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 銀行理財、網際網路寶寶收益「年末翹尾」

2020-12-24 杭州網

每日商報訊「年底往往是買理財的好時機,不僅是因為手頭寬裕些,收益率也要比平常高一些。」這是家住杭州孩兒巷的劉大媽與其一眾小姐妹這二十多年理財經歷得出來的經驗,所以最近這兩天趁著年末又商量著結伴看看有什麼好的理財產品。2019年已剩下沒幾天,銀行理財確實出現了「年末翹尾」現象,年化收益率超過4%的產品多了起來。同時,網際網路寶寶理財收益率也有明顯抬升現象。

銀行理財年化收益率超4%

「同一款產品,收益率比兩周前高了0.1%,現在買正划算。」劉大媽到小區附近的一家國有大行網點諮詢時,理財經理推薦產品時這樣說道。據劉大媽所言,她被推薦的正是近期比較緊俏的「理財子公司產品」,理財經理告訴她,同樣一款期限為733天、起投金額1元的淨值型產品,本周售賣的業績比較基準年化有4.40%,而前兩周則為4.30%。「據理財經理介紹,相較於半個月前,最近賣的理財產品,同一型幾乎(年化)收益率都要高0.05%至0.1%。」劉大媽告訴記者。

本報記者查詢各大銀行官網披露的理財產品信息發現,年末銀行理財收益率的確有走高現象,即使是保本產品也不例外。如建設銀行12月17日剛結束募集的一款保本浮動性理財產品——「乾元-眾享保本人民幣理財產品2019年第206期」,對比早前一周12月5日至12月11日募集的「乾元-眾享保本人民幣理財產品2019年第205期」產品,二者首次起購金額均為1萬、投資期限也都為91天,但前者業績比較基準年化為3.15%,後者則只有3.10%。

綜合各大銀行公布的情況來看,近日各家銀行理財收益都有不同上浮。國有大行本周理財產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理財收益相對更高一些,年化收益超過4%的產品比往常要更多些。如中信銀行、光大等銀行推出的多款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多為1萬元起投。中信銀行今日開放的「樂贏穩健輕鬆投35天A款」,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了4.5%,起購金額為1萬元,期限僅為35天。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近日公布的監測數據也顯示,上周(12月9日-12月15日)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2024隻,較前一周增加了55隻,平均收益率為4.03%,較前一周上漲2BP,連續兩周上漲並創近9周以來的最高收益水平。

網際網路寶寶收益率同步跟漲

除了銀行理財產品,網際網路寶寶理財的收益率近期也有上漲跡象。

根據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上周(12月9日-12月15日)78隻網際網路寶寶產品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為2.5%,環比前一周上漲2BP,連續4周上升並創近25周新高。眾所周知,今年上半年,網際網路寶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跌,直到下半年才稍稍企穩,在2.4%-2.5%之間窄幅波動。

但是,近期網際網路寶寶類理財也久違地回到了上升通道,儘管上漲幅度較小,但杭州工作的90後白領王小姐笑言「多一分也是愛!這幾天看著寶寶理財每天的萬份收益漲了些,每個月幾千塊的零花錢放裡面也能多點收益,何樂而不為。」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的分析師指出,臨近年底,流動性壓力開始顯現,跨年資金利率逐漸上升,shibor利率也開始走高,預計12月下半月貨幣市場利率會進一步上升,貨基寶寶收益率大概率會繼續上漲;雖然銀行理財收益率連漲兩周,但是其對貨幣市場利率反應不太敏感,銀行仍在持續消化存量,年末銀行理財收益率預計會暫緩下跌,但持續上漲的可能性不大,明年初大概率會重回下降通道。

「趁年末這段時間,正好可以選擇一些收益較高的產品鎖定收益。」了解了一圈後,劉大媽在某城商行買了一款近一年期的理財產品,在她看來,年底買理財肯定是個「划算」的買賣,「明年到期了正好是年底,再繼續挑。」她很開心地說道。

