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國內普遍掀起了一股移民熱潮,通過影視劇作品以及內心想像,不少國人以為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於是有條件的紛紛選擇移民,據稱,我國目前移民數量約為5000萬,這些移民國外的人生活真的比國內好嗎?不見得,因為最近幾年,一股回國發展的風潮悄然興起。
其實那波移民出國後的狀況總體來說也並不是太好。因為那個年代的人,雖然大學畢業,但外語基礎普遍不是太好,而且年齡也都三、四十歲了,過了學語言的最佳時機。再加上文化差異,那些人去了國外後,很多人並沒有找到專業性的工作,而是不得不從事低端的服務性工作。相反,進入21世紀後,國內經濟倒是有了一個高速度的發展,民營經濟尤其發展得快。但是20年世紀90年代移民出去的人,剛好又錯過了國內發展得最快的10年。
中國如此之大規模的「海外移民潮」所引發的「潮湧現象」值得高度關注,移民潮不僅造成了中國的財富流失、人才的流失、稅負的流失、消費的流失,更對中國「橄欖型社會」的建立造成深遠的影響。
從移民這一現象本身來看,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全球一體化的進程,推動了國際人口的遷徙,移民只是全球經濟、社會、文化交流日趨頻繁的一個表現而已。儘管從數量上說,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輸出國,但中國移民的比例在整個世界上還是偏低的,把「移民」概括成一種「潮」似乎有些危言聳聽。
不過,這些富人移民背後的原因,仍值得探究與深思。據上述報告調查,富人投資移民原因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方便子女教育」佔58%、「保障財富安全」佔43%、「為未來養老做準備」佔32%。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科技水平提高的速度堪稱坐火箭,連年躥升,如今已經完全能與歐美分庭抗禮,並有碾壓對方的趨勢,因而不少當年移民國外的小夥伴發現上了國外的當,和國內時下現狀相比,國外生活一點都不幸福。
首先,沒有哪個國家的手機移動端支付普及率有我國高,在中國買個煎餅果子都可以用手機掃碼付款,而在美國、歐洲等國家出門買東西、吃飯沒有不帶現金的,十分不方便。我國快遞物流的發達程度也是其他國家短時間內趕不上的,我國民眾有的認為2~3天到達的包裹速度都慢了,殊不知在國外7天到達的快遞都是最快的時限。
因而看到中國多方面因素,不少華裔想重返祖國懷抱,但出去容易回來難,每年我國對外國人發放的國籍數量十分有限,就算是華裔家庭,想要再申領回中國國籍,和外國人走的流程一模一樣,不僅需要填寫多種申請表,還要提供許多入籍證明。
而且和一般外國人入籍相比,華裔申領中國國籍時,我國相關辦事人員還要仔細詢問其重新申領回國籍的原因,可以說難上加難。我們都能理解大家想回歸祖國的心情,但實際操作步驟一個都不能少,如今越來越多華裔傾向回國,不過能真正重新回歸國籍的人卻屈指可數,想必有許多當年選擇移民的人面對近日窘態後悔不已。
文章是百家號作者根據歷史題材原創,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圖片來自網絡,如有雷同,純屬緣分。若認為存在侵犯版權問題,請告知原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