本語言,感受文本的韻律美。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a o e》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a o e》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漢語拼音教學儘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遊戲為主。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創設一個歡樂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祖國文字的熱愛,利用智慧老人的話,引出漢語拼音並介紹漢語拼音的用途,激發學生學好漢語拼音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課   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生觀察思考:圖上畫了誰?他們正在幹什麼?   1.學習ɑ。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d t n l》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d t n l》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漢語拼音是一串枯燥無味的字符,要想讓學生學得快,掌握得牢,就要變無趣為有趣。而"遊戲是孩子們快樂求知的源泉"。   預設:我在幼兒園裡學過d、t、n、l這四個聲母。   我媽媽教過我d的讀法。   我問過奶奶t念什麼。   3.學生同桌互讀d、t、n、l。   4.學生個別讀,教師相機講解發音要領:發d時,感覺不到氣流衝出。發t時,有較強的氣流衝出。發n時,氣流是從鼻腔出來。發l時,氣流從舌頭兩邊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