相關焦點

  • 報告:網際網路寶寶收益率創8周新高 銀行理財收益率持穩
    上周,網際網路寶寶產品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為2.46%,環比上升9個基點,創近八周最高水平;人民幣非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98%,與前一周持平;結構性存款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4.46%,環比下降3個基點。
  • 銀行理財、貨幣基金量價飆升 「寶寶類」產品收益重回4以上
    摘要 【銀行理財、貨幣基金量價飆升 「寶寶類」產品收益重回4以上】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上周74隻網際網路「寶寶類」產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為4.06%,較上周上升了
  • 銀行系「寶寶」或完勝網際網路「寶寶」
    3月以來,隨著央行二度降息,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隨之下跌。不過,隨著季末考核時點的到來,各家銀行存款壓力增大,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將迎季末翹尾行情,隨之而來的是,銀行系「寶寶」類產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相比上半個月略有上升。  理財師建議,有需求的市民不妨適當配置理財產品,可選擇中長期理財產品。
  • 節後網際網路寶寶收益下跌至2.83% 銀行理財發行量環比驟增一倍
    ■本報記者 劉 琪  本周(2019年2月8日至2019年2月14日)作為春節假期後第一周,短期理財市場收益有所下滑。總體來看,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為4.37%,較上周上升1BP;寶寶理財收益率為2.83%,較上周下降5BP,近兩周網際網路寶寶持續下跌;貨幣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率為2.83%,較春節前一周下降4BP。
  • 網際網路寶寶平均收益不及銀行理財 上周寶寶理財最高收益率僅4.01%
    對比來看,上周網際網路寶寶平均收益遠不及銀行理財平均收益。實際上,從今年5月份以來,各類理財產品的收益普遍出現環比下滑。據普益標準數據,5月份銀行理財平均收益下降5BP(1個BP=0.01%)至4.11%,信託理財產品收益下降11BP至8.62%,貨幣基金產品收益下降9BP至2.43%,P2P產品收益下降9BP至9.15%。
  • 2019理財報告:銀行理財、「寶寶類」收益為何整體走低?
    原標題:2019理財報告:理性理財,把握「變局」回望2019這一年,理財市場迎來了諸多「變局」,8家理財子公司陸續開業、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這些變化給理財市場帶來了直接的影響。銀行理財、「寶寶類」理財收益為何整體走低?
  • 建信基金|年底閒錢理財好去處建行app可便捷購買速盈龍錢寶
    隨著2020年臨近尾聲,年底理財需求逐漸攀升,今年積攢的工資盈餘和獎金該如何打理?理財專家建議,每到年關,由於市場資金面季節性偏緊,貨基收益大概率會出現「翹尾效應」,對接貨幣基金的寶寶類產品是不錯的年底理財選擇。投資者不妨打開中國建設銀行手機銀行,關注速盈、龍錢寶兩大現金管理「利器」,為閒錢找一個理財好去處。
  • 信託公司年末衝刺:集合信託規模大增 預期收益率現"翹尾"
    信託公司進入年末衝刺階段:集合信託規模大增 預期收益率出現「翹尾」  2020年即將收官之時,集合信託成立、發行市場升溫,平均預期收益率年內首現上行。
  • 銀行年末攬儲競爭激烈?1年以內存期利率上浮超30%?
    [導讀]每到年底,隨著年終獎、分紅的到帳,很多人的錢包鼓起來,同時各家銀行開始備戰年終考核,攬儲大戰如約而至。由於今年流動性較為充裕,銀行普遍「不缺錢」,因此各家   每到年底,隨著年終獎、分紅的到帳,很多人的錢包鼓起來,同時各家銀行開始備戰年終考核,攬儲大戰如約而至。
  • 6月份最新數據出爐,銀行理財和網際網路寶寶哪個好?看這兩點!
    從6月2日到22日的三周,銀行分別發行理財產品1554款、1624款、1324款,合計發行4502款,還不到5月總發行量的一半。受資管新規的影響,在5月份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下降之後,6月份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又創新低看來即將成為現實。
  • 銀行理財收益「跌跌不休」大額存單升溫
    受資管新規和市場流動性寬鬆預期影響,近期銀行理財收益略顯冷清。普益標準最新數據顯示,上周(3月16日至3月22日)326家銀行共發行了2064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淨值型產品),發行銀行數減少5家,產品發行量增加76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23%。
  • 銀行開啟「攬儲大戰」 高利率、低門檻、短期限成賣點
    「最近我剛好有一筆閒置資金,就趁著年末『翹尾』行情買入了,利率為4.5%,比平時高了不少。」陳先生說。記者在揚城一家商業銀行了解到,該行準備於2021年1月1日銷售的一款定期產品,1萬元起售,三年期、五年期的年化收益率均為4.125%,而該類產品目前的年化利率僅為3.905%。除了存款產品利率上浮,各家銀行也爭相推出了一些高利率理財產品。
  • 跌跌不休 寶寶理財和銀行理財收益率均再創新低
    來源: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作者: 劉銀平 上周(5月4日-5月10日),寶寶理財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為1.7%,環比下降7BP;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72%,環比下跌7BP,寶寶理財和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均再創新低
  • 年末重點城市二手房現翹尾行情
    重點城市二手房市場年末翹尾行情呈現波動上行態勢,上周(2020.12.14-12.20)鏈家重點18城二手房實際成交量環比小幅下滑1.2%。重點18城中11城成交環比下滑,長三角區域城市成交環比普遍增加。
  • 理財收益怎麼算,如何分析度小滿理財收益?
    隨著大家理財觀念的轉變,不再只選擇傳統銀行理財,網際網路理財也成為了大家在選購理財時重點考慮的對象,特別關注理財的收益,理財收益怎麼算?這類問題也是大多數人在選擇理財時提出的熱門問題,在選購理財的時候首先要考慮計算一下收益怎麼樣,特別是當紅理財度小滿理財的收益如何也是大多數關心的問題之一。
  • 「寶寶」理財不給力,銀行短期理財產品走俏
    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長沙地區的多家銀行發現,年化收益率超過4%的產品寥寥無幾,而以餘額寶、理財通為代表的「寶寶類」理財更是進入了「1時代」,在這樣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衷於購買30天甚至7天的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既能獲得遠高於「寶寶類」理財的收益,資金又能有不錯的流動性保障。
  • 理財產品四季發行28萬億 廣州銀行徽商銀行收益墊底
    和訊銀行消息 1月26日,據普益財富發布的2014年四季度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指出,截止報告期末,我國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共有302家商業銀行發行了20776款理財產品,發行規模估計為28.44萬億元,較上季度分別增長7.10%和11.75%。
  • 年末銀行「吸金」調查:代銷保險熱情升溫 年金產品走俏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網點時發現,當客戶諮詢想購買銀行存款及理財產品時,多家銀行客戶經理未多推銷自家銀行理財產品,反而「主動力薦」代銷的收益型保險產品,存夠一定期限即可保本保收益成為這類產品的推薦賣點。張曉介紹,目前該行有零存整取的年金類收益型保險,分三年交和五年交兩種,1萬元起存,保本沒有任何風險。
  • 2019年銀行理財發生了這些變化
    在政策的引導下,各銀行均致力於理財產品轉型,部分銀行的淨值型產品發行速度提升較快。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僅去年11月份淨值型理財產品發行量就達到1383隻,其中有150隻產品為理財子公司發行,新增淨值型產品數量創新高。理財子公司從無到有。2019年,被稱為銀行理財子公司「元年」。
  • 近30家銀行力推直銷銀行 血拼網際網路「寶寶」
    曾幾何時,網際網路「寶寶」因其投資門檻低、收益率高成為關注焦點。但隨著「直銷銀行」的橫空出世,銀行進入反攻模式。因提供的理財產品收益更高,安全性也比網際網路企業更有優勢,目前已有近30家銀行推出了自己的直銷銀行。而昨日,這一陣營迎來一位重量級「會員」——工商銀行成為首家推出直銷銀行的國有大行。